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钢铁企业工业循环冷却塔水中的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邯郸某钢铁厂相对固定的车间冷却塔水进行连续监测,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定量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基因序列分型、毒力基因(lvh、rtxA)检测.结果 共检测117份水样,其中20份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17.1%;菌落总数为100~50000 CFU/L,中位数为12000 CFU/L;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23株,血清型包括Lp1、Lp3、Lp5、Lp6、Lp8,并以Lp1为主(占36.1%,9/23).23株嗜肺军团菌PFGE分型得到19种不同带型,其中15种带型为国内首次发现.23株嗜肺军团菌分成20个SBT型别,有12个型别为本研究新发现.23株菌中,lvh、rtxA基因阳性的分别有20、22株,两种毒力基因全部阳性的有19株.结论 钢铁企业的冷却塔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菌型呈现基因多态性,同时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成,并普遍具有毒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钢铁企业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军团菌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石家庄市某钢铁厂车间冷却塔水进行监测,分离培养嗜肺军团菌,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lvh、rtxA)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 182份冷却塔水中有67份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36.8%;共分离培养得到菌株84株,包括7种血清型,其中LP1型占63.1%(53/84)、LP6型占19.0%(16/84)。lvh和rtxA基因检测阳性的分别有79株和83株,二者均为阳性的有78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分为32个型,SBT1型占36.9%(31/84),为主要优势型别,有21个型别为首次发现。结论钢铁企业冷却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携带有毒力基因,血清型和SBT型呈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央冷却塔水分离的40株军团菌毒力基因lvh及rtx A携带情况。方法 40株军团菌菌株均经过常规培养分离鉴定、乳胶凝聚实验及血清凝聚实验,并用军团菌属特异性基因16S rRNA以及嗜肺军团菌特异性诊断基因mip进行PCR复核鉴定,然后进行lvh及rtx A基因扩增。结果 lvh的总阳性率为60.0%,rtx A的总阳性率为65.0%,lvh+rtx A+占52.5%,lvh+rtx A-占7.5%,lvh-rtx A+占12.5%,lvh-rtx A-占27.5%。不同亚型的菌株存在不同的毒力基因携带模式。结论本省环境分离菌株具有比较高的潜在感染性,应加强外环境中军团菌的监测,防控军团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的军团菌污染状况,分析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军团菌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13-2022年对山东省济南市113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进行军团菌分离,通过生化培养及飞行时间质谱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使用诊断血清对嗜肺军团菌进行分型。采用PCR方法扩增菌株的毒力基因lvh和rtxA,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判读。结果 2013-2022年采集山东省济南市113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样216份,47份分离到军团菌,检出率为21.8%(47/216)。获得军团菌81株,其中嗜肺军团菌占90.1%(73/81)。73株嗜肺军团菌中,有84.9%(62/73)同时携带lvh和rtxA两种毒力基因,1.1%(8/73)仅携带一种毒力基因。其余3株嗜肺军团菌及8株非嗜肺军团菌均未检出lvh和rtxA。结论 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较为严重,存在公共卫生危害。分离的嗜肺军团菌大多数均携带lvh和rtxA两种毒力基因,可能导致军团菌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序列分型方法(sequenced-based typing,SBT)研究深圳市公共场所冷却塔水中军团菌基因特征。方法自深圳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分离52株嗜肺军团菌DNA,以PCR扩增7对管家基因flaA、pilE、asd、mip、mompS、proA、neuA,并将扩增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上传欧盟军团菌感染工作组(EWGLI)数据库进行比对、分型。结果 52株嗜肺军团菌中,Lp1型共27株,ST型别分别为ST1、ST144、ST150、ST154、ST159、ST160;Lp2~14型共25株,数据库中已知型别为ST8、ST152、ST239、ST242,未知型别共9种,分别记为a~i。结论 SBT作为嗜肺军团菌分型方法,分辨率高,结果准确,易于标准化并与国际间菌株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基因序列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研究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基因特征。方法将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的35株Lp1血清型嗜肺军团菌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嗜肺军团菌7个管家基因flaA、pilE、asd、mip、mompS、proA、neu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测序结果上传欧盟军团菌感染工作组(EWGLI)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基因型别(sequence type,ST),对结果进行基因序列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35株Lp1血清型嗜肺军团菌共分为4个ST型,其中1株由于neuA基因不能被扩增而未分型;1株为新的ST型,已获EWGLI分配序号(ST1021);其余为ST1型32株,ST345型1株。结论石家庄市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分离株的流行以ST1型为主,ST345型和ST1021型为特有型别。SBT分型可以作为研究嗜肺军团菌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漳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的Kat B与rcp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军团菌病的防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PCR法对40株嗜肺军团菌菌株进行Kat B与rcp基因检测。结果 40株嗜肺军团菌中Kat B毒力基因阳性11株,阳性率为27.50%(11/40);rcp毒力基因阳性27株,阳性率为67.50%(27/40)。Kat B基因阳性的11个菌株rcp基因均为阳性。Kat B基因阳性菌株中LP1血清型5株,LP7型4株,LP13型2株;rcp基因阳性菌株中LP1血清型13株,LP7型8株,LP13型6株。在检测的17株LP1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29.41%(5/17),rcp基因阳性率为76.47%(13/17);12株LP7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33.33%(4/12),rcp基因阳性率为66.67%(8/12);6株LP13血清型中Kat B基因阳性率为33.33%(2/6),rcp基因阳性率为100.00%(6/6)。结论漳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的Kat B与rcp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 [方法]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共抽取温州市区30家公共场所[包括医院、宾馆(酒店)、超市(商场)]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126份.采用分离病原培养法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军团菌检测. [结果]公共场所冷却塔水的军团菌检出率,2010年为62.50%,2011年为33.93%.共分离56株军团菌菌株,33株为嗜肺军团菌Lp1~15型,以Lp6、Lp1型为优势血清型,其中Lp6型占19.64%(11/56),Lp1型占17.86%(10/56),而且主要分布于医院检出的菌株中.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56株军团菌16S rRNA均为阳性;且有35株mip基因检测阳性,阳性率为62.50%. [结论]温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水存在军团菌污染,以嗜肺军团菌LP6、LP1型为优势菌型.  相似文献   

9.
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嗜肺军团菌核苷酸序列合成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 对2005-2007年天津市中央空调冷却塔分离的嗜肺军团菌、杜氏军团菌、博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等菌株进行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LB的检测.结果 显示,本室分离的16株致病军团菌中有9株嗜肺军团菌和1株杜氏军团菌扩增出了2.7 kb的KatB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未扩增出该基因片段.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PCR检测方法 ,为军团菌的毒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宁省集中空调冷却水中检出的非嗜肺军团菌基因分型,并对其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16SrDNA和mip基因作为引物对2013~2017年辽宁省各大公共场所空调冷却水中分离到的9株非嗜肺军团菌基因分型鉴定,同时对它们分泌的系统毒力岛基因组进行了检测。结果检出4株茴芹军团菌(L.anisa),2株吉斯特军团菌(L.geestiana),1株沃斯利军团菌(L.worsleiensis),2株红光军团菌(L.rubrilucens);9株非嗜肺军团菌中有8株携PAI毒力基因。结论辽宁省公共环境集中空调冷却系统中存在非嗜肺军团菌,以茴芹军团菌居多,且多数分离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是可致病性病源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空调冷却塔/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序列分型特征。方法选取2005~2011年间浙江省10个地区空调冷却塔/冷凝水中分离的61株Lp1型嗜肺军团菌菌株,采用欧盟军团菌感染工作组(EWGLI)军团菌序列分型(SBT)方法,PCR扩增7对管家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递交,以获取等位基因号以及SBT序列型,运用DNAsp 5.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SplitsTree及eBURST软件对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1株Lp1型嗜肺军团菌可分为11种SBT序列型,其中5株(5/61)均为新发现序列型;ST-1型在10个地区(市)的冷却塔/冷凝水中均有分布,该序列型菌株占81.9%(50/61)。7个管家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Pi)范围为0.01095(mip)~0.05355(pilE)。聚类分析显示,浙江省Lp1型菌株分属多个克隆系,但主要分属ST-1序列群、ST-154序列群和ST-149三大序列群,另有1株为不属于任何序列群的单体。结论聚类分析表明浙江省空调冷却塔/冷凝水中分离的Lp1型嗜肺军团菌存在遗传多样性,序列群分布与国内部分省份的结果相似,以ST-1序列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007年上海市公共场所部分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来的嗜肺军团菌1型(L01)的基因特征。[方法]从空调冷却塔水中检测到26株Lp1嗜肺军团菌后,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fiifl,PFGE)技术对酶切后的L01军团菌全染色体DNA进行电泳获得指纹图谱,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6株LO1军团菌可分为15个PFGE型。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30.00%~100.00%之间不等,大部分菌株的PFGE型别差异明显,无优势型别。大部分PFGE型别的菌株来源场所单一;而大部分同一场所来源的军团菌菌株为相同的PFGE型。[结论]2007年上海市公共场所部分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出来的Lp1军团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宾馆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污染情况。方法:于2001年8月采集W市2家宾馆和4家医院的中央空调冷却塔水样,过滤空调冷却水的滤膜经盐酸处理后其处理液接种于GVPC平板,烛缸培养后选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并以PCR方法鉴定。结果:W市2家医院及1家星级宾馆的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到5株军团菌,2株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2株为嗜肺军团菌血清5型(Lp5)。结论:应加强对医院、宾馆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惠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状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随机采集惠州市商场、宾馆、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送风系统的冷却塔水、管道水、冷凝水,进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分型,再以PCR方法加以验证,分析军团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抽取的40家大型公共场所采样点共采集水样304份,检出军团菌126份,总检出率为41.45%,在126份检出样品中,共分离出129株嗜肺军团菌,其中有3份样品同时分离出2种血清型,血清型有Lp1、Lp2-14 2种,以Lp1型为优势菌,占嗜肺军团菌的比例为80.62%(104/129)。98.41%(124/126)的军团菌阳性水样中军团菌含菌量〈10 cfu/mL。结论惠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军团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军团菌病的暴发流行。同时对中央空调系统应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加强监测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外环境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菌株的基因特征及遗传背景。方法:40株分离株分别经血清学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确定为LP1型嗜肺军团菌后,利用普通PCR技术对军团菌属5S rRNA基因和嗜肺军团菌mip毒力基因的特异序列进行扩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菌株进行全染色体DNA酶切电泳分型,并用BioNumerics Version 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的菌株均带有属特异性5S rRNA基因及mip毒力基因,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菌株的遗传相似度有一定差异。结论:所有菌株经普通PCR或定量PCR均相应扩增出其特征基因,PFGE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浙江省散在水系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菌株存在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区公共场所空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了解杭州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于2005年9月~10月,采集杭州市13家商场和宾馆、2家医院和1家福利中心等中央空调冷却塔冷却水29件,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及种特异性PCR鉴定。结果:冷却塔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率达到44.83%(13/29),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16株(有2份水样中同时检出二个血清型以上菌株,其中一份有Lp1、Lp2、Lp3三个血清型,另一份有Lp3及未定型二个血清型)。血清型以LP1为主达37.50%(6/16)。结论:杭州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率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出率较高,对市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东省珠三角某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嗜肺军团菌1型(Lp1)的基因特征。方法对该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192份水样进行Lp1检测,对检出的18株Lp1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经Bio 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92份水样检出18株Lp1,检出率为9.38%;18株Lp1图谱分为10种PFGE型别,不同地区Lp1存在同样的酶切图谱,同一采样点存在2种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39.84%~100.00%之间。结论广东省珠三角某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军团菌污染,Lp1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福建省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KatB基因携带状况.为该病防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PCR法对2008-2010年从其水中分离的84株菌株进行KatB基因检测.结果 从冷却塔水分离的78株中有25株扩增出了2.7 kb的KatB毒力基因片段.阳性率为32.1%;在25株阳性菌株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非嗜肺军团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分子分型鉴定。方法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对广州市海珠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进行军团菌检测。用常规分离培养法检测军团菌,进一步运用生化和血清学凝集试验、实时荧光PCR技术及16S rRNA基因、mip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在BCYE平板上生长,在L-半胱氨酸缺失的BCYE平板及血平板中均不生长的菌株,通过实时荧光PCR技术及16S rRNA基因、mip基因测序鉴定为菲氏军团菌4株和釜山军团菌1株,这是本区首次从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检出的非嗜肺军团菌。结论运用常规分离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检测出菲氏军团菌和釜山军团菌(国内罕见)等多种军团菌种,同时提示海珠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存在非嗜肺军团菌污染;16S rRNA基因、mip基因核酸测序鉴定有助于发现军团菌新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嗜肺军团菌特异、快速检测方法,探讨南京地区公共场所环境水样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方法根据嗜肺军团菌的mi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嗜肺军团菌标准株ATCC33152、嗜肺军团菌南京分离株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福氏2a志贺菌ATCC12022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并应用该法对南京地区某商场、宾馆、办公楼、医院共计13家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水、淋浴水和景观水共计88份环境水样进行了PCR检测及军团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该法对嗜肺军团菌有特异性扩增曲线,而对其他细菌无阳性扩增曲线。88份水样中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出28份阳性,阳性率为31.8%;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出17株军团菌,分离率为19.3%。结论本文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环境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南京地区中央空调冷却水中检出率最高,存在发生军团菌病的可能,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