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珂瑞  李勇 《医学综述》2022,(1):105-1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支架内再狭窄(ISR)已成为影响PCI疗效的主要因素.ISR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是患者自身相关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相关因素、介入相关因素和遗传相关因素等作用引起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导致病理性内膜增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标准化治疗策略.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峡县豫西协和医院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78例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将其分为ISR组(20例)与非ISR组(58例),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ISR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与脂蛋白a[LP(a)]、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病变支数、糖尿病、吸烟等因素相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LP(a)、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糖尿病、吸烟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LP(a)、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糖尿病、吸烟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临床施行PCI术时,应严格把控植入支架直径与长度选择,术后密切关注生化指标水平,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ox-LDL、hs-CRP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因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4-2006年在我院实施PCI术的患者共206例完成随访,32例患者经冠脉造影(CAG)证实ISR,174例CAG检查未见ISR.所有患者PCI术前及随访时以ELISA测定ox-LDL、hs-CRP,比较ISR组与non-ISR组PCI术前、后ox-LDL、hs-CRP的变化差异.结果 non-ISR组OX-LDL、hs-CRP无明显差异;ISR组ox-LDL在PCI术前、后分别为(69.44±17.11)μg/L和(76.77±18.79)μg/L(P<0.05);hs-CRP在PCI术前、后分别为(1.16+0.59)mg/dl和(2.86x-0.94)mg/dl(P<0.05).结论 炎症因素ox-LDL、hs-CRP可作为预测PCI术后ISR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ISR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未发生ISR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382例患者行PCI术,共植入支架555支,其中40例患者出现ISR。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合并糖尿病、hs CRP 12 mg/L、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hs CRP浓度、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数量为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SR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支架直径、长度、数量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hs CRP水平高也会影响ISR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给予相应干预,以降低ISR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夏阳  叶挺  吴婷 《北京医学》2021,43(11):1094-1097
目的 探讨microRNA-221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评估microRNA-221对PCI术后ISR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30日至2019年12月30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8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221含量.术后进行随访,观察PCI术后ISR情况,并将患者分为ISR组和非ISR组.ROC曲线评估microRNA-221对患者术后发生ISR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icroRNA-221对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4~28个月,中位时间为13个月,17例患者发生ISR.ISR组支架直径、术后最小管腔内径小于非ISR组[(2.81±0.52) mm比(3.33±0.64) mm,(2.40±0.22) mm比(2.57±0.23) mm],但microRNA-221表达水平高于非ISR组[(1.51±0.50)比(1.27±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croRNA-221诊断PCI术后ISR的最佳截断值为1.50.当microRNA-221为1.50时,其诊断PCI患者发生ISR的灵敏度为61.2%,特异度为75.6%,AUC为0.74(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糖尿病(AR=2.280,95%CI:1.251~4.296)、microRNA-221阳性(AR=3.114,95%CI:2.125~4.853)和支架直径<3mm(AR=1.583,95%CI:1.130~3.182)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croRNA-221表达量较高的患者PCI术后发生ISR风险增高,可用于ISR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7例。根据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分为2组,合并ISR者33例为ISR组,无ISR者7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冠脉造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Gensini积分、Gensini积分低分与高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5.991、9.888、10.964、3.628、2.662、4.670、5.071、14.558、5.907、12.67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史、PCI术前高总胆固醇水平、高尿酸水平、高hs-CRP水平、Gensini积分高分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ISR的危险因素(OR=3.571、4.716、4.607、2.414、2.424、6.900,95%CI=1.004~1.047、1.806~12.311、1.797~11.815、1.174~4.964、1.807~3.253、2.161~22.031,P均<0.05)。结论糖尿病史、吸烟史、PCI术前高总胆固醇、高尿酸、高hs-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高分是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1年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以及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ISR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接受二代DE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冠心病(CAD)患者175例,并在PCI术前采集外周血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在PCI后9~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2例和非ISR组143例。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探讨FGF-21与ISR风险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D患者DES植入术后2年ISR风险的临床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血清FGF21水平高于非ISR组(Z=7.0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总长度≥38 mm、NT-proBNP和FGF21升高是CAD患者DES植入术后2年ISR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95%CI)=1.072(1.040~1.106)、1...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鸢尾素、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行PCI术且使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2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ISR的47例纳入ISR组,未发生ISR的210例纳入非ISR组。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鸢尾素、Metrnl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鸢尾素、Metrnl水平对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鸢尾素、Metrnl水平低于非ISR组和健康对照组,且非ISR组鸢尾素、Metrn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rnl与鸢尾素水平呈正相关(r=0.768,P<0.001)。ISR组与非ISR组糖尿病史、吸烟史、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支架总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可溶性CD163(s CD163)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2例行PCI的UAP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ISR组(41例)和非ISR组(141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s ICAM-1、s CD163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UAP患者PCI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 ICAM-1、s CD163水平对UAP患者PCI后IS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血清s ICAM-1、s CD1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ISR组,支架长度长于非ISR组,支架内径短于非ISR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架内径(OR=0.877,95%CI:0.797~0.965)、LDL-C(OR=1.006,95%CI:1.003~1.009)、s ICAM-1(OR=1.014,95%CI: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从)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并行PCI术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是否存在支架血管直径狭窄≥50%分为再狭窄组(ISR组)34例和非再狭窄组(NISR组)8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析IS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合并症等)、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数量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术后hs-CRP、SAA升高明显高于NISR组(t=3.825、3.723,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水平的hs-CRP、SAA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1、1.058,P<0.05)。结论 PCI术后hsCRP、SAA水平越高,发生再狭窄的风险越大,高水平的hs-CRP、SAA可能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发和晚发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差异.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972例冠心病患者的手术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有无ISR及NECP-ATP Ⅲ规定分为ISR组102例、非ISR组870例,其中早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二者联合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PCI并自愿接受随访的2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间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36例及无ISR组19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iR-143表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在任丘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72例,33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发生ISR,纳入ISR组;39...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已经被认为可表现为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但是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表现却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假定相当比例的裸金属支架ISR表现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旨在总结ISR临床表现严重性的特征。方法:在PCI数据库中检索所有在1999年5月至20  相似文献   

15.
叶紫恒  屠俊杰  王审 《浙江医学》2024,(6):599-603+610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hs-CRP/ALB)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成功置入支架并自愿接受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87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30例及无ISR组15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ISR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s-CRP/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支架长度对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患者术前hs-CRP/ALB、NLR及支架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为IS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hs-CRP/ALB、NLR、支架长度预测ISR风险的AUC分别为0.755、0.605、0.626,截断值分别为0.249、2.069、24.000,灵敏度分别为0.633、0.800、0.633,特异度分别为0.885、0.452、0.5...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影响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长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寻找有效评估ISR的临床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往研究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ISR的发生有关,但是目前针对红细胞参数与ISR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对外周血红细胞相关参数与ISR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方法 对2010-2016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常规结果进行收集,对可能与ISR有关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170例,平均年龄(65.1±10.5)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213条,平均随访时间为(25.38±9.91)个月,发生ISR患者21例,发生ISR血管27条,发生比例为1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更小〔(89.11±3.70)fl比(91.64±4.07)fl,P=0.008〕,中位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更低(29.76 pg比31.10 pg,P=0.00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更低〔(332.67±11.62)g/L比(338.21±10.55)g/L,P=0.027〕;两组患者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患者女性比例更高、血肌酐水平更高(P<0.05)。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显示,两组病变血管数量、PCI血管分布、是否为分叉病变、支架数量、支架长度及支架释放后是否应用后扩张球囊、后扩张压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血肌酐水平高是PCI患者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红细胞参数均不是PCI患者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CV、MCH、MCHC对于PCI患者术后发生ISR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28、0.276、0.385。结论 外周静脉血红细胞参数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发生有关,但不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这些指标对于ISR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探索其规律.方法 统计我院近4 年行PCI术后再次复查冠脉造影患者167例,分析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患者支架术后ISR的发生率(41.6%)明显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9.6%)高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可疑心绞痛症状患者复查冠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率(42.5%)高于无症状定期随访患者(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AMI、糖尿病可能由于其本身的病变特征,易致PCI后ISR.②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ISR.  相似文献   

18.
梁立丰  张金盈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24-2328
目的研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总胆红素构建的联合积分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至1月至2016年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进行PCI术且复查冠脉造影诊断为ISR的51例患者,选取同期复查冠脉造影无ISR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计算联合积分,分析联合积分与PCI术后ISR的关系。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积分为1分组、2分组和3分组的ISR风险分别是积分为0分组的3.839、9.241和16.940倍。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积分预测ISR的最佳临界值为1.50,曲线下面积是0.737,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69.1%。结论 PCI术前联合积分高的冠心病患者,术后ISR的风险较高,且联合积分预测价值优于积分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猛珣  侯勇 《医学综述》2011,17(23):3636-363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它的出现让患者避免了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带来的痛苦。然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成为影响PCI的广泛开展和临床应用效果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目前诊断ISR的金标准,然而,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检查而且价格昂贵,如何能够发明一种无创的较为低廉的诊断ISR的方法,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双源CT(DSCT)的时间分辨率达到了83 ms,使获得心脏及冠状动脉高质量的图像成为可能,在心血管系统成像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现综述DSCT在评估冠状动脉ISR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人(PCI)术后抑郁障碍对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根据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选择冠心病行PCI术后合并抑郁障碍(HAMD-24评分>8分并SDS评分>53分)的95例患者为研究组,246例冠心病行PCI无抑郁障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12月内ISR的发生情况,并测定术后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瘦素(Leptin)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ISR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研究组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其ISR差异有显著性(χ2=8.148,P=0.017);研究组患者血清ALD、hs-CRP及Leptin水平术后分别高于对照组[ALD(277.4±35.9)ng/L,(258.9±60.9)ng/L,t=3.459,P=0.001 ;hs-CRP(12.03±3.06)mg/L.(11.10±2.806)mg/L,t=2.573,P=0.008;Leptin(5.27±1.07)ng/L,(4.98±0.99)ng/L,t=2.323,P=0.02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HAMD-24评分分别与术后血清ALD、hs-CRP及;Lptin相关(r=0.291,P=0.026;r=0.350,P=0.014;r=0.312,P=0.023),SDS评分与血清hs-CRP具有相关性(r=0.302,P=0.020).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血清ALD、hs-CRP及Leptin水平较高,ISR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且随抑郁程度加重ISR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