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2004—2014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4—2014年在上海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 93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93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占90.2%,平均年龄为(38.4±12.5)岁,抗病毒治疗方案以依非韦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为主(占35.8%)。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99.2±142.9)个/mm~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457.2±211.9)个/mm~3,平均增长258.0个/m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治疗时间较长、异性性传播、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对象,CD_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增长相对较多。3 939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中,93.5%达到病毒完全抑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病毒完全抑制率呈增加趋势。经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时间2年及以上且小于5年组及≥5年组与2年组分别比较,病毒完全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04—2014年上海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境内16岁以上缅甸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国家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评估患者的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应用卡方检验或F检验作统计学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学应答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5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7±8.5)岁,男性占27.3%,女性占72.7%,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338.2±230.4)个/mm3,治疗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525.0±283.3)个/mm3,平均增长186.8个/mm3。对各组治疗前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值进行比较,不同性别、治疗时间、感染途径、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静脉注射感染、CD_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患者治疗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缓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逐渐增加。抗病毒治疗后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的441例患者中,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比例为81.0%。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基线CD_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时间等因素均与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应答无关(P0.05)。结论对德宏州境内缅甸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HIV/AIDS)接受国家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方法以2004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间德宏州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暗娼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的变化。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评估研究对象总体病毒学和免疫学应答情况。结果参加抗病毒治疗者61例,平均年龄(26.2±8.7)岁,未婚者26例,占42.6%。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占78.7%,平均值为(264.2±190.2)个/mm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为(548.4±331.9)个/mm3,两者差值均数为(284.2±281.4)个/mm~3。同基线相比,治疗1、2、3及3年以上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且不同治疗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07)。56例HIV病毒载量得到完全抑制,抑制成功率达91.8%。不同治疗时间组病毒学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6,P=0.03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毒学抑制成功率逐渐增加(趋势χ~2=6.273,P=0.012)。对5例患者进行了耐药监测,其中1例出现耐药,对其进行药物更换后病毒载量一直保持在检测不到的水平。结论德宏州对暗娼HIV/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MSM艾滋病病人抗病毒疗效,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南平市2008—2015年MSM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数据,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共118例MSM艾滋病病人接受治疗,其中3例出现耐药;抗病毒治疗可升高CD4+T淋巴细胞。对其中66例进行随访,治疗后0.5年、1年CD4+T淋巴细胞平均增加123个/mm~3、153个/mm~3。结论南平市MSM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有效,建议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徐州市2005—2013年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系统收集2005—2013年所有抗病毒治疗患者监测数据,分析其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变化、治疗维持时间,对徐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截止到调查结束,442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中有79例死亡;治疗12、24、36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P值均0.05),随治疗时间延长,病毒抑制率逐渐上升(P0.05)。结论目前徐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应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或者症状较轻时开始,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菏泽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既往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状况和HI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以便评价该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情况。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asy-Q方法检测。结果调查的100例艾滋病患者中,感染时间最长的22年,最短的18年,全部为汉族。治疗时间最长的13年,最短的4年。98%的患者在治疗前接受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抗病毒治疗后,该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549.69个/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占11.0%;200个/μl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占9.0%;350个/μl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占20.0%;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占60.0%;该人群病毒载量400 copy/ml有93例,占93.0%。结论抗病毒治疗对该人群艾滋病患者体内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很大程度提高了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收集成华区2004-2016年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础、随访、治疗及转归信息,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 431例成华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其中死亡53例,病死率为3.7%,患者在第1~5年的累计生存率为0.97、0.96、0.96、0.95、0.93,6年以上患者累计生存率为0.9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显示相对于入组治疗年龄<30岁者,30~39岁、40~49岁及≥50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6(95%CI:0.351~1.804),1.698(95%CI:0.784~3.680),2.513(95%CI:1.260~5.013);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者,基线CD4细胞计数100~199个/mm3与≥200个/mm3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02(95%CI:0.313~1.156),0.186(95%CI:0.094~0.365)。结论 成华区以社区为核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明显,降低抗病毒治疗门槛,及早发现并开展治疗,加强对高龄患者的关注,对延迟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抗病毒治疗成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为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鄞州区304例艾滋病患者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结果鄞州区304例艾滋病患者基线与治疗3、6、12、24和36个月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在治疗前3个月增幅最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增幅趋缓。秩相关分析显示,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水平相关(r=0.471,P0.01)。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应全面推进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沙酮门诊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对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9月-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美沙酮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16例AIDS吸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对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依从性好的患者占56.94%,依从性差的占43.06%。治疗1年后依从性好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由治疗前的(294.91±183.56)cells/mm3上升到治疗后的(466.28±215.80)cells/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不好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91±185.481 vs.(293.97±192.83)]cells/mm3,P0.05);依从性好的组患者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与抗病毒治疗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OR=2.369,95%CI:3.624~7.987)、按照要求的次数服药(OR=2.342,95%CI:3.259~6.421)、按照要求的量服药(OR=2.688,95%CI:5.632~8.145)、按要求的时间定时服药(OR=3.256,95%CI:6.014~9.875)、按照要求长期坚持从不间断(OR=4.123,95%CI:6.984~11.251)、家人提醒按时服药(OR=1.987,95%CI:4.709~8.209)是CD4~+ 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反映艾滋病患者依从性高低的较好指标,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按照要求的次数服药、按照要求的量服药、按要求的时间定时服药、按照要求长期坚持从不间断、家人提醒按时服药是影响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14年底在山东省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22例,其中男性占76.7%,女性占23.3%;平均年龄为(56.9±6.4)岁;以已婚或同居者为主,占63.4%;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4.3%;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是194.0(83.5~301.0)个/mm3,基线时仅不同感染途径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200,P=0.003)。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治疗前机会性感染情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均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病毒完全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719)。结论 山东省50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