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HIF-1α和DEC1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162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组织中HIF-1 α和DEC1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04%( 60/162)和9.38%(3/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DEC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3.1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而DEC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临床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杨飞  薛玉保 《安徽医学》2017,38(3):345-347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42例配对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中HIF-1α和SATB1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HIF-1α和SATB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α和SATB-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SATB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SAT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21.63,P=0.00).结论 胃癌组织中HIF-1α和SATB1蛋白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HIF-1α和SATB1蛋白具有协同作用,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连桃  肖伟利 《重庆医学》2017,(35):4897-4900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包头市肿瘤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病理室确诊的49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反转录(RT)-PCR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肾癌细胞株及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 2中MIF蛋白及mRNA表达;利用脂质体将siRNA MIF及siRNA NC转染到肾癌细胞中,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转染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肾癌组织中M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89±0.09 vs.0.18±0.02,1.19±0.04 vs.0.19±0.01,P<0.05),肾癌细胞株ACHN、769-p、786-O、Caki-1中M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P<0.05).与siRNA NC组比较,siRNA MIF组中M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降低(P<0.05),HIF-1α及MMP9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MIF在肾癌中高表达,下调MIF表达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HIF-1α/MMP9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90%vs58%,P<0.05),深层浸润组高于浅层浸润组(P<0.05),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HIF-1α的高表达可能与微环境缺氧有关,亦可能与食管癌的癌变及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5.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60-2463,24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yr61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以及20例胃癌癌旁组织中Cyr61和VEGF的表达。结果Cyr61和VEGF的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yr61和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yr61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yr6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在胃癌的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合素α2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整合素α2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整合素α2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整合素α2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整合素α2β1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检测、评估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HIF-1α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HIF-1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20例) 、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20例)及乳腺癌组织(60例)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无阳性表达,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 30%, 6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分期越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P<0.05);HIF-1α蛋白表与患者5 a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胃癌组织、44例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cm)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之间是否相关。结果癌旁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均无表达,胃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1%和63.6%,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浸润深度相关(P〈0.01),与是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CXCR4蛋白表达与是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胃癌组织中HIF-1α与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28)。结论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胃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as相关核蛋白(Ra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 cm以上)中Ran和HIF-1α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a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分期越晚、浸润越深、伴淋巴结转移其表达水平越高,在低分化胃癌组织和高、中分化胃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F-1α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Ran与HIF-1α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n与HIF-1α的表达率均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发展而增高,它们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胃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HIF-1α可能通过上调Ran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而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纺锤体检测点蛋白BUB1B的表达,探究BUB1B在胃癌发生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BUB1B mRNA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UB1B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UB1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mRNA水平,BUB1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近(8.875±1.08)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UB1B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按照评分标准统计显示,癌旁组织BUB1B表达均值为(92.12±12.99),胃癌组织表达均值为(133.39±8.49),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BUB1B表达与TNM分期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家族史无明显相关.结论 BUB1B的过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肿瘤发生机制及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军莉  朱骏  田卫华 《医学争鸣》2008,29(14):1306-130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W-1α和survivin在70例胃癌组织、14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CD105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P<0.05);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和survivin表达阳性组的MVD均高于各自的阴性组(P<0.05);HIF-1α和survivin在胃癌中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285,P<0.05).结论:HIF-1α和survivin在胃癌的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可用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低氧培养条件下肺癌细胞株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法检测缺氧对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测定缺氧条件下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及60例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两种肺癌细胞系在缺氧下侵袭力较正常时增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肺癌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肺癌组织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30.0%、20.0%(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早期(I-Ⅱ期)(P<0.05).结论:氯化钴诱导缺氧上调HIF-1α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使之进一步耐受缺氧.HIF-1α的过表达参与了肺癌的侵袭转移,HIF-1α可成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P-ERK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胃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中P-ERK蛋白表达阳性率84.2%(48/57)明显高于相应正常胃黏膜12.3%(7/57)(P<0.01);P-ERK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TNM分期Ⅲ,Ⅳ期胃癌组织P-ER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胃癌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1):胃壁浸润程度越深P-ERK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结论p-ERK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胃壁浸润深度及转移能力有关,提示P-ERK蛋白的过表达促进了胃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及2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4抗体标记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1.31%(19/46)、58.70%(27/46),MVD为46.12±7.64;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HIF-1α、VEGF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IF-1α与食管癌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2型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本院结直肠癌术后108例组织标本(其中23例含癌旁黏膜组织)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HIF-1α和GLS2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分析结直肠癌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 α和GLS2的表达均高于癌旁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 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GLS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浸润深度、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 α和GLS2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64,P<0.01),且均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远处转移及HIF-1α、GLS2的表达均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中HIF-1α、GLS2高表达预后均较低表达差,提示二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生长相关癌基因α(GRO 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宫颈癌组织中GRO α和MCP-1的表达,并与30例癌旁正常官颈上皮组织作对照.结果 宫颈癌组GRO α和MCP-1的阳性率(分别为76%、69%)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40%)(P< 0.01或P< 0.05).3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中GRO α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8%、28%),P<0.01.MCP-1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39%),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GRO α和MCP-1的表达增强,它们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形成过程,GRO α还可能与宫颈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SP90α、HSP90β蛋白与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者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两者的mRNA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结果 HSP90α、HSP90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阳性率分别为82.9%和80.0% (P <0.01),与胃癌分化、浸润、分期、转移相关.HSP90α、HSP90β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期、淋巴结的转移相关.结论 HSP90α、HSP90β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以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提示HSP90α、HSP90β可能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HSP90α、HSP90β mRNA的高表达,且两者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能与胃癌组织中的转录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付彪  李永翔  赵志杰 《重庆医学》2015,(9):1180-1183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和转录因子FOXO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石蜡包埋标本110份,和距癌灶边缘5 cm以上且经病理检查确定为正常胃黏膜的癌旁组织标本46份,进行 HIF-1α、M ACC1和FOXO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统计标本来源患者的信息进行 HIF-1α、M ACC1和FOXO4蛋白与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相关性分析。用Kaplan-M eier法分析术后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用Cox法进行生存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HIF-1α(P<0.001)和MACC1(P<0.001)蛋白在癌灶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FOXO4蛋白在癌灶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统计分析发现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大、伴随着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越高,HIF-1α和MACC1的阳性表达也越高,而FOXO4因子的表达降低。胃癌组织中3种因子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 HIF-1α、MACC1和FOXO43种因子的表达明显影响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而且是决定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IF-1α、M ACC1和FOXO4在胃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