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近年来老年人脑出血患机遇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增高,且病死率较高,已引起临床的重视。现将l990年1月至1997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人脑出血合并肺部念珠菌感染病例中资料完整的56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部位、菌种、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1466例SLE患者中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合并深部真菌感染51例SLE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其次为脑膜和血液.本组病例巾死亡10例,病死率达20%.曲霉菌感染者病死率高达4/5.低蛋白血症、多部位真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真菌血症可能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SLE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曲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ICU确诊的8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及感染诱因,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39.6%)、泌尿道(22.9%)、消化道(16.7%)、腹腔(10.4%)、血液(8.3%)和颅内(2.1%),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6.0%),但非白色念珠菌有上升趋势;患者病死率高(43.8%),病程中具有某些有意义的临床表现征象。结论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患因素较多,发病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高,充分了解其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氟康唑预防老年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更易发生,这主要是与老年患者抵抗力差、疾病的种类多、并发症多有关,一旦发生二重感染将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采用了小剂量氟康唑预防老年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并对其进行了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73.9%的医院感染为呼吸道感染。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增多,故对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研究尤为重要。为了解老年人H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我们对我院3年中发生的2136例老年人H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和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状况,选取在我院内科同期住院,存在肺部感染的病人中,对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并探讨对策,以达到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CCU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77例患者逐一调查。结果 C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肠道、尿道及血液;基础疾病以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感染例次最高。分离的42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药敏结果发现酮康唑和益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 应加强对CCU内老年患者及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复苏后等医院真菌感染高危疾病的监控,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减少患者并发症,控制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李晓玉  曾薇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34-143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危重患者的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分离出病原菌78株,分离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血液和深静脉导管。所有患者都具有多种高危因素,包括接受侵入性操作,应用广谱抗生素,ICU住院时间长,静脉营养,糖尿病,恶性肿瘤,激素应用等。本组患者死亡率为40/52(76.9%),深部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为28/52(53.9%)。结论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ICU老年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应予高度重视,及时抗真菌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56例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军  高媛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698-699
目的探讨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常见菌种及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2年1月~2006年8月56例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14例(23.7%),下呼吸道感染45例(76.3%)。白色念珠菌36株(57.1%),非白色念珠菌18株(28.6%)。其主要诱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人工机械呼吸等。结论近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和深部痰培养。酮康唑和氟康唑治疗呼吸道真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3年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易感因素。结果7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明确真菌感染者16例,其中热带念珠菌5例,白色念珠菌4例,5例酵母样真菌,1例土生隐球酵母菌,1例无病原菌检出,但X线胸片示肺部真菌感染。所有真菌感染均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期合并使用广谱抗生素。结论真菌是引起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外,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真菌感染的几率。对于化疗后发热的患者要进行真菌培养,培养阳性者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对于深部及全身真菌感染者建议及早使用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有上升趋势,真菌感染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占医院内感染的10%~15%,尤其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构成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严重杀手。本文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下呼吸道感染53例(其中下呼吸道双重感染25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1-12月间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70例血液系统肿瘤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8.57%),胃肠道次之(7.14%);感染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占首位(56.96%),其次为克柔假丝酵母菌(12.66%)、光滑假丝酵母菌(11.39%)。结论本组患者院内真菌感染与原发基础疾病、反复化疗、粒细胞减少、老龄化、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杨艳平 《山东医药》2000,40(19):50-51
大量文献报道 ,6 0年代以来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肺脏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来自呼吸道标本真菌的统计分析数字显示 ,真菌分离率达 5 9.7% ,且仍有上升趋势。由于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 ,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又没有满意的指标 ,故给真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带来了困难 ,造成了该病的高病死率。目前 ,以继发性支气管肺真菌感染为主的系统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人类发病的真菌有致病性真菌 (真性致病菌 )和条件致病性真菌。前者主要是指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  相似文献   

14.
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至2008年38例院内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12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者共38例,真菌感染率为31.67%。共分离真菌菌株7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35株。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及消化道。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激素、侵入性操作等是危重患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前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成功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疑诊患者应早期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尽可能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和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老年人院内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旨在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延安市某三级甲  相似文献   

17.
院内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 《临床肺科杂志》2003,8(5):405-406
目的 探讨院内老年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老年患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的年龄、基础疾病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297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161株真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61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86.3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5.4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念珠菌中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是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我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降低其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由于老年人生理防御机能、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各种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常见,而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上大量或不合理的长期使用,放化疗、介入治疗的发展以及留置各种动静脉导管、机械辅助通气等医疗措施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老年病人院内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增加~([1-7])。Wisplinghoff等~([8])对美国49家医院8年间的24179例医院血液感染病原菌检测发现,念珠菌是第4位最常见的血液感染病原菌。由于念珠菌感染病人发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并无特异性,而且真菌感染多为条件致病,标本分离出  相似文献   

20.
肺真菌感染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肺真菌感染中应当澄清的几个概念 1.肺真菌病: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病变,包括过敏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广义地讲可以包括胸膜甚至纵隔,虽然常与肺部真菌感染混用,但因存在隐匿性感染,故感染不同于发病,作为疾病状态,肺真菌病较肺部真菌感染定义更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