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针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总结痤疮的针灸治疗经验。方法:8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罐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针罐治疗组采用毫针针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针灸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针罐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对照组(P<0.05),针刺配合面部闪罐对脓疱皮损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P<0.05)。结论:针刺配合面部闪罐能有效消除丘疹、脓疱等皮损,可作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时间。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急性期采用针刺加闪罐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后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9.44%、40.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4.60,P〈0.05)。结论:说明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在急性期,并推荐使用针刺加闪罐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联合闪罐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闪罐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通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比单纯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效果要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闪罐组)与对照组(单纯针刺组),观察疗效。[结果]经20次治疗,两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均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刺走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赤蓉 《四川中医》2003,21(7):89-90
目的 :观察针刺走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PN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3例 ,采用针刺加背部膀胱经走罐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32例 ,只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但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 (P <0 0 5 ) ,说明针刺加背部膀胱经走罐较单纯针刺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合闪罐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2.79%,对照组为44.1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0.092±2.421)次,对照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1.078±1.683)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对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6例,施以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法;对照组36例,施以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86.1%,临床效果理想。结论:合谷刺配合面部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闪罐、艾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闪罐、艾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22例,并以单纯针刺治疗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闪罐、艾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5例,采用闪罐加针刺疗法,针刺风池(双)、翳风(患侧)、颊车(患侧)等穴。对照组113例只用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6%,愈显率(痊愈+显效)74.8%;对照组总有效率95.58%,对照组愈显率61.9%。两组疗效愈显率对比P<0.05。结论:闪罐的反复吸拔作用可直接促进局部肌肉张力的恢复,这是单纯针刺、艾灸或理疗所不能及的。闪罐与针刺并用可起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肌肉筋脉得以温煦濡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的消除和吸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贺君  廖穆熙 《河南中医》2011,31(5):534-53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及闪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加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强的松、地巴唑和维生素B<,1>)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83.33%;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法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以调神止痛法针刺治疗枕神经痛30例,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
舌针为主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王祖红  叶建  朱晓云  管遵惠 《中国针灸》2005,25(11):820-82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以舌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结果:舌针为主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20例采用曲安奈得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等量的0.9%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组19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治疗在降低血清IgE值及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  相似文献   

14.
高旸 《天津中医药》2004,21(1):31-32
[目的]观察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分组 ,应用互动式针刺法治疗60例为观察组 ,应用非互动式治疗60例为对照组 ,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其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5%(P0.05)。根据Tinetti量表及"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 (5 2例 )采用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 TCD检测椎 -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及治疗天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次数疗效的关系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运用腕踝针治疗效数少,痛苦也少。  相似文献   

18.
针灸配合颈椎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颈椎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73例用针灸配合颈椎操,对照组73例单用针灸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2.19%,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配合颈椎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施行恰当护理疗效好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好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痊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55.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均P〈0.01)。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针刺配合耳压辨证治疗偏头痛,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脑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俊芳 《中国针灸》2004,24(8):541-543
目的:比较针刺与中药治疗脑萎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40例脑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用耳针、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与对照组(60例,口服中药八珍汤加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96.3%,对照组为45.0%和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脑萎缩优于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