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建立UPLC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柚皮苷和柚皮素含量的方法,并初步考察二者于不同时间点的代谢情况.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ACQUITY BEH C18色谱柱(3.0 mm×100mm,1.7 μm),流动相甲醇-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3,289 nm,内标为槲皮素,进样量3 μL.结果:柚皮苷及柚皮素均与槲皮素分离良好且无内源性干扰.生物样品中柚皮苷和柚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814 ~ 38.143(r=0.9992),3.586 ~ 35.857mg·L-1(r=0.9996);柚皮苷的方法回收率95.43% ~97.95%,绝对回收率97.33% ~ 98.18%;柚皮素的方法回收率95.27%~99.31%,绝对回收率97.71% ~99.73%;柚皮素在体外肝微粒体中的Ⅰ相代谢较柚皮苷显著.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肝微粒中柚皮苷和柚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肠道菌群对柚皮苷的代谢程度与速度,为该成分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道菌群混悬液,与柚皮苷在厌氧环境下孵育,运用HPLC监测柚皮苷浓度变化,HPLC-MS鉴定代谢产物结构。柚皮苷HPLC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88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结果:柚皮苷与人肠道菌群共同孵育15 min后,柚皮苷色谱峰后面可见1个代谢产物;孵育至120 min时,柚皮苷代谢率100%。经HPLC-MS鉴定代谢产物为柚皮素。柚皮苷代谢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HPLC监测发现柚皮素可被进一步代谢,导致柚皮素峰面积降低。结论:柚皮苷可被人肠道菌群代谢,代谢速度快,代谢产物主要为柚皮素,可能存在柚皮苷的二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鼠灌胃毛橘红醇提物后血浆中柚皮苷、柚皮素及其代谢产物。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按50 g.kg-1剂量经口给予毛橘红醇提物,1.0 h后采集眼眶静脉血液制备血浆,采用UPLC-Q-TOF的MSE功能与M etabolynxTM软件联合的方法分析。结果: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柚皮苷(M1)、柚皮素(M2)、柚皮苷5-O-葡萄糖醛酸苷(M3)、柚皮苷4′-O-葡萄糖醛酸苷(M4)、柚皮素葡萄糖醛酸苷(M5)、柚皮苷4′-O-硫酸酯(M6)、羟基化柚皮素甲醚(M7)、柚皮素葡萄糖醛酸基和硫酸酯基共价结合物(M8)、羟基化柚皮素葡萄糖醛酸苷(M9)。其中M3,M4,M6为首次报道的柚皮苷代谢物,M7,M9为首次报道的柚皮素代谢物。结论:柚皮苷、柚皮素在大鼠体内以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的形式被代谢,柚皮素还以氧甲基化、羟化葡萄糖醛酸化的形式被代谢。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期绿衣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绿衣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确定绿衣枳壳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mm×250mm,25μm),柱号1612774,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1:79),检测波长为283nm,流速1.0mL/min。结果柚皮苷在0.1644~0.8320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6681X-8483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2.6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枳壳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绿衣枳壳宜于6月初-6月中旬采集。  相似文献   

5.
岳春华  李顺祥 《中草药》2008,39(4):529-531
目的 建立从骨碎补中制备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对照品的方法.方法 结合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色谱、中性氧化铝吸附、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骨碎补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UV、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制备得到的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99.5 %、99.3%.结论 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照品质量分数高,可作为骨碎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骨碎补药材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栀子中主要活性成分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MS/MS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栀子水提取液中主要成分。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扫描范围10~1000(m/z);色谱测定使用ACEC8(100mm×2.1mm,5um)色谱柱,以甲醇一水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30℃。结果:栀子中确定了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和羟异栀子苷等3种成分;在定量分析中主要成分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均在0.1~100tt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0和r=0.99998)。结论:HPLC—MS/MS法对栀子中主要成分可准确、快速、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生药栀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5,(8)
目的制备柚皮素(naringenin)脂质体,研究其理化性质及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柚皮素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及渗漏率,透析袋测定脂质体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通过肺部滴注给药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柚皮素脂质体外形圆整,平均粒径为(137.6±8.1)nm,Zeta电位为(-21.9±5)m V,包封率为(80.51±2.63)%,泄漏率低;24 h累积释放达70%以上,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柚皮素原料药和脂质体的MRT分别为(14.650±0.242)h和(20.721±0.873)h,Cmax分别为(117.910±0.012),(722.477±0.025)ng/m L,AUC0-48分别为(928.431±0.137),(1 850.061±0.348)ng·h/m L。结论薄膜分散法成功制备了柚皮素脂质体;与原料药相比,柚皮素脂质体肺部给药后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骨碎补中柚皮苷大鼠体内药-时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骨碎补中柚皮苷的体内药-时过程.方法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骨碎补总黄酮灌胃给药,柚皮苷于30 min已经开始吸收,90 min达到高峰,于灌胃后4 h血药浓度明显下降,至8 h仍保持有一定血药浓度.组织中的浓度以胃、肠为最高,但下降迅速;其次肝、肺、肾较高,肌肉、脂肪也有一定分布,脑组织含量甚低.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不受其他杂质的干扰,适用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柚皮苷的测定.骨碎补总黄酮灌胃给药,柚皮苷的吸收较慢,能在血中保持较长时间,消失也比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枫斗颗粒中柚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UltimateX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2%H3PO4的水溶液与甲醇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结果:柚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3227.6X-1.7272(r=1.000),线性范围:0.005~0.075μg,加样回收率:100.82%(RSD=1.06%,n=6)。结论:该法准确,阴性制剂无干扰,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皮枫斗颗粒中柚皮素的含量测定,并为其它铁皮枫斗相关制剂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微波协助提取法提取骨碎补中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微波协助提取法与药典法提取柚皮苷优势.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4∶65),检测波长283nm,柱温30℃,流速1 mL· min-1.结果:微波提取时间5 min,提取温度120℃,提取溶剂50%甲醇.柚皮苷在0.04 ~0.6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51% (n =6).结论:微波提取法较药典法提取柚皮苷更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一种符合环保绿色理念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检测骨碎补饮片中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  相似文献   

11.
微波炮制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及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骨碎补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用聚酰胺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骨碎补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用浸提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骨碎补经炮制去毛后可以提高总黄酮及浸出物的含量;经砂烫、恒温烘烤及微波炮制后并不影响总黄酮及浸出物的含量.结论:微波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cDNA array技术分析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制作去卵巢大鼠模型,24周后,活杀动物,腹主动脉取血6 mL,并取出脊髓4锄,抽提totalRNA,分离mRNA,进行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血样与模型组的差异为70个基因,空白对照组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差异为9个基因。骨碎补总黄酮灌服后大鼠模型基因过度表达基本恢复正常。该实验cDNA array分析中脊髓基因基本无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灌服6 个月后大鼠模型基因过度表达能基本恢复正常。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表达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骨碎补膨化炮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苷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法测定骨碎补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含量;浸提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骨碎补经去毛炮制后可以提高柚皮苷及浸出物的含量。结论膨化法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碎补总黄酮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骨碎补总黄酮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方法以骨碎补总黄酮提取率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化骨碎补总黄酮提取工艺;以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特性为指标,筛选树脂。结果用10倍药材重量的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为优化提取条件;非极性树脂D-101-1比较适合用于骨碎补总黄酮的纯化,其静态饱和吸附量与解吸率为305.3 mg·g-1和94.6%,动态饱和吸附量与解吸率为44.4 g·L-1和93.6%。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提取物经D-101-1树脂纯化后,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到66.0%,而上柱纯化前总黄酮的含量只有24.5%,说明采用D-101-1树脂纯化骨碎补总黄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碎补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8周龄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骨碎补组及对照组,建立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型。骨碎补组每日灌服骨碎补水煎剂6g/kg,对照组每日灌服0.9%NaC l溶液3m l,两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天后,分批处死,分离大鼠上下颌骨。测量各期上颌第一磨牙牙齿移动的距离,并制作切片光镜观察第一磨牙牙根压力侧破骨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骨碎补组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加大,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能促进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索最适药物干预浓度范围。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共6组,每组均以IL-1β10 ng/mL诱导细胞致炎,骨碎补1.0组以骨碎补1.0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5组以骨碎补0.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25组以骨碎补0.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125组以骨碎补0.1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0625组以骨碎补0.0625 mg/mL加药干预,在12、24、36、48 h 4个时间点检测SW1353细胞的增殖率与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细胞增殖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4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细胞均呈不增殖状态(P<0.01),0.0625组细胞增殖在12 h与36 h时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在24 h与48 h时较正常组略低(P<0.01);细胞凋亡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与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凋亡率在10%以上,存活率不足正常组90%(P<0.01),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3组细胞凋亡率<10%;光镜下结果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状态不佳,数量较少,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3组细胞状态与正常组细胞相仿,但骨碎补0.25组细胞数量较少,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5组细胞数量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干预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选择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0625~0.25 mg/mL。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05-608
目的 :考察骨碎补微乳涂膜剂体外透皮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柚皮苷作为骨碎补的指标成分,经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操作,HPLC测定透皮接受液中骨碎补总黄酮的含量并计算其离体透皮速率;用豚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性实验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微乳涂膜剂较普通涂膜剂,累计渗透量和透皮速率都要多和快,且随有效成分浓度增加,高剂量组微乳涂膜剂增渗效果显著;在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对动物皮肤无急性毒性,无刺激性,无致敏性。结论:骨碎补微乳涂膜剂体外渗透效果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温阳补肾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对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BMSCs体外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FCM)进行BMSCs细胞周期分析;MTT法检测BMSCs生长曲线;4味温阳补肾药含药血清配制,确定其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血清浓度对BMSCs促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大鼠BMSCs经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形态学观察均符合BMSCs的形态及生长特点。高、中、低剂量的四味中药含药血清对F3BMSCs 24、48、72h的增殖效应显示,以中剂量组20%含药血清对F3BMSCs 48h后促增殖最明显,其组间比较结果为淫羊藿〉骨碎补〉鹿角胶〉巴戟天。结论: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四味温阳补肾药均有促BMSCs增殖作用。淫羊藿促BMSCs增殖效果最佳,其组间比较结果为淫羊藿〉骨碎补〉鹿角胶〉巴戟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思路,预测骨碎补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骨质疏松(OP)相关靶点进行映射,拓扑出相互作用的关键节点进行富集分析,全方位探讨骨碎补抗OP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基于药代动力学特征筛选出骨碎补的主要活性成分,并使用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 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根据二维或三维结构相似性预测出相关作用靶点,然后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Pubmed文本挖掘已知的OP治疗靶点,结合预测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骨碎补治疗OP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借助Cyto NCA软件根据相关节点参数拓扑出相互作用的关键节点,再次导入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节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16个骨碎补活性成分,根据靶点预测技术预测出相关靶点118个;经过文本挖掘检索出OP相关靶点316个,根据String网络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经Cyto NCA拓扑后,筛选出关键节点97个,富集分析显示骨碎补可能通过多条通路,从增殖、分化、免疫、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对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免疫细胞等产生调控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骨碎补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靶点,参与调控多条主要信号通路,影响多类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起到抗OP的作用,为阐释其抗骨质疏松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骨碎补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骨碎补石油醚组分。方法: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鉴定了3个化合物,为羊齿-9(11)-烯、里白烯、环劳顿醇。结论:均为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