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室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 (MMP 2,MMP 9 )表达及胶原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结扎组和姜黄素组,腹主动脉次全结扎制备压力超负荷家兔模型,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100mg·kg-1·d-1 )的聚乙二醇溶液灌胃,假手术组、结扎组给予等量的聚乙二醇。术后12wk取兔心肌行VG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胶原容积百分比 (CVF)及MMP 2,MMP 9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结扎组、姜黄素组MMP 2的表达灰度值分别是(68±s5), (153±12), (90±7),MMP 9分别是(64±6), (148±10), (86±6);含小血管的CVF分别是 ( 8. 1±0. 9 ) %, ( 17. 7±0. 6 ) %,(13. 0±0. 8) %。慢性压力超负荷下,兔心室肌MMP 2,MMP 9表达显著增强;姜黄素显著抑制MMP 2,MMP 9的表达,并降低CVF。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促使慢性压力超负荷下心肌胶原重构的重要因素,姜黄素通过抑制MMPs能够改善胶原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格列美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单独灌胃100mg·kg-1的格列美脲混悬液,联合用药组静脉注射8mL·kg-1黄芪注射液5min后灌胃100mg·kg-1的格列美脲混悬液。不同时间点于股动脉采集血样,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t1/2β、AUC分别为(44.58±2.97)h、(10.91±2.67)mg·h·L-1,联合用药组t1/2β、AUC分别为(65.67±5.37)h、(15.14±4.35)mg·h·L-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格列美脲的药动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原钒酸钠对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葡萄糖及麦芽糖吸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影响糖吸收的机制。方法 ①正常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卡波糖组 (30mg·kg-1)、原钒酸钠大剂量 (16mg·kg-1)、中剂量 (4mg·kg-1)和小剂量 (1mg·kg-1)组 ,分别灌胃葡萄糖和麦芽糖后 ,用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②从小肠上段提取α 葡萄糖苷酶 ,检测原钒酸钠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原钒酸钠可延迟灌胃葡萄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且 3个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8 2 4±0 6 3)mmol·h-1·L-1(P <0 0 1) ,(9 6 9± 0 38)mmol·h-1·L-1(P <0 0 1) ,(13 76± 0 39)mmol·h-1·L-1(P <0 0 5 ) ;②原钒酸钠和阳性对照组均可延缓灌胃麦芽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 ,且大、中剂量可抑制血糖峰值升高 (P <0 0 5 ) ,各给药组AUC均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和中剂量为(8 97± 1 5 6 )和 (6 19± 0 4 7)mmol·h-1·L-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13 10± 0 4 3)mmol·h-1·L-1(P <0 0 5 ) ;③原钒酸钠 1、10、10 0 μmol·L-1均可抑制正常大鼠小肠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 5 9 76 %、6 8 18%、87 2 2 % ,且大剂量和中剂量均大于阳性对照组的 6 0 94 % ,分别为P<0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黄酮磷脂复合物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 (EFL)中淫羊藿苷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血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以同组大鼠 (8只 ,♂♀各半 )交叉灌服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 ,药 时曲线数据经 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结果 :分别以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灌胃 (剂量为淫羊藿苷 10 0mg·kg-l) ,淫羊藿苷的药 时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的AUC、Cmax、Tmax分别为 (6 2 .5± 4.7)mg·h·L-1,(5 .3± 1.6 )mg·L-1,(2 .9±0 .9)h ,而EFL中的为 (15 6 .1± 2 7.2 )mg·h·L-1,(17.5± 3.5 )mg·L-1,(2 .1± 0 .6 )h ,统计结果表明AUC、Cmax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磷脂可提高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酵母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31 5)、(1 95 9±56 0 )、(1 4 2 1± 30 7) μmol·L- 1 ,(2 2 6 8± 40 7)、(1 76 9±2 7 0 )、(1 4 8 67± 30 4)、(1 1 9 3± 2 7 4) μmol·L- 1 。 7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为 (1 1 7 0±2 9 0 ) μmol·L- 1 ,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为 (1 0 8 1± 1 3 9)μmol·L- 1 。结论 酵母膏灌胃可以复制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以 1 5~ 30 g·kg- 1 ·d- 1 连续灌胃 1~ 2wk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疗组。 4wk后处死大鼠 ,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结果 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改善由乙醇引起的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油酸 :(38 2 12± 7 788) μg·L-1vs (31 6 2 0± 6 14 2 ) μg·L-1,亚油酸 :(37 2 6 9± 8 0 6 5 ) μg·L-1vs (30 2 5 4± 9 0 6 3) μg·L-1,花生四烯酸 :(11 6 4 6±2 6 0 1) μg·L-1vs (9 0 12± 1 2 36 ) μg·L-1) ;同时肝脏病理改善。辛伐他汀治疗组则加重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并使饱和脂肪酸增加。结论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作用不同 ;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6 (IL 6 )和白细胞介素 8(IL 8)的抑制效应。方法 :冠心病病人 6 0例 ,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等治疗 ,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 2 0mg ,po ,qn。疗程均 8wk。结果 :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 ,TNF α ,IL 6和IL 8浓度明显降低 [(5 .0±s 0 .6 )mg·L- 1vs (3.7± 0 .6 )mg·L- 1,(6 .4± 1.4 )ng·L- 1vs (5 .6± 1.4 )ng·L- 1,(4.4± 1.2 )ng·L- 1vs (4.2± 1.2 )ng·L- 1,(2 8±7)ng·L- 1vs (2 7± 7)ng·L- 1,P <0 .0 5或P <0 .0 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降低冠心病病人血清中CRP和炎症因子 ,显示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造成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 ,自术后第 9周起按粉防己碱 50mg·kg- 1,依那普利 6mg·g- 1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8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及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结果表明左心室肥厚组心肌羟脯氨酸为 (5.9± 0 .3)mg·g- 1干重 ,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3.6± 0 .4 )mg·g- 1干重〕 ,粉防己碱组和依那普利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左心室肥厚组低 2 8.2 %和 39.0 % .左心室肥厚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仅为 (0 .4 3± 0 .0 9)mmolPi·min- 1·g- 1蛋白质 ,较假手术对照组〔(0 .97±0 .0 6 )mmolPi·min- 1·g- 1蛋白质〕明显降低 ,而粉防己碱组和依那普利组则分别比左心室肥厚组高 6 0 .5%和 118.6 % .实验结果表明粉防己碱可部分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所致的大鼠左心室肥厚 ,降低心肌胶原含量 ,升高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对155例肥胖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及代谢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对肥胖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和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肥胖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155例, 予尼群地平( 32±s5 )mg·d-1 +氨酰心安(30±4)mg·d-1 +二甲双胍(745±26)mg·d-1, po;对照组147例,予尼群地平(32±5)mg·d-1 +氨酰心安(30±4)mg·d-1,po,随访1. 5~2a,观察2组用药前后肥胖度、血压、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效降低血压,并且2组间降压效应无明显差异[收缩压( 17. 3 ±2. 2 )kPavs( 17. 0 ±2. 4)kPa,舒张压( 11. 1±0. 8 ) kPavs( 11. 2±0. 8)kPa],P>0. 05,但治疗组体重指数、腰围、游离脂肪酸明显低于对照组[ (26. 2±1. 1)kg·m-2 vs(28. 3±1. 5 ) kg·m-2,P<0. 05; ( 92±7 ) cmvs(95±6)cm,P<0. 05; ( 547±183 ) μmol·L-1 vs(619±197)μmol·L-1,P<0. 05 ],并且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51±12vs46±3,P<0. 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与体重指数密切相关(P<0. 05 )。结论: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通过降低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发挥作用。二甲双胍具有减重效应,但未发现它有明显协同降压效应。建议扩大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尤其是伴有糖脂代谢异常如高三酰甘油血症、糖耐量异常的腹型肥胖心血管病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健康家犬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罗红霉素(Rox)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采用健康家犬 6只随机交叉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Rox缓释片与普通片 ,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 ,应用 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 ,对AUC0~∞ 、AUC0~T或AUC0~τ的对数值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等统计学处理 ,以 80 %~ 12 5 %为等效标准 ,评价缓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单剂量时Rox缓释片的Tmax、Cmax、AUC0~T、AUC0~∞ 和MRT分别为(2 2 5± 0 99)h、(4 2 6± 1 70 )mg·L-1、(2 8 73± 10 4 6 )mg·h·L-1、(34 6 4± 9 5 7)mg·h·L-1和 (15 84± 1 6 3)h ,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 (1 33± 0 2 6 )h、(6 32± 2 79)mg·L-1、(2 8 6 8± 8 16 )mg·h·L-1、(34 4 9± 5 6 3)mg·h·L-1和 (12 95± 1 5 6 )h。多剂量达稳态时Rox缓释片的Tmax、Cmax、Cmin、AUC0~τ、AUC0~∞ 、Cav、DF和FI分别为(2 5 0± 0 4 5 )h、(4 38± 1 2 5 )mg·L-1、(0 4 9± 0 0 6 )mg·L-1、(2 4 91± 2 38)mg·h·L-1、(39 71± 6 4 8)mg·h·L-1、(1 0 4± 0 10 )mg·L-1、370 4 2 %± 98 4 1%和 15 7 36 %±11 86 % ,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 (1 4 2±0 38 )h、(6 13± 1 2 6 )mg·L-1、(0 4 3± 0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以及尼莫地平对它的影响。方法 :66例急性脑梗死 (ACI)病人根据入院时的血压情况随机分为 2组 :高血压脑梗死组 35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5例 ,年龄 ( 65±s11)a]和单纯脑梗死组 31例[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 62± 10 )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浓度 ,并与 2 7例健康对照者比较 ,其中 4 2例ACI病人 ( 2组分别为 2 5例和 17例 )接受尼莫地平 4mg ,iv ,gtt ,qd ,2wk后复测ET。结果 :2组脑梗死病人血浆ET浓度分别为 ( 144±4 2 )ng·L- 1和 ( 72± 35)ng·L- 1。尼莫地平治疗后 ,分别为 ( 94± 55)ng·L- 1和 ( 60± 37)ng·L- 1,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ET与ACI有着密切联系 ;尼莫地平静滴在明显改善神经症状的同时可明显降低ET。  相似文献   

12.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Ca2 +荧光染料Fluo 3 AM负载细胞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 在含氯化钙 (1 2 6mmol·L-1)的细胞外液中 ,30mmol·L-1KCl使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迅速增强 ,4种浓度F2 (0 1、1、10、10 0 μmol·L-1)作用 3min时 ,使KCl诱导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分别降至 6 4%± 9% ,(n=16 ,P <0 0 5 )、16 %± 5 % ,(n =2 0 ,P <0 0 1)、0 6 %±0 8% ,(n =2 0 ,P <0 0 1)、0 1%± 0 3 % ,(n =15 ,P <0 0 1) ,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 F2 通过阻断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乐卡地平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造成心肌梗死。实验分为 4组 :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乐卡地平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后 3h开始 ,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卡托普利 5 0mg·kg- 1和乐卡地平 2 .5mg·kg- 1,qd ,共 35d。给药容积均为 10mL·kg- 1。最后一次给药后 2 4h ,处死大鼠取心脏 ,测定全心重量和体重比 (THW /BW )、梗死范围 (IS)、左心室内径 (LVD)、室间隔厚度 (ST) ,用天狼猩红染色 ,在图像分析系统下测量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系数 (ICVF)和血管周围胶原容积系数 (PCVF)。结果 :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的THW /BW [(0 .38±s 0 .0 3) % ]和LVD [(8.8± 1.4 )mm ]均显著比假手术组[(0 .32 5± 0 .0 16 ) % ;(6 .5± 0 .3)mm ]大 (P <0 .0 5 ,P <0 .0 1) ,ST[(1.71± 0 .2 2 )mm ]则明显比假手术组 [(2 .75± 0 .18)mm ]小 (P <0 .0 1) ,IS为(2 6± 3) %。与模型组比较 ,卡托普利和乐卡地平组大鼠的IS[(18± 6 ) % ,(19± 7) % ]和LVD[(7.5±0 .8)mm ,(7.7± 0 .9)mm]显著变小 (P <0 .0 5 ,P <0 .0 1) ;ST[(2 .4± 0 .4 )mm ,(2 .4± 0 .5 )mm]显著变大 (P <0 .0 5 ,P <0 .0 1)。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心肌ICVF和PCVF?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苄基四氢巴马汀 (BTHP)的抗心律失常机理。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 (IKs)及其尾电流(IKs ,tail)。结果 BTHP在 1~ 10 0 μmol·L- 1的范围内以浓度依赖性、电压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方式阻滞IKs ,tail,其IC50 为 9.3μmol·L- 1(95 %可信限 :7.8~11.8μmol·L- 1)。BTHP 30 μmol·L- 1可使IKs 及IKs,tail分别降低 (40± 6 ) %和 (39± 5 ) % (P <0 .0 1)。BTHP可以抑制IKs ,tail。该药主要使IKs ,tail的失活时间常数缩短 ,从而使IKs ,tail 失活速度增加 ,而对IKs,tail的激活动力学影响不大。结论 BTHP对IK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的线粒体机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诱导鼻咽癌细胞CNE 2Z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 用 1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分别处理细胞 0 (对照 ) ,2 ,4 ,8,12 ,2 4h和分别用 0 ,2 5 ,5 0 ,10 0 ,2 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处理CNE 2Z细胞 8h ,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Bcl 2 ,Bax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水平变化 ,罗丹明 12 3荧光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 ,比色法测定半胱天冬酶 9的活性改变。结果 ① 10 0 μmol·L- 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不同时间 ,Bcl 2蛋白表达和△ψm 减少、胞浆中的CytC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增高均呈时间依赖性 (P <0 .0 1) ,但Bax蛋白表达无改变。除Bax以外的其他指标均自白藜芦醇处理 2h即有变化。Bcl 2的蛋白表达受抑和△ψm 的丧失在 4~ 8h间最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在 2 4h时已无意义。胞浆中CytC水平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在 8h达高峰 (分别为 0h的 3.0 ,5 .4倍 ) ,2 4h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②细胞经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 8h后 ,Bcl 2的蛋白表达受抑、△ψm 的丧失、CytC的释放和半胱天冬酶 9活性的升高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P <0 .0 1) ,但Bax的蛋白表达未受影响。结论白藜芦醇可能经一个线粒体 /半胱天冬酶 9的特定途径诱导CNE 2Z细胞凋亡 ,但此凋亡?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组、螺旋藻组 (均n =8)。后 2组分别用 4 0 %四氯化碳 (橄榄油溶液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螺旋藻组给予含螺旋藻精粉的指状饲料条 ,共 12wk。观察肝脏组织学、肝羟脯氨酸 (HYP)含量、血清PC Ⅲ及HA水平。结果 :螺旋藻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四氯化碳组 ,螺旋藻组PC Ⅲ [(140±s 37) μg·L- 1]和HA[(2 6 2± 92 ) μg·L- 1]显著低于四氯化碳组 [(2 74± 6 9) μg·L- 1]和 [(4 84± 114) μg·L- 1](P<0 .0 1) ,肝HYP含量螺旋藻组 [(174± 37) μg·g- 1]亦显著低于四氯化碳组 [(2 4 3± 4 9) μg·g- 1](P <0 .0 5)。结论 :螺旋藻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帕罗西汀组 30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予帕罗西汀 2 0~ 4 0mg·d- 1,po ;苯二氮类组 30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7例 ,其中 16例予阿普唑仑 0 .4~ 0 .8mg ,po ,2~ 3次·d- 1,14例予氯硝安定 1~ 2mg ,po ,2~ 3次·d- 1;安慰剂组 30例 ,男性 11例 ,女性 19例 ,给予安慰剂 1片 ,po ,tid。疗程均为 12wk ,治疗前及治疗wk 2 ,4 ,8,12末采用HAMA ,SAS ,CGI ,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帕罗西汀组显效率 90 % ,苯二氮类组显效率 50 % ,经Ridit分析 ,P <0 .0 1。帕罗西汀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恶心等 ,不影响治疗。结论 :帕罗西汀长期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 ,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动物实验表明N 甲基小檗胺 (NMB)通过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和钙电流来发挥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故进一步研究NMB对人心肌细胞电流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研究NMB对人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和延迟整流钾电流 (IK)的作用。结果 指令电位为 +60mV时 ,NMB 0 .1 ,1 ,1 0 μmol·L-1 分别使Ito幅值下降 (1 6± 4) % ,(2 5±4) %和 (49± 3) % ,使IK 幅值下降 (42± 6) % ,(47±7) %和(65± 3) %。结论 NMB对人心房肌细胞Ito和IK 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吗啡对人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全血收集在试管内,分装在EP管中,每管取100μl全血。实验分为吗啡200mg.L^-1组(A1组)、吗啡2mg.L^-1组(A2组)、吗啡200mg.L^-1+脂多糖(LPS)(B1组)、吗啡2mg.L^-1组+LPS(B2组)、对照组(C1组)和LPS组(C2组)共6组(n=7)。各组加入上述试剂,用PBS补齐体积后,在37℃下孵育6h。用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结果:单独药物组(A1和A2组)TNF-α的浓度分别为240和251ng.L^-1与空白对照组(C1组,TNF-α的浓度为279ng.L^-1)比较,无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浓度分别为444、490和561ng.L^-1,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组(B1和B2组)和LPS组(C2组)分别为490、534和1226ng.L^-1(TNF-α);1177、1310和1563ng.L^-1(IL-6)。且B1组低于B2组。结论:吗啡对静息状态下TNF-α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抑制LPS诱导的TNF-α表达,且高剂量的吗啡对LPS诱导的TNF-α的抑制作用大于低剂量吗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单次和多次给药的 4周期双交叉设计 ,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法 (GC ECD)测定 2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浓度。结果 :单次 (2 5mg)口服国产和进口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max为 (5 .7±s 0 .5 )h和 (5 .8±1 .0 )h ,Cmax为 (2 3 6± 62 ) μg·L-1和 (2 42± 62 )μg·L-1,T1/ 2 为 (8.3± 1 .6)h和 (8.4± 2 .1 )h ,AUC0 3 6为 (3 .7± 0 .9)mg·h·L-1和 (3 .6±0 .9)mg·h·L-1,AUC0 ∞ 为 (4 .0± 0 .9)mg·h·L-1和 (3 .8± 0 .8)mg·h·L-1,平均滞留时间MRT为 (1 1 .5±0 .8)h和 (1 1 .4± 0 .7)h。多次 (2 5mg,6d)口服国产和进口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后的稳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max 为 (5 .2± 0 .7)h和 (5 .4±0 .9)h,Cmax为(3 1 4± 67) μg·L-1和 (3 1 0± 5 8) μg·L-1,Cmin为(63± 1 4) μg·L-1和 (65± 1 6) μg·L-1,稳态血药浓度均值Cav为 (1 87± 3 8) μg·L-1和 (1 83± 3 8) μg·L-1,AUC0 3 6h为 (5 .0± 1 .0 )mg·h·L-1和 (4 .9± 1 .0 )mg·h·L-1,波动度DF为 (1 3 4± 2 0 )%和 (1 3 4± 1 8) %。单次和多次口服国产与进口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