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3,4-甲基苯基-D-核糖胺(Ⅰ)是合成维生素B_2的中间体,系在骨架镍催化剂存在下,于40~50℃和25~30公斤/厘米~2在乙醇中将3,4-甲苯胺基-D-核糖甙(Ⅱ)氢化制得。本文报道,用机械粉碎法制得大小为0.02~0.4毫米的铝镍合金粉和熔融合金在水中急剧冷却,制得大小为3~15毫米的多孔合金小粒。该合金粉或小粒用20~22%氢氧化钠水溶液于50~80℃浸析,每公斤合金粉消耗5升碱。  相似文献   

2.
一、支气管药 AIudrin(Ⅱ)的合成以3,4-羟基-α-氯代苯乙酮(Ⅰ)为原料与异丙胺反应,再将酮基还原而得3,4-二羟基-2-异丙胺甲基苄醇(Ⅱ),其同分异卡勾物(Alupent)3,5-二羟基-2-异丙胺甲基苄醇的合成方法与(Ⅱ)类似。  相似文献   

3.
为对地西他滨产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控制,2-脱氧-D-核糖经甲基化及乙酰化反应得到1-O-甲基-2-脱氧-3,5-二-(O-乙酰基)-α,β-呋喃核糖,再与2,4-O,N-双三甲基硅烷基-1,3,5-三嗪(6)发生糖苷化反应后重结晶得到1-[3,5-二-(O-乙酰基)-2-脱氧-α-D-核糖]-5-氮杂胞嘧啶,最后经氨气脱保护得到地西他滨α-型异构体,并经X-单晶衍射确证结构。其中6可由5-氮杂胞嘧啶(5)经六甲基二硅烷胺保护得到。  相似文献   

4.
皱瘤海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皱瘤海鞘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色谱法以及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皱瘤海鞘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庚酯(3)、5-羟基-3,4-二甲基-5-戊基呋喃-2(5H)-酮(4)、5-羟基-3,4-二甲基-5-丙基呋喃-2(5H)-酮(5)、9-十八碳烯酸-2’,3’-二羟基丙酯(6)、2’-脱氧尿嘧啶核苷(7)、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9)、尿嘧啶核糖核苷(10)、腺嘌呤核糖核苷(11)、2’-脱氧腺嘌呤核苷(12)。结论:其中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鞘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化学名】O-β-D-呋喃核糖(1→5)-O-[α-2,6-二氨基-2,6-二脱氧-D-吡喃葡萄糖→(1→4)]-2-脱氧链霉胺硫酸盐【结构式】  相似文献   

6.
合成反应是由3-甲氧基-2-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Ⅰ)或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N-氧化物(Ⅱ)在热的甲醇中和甲醇钠反应产生3,4-二甲氧基-2-甲基吡啶-N-氧化物(Ⅲ),Ⅲ在90℃酸酐中异构化,并用NaOH水解转化为2-羟甲基-3,4-二甲氧基吡啶(Ⅳ),Ⅳ和SOCl_2在CH_2Cl_2起反应生成相应的2-氯甲基-3,4-二甲氧基吡啶鎓盐(Ⅴ);Ⅴ和5-二氟甲氧基-2-巯基苯并咪唑(Ⅵ),在热甲醇中通过NaOH缩合产生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  相似文献   

7.
3′,5′-O-二苯甲酰胸苷在三氯氧磷存在的条件下与1,2,4-三唑缩合可得到1-(3′,5′-O-二苯甲酰-β-D-呋喃核糖)- 4-(1,2,4-三唑-1-基)-5-甲基-嘧啶-2-(1H)-酮,再用不同的胺取代核苷C4上的三唑基团可制备一系列全新的N4-烷基取代的5-甲基胞苷.方法简便 ,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8,(6):746-749
目的:改进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甲基-4(3H)-喹唑啉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亲核取代、二芳胺烷基化和硝基还原环合等反应对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考察其收率。结果:7-甲氧基-4-(2-甲基-4-喹唑啉基)-3,4-二氢喹噁啉-2(1H)-酮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确证,总收率为43.5%,较改进前的20.2%提高了23.3%。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更简单,条件更温和,适合实验室研究的批量制备。  相似文献   

9.
普卢利沙星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4-二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8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6,7-二氟-1-甲基-4-氧代-1H,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a]喹啉-3-羧酸乙酯(10),化合物10经氢氧化钾水解,然后与4-(1-哌嗪基)甲基-5-甲基-2-氧代-1,3-二氧杂环戊烯(15)反应合成普卢利沙星.结果与结论合成的普卢利沙星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证,总收率为18.6%.  相似文献   

10.
Doamaral等报道二苯酮脒腙类化合物对鼠疟具有明显的抗疟作用,我们曾重复合成并验证了文献报道的3,4-二氯-4‘-三氟甲基二苯酮脒腙盐酸盐(Ⅰ_1)的抗疟活性。此外,并设计合成了具有下列通式的二苯酮脒腙(Ⅰ)和二苯酮亚胺(Ⅱ)二类化合物(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1.
铁力木素(Mesuagin)是从铁力木(Mesua ferrea Linn.)种子油中分得的一种新抗菌香豆素。分子式C_(24)H~(22)O_5,分子量390,熔点152~153℃。由物理和降解数据确定其结构式为(I),化学名:5-羟基-6-异丁酰基-8,8-二甲基-4-苯基-2H,8H-苯并[1,2-b:3,4b’]二吡喃酮-2。Bala和Seshadri通过氧化环化铁力木酚(Ⅱ)为铁力木素的合成提供了可能。但(Ⅱ)尚未有明确的合成方法,因此,作者采用了如下合成路线合成铁力木素。  相似文献   

12.
合成4-氟-2-甲硝基苯(Ⅰ)与2,4-二甲基-1H咪唑(Ⅱ)加碳酸钠于热DMF中缩合,得4-(2,4-二甲基-1H-咪唑基-1)-2-甲硝基苯(Ⅲ),Ⅲ与在乙醇中回流经二氯化锡还原,生成相应的苯胺衍生物(Ⅳ),Ⅳ与反式3-乙氧基丙烯氯(Ⅴ)在无水吡啶中缩合成酰替苯胺化合物(Ⅵ),最后加98%硫酸使Ⅵ环合成本品[J Med Chem 1989,32(3):575]。药理本品为一强效具有选择性的,且兼具血管扩张作用的非肾上腺素能非甙类心脏兴奋剂。用电刺激离体狗右心室脊小梁,本品用量为0.01~10μM时可使其收缩力浓度相关性地增加。用狗心肺复合制品作标本,本  相似文献   

13.
普卢利沙星的合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3,4-二氟苯胺制得6,7-二氟-4-羟基-2-甲氧甲硫基喹啉-3-羧酸乙酯,在乙醇中与盐酸反应得到巯基化合物后,经与1,1-二碘乙烷环合、与哌嗪缩合、酸性水解得到6-氟-1-甲基-4-氧代-7-(1-哌嗪基)-1H,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a]喹啉-3-羧酸,最后与由3-羟基-2-丁酮和三光气反应后溴代得到的4-溴甲基-5-甲基-1,3-二噁环戊烯-2-酮缩合,得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总收率26%(以3,4-二氟苯胺计).  相似文献   

14.
合成6-氟-4-氧代苯并吡喃-2-羧酸(1)在乙酸中以Pd/C催化氢化得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羧酸(Ⅱ),进一步用双(2-甲基丙基)氢化铝和1,1’-羰基双(1H-咪唑)在THF中还原得到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醛(Ⅲ),Ⅲ与三甲基亚砜碘化物和NaH在DMSO中反应得到2-环氧乙基-3,4-二氢-2H-苯并吡喃(Ⅳ),Ⅳ与苄胺(Ⅴ)在醇中回流缩合得到Ⅵ,后者在甲醇中用Pd/C催化氢化脱去保护基得到Nebivolol[AU 8436326,EP 145067,JP 851329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合成肿瘤血管破坏剂Vadimeza的关键中间体3,4-二甲基-2-碘代苯甲酸的合成方法。方法以乙醛酸(2)为起始原料,首先与乙酸酐反应生成2,2-二乙酰氧基乙酸(3),然后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相应的酰氯后,与2,3-二甲基苯胺(5)进行酰化反应得到N-(2,2-二乙酰氧基)乙酰基-2,3-二甲基苯胺(6),再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N-(2-羟亚氨基)乙酰基-2,3-二甲基苯胺(7);最后经甲磺酸脱水环合、双氧水氧化开环和Sandmeyer反应得到目标产物3,4-二甲基-2-碘代苯甲酸(1)。结果合成了3,4-二甲基-2-碘代苯甲酸,7步反应总收率达到45.0%,目标产物结构经ESI-MS、1H-NMR确证。结论本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16.
利用D-核糖发酵液制备N-D-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 D-核糖醇基 - 3,4-二甲苯胺 (1 )是化学合成维生素 B2 (VB2 )的关键中间体[1,2 ] 。 1的合成方法较多 ,但通常是在催化剂和一定氢压下 ,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 ,使 4-硝基邻二甲苯或 3,4-二甲苯胺与 D-核糖 (2 )发生反应制得的 [3 ,4 ]。在这些合成方法中 ,所使用的 2均是价昂的制成品。在成功地选育了 2的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941的基础上 ,我们开展了利用2的发酵液制备 1的研究工作。利用经过简单净化的廉价发酵品 2 ,以 Raney Ni作为催化剂 ,在 2 .0~5.0 MPa的氢压下 ,与 4-硝基邻二甲苯 (3)在乙醇溶剂中反应…  相似文献   

17.
N-[反式-2-(1-吡咯基)环己基]-N-甲基-3,4-二氯-苯乙酰胺盐酸盐(简称U-50488H(K-I))是近年来报道的高选择性的K-阿片受体激动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活性,且成瘾性较低,呼吸抑制较弱,无吗啡样副作用的新型麻醉镇痛剂。为研究它的药理作用,我们用氚标记了U-50488(K-I)。合成该化合物开始原料是N-甲基-反式-2-(1-△~3-吡咯啉基)环己基胺,按一般还原法以氧化铂为催化剂,通氚进行氚化反应,未经分离与3,4一二氯苯乙酸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在下进行缩合脱水反应,生成N-[反式-2-(3,4-~3H-吡咯基)环己基]-N-甲基-3,4-二氯-苯乙酰胺,再用氯化氢乙醚处理,制得了氚化的U-50488(K-I)。合成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胆草中苯乙醇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3)]-β-D-葡糖苷(I),3,4-二羟基苯乙醇-8-O-[4-O-咖啡酰基-β-D-芹糖基(1→3)-β-D-葡糖基(1→6)]-β-D-葡糖苷(II),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3)-β-D-葡糖基(1→6)]-β-D-葡糖苷(III).结论 I,II和III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合成哌嗪(Ⅰ)与4-氯苄氯(Ⅱ)在乙醇中烷基化得Ⅲ),Ⅲ与1-溴-3-氯丙烷(Ⅳ)通过三乙胺在一种适当的溶剂中再烷基化得Ⅴ。最后在丁酮回流中用K_2CO_3与7-羟基-3,4-二甲基香豆素(Ⅵ)缩合成本品。Ⅵ的生成由间苯二酚(Ⅶ)与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Ⅷ),在HCl-醋酸中回流环合而得。药理作用 Picumast兼具有抑制白细胞激活和抑制拮抗平滑机收缩的痉挛原的各种非特异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本品2~30  相似文献   

20.
N-乙酰-3-(3,4-二甲氧基苯)-L-丙氨酸(简称L-I)和N-乙酰-3-(3,4-甲二氧基苯)-L-丙氨酸(简称L-Ⅱ)可作为合成L-dopa(3,4-二羟基苯-L-丙氨酸)的原料。本文报道了采用d-麻黄硷为试剂分拆N-乙酰-3-(3,4-二甲氧基苯)-DL-丙氨酸(简称DL-I)和N-乙酰-3-(3,4-甲二氧基苯)-DL-丙氨酸(简称DL-Ⅱ),的一新化学制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