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米多君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3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米多君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5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进行临床斜立试验,根据斜立试验结果筛选出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31例患,给予口服盐酸米多君3次/d,2周后对其中24例患再次进行临床斜立试验。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率87.5%,治疗前后斜立时间差异有显性意义,4例患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结论:根据本临床研究,初步认为盐酸米多君对脊髓损伤患具有提高直立位血压和脑血流速度,改善患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作用,但需注意服药剂量的个体化及副作用,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H)的临床机制。方法:对45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30°、60°、80°斜立试验,测量斜立后血压、脉搏、大脑中动脉血流(CBF)速度。根据斜立后是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第1组24例患者无OH症状,能完成全部的测试;第2组21例患者均出现OH症状,18例因不能耐受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而完成部分试验,3例完成全部试验。统计表明,无症状组平卧位与斜立位的血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平卧位与斜立30°的脉搏、CBF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斜立60°、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症状组平卧位与斜立30°的CB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斜立各角度间的CB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在斜立30°时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而脉搏、CBF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①脊髓损伤后早期,斜立30°15min不影响CBF速度,不出现OH症状;②血压下降并不是引起OH出现症状的直接原因,CBF速度下降是引起OH症状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段冬伟  梁娜  赵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38-6738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联合生脉饮治疗血透中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盐酸米多君联合生脉饮治疗血透中低血压39例。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透中合并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盐酸米多君联合生脉饮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疗效明显,总有效率高达88.2%。  相似文献   

4.
斜床站立治疗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斜床站立对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斜床组和常规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每日监测卧立位血压,治疗前后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6例颈髓损伤患者有27例(75%)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后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两组均无明显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斜床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卧立位血压差值减少(P<0.05)。与常规组相比较,斜床组治疗后血压改善(P<0.05)。结论 颈髓损伤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颈髓损伤均不同程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斜床站立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民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米多君,复方氨基酸,50%葡萄糖治疗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8例次治疗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资料,总结盐酸米多君,复方氨基酸,50%葡萄糖这3种药不同用药时间对治疗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在透前应用,有效率分别为:盐酸米多君77.3%,复方氨基酸83.3%,50%葡萄糖66.6%,3种药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盐酸米多君为口服剂片剂,应用时不依赖于其它科。在透析中出现症状后应用,有效率分别为:盐酸米多君8.3%,复方氨基酸71.4%,50%葡萄糖68.2%。盐酸米多君与另两种药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透析前应用以盐酸米多君为方便而有效;在透析中应用复方氨基酸与50%葡萄糖无显著差异,但远期效果以复方氨基酸为佳。  相似文献   

6.
孙微微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01-1703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POTS患儿随机分入口服生理盐水组、盐酸米多君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盐酸美多君口服)及美托洛尔组(生理盐水口服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儿的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差值、直立心率,美托洛尔组显著优于盐酸米多君组(P<0.05),而盐酸米多君组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 0.05);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托洛尔组、盐酸米多君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盐酸米多君均可显著改善POTS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但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高钠透析及盐酸米多君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者进行高钠透析、口服米多君各80次,记录每次透析前、中、后血压、电解质及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高钠透析、口服米多君均能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前、后血压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高钠序贯透析患者透析后血钠明显高于口服米多君者(P<0.05),而口服米多君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高钠透析、透析前口服米多君均能有效防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前者透析后易引起高钠血症。  相似文献   

8.
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Midodrine hydrochloride)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的临床使用疗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23例,每于血液透析前30~45分钟给予盐酸米多君5mg,观察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对升压效果不明显者在透析中1.0~1.5小时加用2.5mg.结果显效120例次(占52.0%);有效69例次(占30.0%);进步19例次(占8.3%);无效22例次(占9.7%),总有效率达90.3%.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米多君不同给药方式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按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10例。A组在血液透析前30 min采用盐酸米多君5~10 mg口服,B组在血液透析30 min后采用盐酸米多君5~10 mg口服;C组在血液透析前30 min采用盐酸米多君2.5~5 mg口服,血液透析后1~2 h加服盐酸米多君2.5~5 mg。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结论盐酸米多君可有效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且将药物治疗量在血液透析中分次给予,控制低血压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后的体位性低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典型症状、诊断和测量;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压调节与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位性低血压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早期康复有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回顾如下问题(1)正常血压调节机制;(2)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机制;(3)脊髓损伤所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验方膏药固泉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单用盐酸米多君口服,治疗组8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以固泉贴穴位敷贴,2组均治疗50d,治疗前后根据临床症状和诱发试验,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泉贴可有效改善膀胱平滑肌、尿道括约肌功能,对压力性尿失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治疗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脊髓损伤患者(多见于T6以上SCI)由卧位到站立训练过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手段。为了观察治疗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我们对34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098-6098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8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逐步摇高床头,治疗组采用电动起立床进行训练。结果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例数与达到直立位所经历的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动起立床训练能有效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从卧到站过程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且所耗时间短、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尿失禁等级评分和尿失禁自我评价的手段,总结盐酸米多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结果:36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结有效27例(73%);无效9例(27%),其中主观症状ICIQ评分分别为6.8±1.2与6.1±1.1;MHU评分分别为3.2±0.8与2.8±0.8。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道外压分别为28.6±9.2与47.5±13.2;最大尿道闭合压为25.4±7.5与42.6±16.5(P<0.05)。结论:米多君对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干预前后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盐酸米多君对VVS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7-04~2009-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就诊或住院的6~17岁[平均(11.60±2.83)岁]62例不明原因晕厥(UPS)或晕厥先兆、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患儿,分为口服补液盐组(n=36)和盐酸米多君组(n=26),根据HUTT结果评价疗效并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6个月后,如没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发作则停药并继续随访.结果 盐酸米多君组HUTT转阴率与口服补液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多君组晕厥及晕厥先兆复发率低于口服补液盐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平卧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多君组干预后血压差值(△舒张压)在倾斜起始较基础平卧位显著缩小(P<0.05).结论 盐酸米多君可减少VVS儿童体位改变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善直立不耐受症状.  相似文献   

17.
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α1受体激动剂米多君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反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服用米多君后患者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低血压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口服米多君可显著提高有低血压事件的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有效维持患者透析时、透析后的血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盐酸米多君和美托洛尔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3-01~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儿童51例,男17例,女34例,年龄6.92~18岁,平均(11.95±2.56)岁,随机给予盐酸米多君和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2~4周复诊.其中46例患儿服药前后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结果 ①临床主观疗效:盐酸米多君组有效率与美托洛尔组比较筹异无统计学意义(73.91%vs 89.29%,P>0.05).②HUTT监测客观疗效:盐酸米多君组有效率较美托洛尔组低(54.54%vs70.83%,P<0.05).HUTT复查可见反应类型发生转变.两组服药前后HUTT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药物副反应:盐酸米多君组未见明显副反应,美托洛尔组10.71%出现胃部不适、头痛等副反应.结论 盐酸米多君和美托洛尔对儿童VVS治疗有效,但临床主观疗效未见筹异,用HUTT客观评价则后者有效率高,表明儿童VVS疗效判断HUTT优于主观效果,两药在儿童临床应用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盐酸米多君在防治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选择 15例患者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7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7例 ,多囊肾 1例 ,糖尿病肾病 5例 ,高血压肾病 3例 ,狼疮性肾炎 1例 ,平均透析已 3.5年。所有患者均在透析中出现严重的低血压 ,收缩压较透前下降大于 30mmHg ,不同程度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呕吐、肢体冰凉等症状。2 .研究方法 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分别参加用药前和用药后研究 ,记录患者使用盐酸米多君前 10次血液透析的透析前血压 ,透析中最低血压 ,透析后血压 ,然后在每次血液透析 30分钟到 1小时给予盐酸米多君 2 .5~ 10mg ,同样测量 10次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控效果。方法对334例老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将其分为体位性低血压组和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合并的临床疾病的情况。对97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测量立卧位血压频率及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BMI、腰臀比、立位心率、CHO、TG、LDL-C、HDL—C、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比较,年龄大、卧位心率慢、卧位血压高、立位血压低、肌酐高,同时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患者干预后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测量立卧位血压频率分为别81.4%,47.4%,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3.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2.01,44.72;P〈0.01);干预后症状发生率为5.2%,低于干预前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P〈0.05)。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体位性低血压的知晓率,降低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