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适应证、操作技巧及安全性.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3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抽搐、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甲状腺危象1例,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损伤.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术中操作轻柔,紧贴腺体或囊内结扎血管,切除时保留后外包膜及适量的甲状腺组织,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即切除腺体量超过95,但仍保留少量腺体者称近全切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有效防治措施.结果在本组10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例患者手足抽搐,1周后恢复,2例声音嘶哑,2周后恢复,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病例,未发生甲状腺危象或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复发,因甲状腺肿瘤生长大多属多中心性生长,避免二次手术及发生二次手术并发症增高的风险,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适应症、操作技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42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抽搐、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甲状腺危象1例,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副损伤。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术中操作轻柔,紧贴腺体或囊内结扎血管,切除时保留后外包膜及适量的甲状腺组织,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 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甲状腺危像、声音嘶哑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充分完善的检查,术中操作轻柔,彻底止血,囊内结扎甲状腺上、下极血管,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孙清阳  孙涛 《吉林医学》2010,31(28):4865-4867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行I131核素治疗,并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结果:术后观察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肝肾功能损害,无骨髓抑制及白血病和肺组织纤维化发生。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彻底切除腺体内恶性肿瘤及潜在转移性病变,并为术后进行I131治疗创造有利条件;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正确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6.
李科 《中国医学杂志》2005,3(12):694-69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87例中Gravs病721例,Plummes病157例,毒性甲状腺瘤9例;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78例,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9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5例,术后恶变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中术后大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把握好手术时机;熟练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安全、有效、确切的。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21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效廷 《广西医学》2009,31(11):1673-1674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3.06%),其中甲状腺危象发生2例,术后残腔出血2例。一侧喉返神经损伤5例,一侧喉上神经损伤4例,手足抽搐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复发10例。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仍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效方法,术前充分准备及规范的手术操作。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139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分常规手术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不寻找甲状旁腺;保护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解剖,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保护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勿使损伤。术后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变化。结果:保护组较常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术中暴露辨认甲状旁腺,并保护腺体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次全切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方法:对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如甲亢危象、术后出血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改变。结果: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均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无发生不良的并发症。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次全切除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卢宝俊 《吉林医学》2012,33(30):6509-6510
目的:探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复习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与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可靠,使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李焱宁  李定明 《河北医学》2005,11(5):426-428
目的: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经验,并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86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无病例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1例;甲亢复发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出血3例。结论:良好的手术野显露和术中细致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经验,并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了1985年1月~2001年12月间收治的61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其中持续性喉返神经麻痹7例(1.14%);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0.65%);术后出血5例(0.82%),死亡1例(0.16%);术后甲亢复发13例(2.12%)。结论:通过术中细致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58例患者,均行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辅助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常规暴露喉返神经不会增加损伤机率.  相似文献   

15.
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 于2002年10月到2009年12月对5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施行胸骨上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15例,甲状腺囊肿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8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大出血、声音嘶哑、手足...  相似文献   

16.
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镜乳晕入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20例采用经双侧乳晕三孔法,通过分离胸前皮下和颈阔肌深面,注入CO2(压力6 mmHg~8 mmHg)建立手术操作空间.超声刀切割、分离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血管;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 及甲状旁腺.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其中行甲状腺囊肿切除1例,甲状腺腺瘤切除5例,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8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3例,甲状腺次全切3例.手术时间平均(100.0±30.5)min,术中出血(70.0±15.0)ml,术后并发颈部皮肤灼伤1例,胸部少量皮下积液3例,无中转开放手术者.结论 经乳晕途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保平 《医学综述》2011,17(4):588-590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如何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成为甲状腺手术的难点,以往通常采取保留部分背侧甲状腺组织方法避免喉返神经损伤,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解剖喉返神经能够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同时做到甲状腺全切术中真正的甲状腺全切。因此,建议与喉返神经关系密切的手术,尤其甲状腺全切术时采取解剖喉返神经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沈明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39-140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前期实施甲状腺次全或近全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病例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6%(2/7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7%(1/3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5.4%(2/37);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均短期内缓解或消失。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病人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总结1994年6月至2000年6月间411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副损伤,共出现暂时性并发症43例,占10.46%,甲亢复发3例,占0.73%。结论:甲亢手术疗效确切,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术前准备以T3、T4值来判断甲状腺功能指标。术中操作轻柔、紧贴腺体或囊内结扎血管、切除时保留后、外包膜及适量甲状腺组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从环甲间隙入路与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手术的操作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排除有高血压等影响术中出血的疾病。其中从环甲间隙入路处理上极87例,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处理上极74例,分别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甲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环甲间隙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