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8月~200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随诊治疗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1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性,年龄19~42(平均31.3)岁,病程3天~1年不等。临床表现为阴茎背侧或冠状沟部弯曲的条索状硬物,多无自觉症状,5例患者勃起时有轻痛感觉。有性生活史患者15例,2例无性生活史  相似文献   

2.
阴茎包皮硬化性淋巴管炎少见 ,我院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年龄 2 0~ 44岁。 1例有包皮感染 ,1例有冶游史。 4例均以阴茎背侧条索状肿物为主要症状就诊 ,其中仅包皮感染者感勃起时有轻微疼痛不适 ,另 3例无任何不适。4例均可在阴茎背侧皮下触及长约 2 .2  相似文献   

3.
中西药结合治疗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因少见而常有误诊和欠妥治疗,为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避免诊误和不适当治疗,现结合文献对本院从1993年至2003年间门诊治疗的5例综合分析报告如下,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组共5例均无外伤史,年龄21~42岁,平均27.2岁,4例已婚,1例未婚者有较频繁手淫史。5例均包皮过长,其中3例有反复包皮龟头炎史,2例有慢性前列腺炎史。病程2周~3个月,平均5.4周。临床表现均在洗澡时偶而发现,阴茎头冠状沟处或阴茎背侧呈现出无明显疼痛的无色(4例)或淡粉色(1例)索条状硬结,半环绕冠状沟或略弯曲伸向阴茎背侧。病变体积约1.5cm×0.6cm×0.5cm~3.0cm×0.8cm×0.5cm大小,触之硬韧,光滑可推动,有轻微触痛,不适感。5例  相似文献   

4.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院 1995年~ 1998年共诊治 6例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本组 6例 ,年龄 38~ 5 5岁 ,平均 4 4岁。均已婚 ,病程 5~ 7天。病变均始发于阴茎背侧冠状沟部位 ,主要症状为病变部位隐痛或不适 ,肿胀及阴茎背侧冠状沟处包皮下索条状肿物 ,长度 2 .5~ 3.6cm ,呈透明状 ,轻触痛 ,不与表面皮肤粘连 ,可以在皮下滑动 ,触之硬韧似输精管。淋巴管病变发生于背浅淋巴管纵行支 5例 ,环行支 1例。治疗 :1.一般处理 :(1)每天用洁尔阴液冲洗外生殖器二次 ,(2 )热敷或微波治疗 ;(3)禁止性活动避免阴茎勃起。 2 .药物治疗 :四环素片 0…  相似文献   

5.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临床上少见,自1976年5月~1996年3月我院曾收治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年龄11~45岁。4例发病前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1例3个月前患淋菌性尿道炎已治愈,1例有频繁手淫史。7例均以阴茎背侧条索状肿物就诊。其中3...  相似文献   

6.
<正>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好发于30~40岁男性,几乎都发生于阴茎背侧或冠状沟处,外观可见蚯蚓状弯曲的索状损害,向着阴茎根部延伸或围绕着冠状沟存在。其硬度如同软橡皮,不与阴茎皮肤粘连,略有活动。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偶有不适感,在勃起时可以有轻度痛感。由于本病只发生于阴茎背部淋巴管,故亦称"阴茎背部淋巴管炎"[1]。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8月至2014年10月到我  相似文献   

7.
男性外生殖器血栓性浅静脉炎并非罕见。我院从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 2月门诊发现 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年龄 1 8~ 42岁。病程 1周~ 3年 ,无明确的外伤史。因发现外生殖器皮下 1 .5~ 3 .0cm索条状、蚯蚓状或环状肿物就诊 ,1例伴局部隐痛。病变局限于阴茎 6例 ,表现为靠近冠状沟处阴茎皮肤隆起 ,质稍硬 ,自述触摸或性交后肿胀明显 ,其中 3例累及阴茎背浅静脉纵支 ,3例累及环支。病变局限于阴囊 2例 ,其中 1例累及阴囊前外侧壁 ,局部呈紫蓝色硬条索 ,周围亦见浅静脉充盈 ,并发双侧精索静脉曲…  相似文献   

8.
阴茎背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背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在临床并非少见。我院于2003年6月~2005年2月在门诊共诊治1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年龄19~35岁,平均26岁。病程1~4周,均否认外伤史。9例病前1周有冶游史,2例为新婚。9例有冶游史者均在外院按“性病”治疗,未见好转。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现阴茎背侧近冠状沟处条索状肿物,5例有轻微疼痛不适感,排尿均正常。查体发现阴茎背侧皮肤略红或皮肤色泽正常,近冠状沟处皮下可触及1.5~3.0cm条索状肿物,质稍硬,活动好,7例有轻触痛。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排除肿瘤,性传播疾病及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确…  相似文献   

9.
<正>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sclerosing lymphagitis of the penis)好发于30~40岁男人,几乎都发生于阴茎背侧或冠状沟处,外观可见蚯蚓状、弯曲的索状损害,向着阴茎根部延伸或围绕着冠状沟存在,其硬度如同软橡皮样,不与阴茎皮肤粘连,略有活动。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偶有不适感,在勃起时可以有轻痛感觉。由于本病只发生于阴茎背部淋巴管,故亦称"阴茎背部淋巴管炎"[1]。因临床上比较少见,所以大部分医生对该疾病诊断治疗缺乏经验,极易误诊。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14年10月共诊治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8  相似文献   

10.
隐匿型阴茎(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 985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隐匿型阴茎 1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0例患者年龄 2~ 2 1岁 ,8例为儿童 ,2例为成年人。 8例儿童患者中 3例较肥胖 ,2例成年人患者曾因“包茎”行包皮环切术 ,效果均不满意。1 .2   手术方法采用 Devine法〔1〕隐匿型阴茎矫正术 :用力翻转包皮 ,纵行切开包皮口 ,找到并切除阴茎背侧特别是远端发育不良的索状组织 ,横行延长该切口 ,切除阴茎腹侧条索状组织。如脂肪垫较厚 ,切除耻骨上方脂肪垫。切除时应避免损伤精索。用不吸收缝线将下腹部皮肤固定于耻骨处的腹壁浅筋膜…  相似文献   

11.
尿道内双引流结合Y-V皮瓣缝合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 3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们采用尿道内双根引流管引流结合Y V皮瓣缝合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5 8例。均为男性。年龄 3~ 12岁 ,平均 5 .2岁。均为尿道下裂术后合并尿瘘者 ,尿瘘形成半年以上。术前常规行尿道造影提示无尿道狭窄 ,阴茎无明显下曲。根据尿瘘部位分型 :冠状沟型 6例、阴茎型 39例、阴茎阴囊型 10例、阴茎会阴型 3例。有过至少 1次尿瘘修复手术史者 2 2例。①早期组 (1984~ 1994年 ) 32例 ,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尿瘘 :尿道内留置单根医用高分子导管引流膀胱尿液 ,瘘口段…  相似文献   

12.
阴茎神经鞘瘤相当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且为多发性 ,现报告如下。患者 ,40岁。 1 993年发现阴茎背侧根部及近冠状沟 2cm处各有一 1mm× 2mm大小肿物 ,1个未予重视。 1 996年近冠状沟处肿物逐渐增大为2mm× 4mm大小 ,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报告“神经鞘瘤”。近 6年来 ,患者阴茎根部肿物逐渐增大至 5mm× 7mm大小 ,并于阴茎背侧散在出现 4粒类似肿物 ,而入我院求治。体检 :阴茎、阴囊发育正常 ,阴茎背侧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 5mm扁圆形质硬肿物 ,表面光滑 ,活动可 ,无压痛 ,阴茎背侧中线附近尚可触及类似肿物 4个 ,散在分布 ,直径 2~…  相似文献   

13.
阴茎巨大尖锐湿疣组织学变化常为良性 ,临床表现及过程却为恶性。自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共诊治4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4例。年龄 3 0~ 48岁。病程 2~ 7个月。肿块直径 4~ 7cm ,团块状 ,无蒂 ,呈浸润性生长 ,破坏冠状沟及背侧内外板。 4例均有感染 ,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多处活检报告符合尖锐湿疣的组织病理 ,其中 1例病理发现并存乳头瘤状增生。 2例行抗HPV抗体染色 ,HPV6 ,11均为阴性。 3例患者在局部引流及静脉应用抗生素 3~7d后 ,行病变组织局部切除及电灼 ,1例切至Buck筋膜 ,另 1例阴茎海绵体破坏严…  相似文献   

14.
改进加盖岛状皮瓣术治疗远端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至2 0 0 1年我们用改进加盖岛状皮瓣术治疗远端尿道下裂5 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5 7例。年龄2 1个月~1 6岁,平均4 .3岁。尿道外口从冠状沟至阴茎中段。病理分型:Ⅰ型1 9例,Ⅱ型38例。新尿道长度1 .5~2 .5cm ,1 7例伴有中度阴茎下弯。方法:阴茎头牵引,从阴茎头尖起沿尿道板两侧平行切开,近端绕尿道开口后会合,使呈U形。深至海绵体白膜。从平行切口两侧距冠状沟约0 .5cm处绕包皮内板向背侧环行切开,将阴茎皮肤脱套至尿道口近端1cm左右。人工阴茎勃起,如仍有弯曲者,行抬离部分背侧神经血管束的海绵体折叠术:在阴…  相似文献   

15.
阴茎结核少见 ,我们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5 0岁。 1999年 4月曾行包皮环切术 ,术后 2个月无意中发现阴茎根部背侧局部硬结 ,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排尿无影响 ,阴茎勃起时硬结处局部有紧箍感 ,影响勃起 ,曾用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 ,硬结无变化。 2 0 0 1年 2月就诊以“阴茎海绵体硬结症”住院。查体 :阴茎外观正常 ,阴茎及包皮表面未见破溃和结节状病灶 ,阴茎根部背侧正中可触及2 .0cm× 1.5cm局部硬结 ,其左侧有0 .5cm× 0 .5cm小硬结 ,两硬结呈扁平状 ,质地硬 ,表面光滑 ,固定于阴茎海绵体表面 ,与包皮无粘连。患者否认结核病史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种效果满意并能避免长时间术后水肿的阴茎延长手术方法.方法 在新鲜尸体上采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法、常规HE染色研究阴茎淋巴管走行及分布特点;观察发现阴茎淋巴回流主要通过背侧及双侧侧方浅层淋巴管,这部分淋巴管在阴茎背侧根部集中后向耻骨联合上区及双侧腹股沟分行;而以往的阴茎延长术切口大部分存在阴茎背侧根部主要回流淋巴管集中区域的横向切口,造成大部分淋巴回流通道受阻.在上述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将原有阴茎根部手术切口上移1.5 cm,并采用阴囊皮瓣转移覆盖延长的阴茎海绵体创面.结果 80例患者阴茎水肿于术后3d逐渐消退,6~7 d左右肿胀基本消失,效果满意.结论 改进的阴茎延长手术方法,由于避开了上述回流淋巴管集中区域,减少了主要淋巴管回流通道的损伤,术后水肿消退进程较以往明显加快,且成功率高,外形满意,感觉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1月至2 0 0 3年8月,我们采用双皮条法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2 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2 0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平均4岁。阴茎型13例,阴囊型5例,会阴型2例,均为初次手术。手术方法:沿尿道口周围切开皮肤,至距冠状沟约0 .5~1.0cm ,环行切开包皮内板,Buck筋膜深面脱套式游离皮肤,切除阴茎腹侧纤维条索,矫正腹曲。纵行剪开阴茎背侧皮肤,剪开包皮内、外板之间的组织,使皮肤展平。根据尿道缺损长度、阴茎大小,分别于切口两侧纵行切取带血管蒂之皮条,长2~6cm ,宽0 .3~0 .7cm。用1~2根6号多孔硅胶负…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采用加盖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时 ,将部分带蒂皮瓣外翻形成新尿道口 ,防止术后尿道外口狭窄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10例 ,年龄 2~ 2 5岁。其中 4例阴茎前1/ 3下裂者无阴茎下弯 ,6例阴茎中部下裂者伴阴茎下弯 2 0°~ 30°。患者尿道板发育良好 ,尿道口距冠状沟 0 .5~ 3.5cm。手术方法  (1)矫正阴茎下弯 :方法同经典的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 ,保留尿道板宽 0 .8~ 1.0cm ,有 2例游离尿道板深面。 (2 )尿道成形 :测量尿道缺损长度 ,所取横行包皮内板带蒂皮瓣或纵行阴茎背侧带蒂皮瓣…  相似文献   

19.
尿道皮肤瘘为尿道下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 998年 6月以来对收治患者采用 5- 0VICRYL缓溶线缝合新尿道 ,用 5 - 0VICRYL速溶线缝合阴茎阴囊皮肤 ,术后湿敷创面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95年 5月~ 1 998年 5月收治患者 61例 (常规组 ) ,年龄 1~ 1 6岁 ,平均 7岁。尿道下裂分型〔1〕:冠状沟型 3例 ,阴茎型 38例 ,阴囊型 1 6例 ,会阴型 4例。 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患者70例 (改进组 ) ,年龄 0 .5~ 2 0岁 ,平均 6岁。尿道下裂分型 :冠状沟型 5例 ,阴茎型 43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茎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于阴茎背侧纵行剪开狭窄环,距冠状沟约0.5 cm环状切开包皮内板,将包皮脱套分离至阴茎根部,完全切除异常附着筋膜并离断部分阴茎悬韧带。分别于3~4点、8~9点处以不吸收线将阴茎白膜与耻骨前皮肤浅筋膜缝合固定。修剪包皮,无张力下缝合包绕冠状沟。结果本组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包皮淋巴水肿3例,3~4周后缓解。1例包皮外形不满意,为早期手术经验不足所致。余20例手术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1年,所有患儿均未发现阴茎回缩,勃起无侧弯、旋转。结论应用阴茎延长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可确切显露阴茎,塑形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