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MVP)的临床应用. 方法2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MV)重度返流11例,中~重度6例,中度8例.5例兼MV狭窄(MS),2例为单纯MS.27例二尖瓣病变中,15例为退行性(56%),8例为风湿性,4例为缺血性. 结果术后用食管超声检测无返流14例,少量返流8例,轻度返流3例,轻~中度2例.无手术死亡.有10例随访6个月至2年,4例无二尖瓣返流,4例少量返流,2例轻度返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体力恢复,心功能上升至0级1例, Ⅰ级6例, Ⅱ级3例. 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退行性和缺血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亦可选择性应用于风湿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8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轻度返流10例,中度返流6例,重度返流12例。11例有心肌梗死史;术前左室舒张末径62.8±6.7mm,左房内径50.1±6.4mm,左室射血分数>0.511例,0.3~0.517例。3例接受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例接受CABG加二尖瓣成形术(MVP),2l例接受CABG加二尖瓣置换术(MVR)。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其余均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1~2级,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末径和左房内径均较术前缩小(P<0.05)。结论中度以上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应手术处理,CABG+MVR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手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 14 2例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连续对 14 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修复成形术 ,男 88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为 (38.5± 7.8)岁。病因诊断 :二尖瓣腱索断裂 74例 ,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 36例 ,冠心病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5例 ,二尖瓣瓣环扩大 1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穿孔 4例 ,扩张型心肌病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7例患者合并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 ,采用瓣叶切除缝合、瓣环成形、穿孔修补、腱索转移、edgetoedge技术及人工腱索成形技术 ,术中以食道超声监测成形效果。 结果 死亡 2例 ,1例术后第 6天死于脑出血 ,另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5例患者术中转为瓣膜置换手术 ;其余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 (34.5± 4 .8)个月的随访中 ,有 2例二尖瓣返流加剧至中度而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 ,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适当的患者、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总结36例二尖瓣成形术病人的手术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9月,36例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男24例,女12例.年龄23~71岁,平均(48.75±18.03)岁.心功能Ⅱ级6例(16.7%)心功能Ⅲ级22例(61.1%)、Ⅳ级8例(22.2%).退行性病变32例,先天性性病变2例,感染性病变1例,缺血性1例.结果 无住院死亡,无手术并发症,无SAM现象.术后复查心超32例无或轻微二尖瓣返流,4例轻度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返流程度术后明显减轻.术后左房内径(38.25±5.77)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4.50±7.1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1.55±6.76)mm,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出院时病人心功能均为Ⅰ级或Ⅱ级.结论 根据二尖瓣病因及病变选用适当的成形技术处理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评价二尖瓣狭窄 (MS)并中度返流 (MR)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简化改良 lnoue法对 2 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者行 PBMV治疗 ,并进行术后随访 ,包括临床症状、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面积判断近、远期疗效。结果 超声心动图 (UCG)二尖瓣瓣膜评分≤ 8分 ,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 0 .83± 0 .2 1cm2 增至 1.98± 0 .2 6 cm2 (P<0 .0 1) ;心功能由 2 .80± 0 .2 4级增至1.5 0± 0 .4 0级 (P<0 .0 1)。 UCG二尖瓣瓣膜评分 >8分 ,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 0 .80± 0 .2 2 cm2 增至 1.98±0 .2 6 cm2 (P<0 .0 1) ;心功能由 2 .82± 0 .2 4级增至 2 .30± 0 .4 0级 (P<0 .0 1)。结论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瓣膜条件好者 ,PBMV近、远期疗效满意 ,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开拓二尖瓣成形术(MVP)的临床应用。方法:27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MV)重度返流11例,中-重度6例,中度8例。5例兼MV狭窄(MS),2例为单纯MS。27例二尖瓣病变中,15例为退行性(56%),8例为风湿性,4例为缺血性。结果:术后用食管超声检测无返流14例,少量返流8例,轻度返流3例,轻-中度2例。无手术死亡。有10例随访6个月至2年,4例无二尖瓣返流,4例少量返流,2例轻度返流。病人症状明显改善,体力恢复,心功能上升至0级1例,I级6例,Ⅱ级3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退行性和缺血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亦可选择性应用于风湿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17例的经验。方法:2000年5月-2001年12月,对1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合并继发孔房间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6例,结果:全部病人康复出院,其中14例随访2-17个月,心功能I级13例,Ⅱ级1例,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复查:7例无返流,5例极轻度返流,2例轻度返流.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优选方法,准确的成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覃远文  邝日禹  李绍东 《广西医学》2004,26(8):1203-1204
我院自1998年3月以来,采用进口或国产球囊导管及配套器械完成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 110例,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3月至2 0 0 3年11月,我院共行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10例。其中男35例,女75例,年龄19~6 6岁,平均4 1岁,窦性节律2 5例,房颤律85例,其中1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心耳血栓,2例有脑梗死病史,经华法林抗凝6~8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无左心房血栓。心功能(NYHA)Ⅱ级2 3例,Ⅲ级84例,Ⅳ级3例,Ⅳ级者经药物纠正至Ⅱ~Ⅲ级后行PBMV。合并二尖瓣轻度返流2 3例,合并轻…  相似文献   

9.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 1985年引进我国并逐步推广 ,逐渐取代了闭式分离术 ,其效果可靠、病人痛苦小、并发症低。由于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PBMV技术业已成熟。本院自 1998年以来对8例患者进行了PBMV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2 9~ 70岁 ,平均 (48± 14)岁。单纯二尖瓣狭窄 8例 ,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和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各 1例 ,有房颤 4例。按NYHA分级 ,心功能Ⅱ级 3例、Ⅲ级 4例、Ⅳ级 1例。其中 1例患者曾行闭式分离术 ,术后再狭窄。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疗效,讨论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2月二尖瓣成形术112例,手术前、中、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成形方法为:楔形切除37例,腱索缩短17例,腱索转移4例,人工腱索4例,瓣膜修补4例,瓣叶裂隙直接缝合30例,“双孔”技术8例,交界环缩8例;其中瓣环成形加放Carpentier环57例。以打水试验无明显返流、经食管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返流不超过Ⅱ°作为成形满意的标准。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存活者术后50 d胸壁彩色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膜无返流和Ⅰ°返流90例,Ⅰ~Ⅱ°返流8例,Ⅱ°返流6例;左心室舒张与收缩末期内径和二尖瓣口面积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79例随访3个月~4年,心功能(NYHA标准)恢复Ⅰ~Ⅱ级73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二尖瓣病变的类型关系到成形方式,而心胸比例及左心室扩大指数及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与提高手术技巧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前瓣病变成形手术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二尖瓣前瓣脱垂施行成形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前瓣病变患者 4 3例 ,其中二尖瓣前瓣退行性变 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6例、先天性二尖瓣前瓣裂或穿孔 5例、其他 2例。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 18例、Ⅲ级 2 3例、Ⅳ级 2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中度反流 17例 ,重度反流 2 6例。采用前瓣叶三角形切除 2 5例、腱索缩短 14例、腱索转移 2 0例、人工腱索 11例、乳头肌缩短 4例、瓣叶游离缘重塑 6例、自体心包片修复 4例及瓣叶裂隙缝合 4例。 结果 :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 4例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2 .32 % )。随访 38例 ,无晚期死亡 ;术后 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级 11例 ,Ⅱ级 19例 ,Ⅲ级 6例 ,Ⅳ级 2例 ;术后 3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二尖瓣瞬时反流量少于 3.0ml者占 82 .76 % (2 4 / 2 9) ;术后 5年免于再次手术和血栓栓塞的比率分别为 (90 .4± 1.9) %和 (97.4± 1.2 ) % ;5年的实际生存率为(85 .7± 1.3) %。 结论 :二尖瓣前瓣病变往往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形技术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手术中注意恢复二尖瓣几何形态上的对称性对成形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23.8 4±10.4)岁,体质量(43±12)kg,包括二尖瓣脱垂29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7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原因不明2例.病人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改行二尖瓣替换1例.其余50例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13.8±2.5)个月的随访中,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心功能恢复好.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优选方法,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512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是近年来心脏病治疗学上的重大进展。1988年 10月~ 1998年 2月我院行 PBMV5 12例 ,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经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MS)患者 5 12例 ,其中男 197例 ,女 315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5 .8±9.1)岁 ,风心病史 4~ 31年 ,平均 (15 .6± 9.3)年。 14例左房有附壁血栓 ,2例有脑动脉栓塞史。1.2 器械和方法 早期应用进口聚乙烯梭形气囊导管 ,采用双气囊二尖瓣成形术 96例 ,后应用 Inoue球囊导管行二尖瓣成形术 416例。1.3  PBMV成功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非风湿性、缺血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62.5%),女27例(37.5%);年龄19~69(48.81±12.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63例(后瓣病变51例,前瓣病变12例,含腱索断裂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2例),左房粘液瘤1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8例,重度44例,平均返流量(14.93±8.22)ml。结果:术中经注水实验或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满意,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71个月(41.53±13.32)月,随访72例,随访率100%;硬膜下出血1例,无溶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48例,Ⅱ级21例,Ⅲ级3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LAD[(47.03±9.36)mm与(54.69±11.73)mm,t=6.297,P<0.05],LVEDD[(49.08±4.93)mm与(53.97±7.00)mm,t=4.759,P<0.05]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变化[(61.33±5.21)%与(58.94±6.32)%,t=-2.413,P<0.05]。无或微量返流55例(76.4%),轻度返流15例(20.8%),重度返流2例(2.8%,1例二尖瓣A1、A2区撕脱,1例二尖瓣人工腱索乳头肌撕脱,均行二次换瓣手术),再手术率2.8%。未发现明显二尖瓣狭窄。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二尖瓣成形手术相对复杂,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经验,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脏跳动下直视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在心脏跳动下直视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的方法和经验。方法:1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在开放主动脉前使心脏慢节律的复跳,直视下观察成形后二尖瓣闭合的情况,不满意则行进一步成形。结果:术中有2例需进一步成形。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月复查轻度返流5例,中度返流1例,6例无明显返流。结论:采用心脏跳动下直视观察的方法评价二尖瓣成形的效果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 (OPCAB)手术中二尖瓣返流机制。方法随机选取 10 0例OPCAB病人 ,其中冠脉阻断后发生急性二尖瓣返流 (MR组 ) 16例 ,未发生急性二尖瓣返流 (NMR组 ) 84例 ,经SWAN GANZ导管监测CCI、SVO2 、PCWP、PAP、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当前降支阻断 5、10min时 ,PCWP在MR组分别为 (2 3.4 7± 5 .11)mmHg和 (2 4 .0 0± 5 .71)mmHg ,NMR组为 (19.30± 5 .19)mmHg和 (19.2 5± 5 .18)mmHg ;PAP在MR组为 (2 9.13± 5 .71)mmHg和 (2 8.5 7± 6 .19)mmHg ,NMR组为(2 4 .71± 5 .10 )mmHg和 (2 4 .19± 5 .12 )mmHg;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其它冠脉阻断时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OPCAB术中阻断前降支可能导致急性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8.
法国BESANCON 大学医学院1990年2月至1991年10月采用INOUE球(?)导管扩张二尖瓣狭窄患者118例,扩张前后平均跨瓣压差由1.25±0.50降为0.63±0.31(P<0.01),瓣口面积由1.10±0.24cm~2升至1.90±0.45cm~2(P<0.01)。成功者(瓣口面积≥1.5cm~2,二尖瓣返流≤2/4)占84%,主要合并症为重要的二尖瓣返流(3/4)6例,附壁血栓脱落引致脑血管意外1例,术后少量心包积血1例,皮肤穿刺处动静脉瘘1例.术后肺/体循环量比为1.11±0.18,>1.5者6例。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对PMV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以下简称PBMV)近年已成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安全有效的途径。本文总结分析2年来在我科施行此术的22例患者。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2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60岁。MS+心房纤颤14例,MS+二尖瓣轻度反流7例,MS+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MS+主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心功能二级16例,心功能三级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14年7月,共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9~81(37.3 ± 16.1)岁,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关闭不全15例。二尖瓣前叶穿孔心包修补2例,人工腱索4例,后叶楔形切除9例,矩形切除5例,交界区折叠3例,瓣叶削薄、交界切开行风湿性二尖瓣成形2例,全部患者使用人工瓣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行三尖瓣成形17例,行冠脉搭桥术2例,行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21例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未有改行二尖瓣置换术者,无术后早期死亡。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无反流5例,轻度反流13例,轻?中度反流3例,无中度以上反流。17 例随访11~32 个月(随访率80.9%),体温、血常规均正常,无复发,无再次手术。出院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明显提高,心腔明显缩小。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