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8年,发现心脏杂音4个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右冠状动脉.有心室瘘”病史。2005年6月8日在外院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有冠状动脉.右心室瘘矫治术”。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鼓楼医院44例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及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患有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8(44±6)岁;LVEF为22%~34%(29%±3%)。全组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术中体外循环时间57~92(7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3~61(48±6)min。术后住ICU时间2~15(8±3)d。全组随访1~11(4.3±2.9)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障碍,另1例死于脑卒中。术后1年生存率为93%,术后5年生存率为91%。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够明显延长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合并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及潜伏结核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3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2~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病史和接触史,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结果及其结核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赴美移民2~14岁儿童704人,按学龄前、小学和中学进行年龄分组,3个年龄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0.5%,40.1%和29.4%。其中有结核病接触史1人,占总数的0.1%;投资移民480例,占研究对象的68.2%;T-SPOT.TB检测阳性5人,占0.71%,无结核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潜伏结核感染者。既往有结核患者接触史者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无接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个年龄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不同,中学组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非投资移民发生结核感染的危险性高于投资移民人群(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口岸赴美移民2~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较低,日常生活中与结核患者接触,家庭经济水平相对较差增加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随年龄增长,儿童潜伏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中预防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357例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参照人工心脏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EOA)和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OAI),将EOAI >0.85 cm2/m2定义为不存在或仅有轻度的PPM,0.65≤EOAI≤0.85 cm2/m2定义为中度PPM,EOAI<0.65 cm2/m2定义为重度PPM.术中采用“三步法”预防PPM.若患者主动脉瓣环过小,则采用以下3种方法:(1)主动脉瓣置换采用单针单线不带垫片间断缝合技术;(2)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3)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结果 357例AVR,置换机械瓣272例、生物瓣85例.本组49例AVR采用单针单线间断缝合法.38例应用新型人工心脏瓣膜,11例应用主动脉瓣环扩大手术.357例手术的PPM总发生率为6.4%,但无重度PPM发生.置换机械瓣的PPM发生率为1.8%,而生物瓣为21.2%.结论 AVR术中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PPM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腓总神经损伤。1例后外侧粉碎骨折脱位者,行走后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余均达解剖复位。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5例,可1例。结论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增强T1WI的比较研究探讨增强FLAIR T2WI在脑膜瘤中的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脑膜瘤患者共42个脑膜瘤的常规SE T1WI和FLAIR T2WI增强序列影像表现,对比小脑膜瘤组(直径<2cm)及大脑膜瘤组(直径>2cm)在常规SE T1WI和FLAIR T2WI增强中瘤体的强化程度,并分析两者间差别。结果:两组强化程度显著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大脑膜瘤组在增强T1WI序列较FLAIR T2WI增强序列强化显著多见;而小脑膜瘤组在FLAIR T2WI增强序列较增强T1WI序列强化显著多见。结论:增强FLAIR较增强T1WI更有助于小脑膜瘤的显示和判断,但在大脑膜瘤显示肿瘤本身上不及增强T1WI。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术后椎管形态面积的变化,探讨间接复位效果及术后椎管重塑形现象。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9月,同组医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27例,其中L113例,L29例,L34例,T121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D级13例,E级14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取内固定行CT检查,测量伤椎平面的椎管面积及伤椎相邻上下椎管平均面积,计算伤椎椎管骨块占位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椎管骨块复位程度。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3例术前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1周CT复查显示椎管骨块占位率由术前(30.9±13.8)%减至(1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管骨块占位率减至(6.3±3.9)%,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能明显有效减少椎管内骨块占位率,经过术后1年重塑形椎管面积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叶酸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制备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叶酸-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FA-PEG-DSPE)与甲氧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MPEG-DSPE)的混合物(摩尔比1:100)作为载体材料,采用成膜水化法,分别制成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9-硝基喜树碱及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体外抗HeLa和SGC7901肿瘤细胞活性的试验表明,叶酸修饰的聚合物胶束能提高难溶性抗肿瘤药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往,胸部大血管手术常选择使用股动脉插管心肺转流下行胸部大血管人工血管置换[1].但股动脉插管常常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下肢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夹层的逆行剥离、假腔内血栓的脱落以及因灌注不良引起的终末器官缺血[2-3].有研究认为夹层动脉瘤患者在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时,大部分患者存在灌注不良的风险[4].因此,许多学者推荐胸部大血管手术中常规使用右侧腋动脉插管.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单纯胸部大血管病变患者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溶菌酶为模板蛋白,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微球.所得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34.6 μm,ζ电位为-33.5 mV.考察了溶菌酶印迹微球在水和生理盐水两种介质中对溶菌酶、核糖核酸酶A或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量,以及微球在生理盐水中对两种蛋白质混合溶液中溶菌酶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微球对溶菌酶的吸附在40 min内达到平衡.无论在单一蛋白质还是有其它蛋白质干扰的竞争环境中,印迹微球对模板蛋白溶菌酶都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能力.在生理盐水介质中,由于降低了非特异性吸附效应,印迹微球对模板蛋白的选择性吸附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