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肾盂旁肾囊肿患者8例,合并同侧肾结石3例,平均最大径(5.15±0.40)cm,预置双J管2周后均行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合并肾结石者同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7d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平均住院天数(8.5±2.6)d,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6例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3例结石均完全清除。结论 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肾盂旁囊肿19例资料。囊肿直径3.8~6.8 cm,平均4.9 cm。使用F_(8.5/9.9)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囊壁1~2 cm,留置F_7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术后定期复查彩超或CT了解囊肿大小,询问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55 min,平均40 min,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60个月,平均44.8月。术后3个月随访,13例肾盂旁囊肿消失,4例囊肿缩小1/2,2例囊肿缩小1/2。术后3年随访,腰痛均消失,16例囊肿消失,3例囊肿持续存在,但囊肿直径较术前缩小1/2。随访期间无反复泌尿系感染,未见囊肿内结石形成。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中期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术(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手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5年9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6例患者,共29侧挤压肾盂或肾盏且皮质较厚的肾盂旁囊肿,其直径5 ~ 9cm,腰腹部不适9例,血尿5例,局部肾盏积水3例,合并高血压3例,泌尿系感染3例,合并结石2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引流术,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24例患者成功,手术时间(20 ~ 50)min,未发现尿外渗及其他明显并发症,2例手术中无法明确囊肿位置,改行经皮囊肿穿刺术.通过复查IVP、B超或CT,随访(6~18)个月,平均11.5个月.治愈19侧,有效8侧,囊腔均与肾盂相通.结论 对此类型肾盂旁囊肿,行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07—2018-08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的2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单侧囊肿手术时间31~60 min,平均40 min。4例合并肾结石的患者均同期清除结石。术后随访2~24个月,11例囊肿消失,9例囊肿较术前缩小1/2以上。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36~67岁,平均54岁.单发肾盂旁囊肿4例,双侧肾盂旁囊肿2例,一侧肾盂旁囊肿伴对侧单纯肾囊肿1例,肾盂旁囊肿伴同侧肾结石4例.囊肿直径平均4.8cm.全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逆行经尿道置入8.5~9.9 F电子输尿管软镜,观察集合系统与囊肿的解剖位置.直视下用200μm钬激光光纤将向集合系统凸起的囊壁开窗引流,开窗直径1~2cm,使囊腔与集合系相通,留置双J管引流. 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每侧囊肿处理时间13~27min,平均20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8例囊肿消失,3例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 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理论上更符合经自然腔道手术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河南省立院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的16例肾盂旁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40~71岁,平均54岁,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盂旁囊肿,均为单侧肾盂旁囊肿,囊肿挤压肾盂、肾盏,囊肿表面正常肾皮质较厚,均为Bosniak I类囊肿,囊肿直径3~7 cm,合并同侧或对侧单纯性肾囊肿2例,合并同侧肾结石1例。 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9~60 min,平均40 min;术后住院5~7 d,平均6 d。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2年,13例囊肿消失,2例囊肿直径较术前缩小1/2以上,1例术后复发再次行输尿管软镜下切开引流术治愈。 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引流术治疗经合理选择的肾盂旁囊肿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此类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9月14例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资料,单发肾盂旁囊肿1例,双侧肾盂旁囊肿2例,肾盂旁囊肿伴同侧肾结石11例。囊肿直径3. 0~5. 5 cm,平均4. 2 cm。彩超引导下用钬激光对集合系统的囊壁行开窗引流,留置双J管引流2~3个月。结果 1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48 min,平均26 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9例囊肿消失,其余5例囊肿由术前3. 8~5. 5 cm缩小至1. 5~3. 0 cm,未见囊肿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输尿管软镜治疗肾囊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6月2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肾囊性疾病的资料。单侧肾囊肿5例,双侧肾囊肿3例,肾盂旁囊肿伴同侧肾结石14例,单发肾盂旁囊肿4例,双侧肾盂旁囊肿1例。囊肿直径3.5~7.8 cm,平均5.1 cm。结石直径0.5~1.2 cm,平均0.6 cm。超声监控,输尿管软镜下应用钬激光对肾集合系统的囊壁行开窗引流,使集合系统与囊壁相通并留置双J管引流。合并结石者先处理结石后处理囊肿。结果 2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3 min,平均35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取出双J管,继续随访2~24个月,平均9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16例囊肿消失,其余11例囊肿由术前3.8~6.7 cm缩小至1.2~3.0 cm,未见囊肿复发。14例合并同侧肾结石者,结石0.2~0.4 cm。结论超声辅助定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3间接受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术前影像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例为双侧肾盂旁囊肿、1例合并肾结石、1例合并输尿管结石。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因输尿管狭窄2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35~65 min,术后住院3~6 d。术后随访5~18个月,11例囊肿消失,2例囊肿直径分别由术前3.4 cm、4.2 cm缩至1.3 cm、2.1 cm。结论输尿管软镜下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超声引导在肾盂旁囊肿输尿管软镜内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肾盂旁囊肿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5±5)岁,左侧7例,右侧6例。术前基于CT三维重建预先规划目标盏及理想切开位点,并以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和监测,选择囊肿受压变形最大即囊壁最薄处,配合呼吸暂停切开囊壁,进镜观察囊腔内无误后,扩大切开范围直至肾盏穹窿部,术毕留置双J管。 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最佳切开位点均位于肾盏或肾盏颈而非肾盂,手术时间24~67 min,平均38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2~4 d,平均3 d。术后随访3~21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示10例囊肿消失,3例囊肿直径较术前缩小1/2以上,3例合并肾结石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未见明显结石残留,7例腰背部酸胀患者术后明显缓解。 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在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超声引导下治疗肾盂旁囊肿是安全可行的,且切开位置合适,切开范围充分,出血少,镜下寻找快速,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乙醇治疗肾盂旁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SQ  Li XS  Dong YL  He ZS  Xia TL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2):1461-1463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经验体会,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169例肾盂旁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乙醇治疗。其中囊肿压迫致肾积水36例(21.3%),合并肾结石8例(4.7%),全部经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59例行cT检查。诊断明确后行经皮肾穿刺,穿出囊液立即行尿胺试验,对尿胺试验阴性者,以及尿胺阳性但囊肿造影确定与肾盂不相通者,用95%乙醇进行硬化治疗。自穿刺后1,3,6个月和1年时复查B超观察囊肿大小,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结果 囊肿治愈165例(97.6%),囊肿缩小至≤1.5cm4例(2.4%)。36例肾积水全部缓解;8例肾结石,4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排出,2例行经皮肾镜取石,2例结石未治疗。穿刺后出现肉眼血尿5例,3~5d自行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合并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软镜组(22例)及腹腔镜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疗效满意等特点,值得临床合理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量5~40 ml,平均16 ml;无肾蒂、肾盂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 d。术后随访3年,1例于术后8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肾盂旁囊肿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a case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renal pelvis and a case of spontaneous peripelvic extravasation,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ureteral stones. Case 1 was in a 73-year-old man with complaint of left flank pain. Excretory urograms showed left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renal pelvis associated with left ureteral stone. Double-J ureteral stent was placed immediately and transurethral ureterolithotripsy (TUL) was performed after disappearance of extravasation. Case 2 was in a 34-year-old woman with complaint of left flank pain. Excretory urograms showed left ureteral stone and spontaneous peripelvic extravasation. The stone passed spontaneously and the extravasation disappeared 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的初步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例经B超、CT和IVU检查确诊的肾囊肿患者行经尿道NOTES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左侧2例,右侧1例。术中经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至收集系统,寻找囊肿;无法寻及者,辅助以B超定位。予钬激光于囊肿壁最薄处作"十"字切开,扩大切口至1.5~2.0cm。留置F7输尿管双J管,将其近端留置于囊肿内。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1例进镜至肾盂后寻及囊肿,2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中位手术时间45(30~125)min,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B超或CT示肾囊肿直径均缩小1/2以上。结论: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极佳等优点,适合内生性肾囊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及逆行软性输尿管肾镜下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和肾盏憩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对23例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及逆行软性输尿管肾镜下肾囊肿或肾盏憩室内切开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肾囊肿5例,肾盂旁囊肿11例,肾盏憩室6例,多囊肾1例。囊肿、憩室直径平均4.7cm。手术方法采用全麻,顺行经皮。肾镜或逆行软性输尿管。肾镜下观察囊肿憩室的解剖位置及形态。直视下用钬激光将憩室口内切开扩大或凸起的菲薄囊壁切开一定范围开窗引流,使之与集合系相通。术后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6~75rain,平均48.9min。术后无大出血、严重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11例囊肿消失,5例囊肿明显缩小,6例肾盏憩室消失,1例多囊肾囊肿(直径〉2cm者)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经皮肾镜及逆行软性输尿管肾镜下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和肾盏憩室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的特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ercSys型输尿管管路封堵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9月~2012年5月,83例单侧输尿管结石(下段12例,中段21例,上段50例),Wolf F8.0/9.8输尿管镜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入输尿管见到结石后,于输尿管镜工作通道内放置PercSys型输尿管管路封堵器,封堵叶片完全超越结石后操作体外手柄使叶片折叠成球状防止结石上移,科医人钬激光完全粉碎结石至直径1~2mm碎片后松开封堵器,拔除封堵器后留置双J管。所有患者术后留置双J管2周。术后4周复查泌尿系彩超或上尿路螺旋CT平扫,残留结石直径〉3mm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成功放置输尿管管路封堵器并行钬激光碎石。放置管路封堵器时间1~3min,碎石时间3~10min。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或输尿管黏膜撕脱,术后无发热及菌血症发生。术后第4周复查泌尿彩超或泌尿系螺旋CT,除5例输尿管上段有较大碎石漂移人肾盏未排空外,其余78例无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为93.9%(78/83)。所有封堵器均未发生封堵折叠和松开退出不成功机械故障。结论PercSys型输尿管管路封堵器操作简单、方便,可对输尿管结石产生有效封堵,预防输尿管结石碎石术中结石漂移。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a case of spontaneous peripelvic extravasation caused by ureteral obstruction secondary to an ovarian cyst. A 47-year-old woman with lower abdominal pain visited our emergency clinic. Emergency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revealed extravasation around the left kidney and a left ovarian cyst. She was diagnosed to have spontaneous peripelvic extravasation by retrograde pyelography. A double pigtail stent was placed and the ovarian cyst was removed surgically.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performed after removal of the stent revealed neither urinary extravasation nor ob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13例患者资料。结石直径平均为1.7(1.2~2.3)cm。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尿路感染、血尿。6例患者有ESWL史,2例曾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1周均留置双J管,均行尿培养、静脉尿路造影及双肾CT检查。术中均先放置输尿管扩张鞘,然后置入输尿管软镜抵达肾盂。术后第1天及2个月复查KUB平片、B超或双肾CT平扫。术后检查无残石或结石残块<3mm视为碎石成功。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放置镜鞘并置入输尿管软镜,进镜成功率100%。患者碎石成功12例(92.3%)。1例术后结石残块略大于3mm,行ESWL处理。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住院2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