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小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前期研究发现,充足的淋巴回流功能有利于RA的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对淋巴管回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10周龄TNF转基因(TNF-Tg)小鼠为模型,以二陈加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12周,并选取同窝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采用Micro-CT观测小鼠的踝关节骨量,采用近红外-吲哚菁绿系统检测小鼠下肢淋巴管功能。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踝关节结构严重受损。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后,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淋巴管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的淋巴管清除率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四物汤可促使受损的淋巴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NF-Tg组的Pulse值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促进Pulse值明显升高。结论: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促进TNF转基因小鼠模型下肢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缓解关节炎症,保护骨组织免受侵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断藤益母汤(DTYMD)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关节炎症及骨质破坏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2 mg·kg^-1)、DTYMD低剂量组(7.5 g·kg^-1)、DTYMD中剂量组(15 g·kg^-1)、DTYMD高剂量组(30 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均采用二次免疫法复制CIA模型。加强免疫当天(Day21)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MTX组每周灌胃给药2次),连续给药4周。Day21开始,每4d进行1次关节指数评分;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踝关节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小鼠踝关节行HE染色并进行关节病理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肿胀明显,严重者出现强直;踝关节骨质侵蚀明显,关节完整性受破坏严重;踝关节结构破坏严重,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向软骨内侵袭导致软骨及骨破坏;关节周围炎症评分、骨破坏评分及病理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TYMD各剂量组小鼠的关节红肿减轻,关节活动尚可;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CIA模型关节指数(P<0.01),其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1);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踝关节骨质侵蚀破坏,高剂量组的骨质情况接近正常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各剂量组的踝关节相对完整,滑膜增厚不明显,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关节周围炎症评分、骨破坏评分、病理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DTYMD能有效防治CIA模型小鼠的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并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水白虎汤(SSBH)对类风湿关节炎(RA)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基因(Tgtc)小鼠模型的疗效,初步探讨其抑制Tgtc小鼠骨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Tgt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组、SSBH组和来氟米特(LEF)组,每组8只。记录各组在给药期间的关节炎指数(AI),药物连续灌胃60天后进行双踝关节micro CT扫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踝关节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测。结果 SSBH、LEF组AI升高幅度、血清及踝关节滑膜组织TNF-α水平均较NS组低(P0.05);SSBH、LEF组脾脏指数、踝关节骨质较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EF组雌性鼠的骨质情况较其余两组的雌性鼠的骨质情况好(P0.05);踝关节病理提示SSBH、LEF组的软骨层损伤深度、软骨表面损伤范围、软骨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NS组的低。结论 SSBH对Tgtc小鼠慢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一定程度上减缓Tgtc小鼠关节骨质破坏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固齿方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及牙周膜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固齿方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牙周炎组、补肾活血固齿方组,每组8只。牙周炎组和补肾活血固齿方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联合喂食黏软食物和高糖水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造模成功后,补肾活血固齿方组给予补肾活血固齿方灌胃,空白组、牙周炎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切取各组大鼠上颌骨第一磨牙牙体牙周组织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周膜组织中OPG和RANKL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牙周组织结构比较完整,牙龈组织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结合上皮无根方移位,破骨细胞少见,无牙槽骨吸收;牙周炎组大鼠牙龈上皮内炎症细胞增多,毛细血管扩张,牙龈结合上皮向根方移位,形成牙周袋,破骨细胞增多,牙槽骨有吸收;与牙周炎组比较,补肾活血固齿方组大鼠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牙龈结合上皮部分恢复,牙周袋变浅,牙槽骨边缘破骨细胞数减少,有成骨细胞产生。补肾活血固齿方组OPG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成像技术平台,通过类风湿关节炎TNF-Tg小鼠模型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验证了技术平台检测淋巴回流功能的成像质量与稳定性,为筛选中药复方与中药单体调控淋巴回流功能防治关节炎的动物体内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采用TNF-tg小鼠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近红外光谱ICG 成像系统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的下肢淋巴回流功能,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膝关节淋巴回流功能。结果:淋巴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NF-Tg组的下肢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Control组小鼠下肢淋巴管收缩脉冲值为1.12±0.27个/min,与之相比,TNF-Tg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收缩脉冲值;与Sham组相比,OA组的膝关节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结论:本文建立的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可以为评价动物体内淋巴回流功能实验研究,筛选治疗关节炎有效的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左归丸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骨组织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干预活化的T细胞转录核因子蛋白表达有关。方法取SAMR1同源对照组小鼠8只为对照组(SAMR1),取SAMP6衰老模型小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SAMP6)、左归丸组(ZGP),每组8只。灌胃给药12周后收集各组小鼠股骨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股骨组织形态,采用TRAP染色法观察股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NFA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AMR1比较,SAMP6股骨组织形态明显改变、破骨细胞数增多、NFA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SAMP6比较,补肾填精方能够部分改善模型小鼠的股骨组织形态、减少破骨细胞数、下调NFAT2蛋白表达。结论补肾填精方左归丸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干预NFAT2蛋白表达调节破骨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青藤碱治疗性给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根部注射 鸡II 型胶原建立C57BL/6 小鼠关节炎模型。于第2 次免疫注射后第7 天,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盐酸青藤碱组(100 mg·kg-1)、地塞米松组(2 mg·kg-1),同时设置正常组。给药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治疗药 物,每天1 次,连续治疗33 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给药周期内,每3 d进行 1 次小鼠足趾关节炎指数评分;采用ELISA 法检测外周血中TNF-α、IL-6 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E 染色法观 察关节滑膜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Micro-CT 扫描分析骨质破坏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足 趾关节炎指数评分显著升高,血清中TNF-α 和IL-6 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01);关节滑膜部位炎性细 胞浸润明显增多、骨质破坏明显,膝、踝关节病理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盐酸青藤碱 干预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足趾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血清中TNF-α、IL-6 炎症因子水平(P<0.05,P<0.01),并 能阻止关节滑膜部位炎性细胞浸润,减轻骨质破坏,降低膝、踝关节病理总评分(P<0.01)。结论盐酸青藤 碱治疗性给药可阻止CIA 小鼠的关节骨质破坏,其作用机制与减轻关节滑膜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改善骨质破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肾虚关节炎组10只、肾虚关节炎+西药组10只、肾虚关节炎+中药组11只、关节炎组9只、关节炎+西药组10只、关节炎+中药组10只。肾虚关节炎组、肾虚关节炎+西药组、肾虚关节炎+中药组大鼠采用去卵巢和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建立肾虚关节炎模型,关节炎组、关节炎+西药组、关节炎+中药组大鼠采用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建立关节炎模型。关节炎+中药组和肾虚关节炎+中药组大鼠给予益肾蠲痹丸2.20 g/(kg·d)灌胃。关节炎+西药组和肾虚关节炎+西药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0.092 mg/(kg·d)灌胃。每天1次,连续28天。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含量,观察踝关节病理损伤情况,检测踝关节破骨细胞数量。结果关节炎组大鼠可见不同程度滑膜细胞增生,滑膜组织充血水肿,关节腔内有剥脱的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肾虚关节炎组大鼠可见骨小梁稀疏变细,间隙增大。关节炎+中药组及肾虚关节炎+中药组大鼠滑膜组织增生及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血管增生和浸润炎细胞数量及血管翳形成有不同程度减轻。与肾虚关节炎组比较,肾虚关节炎+西药组、肾虚关节炎+中药组大鼠破骨细胞数量减少,E2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与关节炎组比较,关节炎+中药组大鼠破骨细胞数量降低,E2含量升高(P<0.05)。与肾虚关节炎+中药组比较,关节炎+中药组大鼠破骨细胞数量降低,E2含量升高(P<0.01)。结论肾虚可加重关节炎引起的骨质破坏,益肾蠲痹丸可以减轻关节炎及肾虚关节炎大鼠关节骨质破坏程度,可能与抑制踝关节局部破骨细胞的数量、升高血清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信号通路探讨南续益母颗粒(南蛇藤、续断、益母草、红景天等)抑制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小鼠滑膜血管翳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DBA/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1 mg·kg-1)和南续益母颗粒组(12.33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采用二次免疫法复制CIA小鼠模型。二次免疫后,南续益母颗粒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0 d;甲氨蝶呤组每3 d灌胃1次,连续30 d。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评估小鼠关节炎症程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踝关节滑膜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观察小鼠踝关节软骨及骨质结构变化;Micro-CT三维重建观察小鼠踝关节骨皮质表面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踝关节滑膜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HIF-1α、VEGF-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淋巴回流的调节作用,探究其对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KOA小鼠12周,测量膝关节肿胀程度并检测小鼠下肢淋巴管回流功能,关节组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关节退变程度。结果:KOA小鼠淋巴管清除率明显降低,OARSI评分显著升高,关节软骨呈典型退变;补肾活血方可促进KOA小鼠淋巴管回流功能恢复,降低其OARSI评分,其关节退变程度亦好转。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回流缓解OA关节肿胀,延缓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DBA/1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断藤益母汤高剂量组、断藤益母汤中剂量组、断藤益母汤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它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所有小鼠连续灌胃28 d,观察各组小鼠足肿胀度变化,记录小鼠关节炎评分,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水平,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足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甲氨蝶呤组及断藤益母汤不同剂量组小鼠的足肿胀度均明显降低,足关节炎评分下降,病理显示用药组小鼠踝关节病理炎性细胞浸润少,滑膜增生明显减少,软骨及骨侵蚀减弱,病理评分降低(P<0.05),血清IL-1β、MMP-1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其中断藤益母汤高剂量组显示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断藤益母汤对CIA模型小鼠关节炎症有良好治疗效果,可能是与降低血清IL-1β、MMP-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痹痛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模型小鼠血清和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痹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痹痛方小、中、大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痹痛方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予痹痛方0.108、0.432、1.728g/kg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28d。末次灌胃后处死小鼠并取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检测小鼠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0、IL-23和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受体1(IFN-γR1)、IFN-γR2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分析法(WesternBlot)检测小鼠关节组织中IL-6和IL-10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关节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关节中IL-6的表达。结果: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IL-17、TNF-α表达,关节组织中IL-6、IFN-γR1m RNA和IL-6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P0.01)。HE染色和IHC显示模型组小鼠关节腔界限不清晰,腔内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大量的IL-6阳性细胞表达。痹痛方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关节组织中IL-6、IL-10、IFN-γR1m RNA和IL-6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01);痹痛方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关节组织中IL-23m 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痹痛方小剂量和中剂量组小鼠关节组织中IL-1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病理结果示,痹痛方各剂量组小鼠关节炎症减轻,IL-6表达减少。痹痛方各剂量组之间比较,血清中IL-17、TNF-α,关节组织中IL-6、IL-10、IL-23、IFN-γR1m RNA和IL-6、IL-10蛋白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01)。结论:痹痛方可减轻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小鼠关节炎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IL-6为主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升高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小鼠局部淋巴管结构与分布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打开小鼠右膝内侧皮肤及关节囊而不损伤其他结构;其余小鼠则切断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前部致骨关节炎模型;补肾活血方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以补肾活血方浓缩煎剂按0.2 mL/只的剂量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干预,每天1次,持续12周。分别于4周及12周处死小鼠取右膝关节, Safranin-O染色观察关节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全切片扫描系统检测小鼠局部淋巴管结构与分布情况。结果:术后12周,模型组小鼠膝关节呈现软骨裂隙、关节游离体及关节软骨丢失等典型骨关节炎改变,OARSI评分显著升高(P0.01);其关节周围毛细淋巴管及总淋巴管增加(P0.01和P0.05)而成熟淋巴管减少(P0.05);术后12周,补肾活血方组小鼠成熟淋巴管及总淋巴管均显著增加(P0.01);其OARSI评分亦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成熟,增加其回流功能从而延缓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抗炎及关节保护方面探讨风湿宁(FSN)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加风寒湿刺激的风寒湿痹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以后,风湿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剂量0.33,0.66,1.32 g·kg~(-1)给予风湿宁胶囊水溶液,甲氨蝶呤组给予1.0 mg·kg~(-1)的甲氨蝶呤片水溶液,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按剂量4 m L·kg~(-1)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风湿宁胶囊对RA白兔风寒湿痹模型的一般情况、关节肿胀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关节滑膜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量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mRNA的表达量。结果:风湿宁胶囊可明显改善RA兔生存状态,减轻RA兔后肢膝关节的肿胀,降低膝关节表面温度和关节炎积分,能够显著降低RA兔滑膜组织IL~(-1)β,IL-6,TNF-α,RANKL mRNA的表达。结论:风湿宁胶囊具有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和RANKL的表达的作用,可有效减轻RA的炎症反应和骨质破坏,从而对RA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肾性骨病方对不同阶段5/6肾切除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个月龄C57BL/6J小鼠150只,建立慢性肾衰小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罗盖全组、肾性骨病方组,分别在术后1周和4周时给予肾性骨病方以及罗盖全灌胃。各组给药8周后,取小鼠L_5椎体、血清和肾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以评估肾脏功能;L_5椎体进行阿尔辛兰/橙黄G染色、Micro-CT扫描加重建、免疫组化检测评估骨质情况。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干预后小鼠腰椎骨丢失情况较晚期各组得到明显改善;早期组小鼠L_5腰椎Osterix表达明显升高而Cathepsin K表达明显降低;与之一致,TRAP染色显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显著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数量。结论:早期应用肾性骨病方可以有效改善5/6肾切除小鼠肾功能,缓解骨丢失。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过表达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介导了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目前抗TNF药物已广泛应用于RA临床。过表达人TNF-α的转基因小鼠可出现类似RA的病理表现:起病缓慢、发病率高、模型稳定。因此,TNF转基因(TNF-Tg)小鼠模型在RA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RA的诊疗技术和病理机制研究,尤其是淋巴管功能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针对该模型小鼠的生理病理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抗炎作用和软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75只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Ⅱ型胶原诱导构建 RA 模型。成功造模后,双氢青蒿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给予双氢青蒿素 6.25、12.5、25 mg/kg灌胃处理,1次/d,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骨指标(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踝关节软骨组织蛋白多糖的表达,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踝关节骨组织破骨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踝关节组织成骨标记物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骨钙素(OC)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踝关节组织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CAR)和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显著升高(均P < 0.05),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表现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损伤严重,软骨组织基本无蛋白多糖表达,外周血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7、IL-23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踝关节组织Osx、COL1A1、OC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OSCAR、TRA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给予双氢青蒿素干预后,RA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治疗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  相似文献   

18.
苏杉  王蓉  赵敏  吴晨  高慧琴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179-182,后插3-后插4
目的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秦艽不同配伍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踝关节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学改变。方法 8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Ⅱ型胶原模型组、风寒湿病证模型组(Ⅱ型胶原+风寒湿刺激)、阳性药组、单味秦艽组、秦威组(秦艽-威灵仙)、秦桑组(秦艽-桑寄生)、秦防组(秦艽-防己),每组10只。采用注射Ⅱ型胶原乳剂诱导并给予风寒湿刺激制备风寒湿RA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踝关节NF-κB、VEGF的表达;苏木精(Hat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HE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及病证模型组踝关节NF-κB、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风寒湿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踝关节NF-κB、VEGF表达水平均降低,中药组中以秦威组降低最明显(P 0. 01)。HE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后Ⅱ型胶原组软骨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疏松,少量软骨细胞核固缩凋亡,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量新生血管生成,关节面严重破损;病证模型组在Ⅱ型胶原组病理改变基础上关节腔内存在大量纤维物渗出,滑膜细胞增生,部分滑膜细胞呈绒毛状增生突入关节腔内,关节表面粗糙;经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结构破坏减少,少量炎细胞浸润,新生血管生成减少,关节面破损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平温相配的秦威组对于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平平相配的秦桑组、平寒相配的秦防组及单味秦艽组,实验结果与中医"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基本相符。该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其可以降低NF-κB、VEGF的表达,减轻关节破坏,减少新生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模型大鼠血清骨钙素(OC)及破骨细胞组织蛋白酶K(CK)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10只作正常对照组,余4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结合高脂、高糖饮食进行DOP造模,测血糖及骨密度后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OP大鼠随机分成针刺组、阳性药物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夹脊穴针刺、碳酸钙和阿法迪三、生理盐水灌胃,针刺治疗6周后,检测动物骨密度和骨形态的变化以及OC和破骨细胞CK的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DOP模型组比较,针刺可明显增加DOP大鼠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加血清中骨钙素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组织CK,且与阳性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促进OC表达,抑制破骨细胞CK的表达,调节骨代谢平衡,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流失。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82-1984
目的:对比观察补肾填精方左归丸与左归丸去补阳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左归丸阳中求阴配伍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双侧卵巢摘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左归丸组、左归丸去补阳药组4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90 d,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股骨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股骨组织形态学,采用TRAP染色法检测股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7和RANKL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填精方改善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学,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TNF-α、IL-17、RANKL水平(P0.05)。结论:补肾填精方能够抗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以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有关,全方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