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芳  王岩 《现代保健》2010,(28):121-122
目的了解哈密市城区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2009年3~9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哈密市3个社区18岁以上的400名女性进行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6.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经济收入对知晓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加大对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和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是保证和提高生殖健康知晓率和健康医疗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 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果 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评价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答卷,在婚检宣教前后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婚检男性宣教前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37%。宣教后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12%。结论:宣教前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通过婚检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可以迅速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是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核心家庭男性生殖健康参与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核心家庭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现况研究,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对1060个符合标准的男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79%的男性认为妻子患生殖道感染丈夫应分担或负责;如果妻子患生殖道感染,84.11%的男性会与妻子一起治疗;85.23%的男性知道避孕节育知情选择,79.26%的男性认为男人应承担避孕责任;47.68%的男性愿意去了解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其参与生殖健康情况有影响。结论上海市核心家庭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状况良好,但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核心家庭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核心家庭中初中、高中孩子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家庭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核心家庭初中、高中孩子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不高,相关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较低(〈70%)。知识得分仅为40.69±27.13分(满分100分)。同父母谈论生殖健康问题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OR值为2.466(95%CI:1.523—3.993)。多因素分析发现孩子的年龄以及同父母谈论生殖健康问题对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有影响。结论:上海市核心家庭初中和高中孩子的生殖健康知识总体较差,而同父母交流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殖健康知识。提示家庭教育对孩子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评价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答卷,在婚检宣教前后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婚检男性宣教前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37%,宣教后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12%.结论宣教前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通过婚检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可以迅速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是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论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评价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答卷,在婚检宣教前后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婚检男性宣教前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37%,宣教后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12%。结论:宣教前婚检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通过婚检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可以迅速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在婚检中开展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是提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空巢家庭与核心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4个社区的空巢家庭和核心家庭成员,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空巢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核心家庭成员(P<0.05);女性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性(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成员间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P<0.05);伤残的家庭成员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SCL-90总分得分均高于未伤残的家庭成员(P<0.05)。结论 空巢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核心家庭成员,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伤残等因素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家庭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容易忽视自身健康的男性进行的家庭健康管理。方法项目组在广州市南沙区某镇6个村居开展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中老年男性生殖健康促进工作,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1 134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生殖健康问卷调查、专科体检,对家庭成员进行健康评估、诊疗指导以及家庭成员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14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中吸烟、饮酒、高嘌呤饮食人群比例较高,健康意识较差,缺乏对自我健康状况的正确评价及认识。2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尿酸异常人数比例较高。3通过培训基层工作人员,根据体检发现的疾病针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家庭饮食健康理念,戒除危害生殖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家庭健康观念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得到了提高。结论开展家庭生殖健康促进项目过程中应重视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成员间相互健康状况的了解和协作能力,对促进男性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阳江市1230例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现状,为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阳江市3个县(区)1230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孕期保健知识及服务状况、妊娠分娩期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进行人户问卷横断面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有效问卷1220份,产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总体知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陕西省延安市基层卫计医务人员优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现状,分析参与式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指导优生评估和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0月,随机抽取延安市各区县及乡镇63名基层卫计医务人员进行优生相关知识技能的现状基线调查,之后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PTM)进行优生知识技能教学培训。教学后统一采用10分制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延安市基层卫计医务人员优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欠缺,授课前平均得分仅(5.1±1.7)分,对“预防出生缺陷的个体化营养素补充”、“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分级”、“神经管缺陷发生的关键时期”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7.9%、11.1%、31.7%;卫计人员的年龄、职称、服务机构、专业年限与其优生知识技能得分均显著相关(r1=0.258,r2=0.427,r3=0.353,r4=0.260,均P<0.05),且高年龄、高职称水平和县区级服务机构卫计人员总的知识技能水平高于低年龄、低职称及乡镇级技术人员。参与式教学后,平均得分为(8.8±1.5)分,比教学前增高3.7分,显著高于教学前(t=13.112,P<0.001),且总得分6分以上的比率显著增高(93.6%vs.23.8%,χ2=66.706,P<0.001)。 PTM教学干预突破了教学前年龄、职称、专业年限与优生知识技能得分的关联,转变为教学后的无显著性相关(r1后=-0.208,r2后=-0.222,r4后=-0.162,均P>0.05),从而全面提高了各类学员的知识技能水平。结论延安市基层卫计医务人员对优生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知晓率普遍较低,参与式优生教学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应持续在基层卫计医务人员培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茹莉  张海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49-5251
目的:了解河北联合大学女大学新生健康教育前后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高校2011届952名女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生殖健康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健康教育前,女大学新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26.90%~81.03%,总体知晓率为50.44%,生殖健康行为态度正确率为69.92%;健康教育后,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75.97%~96.88%,总体知晓率为85.30%,行为态度正确率为69.92%,各知识点及总体知晓率比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是女大学新生获得科学、系统、全面、专业的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盟市3600名15-69岁城乡常住人口。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内蒙古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8%,平均得分为(56.50±16.60)分。其中调查对象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法规政策、健康的理解和环境与职业的素养水平较高,分别为79.4%、73.5%和55.1%。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生理卫生常识、基本知识中的安全与急救和慢性病防治的素养水平较低,分别为3.0%、0.9%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β=3.849,95%CI:3.252-4.218)。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内蒙古地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某工厂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鸳  钱序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23-2825
目的:了解上海某工厂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方法:在上海市某手机厂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外来未婚女工中随机抽取6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了解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现状。结果:研究对象自报的性行为发生率为22.8%。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得分很低,中位数为18.33分。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较长、有过性经历、认为有必要进行生殖健康教育者和与他人交流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对象得分较高。结论:外来未婚女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人群,正处于性活跃的年龄,但文化程度较低,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该人群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意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8个城区和深圳市6个城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获取有效问卷4 332份,深圳市1 859人,广州市2 473人。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8.81岁,56%为30岁以下。暂住城市、人群类别、对生殖健康检查场所及计生政策的知晓度是流动人口获得生殖健康检查的主要影响因素;暂住城市、人群类别、务工时间、文化程度、受孕知识是流动人口获得避孕方法指导的主要影响因素;暂住城市、文化程度、对免费避孕药具场所的知晓度是流动人口获得免费避孕药具的影响因素;暂住城市、年龄、务工时间、文化程度及对计划生育服务政策的了解程度是流动人口查孕、查环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不高,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需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及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激发流动人口对自身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城区居民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城区居民的乙肝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有针对性开展乙肝防病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无锡市2个社区居委会为调查点,对20岁以上成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乙肝是传染病、接种疫苗可预防乙肝的知晓率较高(〉80%),而对乙肝传播途径中水和食物、性接触的知晓率较低(〈50%)。低年龄组、高文化程度得分高于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医务和科技人员的均分最高,农民和其他职业的均分最低。知识来源为报刊的最多、网络的最少。结论无锡市城区居民总体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参差不齐,应加强针对低知晓率人群的乙肝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殖健康咨询服务能力现状,为黑龙江省有针对性地提高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建议。方法:2020年7—9月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黑龙江省抽取7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选取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生殖健康服务相关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对30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对象生殖健康服务相关知识正确率最高的为健康促进知识(28.2%)。调查对象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培训率为26.6%。可以提供的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第1位是避孕节育咨询(93.4%)。调查对象的咨询概念化能力评分均值为(30.79±13.62)分,咨询实践操作能力均值为(48.99±19.00)分,总分均值为(79.78±31.72)分。统计分析发现,生殖健康咨询能力与年龄、工作岗位、是否获得生殖健康咨询员/咨询师资格和是否接受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培训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后两个变量是咨询能力自我评估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调查对象最希望得到的工作支持为医院领导对相关科室的协调(94.0%)。结论:黑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殖健康服务人员相关知识较为薄弱,咨询概念化能力及咨询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培训,促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分析利用保健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自设问卷对980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道感染症状、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社区医院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保健服务知晓率、保健服务反应性、就诊的便利性、生殖道感染认知、家庭成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等项内容。结果围绝经期妇女RTI的患病率为38.16%,社区保健服务利用率为4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社区医院有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RTI病情轻者,趋于利用社区保健卫生服务。结论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率偏低,社会重视不够。加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和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技术的提高;建立新型的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