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熊小娟  王寒萍 《九江医学》1997,12(3):147-15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法的前列素类终止孕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减少前列腺素类的剂量及延长给药间隔。分三组,A组:米非司酮,首次50mg,以后每12小时口服25mg,共4次,总剂量150mg;第3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必要时6小时后再服一次。B组:米非司酮用法同A组,第3天晨阴道放置卡孕栓1mg,必要时6小时后再放置1枚。C组:米非司酮,同上:第3天晨口服米索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 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27例,〉16-28周,29例,A,B两组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28例和利凡诺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千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终止10-15周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妊娠10-15周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就诊当日下午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mg/Q8h,总量150mg。服药第三日上午来院,于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枚,孕周较大者2-3小时后,可酌情重复放置1枚。留“药流室”观察至流产后。结果:放置卡孕栓后6小时之内发生流产者351例,占83.57%,6小时之外69例占16.43%。用药后完全流产率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孕周的妊娠终止的安全性及效果,将586例孕5~12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两组,孕5~11周末522例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完全流产率95.4%,总有效率100%。孕12~21周末64例,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6~1.8mg,单次剂量0.6mg引产成功率70.3%,二次剂量成功率84.3%,总有效率98.4%,并观察到不同孕周流产有效率及初、经产妇之间有不同差异(P<0.01)。认为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不仅应用于终止49天内的妊娠,亦可用于终止孕12~21周的妊娠  相似文献   

5.
俞倩君  邵延龄 《上海医学》2000,23(12):738-74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12~16周和17~26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药物终止纤娠的妇女205例,根据孕龄分成两组,给患者服用米非司酮50mg,12h1次,共4次,总量200mg,第3天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每12h重复1次,最多3次。结果 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8.20%和97.86%,两组单次米索前列醇用药的成功率分别是82.88%和79.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1月至2000年11月在我院要求流产的妊娠10-16周的孕妇200例,年龄18-30岁,均为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无用药禁忌症,且近3个月内来未用过甾体类激素等药物,无药物过敏史。1.2 用药方案 米非司酮100mg,每天1次,连服2次,总量200mg,第3天开始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于阴道后穹隆,每12小时重复1次,最多3次。2 结果2.1 药流效果 159例(79. 5%)用米索前列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12~16周及大于16~28周)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进行对照比较。方法将无禁忌要求终止妊娠孕妇56例,其中孕周为12~16周(为A组)27例,>16~28周(为B组)29例,A、B两组中再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观察组)28例和利凡诺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3次共服两天,总剂量300mg,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mg,3小时后,胎儿未排出,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以后每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0.2mg,加至1.2mg,胎儿未排出为失败。B组于第5天改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对照组给予已稀雌酚2.0mg肌注,每日两次,两天后行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观察各组引产的成功率,自服米索前列醇或注射利凡诺至宫缩出现的间隔时间(发作时间)、宫缩出现至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排胎时间)及宫缩强度、胎盘残留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A组: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发作时间及排胎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胎盘残留率低(P<0.01),产后出血量少(P<0.05),宫缩强度弱。而B组:观察组、对照组间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对经细胞学、组织学证实的37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丝裂霉素(8~10mg/m2,第1天),长春酰胺(3.0mg/m2,第1、8天),顺铂(40~50mg/m2,第2、3天),配合水化利尿,联合化疗,21天重复。其中Ⅲa期6例,Ⅲb期19例,Ⅳ期12例。鳞癌8例,腺癌26例,鳞腺癌3例。结果:CR2例,占5.4%,PR20例,占54.0%,NC11例,占29.7%,PD4例,占10.6%,PR(CR+PR)占59.4%。毒副作用:胃肠道反应Ⅰ度~Ⅱ度78.3%,Ⅲ度10.8%。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Ⅰ度~Ⅱ度64.8%,Ⅲ度13.5%,Ⅳ度2.7%。血小板降低Ⅰ度~Ⅱ度48.6%,Ⅲ度2.7%。共有6例(16.2%)出现Ⅰ度~Ⅱ度周围神经毒性。本组结果表明:丝裂霉素、长春酰胺和顺铂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对110例中期妊娠健康孕妇分别在第1~3天服用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共6次,于第4天分次服米索前列醇0.2mg,3小时1次,首剂0.4m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110例药物引产的完全流产率为86.4%,不全流产率为13.6%,总引产有效率为100.0%,从分娩发动至胎儿,胎盘娩出为15.1±9.3h。阴道流血量82.7±42.5m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及宫颈扩张棒的配伍能否促进卡孕栓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方法:84名孕13~26周妇女随机分别予以单独卡孕栓,或配伍米非司酮或宫颈扩张棒行中期引产。结果:预先口服200mg米非司酮较之单用卡孕栓的引流产时间明显缩短[10.8h(3.6~26.7h)及16.2h(9.0~34.6h),P<0.0l];卡孕栓用量明显减少[4mg(1~6mg)及5mg(3~9mg),P<0.01];胃肠反应减轻。而宫颈扩张棒预先放置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米非司酮是卡孕栓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阴道分娩者80例,每例于胎头娩出后给药,依给药途径不同分为三组,Ⅰ组为舌下含化卡孕栓1mg;Ⅱ组为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mg;Ⅲ组为肌肉注射催产素10U。观察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平均时间分别为6.8分钟(Ⅰ组)、8.3分钟(Ⅱ组)、及10.8分钟(Ⅲ组),Ⅰ组与Ⅲ组之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三组分别为168.7ml、155.0ml及240.7ml,Ⅰ、Ⅱ组与Ⅲ组之比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卡孕栓比催产素具有更强的缩宫作用,能预防产后出血,卡孕栓舌下给药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6年6月~1998年4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并采用临床对比观察,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6年6月~1998年4月我院共收治稽留流产患者21例,年龄21~38岁,孕周8-20周,子宫皆≤孕周,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10例,已烯雌酚组11例。1.2 诊断标准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妇科检查:子宫小于停经月份。B超确诊胎死宫内[1]。1.3 治疗方法米非司酮组空腹服用米非司酮,第1天早7点服50mg,晚7点服25mg,第2天早7点服25…  相似文献   

13.
评价长春地辛(VDS)联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VDS3mg.m^-2静滴第1、8天,顺铂20mg.m^-2静滴第1-5天,平阳霉素8mg^-2静滴第1、8天,顺铂20mg.m^-2静滴第1-5天,平阳霉素8mg肌注第2、8天,第8天1次,24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对照组以长春花碱6mg.m^-2代替VDS,余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8例10~16周孕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方法为一次或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48小时后首次服米索前列醇0.6mg,然后视宫缩情况每2~3h服索前列醇0.4mg.但最大剂量不超过1.8mg。结果:成功率88.5%(其中完全流产率65.2%,不全流产率34.8%),失败率11.5%,平均引流产时间7.3±2.2h.阴道出血量≤月经量86.9%,副反应小。米非司酮一次顿服法与分次服法间、未产妇与经产妇间的成功率和流产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86例,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4组:Ⅰ(n=29)氯胺酮5mg·kg-1肌注,γ-OH81.5~108.6mg·kg-1静注;Ⅱ(n=24)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γ-OH37.5~65.5mg·kg-1静注;Ⅲ(n=23)氯胺酮5mg·kg-1肌注,安定0.2mg·kg-1静注;Ⅳ(n=10)单用氯胺酮5mg·kg-1肌注。各组优例数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Ⅰ82.8%和6.9%,Ⅱ66.7%和12.5%,Ⅲ43.5%和21.7%,Ⅳ0和40%。说明氯胺酮合用γ-OH较大剂量的Ⅰ组麻醉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单用氯胺酮的Ⅳ组麻醉效果最差,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对大鼠胚泡着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妊娠第1d给予2.5~12.5mg/kg米非司酮或妊娠第1,2d,2.5~5.0mg.kg^-1/d。结果显示:(1)大鼠妊娠第1d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mg/kg可完全抗着床,同一剂量单次与分次给药差别无显著性;(2)大鼠妊娠第1或1,2d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d血中雌,孕激素明显下降;(3)大鼠妊娠第1d应用米非司酮10mg/kg后48h血中雌,孕激素显著降低,提示用药后血中雌,孕激素  相似文献   

17.
康泉防治化疗性呕吐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观察104例应用单剂量康泉3mg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在第1天化疗前30min静注康泉3mg。结果表明:康泉控制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8.1%,第2 ̄5天的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2.3% ̄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主要为头痛、便秘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1~16周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用2日,第3天晨起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每4小时1次,直至胎儿排出。结果:54例中完全流产率53.7%,不全流产率37.0%,有效率90.7%,刮宫率40.8%,失败率9.3%。平均引产时间(441±270)min(30~1200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11~16周妊娠疗效好、副作用小、不需手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对2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与巯甲丙脯酸(开博通)联合治疗。方法:所有病人根据自然序列分为4组,第1组口服美托洛尔,首剂量6.25mg,观察24h,无明显副作用,改为6.25mg,每日2次,每3~5d递增6.25mg,达到明显疗效或总量达25~50mg/d,维持口服。第2组将美托洛尔改为开博通6.25mg,每日3次口服,渐递为12.5mg,每日3次。第3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与开博通,2药剂量与前2组相同。第4组为对照组,除不用美托洛尔与开博通外,其他治疗与前3组相同,疗程4周。结果,第1,2,3,4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83.4%,80.0%,95.0%,65.0%。第1,2,3与4组比较P<0.01,第3组与1,2组比较P<0.01,第1,2组比较P>0.01。无明显副作用,但2药均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选择620例病人,采用分级递增法进行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潘生丁最大剂量为2mg/kg,探讨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敏感性随剂量增加而升高(2mg/kg时为93.3%),特异性较强,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74.2%),且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常见副作用有心律失常(25.5%)、胸闷(18.9%)、头痛(19.1%)、心悸(16.8%)、头胀(13.9%),其中Ⅱ°或Ⅲ°房宣传导阻滞为3.6%,严重胸闷、大汗、恶心为0.8%。由于采用分级递增法,出现严重症状时及时停药,静推氨茶碱3~5分钟后消失,仅2例严重哮喘发作和1例严重呕吐者终止试验外,绝大多数(99.5%)均能耐受,无1例死亡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证明大剂量潘生丁试验是安全的,但已有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Ⅱ°或以上房宣传导阻滞、哮喘及严重阻塞性肺部疾患者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