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连翘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临床用量多为6~30 g。2)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治疗表证、痈肿疮毒、呼吸系统疾病等,用量一般为6~30 g;祛风散邪、利湿退黄,治疗肝病、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系统疾病,用量一般为6~10 g;清肝散结、化痰消肿,治疗外科疾病、瘰疬痰核,用量一般为6~15 g。3)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配伍生甘草、桔梗、牛蒡子;祛风散邪、利湿退黄常配伍栀子、车前子、白茅根;清肝散结、化痰消肿常配伍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等。  相似文献   

2.
【歌诀】清凉疏风薄荷王,归肺入肝味辛凉。疏散风热利头目,利咽透疹肝郁畅。【释义】薄荷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其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风热之邪侵犯肺络,使肺气不宣,以咳嗽为主症。但咳,身不甚热,微渴等证,说明感邪轻浅,故只宜辛凉轻剂以清散肺络热邪。桑叶善走肺络以疏风清热,菊花亦善清散肺经风热。二味用为主药,疏散在肺之风热,给邪以出路,使其得以内清外散,而咳嗽自  相似文献   

4.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在卫分之证。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辛凉质轻之品,疏散风热,宣透肺络之邪,正符合吴鞠通所说:“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且方中药量较轻,解表之力较弱,故称辛凉轻剂。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邪留肺卫之证。  相似文献   

5.
疖肿属外科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其发病机理为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因疖肿属阳证,部位多在上,病机多为热毒蕴结,《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然临床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剂比比皆是,因此如何正确的选择治疗方剂,灵活运用处方是医者共同探讨之学问,现将黄老巧用清震汤治疗头部疖肿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名著《温病条辨》一书。是治疗温热之邪侵袭体表,为风热犯卫证候的代表方剂。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汗出或汗出不畅,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等症。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之旨,为温病学说充实了辛凉透表法则。因此,本方是治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7.
介绍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经验。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外感风热毒邪,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淤、痰凝、火毒,病变脏腑涉及肝、肺、肾,主要在肝,病机为肝经郁热、痰血瘀阻,火毒蕴结之证候,具有外感风热、肝郁热毒、阳虚痰凝三个主要证型,治疗法则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为疏散风热、消肿止痛,或为清肝活血、化瘀止痛,或为温阳化痰、活血止痛,还突出内外合治,并举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8.
许建中老师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老认为该病的治疗以清肺化痰为主,应以千金苇茎汤方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随证加减。病症初期在千金苇茎汤的基础上加用疏散风热之银翘散、桑菊饮等,病邪日久伤及气阴时加入益气之玉屏风,养阴之百合固金汤等加减,经治疗,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眼科花翳白陷之病往往见症重,变化急,损害大。秦素霞老师治疗此疚,每获良效。他认为:该病以实证、热证居多。多由外感风热毒邪,内因肝胆火炽,风火热毒相挟上犯黑睛而发病。故治疗上在退翳明目的同时,重用祛风清热,清肝泻火,方以新制柴连汤,龙胆泻肝汤为基础,随证加减。若风热偏盛,加蝉蜕、薄荷、蒺藜等疏散风热,退翳明目;热毒偏盛加  相似文献   

10.
蔓荆子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善治偏正头痛,亦可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亚太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原因.本文从IgA肾病病因病机特点、临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IgA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风热合邪是本病的发病因素,气阴两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虚的程度与风热合邪致病能力的较量导致临床表现时轻时重.风热合邪之中风邪是主要发病因素,又分为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搜集古医籍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薄荷具有以下特点:汤剂用量为2~2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疏散风热治疗风热咳嗽、咽痛、鼻衄、过敏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为2~12 g;疏肝行气治疗失眠、眩晕等神经内科疾病,为3~1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疏风利咽常配伍生地黄、麦冬、蒲公英、连翘;清热透疹常配伍牡丹皮、栀子、柴胡。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发病之初,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酸、乏力、膝软等肾脏虚弱症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夹杂而至,进而产生毒、湿、瘀等病理产物等属邪实者亦有,以至于病程迁延,持续加重。有医家将肾实之证可分为以下八证:风热犯肾证、风水犯肾证、肾火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寒湿犯肾证、砂石阻肾证、瘀血阻肾证、精瘀阻肾证。笔者认为外感风热犯少阴经所致慢性肾脏病治疗上宜肾、咽同治,应用银翘散合桔梗汤组成银翘桔梗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蒲照全 《新中医》1994,26(8):62-62
浅谈肺热喘咳的治疗蒲照全肺热喘咳是肺系疾病中一个常见证候,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等急性肺部感染疾患。笔者就临床多年,试浅谈本证分型施治。1病因病机本证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热病邪。《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  相似文献   

15.
流感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证,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冬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有夹湿夹暑之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风热咽炎为门诊常见疾病,中医药在急慢性咽炎的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仝小林教授认为,呼吸道黏膜喜润,易感受各种热邪而发病,常表现为咽炎,常见的热邪包括外感风热之邪或是吸烟、吹热风空调等,均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仝小林教授认为,临床中风热咽炎患者,治疗需要疏风清热,透邪出表,可选用蝉蜕、藏青果、胖大海配伍治疗外感风热、长期抽烟、吹热风空调引起的急慢性咽炎。方中蝉蜕味甘质轻药性升浮,其功能疏散宣透,能引邪上行发表而散郁火;青果擅消咽喉肿痛,胖大海清肺热散上焦郁结。仝小林教授常用剂量为蝉蜕9 g,藏青果15 g,胖大海30 g。  相似文献   

17.
<正>银翘马勃散最早出现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1],用于治疗湿温咽喉欲闭、邪阻上窍之候。吴鞠通《温病条辨》[2]亦言:“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并给出了药物的具体剂量和煎服法。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毒宣肺气;马勃、射干解毒消肿,清利咽喉;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解毒宣肺利咽之效。咽喉病症可见于儿科诸多疾病中,如乳蛾、急喉痹、手足口病、咳嗽等,多以风热、热毒壅结咽喉为主要病机,与银翘马勃散所治热阻咽喉之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丁虹  周云洁 《光明中医》2010,25(6):984-985
目的观察同一方剂治疗耳胀不同证型组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耳胀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热犯耳证组和邪恋耳窍证组,均予同一方剂治疗,观测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耳胀病总有效率为75%,其中风热犯耳证为89.3%,邪恋耳窍证60.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处方用药的条件下风热犯耳证比邪恋耳窍证疗效好,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耳胀疗效优于单纯辨病治疗。  相似文献   

19.
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中上二焦邪热炽盛证的代表方,由连翘、川大黄、朴硝、炙甘草、山栀子、薄荷、黄芩、竹叶等药物组成,具有泄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方中连翘重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薄荷疏散上焦之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清解郁热;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三药质轻升散,清解的同时透邪(热)于外,有"火郁发之"之义。黄芩与栀子同用,清热解毒,泻火除烦,通泻三焦;大黄与芒硝配  相似文献   

20.
感冒是儿科常见疾病,多由外感时邪所致。临睐以发热、畏寒、咳嗽、鼻塞、流涕为主证。笔者运用我省老中医刘恩祚经验治疗40例,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本组辨证施治分三型:1.风热型(36例):本型为风热之邪袭表、肺卫之气不宣、阳从热化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