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方法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2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脑脊液氯化物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中蛋白、葡萄糖、细胞计数和氯化物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颈强消失、脑脊液压力恢复、发热消失、呕吐消失、昏迷恢复、脑脊液蛋白含量恢复、脑脊液细胞含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射异烟肼加地塞米松同时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临床指标、症状明显改善,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早期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8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方法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加快脑脊液恢复速度,减轻炎症对脑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对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住院的86例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是否鞘内注药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置换脑脊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根据2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与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可提高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王庆峰 《吉林医学》2013,34(21):4267-4268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加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加正规抗结核疗法,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疗法。结果:治疗组12例,治愈9例,治愈率为75%,对照组9例,治愈3例,治愈率为33%,治疗组治愈率较高,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可降低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提高疗效及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经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每组各23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脑脊液细胞、蛋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脑脊液细胞和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明显提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给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华钊 《河北医学》2012,18(6):824-826
目的:客观评价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的临床治愈率,P<0.01.结论: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 149例TB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8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给予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颅内压水平及脑脊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温升高、头晕头痛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梅  郑丽萍 《当代医学》2009,15(3):52-53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简称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对照组显效49例,总有效率92%,治疗组显效54例,总有效率100%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短期内使脑脊液恢复正常,较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周佳梅  汪波 《海南医学》2010,21(7):140-142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促进康复。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联抗痨加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和病人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疗效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纯全身给药正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除全身给药正规抗结核治疗外加上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缩短结脑临床症状、脑脊液转阴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但远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疗法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2011年3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脑脊液置换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脑脊液置换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显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用于诊治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共64例,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常规药物用来治疗这两组,而试验组额外附加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在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蛋白、糖、氯化物、白细胞、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试验组病人的蛋白、糖、氯化物、白细胞、压力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方法联合鞘内注射使得患者脑脊液加快恢复,体征及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有效率地提高治疗,因而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回顾性均分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使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异烟肼鞘内注药,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的变化。结果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给药4周后脑脊液检测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显著改善,颅内压力降至正常,脑脊液的白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给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梁建兵 《大家健康》2013,(22):135-136
目的: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为期半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医治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结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于结核性脑膜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税悦  王媛  李靓 《大家健康》2013,(22):135
目的: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为期半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医治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结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于结核性脑膜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