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褪黑素在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保护作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将64只5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褪黑素组。以腹腔注射CVB3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接种当天记为第0 天,24h后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褪黑素组每日经腹腔注射溶于乙醇及生理盐水的褪黑素。分别于接种后第7天和第14天从各组随机抽取8只处死,留取心肌组织标本。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炎症病理改变,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 9的蛋白水平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心肌炎症病理评分较高,Bax、Cleaved-caspase 9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水平表达下调,给予褪黑素干预后心肌炎症病理评分降低,并可明显下调Bax、Cleaved-caspase 9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褪黑素能够减轻心肌损伤,下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的表达和上调Bcl-2的表达,从而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芪甲甙对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黄芪甲甙抗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腹腔无菌注射不含病毒的Eagle's培养基0.1 mL,在腹腔注射病毒培养基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天;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1 mL内含1×105TCID50 CVB3 的Eagle's培养基,在腹腔注射含病毒的Eagle's培养基30 min后,以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共7天;黄芪甲甙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在腹腔注射病毒30 min后,用黄芪甲甙[具体剂量分别为0.07、0.2、0.6 mg/(kg·d)]0.1 mL灌胃,共7天.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增高;抑制凋亡因子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而促进凋亡因子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强,Bcl-2/Bax mRNA比值降低.与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比较,黄芪甲甙高剂量干预组能降低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Bcl-2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增强,Bax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下降.结论 黄芪甲甙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中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了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抑制了促凋亡Bax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硒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中Akt、磷酸化Akt(p-Akt)及其下游靶基因编码的Bax和Bcl-2蛋白的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硒干预组(n=20)。正常对照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不含病毒的培养液200 μL;病毒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10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CVB3)液200μL,连续3d;硒干预组小鼠在病毒对照组同样的处理后灌胃给予100 μg·kg-1亚硒酸钠,每日1次,连续处理14d。接种CVB3的第15天处死小鼠,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中Akt、p-Akt、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硒干预组小鼠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硒干预组小鼠的心肌病理改变较病毒对照组减轻。硒干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病毒对照组(P<0.01)。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硒干预组小鼠心肌细胞中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Bcl-2蛋白比值下降(均P<0.01)。 结论: 硒对CVB3感染导致的VMC小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硒通过活化心肌细胞的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其下游Bcl-2和Bax蛋白表达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抑制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组(CVB组)、心肌炎+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CVB+T组)、正常对照组(Sham组)、正常对照+处理组(Sham+T组),每组各18只.前两组腹腔接种CVB3病毒诱发急性心肌炎,后两组腹腔注射PBS,CVB+T组和Sham+T组次日腹腔注射MG-132,0.75 mg/kg,连续给药7d.第8天取材,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心肌CVB3病毒复制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心肌病理检查显示,Sham组与Sham+T组未见异常变化,CVB+T组心肌炎症性浸润和变性坏死较CVB组显著减轻;心脏重量/身体重量比值CVB组为6.18±0.40、CVB+T组为5.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BNP水平CVB组为(3.88±0.08)μg/L、(3002±256)pg/ml, CVB+T组为(1.52±0.05)μg/L、(1506±142)pg/ml,CVB+T组均降低(均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CVB3 mRNA水平CVB组(1.42±0.06)高于CVB+T组(0.72±0.04)(P<0.05).结论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减少了CVB3病毒复制,显著减轻心肌炎小鼠心脏病理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Bcl-2/Bax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心肌炎组和卡维地洛组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发急性VMC,对照组接种不含病毒的RPMI 1640培养基.卡维地洛组于接种病毒次日开始灌服卡维地洛5 mg/kg,每日2次;心肌炎组和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于接种后的第7、14天小鼠取血后处死,留取心脏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心肌病理积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结果 心肌炎组心肌组织病理积分较对照组增高(P<0.01),卡维地洛组较心肌炎组病理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均增高(P<0.01),Bcl-2 mRNA/Bax mRNA比值降低;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Bcl-2 mRNA表达增高、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Bax mRNA比值增高(均为P<0.01).结论 CVB性心肌炎心肌病理损害与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异常有关,卡维地洛能够通过抑制Bax基因、增强Bcl-2基因表达减轻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FasL抗体对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病毒滴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8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IgG对照组及抗FasL抗体治疗组,于感染后第10天每组处死8只并取其心脏,光镜检查的心肌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用空斑形成技术(PFU法)测定心肌病毒滴度。结果:抗FasL抗体治疗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病毒滴度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及IgG对照组(P均〈0.01)。结论:抗FasL抗体可降低小鼠CVB,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内病毒滴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细胞(BPH-1)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BPH-1细胞Bcl-2/Bax/Caspase3、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文冠果花提取物给药28 d后取大鼠前列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Bcl-2/Bax/Caspase3、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文冠果花提取物在125~10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抑制BPH-1细胞的增殖(P<0.05);在G0/G1期产生周期阻滞,细胞的凋亡率与文冠果花提取物给药浓度正相关;文冠果花提取物处理后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升,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文冠果花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AKT、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低剂量组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通过BPH-1细胞和BPH动物模型,验证了文冠果花提取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丹  禇茂平  陈其  姜建斌  钱燕 《浙江医学》2011,33(4):529-532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88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心肌炎对照组(C组)、美托洛尔干预组(M组)、卡维地洛干预组(K组)各60只,空白对照组(B组)8只做总体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各时间点(1、3、7和14d)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cTnI水平、IL1β含量及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病程第1、3天,M组、K组心肌磷酸化ERK1/2水平低于C组(P<0.01),病程第14天,K组心肌磷酸化ERK1/2水平仍低于C组(P<0.01).病程第3、7天,M组、K组心肌组织炎症积分、血清cTnI和IL-1β水平低于C组(P<0.05或0.01),且K组上述水平下降更加显著(P<0.01).结论 卡维地洛可能通过β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双重阻滞作用,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源性硫化氢(H2S)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H2S在VMC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胱硫醚-1-裂解酶(CSE)不可逆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PAG给药采用皮下注射,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PAG剂量分别为:20.0、40.0、80.0mg·kg^-1,1次/d,共6次。PAG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的同时皮下注射PAG)。于腹腔接种CVB,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H2S含量;用酶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CSE活性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VB,mRNA表达。结果VMC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G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结论心肌内源性H2S能抑制CVB,在心肌内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TEN基因表达通过调控Raf-1磷酸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FTS和MK2206 2HCl分别抑制Ras和AKT,PTEN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后检测Raf-1磷酸化水平并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光镜下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以及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8、Caspase-9、 Caspase-12和Caspase-3表达水平,分析PTEN基因的不同表达和Raf-1磷酸化水平与PC3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TEN基因过表达后,Raf-1磷酸化水平降低,PC3细胞变形、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Caspase-3以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P<0.01); PTEN基因干扰表达减低后,Raf-1磷酸化水平增强,PC3细胞形态和数目变化无显著差异,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变化无显著差异,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Ca... 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潘妥洛克减轻胃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凋亡途径的关系。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手术组)、给药组(潘妥洛克+手术组),每组10只。夹闭小鼠腹腔动脉3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h制作胃I/R模型,根据分组情况于手术前1h腹腔注射溶剂10ml/kg或2mg/ml的潘妥洛克溶液10ml/kg。再灌注1h后取胃标本铺平,拍照软件分析计算出血百分比。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比较各组Caspase-8、分裂型Caspase-3、Bax、Bcl-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以及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给药组胃黏膜糜烂出血面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分裂型Caspase-3、Bax及Bcl-2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上游促修复抑制凋亡的关键信号蛋白AKT的磷酸化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潘妥洛克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依赖于抑制Caspase-3促凋亡途径,而可能与潘妥洛克抑制AKT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白藜芦醇(RES)抑制阿霉素(DOX)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60 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DOX+ RES组和DOX+ RES+HO-1抑制剂锡原卟啉(Zn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经腹腔注射DOX(总剂量12 mg/kg)建立心肌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HO-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HO-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DOX组比较,DOX +RES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DOX+ RES组比较,DOX+ RES+ZnPP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O-1参与RES对DOX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白藜芦醇(RES)抑制阿霉素(DOX)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DOX+RES组和DOX+RES+HO-1抑制剂锡原卟啉(Zn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经腹腔注射DOX(总剂量12 mg/kg)建立心肌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HO-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HO-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DOX组比较,DOX+RES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DOX+RES组比较,DOX+RES+ZnPP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O-1参与RES对DOX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埋线预处理对ZDF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选取SPF级雄性ZDF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空白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组饲养7 d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缺血预处理组饲养7 d后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3次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埋线预处理组第1天对内关、膻中、心俞穴进行埋线,7 d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AT、NO水平低于空白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血清CAT、NO水平高于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Bcl-2、Bax及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Bcl-2、Caspase-3相对表达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相对表达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电镜下,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可见大量线粒体肿胀且密度降低,呈囊泡状;缺血预处理组及埋线预处理组仅见少量线粒体肿胀。结论 埋线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心肌组织Bcl-2及Caspase-3表达,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自噬,对ZDF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特异性抑制剂GSK2816126(GSK126)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2.5、5.0、10.0和15.0μmol·L-1) GSK126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数并计算克隆形成率,EdU细胞增殖成像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B细胞淋巴瘤-2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活化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比色法,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升高,不同浓度GSK126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升高,不同浓度GSK126组克隆形成率逐渐降低(P<0.05);EdU成像,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升高,不同浓度GSK126组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33342染色,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的升高,5、10和15μmol·L-1GSK126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升高,不同浓度GSK126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随着GSK126浓度升高,不同浓度GSK126组细胞中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GSK126可能通过降低AKT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并且通过诱导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活化,激活凋亡途径,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Klotho蛋白在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 n=5)和假手术组(Sham组, n=5),采用双侧肾蒂夹闭术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造模后24 h留取小鼠的血清及肾组织。应用酶法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ELISA法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水平,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Klotho、Bax、Bcl-2和Caspase-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急性肾损伤时小鼠全身及局部的Klotho水平和肾脏凋亡的关系。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术后24 h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肾脏凋亡细胞明显增加,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比值均显著升高。I/R组小鼠血清Klotho蛋白水平较Sham组小鼠显著降低[(669.89±136.51) pg/mL vs. (2 107.92±549.22) pg/mL,P〈0.01],肾组织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较Sham组下调约9/10 (P〈0.001)及1/5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肾组织bax/bcl-2 mRNA比值与血清Klotho蛋白及肾组织klotho mRNA均呈显著负相关(r=-0.833,P〈0.01;r=-0.916,P〈0.001),肾组织Bax/Bcl-2蛋白比值和肾组织Klotho蛋白也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后小鼠全身及肾组织局部Klotho表达均显著下调,Klotho水平的下降可能与凋亡诱导的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给6~8周龄雌性大鼠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制备含药血清.将3~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B组,A组灌胃蒸馏水,B组序贯灌胃补肾调经系列方(Ⅱ号方和Ⅲ号方),各灌胃12 d.第11天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 IU/只),48 h后剥离卵巢,取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体外培养.将A组CO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25μmol/L LY294002),B组分为补肾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和补肾加抑制剂组(10%补肾调经Ⅲ号方含药血清+25μmol/L LY294002).体外培养18 h后,在显微镜下统计各组第一极体排出量并计算排出率.收集COCs,RT-PCR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 K、AKT、mTOR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COCs中Bcl-2、Bax、PI3 K、AKT、mTOR、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 第一极体排出率补肾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制剂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补肾加抑制剂组低于补肾组(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PI3 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升高(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下降(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抑制剂组COCs中Bcl-2、PI3K、AKT、mTOR mRNA表达及Bcl-2/Bax值均降低(P<0.05),Bax mRNA表达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组间PI3 K、AK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 K/PI3 K、p-AKT/AKT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抑制剂组COCs中Bcl-2蛋白表达、p-PI3 K/PI3 K、p-AKT/AKT、p-mTOR/mTOR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补肾调经系列方可通过调控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的比值、抑制COCs凋亡从而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GBE治疗组(C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24 h的模型;C组于缺血前30 min及缺血再灌注后1 h腹腔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物;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的表达,采用四肽酶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水平。结果 GBE治疗组大鼠Bcl-2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组未检测到Caspase-3活性升高,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GB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Caspase-3活性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裂果薯皂苷Ⅰ(SSPHI)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PANC-1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吉西他滨(GEM)组、SSPHI低剂量组(SSPHI-L)组、SSPHI中剂量(SSPHI-M)组和SSPHI高剂量(SSPHI-H)组,连续给药15 d后取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人胰腺癌移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裸鼠移植瘤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SPHI低、中、高剂量组和GEM组移植瘤体积和瘤重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移植瘤组织Caspase-9、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SSPHI可抑制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3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bFGF给药采用肌肉注射,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bFGF剂量分别为1 000.0、2 000.0、4 000.0 IU·kg-1,1次/d,共6次;bFGF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3的同时肌肉注射bFGF).于腹腔接种CVB3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心肌组织的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结果 VMC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FGF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且与bFGF的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 bFGF抑制CVB3导致心肌氧化应激而减轻CVB3对心肌的损伤,与其拮抗CVB3抑制心肌合成MT而增加心肌清除O2.-、H2O2、·OH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