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兔肝炎性假瘤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10只肝内接种炎性假瘤的实验兔,应用超声显像观察兔肝炎性假瘤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15个炎性假瘤结节在B超上均表现为等回声或不均匀高回声区,边界尚清晰,其后方无明显增强或衰减表现,个别有弱声晕。彩色多普勒检查,9个结节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4个结节周围有较明显血流信号并测及静脉频谱,2个结节周边和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这些表现均与其病理显示相吻合。 结论超声显像仅可作为肝炎性假瘤提示诊断的初步手段,确诊只能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临床和超声鉴别诊断.方法 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眼眶淋巴瘤、9例炎性假瘤病例,进行临床症状和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结果 13例淋巴瘤全部位于眼眶前部或从前部向后延伸,触诊均较硬,但加压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形,形态不规则(12例),后界欠清晰(10例).CDFI显示血流丰富且纵横交错(12例),仅1例显示单支血流.9例炎性假瘤,泪腺炎型和肿块型各2例,肌炎型3例,混合型(肿块加肌炎型)2例.肿块位于球后眶内3例,从前向后延伸2例,血流丰富2例,表现为有规律分支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鉴别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诊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炎性假瘤超声表现的分析,认为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征象是非特异性的,仅凭声像图鉴别原发性肝癌和炎性假瘤十分困难。提高术前诊断肝脏炎性假瘤的准确性,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对年龄较轻、临床过程较长、症状少、甲胎蛋白阴性,无肝病背景的肝内单发不均质肿块,应高度怀疑为炎性假瘤。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并在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短期随访,观察肿块大小变化,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及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瘤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实质型、混合型和囊肿型3类,并对其进行病理分析。结论 超声检查在神经鞘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眼眶淋巴瘤的高频声像及彩色血流多普勒的图像特性,以找出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了7例眼眶内淋巴瘤临床表现、好发部位、超声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发现本组眼眶淋巴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及组织特性表现相关.并对眼眶淋巴瘤的彩色血流显示率、血流流速及阻力指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处理.结论 眼眶内淋巴瘤的高频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表现,肿块有丰富的血流显示,流速高,结合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有助于对肿块病理性质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左眼眶内肿瘤术后9年,左眼球突出半年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眶内肿瘤复发,转我院后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诊断考虑左眼眶炎性假瘤,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为特发性左眼眶炎性假瘤。术后痊愈出院,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与眼眶内肿瘤极为相似,易误诊,熟悉影像学特点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超声显像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肾上腺恶性肿瘤超声显像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对27例肾上腺恶性肿瘤进行检查,最后经手术与病理等确诊为库欣皮质腺癌6例,性征异常症皮质腺癌9例,肾上腺转移瘤12例。结果 27例不同病理性质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区别。超声显像定位诊断正确26例,符合率96.3%;定性诊断正确25例,符合率92.6%。结论 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显像对本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患者术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对病灶大小、部位、形态、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增强方式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13例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二维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无衰减,周边无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14例病灶无任何血流信号,4例病灶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术前超声诊断准确提示炎性假瘤9例、提示肝脏良性结节7例、误诊为小肝癌1例、误诊为单发转移瘤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9例完全符合,7例基本符合)。结论肝脏炎性假瘤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应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眼眶内肿瘤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重点分析眼眶内不同病理性质肿瘤的声像图特性,以找出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方法:回顾分析53例眼眶内肿瘤超声特征、肿瘤好发部位与肿瘤术后病理。结果:眼眶内肿瘤有多种声像图特征;肿瘤内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肿瘤好发部位与病理性质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79.2%(42/53)。结论:超声定位特征对眼眶内肿瘤诊断及时,结合内部回声与好发部位有助于对病理性质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症 )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报告经超声显像诊断并由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47例原醛症 ,将不同病因原醛症的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7例原醛症中 ,皮质腺瘤 3 8例 ,皮质增生 9例 ,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 91.5% (43 / 47)。结论 :由于原醛症的病因和病理改变不同 ,其声像图表现各异。超声显像对原醛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指出 ,对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与皮质腺瘤的超声显像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尚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肾脏罕见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及肾脏炎性假瘤(RIP)患者肾脏炎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我院收治的4例XGP及2例RIP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肿块大小、肿块形态、边界、回声强弱及局限性回声改变、内部血流等情况.6例肾脏罕见炎性肿块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且1例患者合并肾早期透明细胞癌.结果 6例肾脏罕见炎性肿块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或不清、内部以低回声为主或中等回声为主或强回声为主,肿块伴有强回声团伴声影,部分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均未见肿块内液化、坏死.其中超声提示2例良性,1例恶性,2例恶性不排除,1例误诊为肾结核或肾脏畸胎瘤.结论 肾脏罕见炎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并无特异性表现.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特征和不同病原肝脏炎性假瘤的表现。认为多数病例具有低回声、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小于5cm等特征。结果符合率为69.4%。作者认为目前B超是肝脏炎性假瘤临床诊断中最有价伉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3.
超声在肌腱损伤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肌腱组织病理改变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用鸡趾屈肌损伤模型,观察正常和损伤肌腱的超声图像及肌腱愈伤过程中超声影像与组织学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正常肌腱具有其特性的超声图像。在肌腱损伤及合过程中,随组织这改变的不同。其超声图像亦有相应的变化。结果:高频超声能够提供有关肌腱情况的图像资料,可以做为临床了解肌腱损伤和愈合情况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肿块超声诊断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性质腹膜后肿块的块像图特征,最终寻找出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方法:应用超声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块83例,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腹膜后肿块超声定位有八种声像图特征;(2)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3)肿块好发部位与病理性质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3%(69/83),结论这些超声定位特征对腹膜后肿块及时诊断以及与非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内部回声特征与好发部位还可有助于对肿块病理性质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部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PIPT)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PIPT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单发者18例,多发者3例;27个病灶中,直径0.5~5 cm 23个,5 cm者4个;浅分叶征3个,桃尖征6个,边缘平直征7个,粗长毛刺4个,边缘光滑14个,呈圆形、不规则或片状。结论 PIPT的CT征象多样,鉴别诊断困难,全面分析其CT征象,结合临床资料有利于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时应结合经皮穿刺或胸腔镜活检。  相似文献   

16.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分析.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误诊情况.结果术前超声诊断正确4例(18.2%);误诊为浆膜下肌瘤8例(36.4%),多发性肌瘤7例(31.4%),肌瘤突向宫腔3例(13.7%).在诊断为肌瘤的病例中,6例诊断为子宫肌瘤伴变性,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症.结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是一种以特殊方式生长的良性肿瘤,术前正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CS)胎儿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 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MRI检查及引产胎儿尸检和出生后随访证实为结节性硬化症10例胎儿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的996例胎儿中超声显示心室内、心室壁近室间隔或心房内圆形或结节状均质高回声结节18例(单发4例,多发14例),均未发现脑部结节;18例胎儿中MRI显示心脏横纹肌瘤4例;脑部室管膜下结节10例,均呈T1WI稍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小结节,自侧脑室壁突出于室管膜表面;其中合并脑皮质结节3例,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T2WI低信号病变,形态不规则。产前超声及MRI联合诊断胎儿结节性硬化症10例(心脏结节和颅内结节并存)。影像学检查后9例终止妊娠(2例尸检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伴颅内结节),1例出生后随访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 结论产前超声易于显示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而不能显示颅内结节;MRI易于显示胎儿颅内结节但仅能显示部分心脏结节;超声与MRI联合检查优势互补,为明确诊断胎儿结节性硬化症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既往有呼吸感染史42例(77.7%),10年以上吸烟史22例(40.7%);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外周带近胸膜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孤立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桃尖征(24%)和平直征(20.3%)为CT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前误诊率高(75.9%),极易与肺癌相混淆;纤维支气管镜、PET-CT的诊断价值有限,确诊依据病理检查;全部病例手术治愈,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依据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声对肺周边局限性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为了提高超声对良性炎性病变声像图的鉴别诊断率。方法 根据高分辨率超声能显示的病灶形状、回声类型、病灶内细支气管及相关所见、与肺组织的边界清晰度、病灶表面形态(含局部脏胸膜)、胸膜肥厚或粘连以及后方回声的观察等7项指标, 分析了经手术或病理等确诊的42例局灶性肺炎实变及球形炎性包块(脓疡、结核瘤、炎瘤)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意义。结果 发现病灶呈楔型或与肺交界部呈直边形, 病灶内见小支气管呈弥漫散在分布的不连续小等号状、星状或短线状等特征性图像对局灶性肺炎实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病灶呈类圆形或肿块形、周边见强回声包膜对炎性肿块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内常可见支气管相或强回声斑点; 肺脓疡多见粗大的气体相, 结核瘤多见钙化强回声伴声影。另有27例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诊断率分别为48% 、63% , 两种方法互补诊断率达85% 。结论 炎性病灶声像图分析有助提高超声鉴别诊断率; 超声随诊为炎性病变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安全有效, 多数患者可获适宜治疗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12例经手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肿瘤的B超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的对比分析,按病理诊断将卵巢肿瘤分为六组,发现B超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可达90.6%。本文主要对各组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指出应重视B超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