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全世界每年约15万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双胎分娩选择剖宫产为分娩方式者有增加的趋势,双胎妊娠易引起产后出血,剖宫产本身也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心。,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的主要内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用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应用改良式子宫Hayman缝合术与子宫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产后宫缩乏力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另选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产后宫缩乏力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两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术中应用改良式子宫Hayman缝合术,对照组术中应用子宫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输血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子宫Hayman缝合术与子宫B-lynch缝合术在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治疗效果相同,但改良式子宫Hayman缝合术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还可降低输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备受产科医师重视.我院近2年对有刮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术中、术后使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钙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于切皮前10-15min静滴液中加入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不用药。结果:研究组术中、术毕阴道积血量及术后2h累计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晚期剖宫产术前静滴葡萄糖酸钙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将缩宫素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所获得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产后对其行不同药物预防产后出血。按照给予的药物不同,产妇可分两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压变化。结果除术后血压变化外,研究组数据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术后行缩宫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7例产后出血及可能出血的患者施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对15例剖宫产出血患者及2例经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实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所有病例止血效果满意,无晚期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较好,且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正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尤其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弥漫性出血方面,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可避免子宫切除的高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有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125例,随机分为A组(n=63)和B组(n=62)。A、B组所有患者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子宫壁肌肉内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手术结束后给予肛塞米索前列醇400μg。但A组另于胎盘娩出、宫腔清理后给予纱布填塞宫腔。观察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产褥感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50.3±42.3 ml,282.2±55.2 ml,355.8±92.5 ml;产后出血率为1.59%;B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06.7±33.9 ml,456.2±75.3 ml,568.4±83.2 m1;产后出血率为12.90%;A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手术时间、产褥感染、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填塞纱布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294例来我院采取剖宫产分娩且血压正常的孕妇,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139例孕妇,使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另一组为观察组,155例孕妇,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后24小时的总出血量,并观察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后24小时的总出血量均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临床在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时可以采取联合用药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实验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联合使用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手术后1天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实验组手术后给予经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并静滴缩宫素;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静滴缩宫素。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八”“二”字样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1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八”“二”字样缝合子宫,观察其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止血时间短,止血效果明显,均未发生子宫坏死、感染、宫腔积血等并发症,术后42 d随访,子宫复旧良好,停止母乳喂养后均恢复正常月经。结论 “八”“二”字样缝合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止血简单易行,止血迅速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经济消耗少,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南京市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Hu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31-733
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女剖宫产术后24 h内的失血量及出血情况.方法对南京市城、郊、县的一、二、三级医院,按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各调查单位按连续病案号的方法纳入观察对象.出血量测量方法为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结果抽样的4 171例产妇中,1 125例为剖宫产分娩,其剖宫产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剖宫产指征不明确者占10.4%.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中位数为520 ml,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3 046例)的397 ml(P<0.01).若以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高达53.7%,无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第80百分位数产后出血量为678 ml;若以出血量≥700 ml为诊断标准,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8%.结论 (1)剖宫产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为母亲健康,应努力降低剖宫产率;(2)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以出血量≥700 ml为宜.  相似文献   

13.
林海英  张跃先  任利容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3):242+244-242,244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主要是宫缩乏力性出血,约占60.9%[1]。双胎剖宫产率较高,又因子宫高度膨胀,胎儿、胎盘娩出后经常发生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保障孕产妇的安全。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采用子宫环形捆扎术控制双胎剖宫产的产后出血,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03月入我院行剖宫产手术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2小时和24小时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使用欣母沛,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术后出血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对预防有高危因素存在时剖宫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术中同时行预防性子宫B-Lynch缝合,对照组未行预防性子宫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可用于预防有高危因素存在的剖宫产后出血,且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最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 ,应予重视。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力均可威胁产妇生命。肉眼估计的出血量往往低于实际出血量 ,上海产后出血研究协作组精确测量剖宫产产后 2 4h内的出血量为 (4 94 34±2 11 16 )mL[1] ,主要是术中出血 ,所测出血量为目测法的2 4倍。因此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报道不一 ,为5 87%~ 5 1 2 0 %不等。剖宫产的术中出血与手术指征、术式 (如子宫下段剖宫产出血为 12 0 4 % ,宫体剖宫产为4 1 6 6 % )、损伤、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经过时间等因素有关。1 切口因素1.1 出血原因切口裂伤 :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今后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分娩患者病例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对A组产妇在其分娩后立即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加舌下含服卡孕栓这两项措施。对B组产妇在其分娩后仅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比较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未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其效果令人满意,毒副作用极少,不会出现产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现象,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20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4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干预,研究组予以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凝血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凝血指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中出现产后出血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应用B-Lynch缝合法止血(观察组),40例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对照组),将2组有效率、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Lynch缝合法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具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产妇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法,对照组产妇仅使用静脉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胎儿分娩后立即服用米索前列醇400μg,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孕产妇实行剖宫产分娩的时候,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同时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促进宫缩,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降低孕妇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