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不同时间给药防治二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26例二次剖宫产孕妇按照入院先后编号,随机分为三组:缩宫素组(A组,42例),术中、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术后米索前列醇组(B组,41例),在A组基础上术后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术中米索前列醇组(C组,43例),在A组基础上术中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术后0~2h、术后3~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控制措施。结果:C组患者术中、术后0~2h、术后3~24h出血量分别为(240.12±64.09)ml、(51.26±15.04)ml、(61.26±19.80)ml,均比A组出血量少(P0.05);C组患者术中和术后0~2h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0~2h、术后3~24h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A组(23.81%)(P0.05)。A组采取增加药物止血措施的比例为19.05%,显著高于C组(2.33%)(P0.05)。结论:术中含服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较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和单纯缩宫素给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者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3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再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252 4±56 ml,与对照组358±63 m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实验组手术后给予经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并静滴缩宫素;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静滴缩宫素。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探讨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产妇于胎儿娩出时宫颈肌注缩宫素,B组产妇肛塞米索前列醇片,C组产妇同时宫颈肌注缩宫素与肛塞米索前列醇片,对比三组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小时出血量A组>B组>C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A组>B组>C组;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肛塞米索前列醇片较缩宫素具有更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用于减少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腔内直接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组(研究组)与单纯缩宫素给药组(对照组A)、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对照组B)、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组(对照组C)、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对照组D)5组,每组各30例。观察5组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副反应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小时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A(P<0.01);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及对照组D(P<0.01);各组产妇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发生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且副反应少,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4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27例为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加宫体注射缩宫素20u、B组132例为术中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10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素前列醇600ug;C组125例为术中宫体注射宿宫素20u再静脉注入10u,术后再静脉注入缩宫素20u。观察各组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副反应。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A组(145±42.4)ml,B组为(151士39.7)ml,C组(238±54.5)ml,术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A组(204±61.5)ml,B组为(196±56.4)ml,C组(318±64.7)ml.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组与单用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服米索前列醇组与直肠置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直肠置药组与口服药组比较,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副反应轻。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伍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直肠给药比口服给药副反应轻.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时应用10%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35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79例.观察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5ml,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IU,胎儿娩出后将米索前列醇400μg塞入肛门内5cm处,紧帖直肠前壁;对照组:未滴注葡萄糖酸钙,余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后血清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3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1min Agp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时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可用于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具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产妇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方法,对照组产妇仅使用静脉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胎儿分娩后立即服用米索前列醇400μg,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孕产妇实行剖宫产分娩的时候,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同时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促进宫缩,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降低孕妇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捆绑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方案对剖宫产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运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剖宫产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宫腔填塞纱条治疗,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结合子宫捆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捆绑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对剖宫产分娩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良好,可降低产后出血量,降低FIB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寻求更为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行剖宫产术患者50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胎儿娩出后,立即给米索前列醇400ug口服,缩宫素20U宫体注射为用药组310例,在胎儿娩出后单独宫体注射缩宫素20U为对照组295例,术后两组均常规予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堆持,若输液结束,宫缩欠佳则予同样剂量缩宫素继续维持,并配合按摩子宫等措施直至宫缩好转。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3%(7/310)、15.9%(47/295),出血量平均分别为292.68ml、410.35ml。二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出血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法方便、安全、价廉,宜于临床推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1.
周素红 《生殖与避孕》2013,(11):786-78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清宫治疗稽留流产(A组)的临床效果,并与32例苯甲酸雌二醇加清宫治疗稽留流产者(Bgg)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服药后6h内胚胎排出27例(51.92%),宫颈软化扩张率为100%,手术时间为5.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9.3±8.5ml,术后出血时间为4.2±1.3d,均1次清宫成功,疼痛程度轻,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0%);B组服药后6h内均未见胚胎排出(0%),宫颈软化扩张者占6.25%,清宫前需扩宫,手术时间为11.2±3.5mim,术中出血量为60.0±10.6ml,术后出血时间为10.1±2.3d,26例(81.25%)1次清宫成功,疼痛程度明显及MS-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13.46%);各项观察指标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应用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对产妇产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凝血因子的影响,为产后出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120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巨大儿,多胎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组,每组40例.A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通过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B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同时20 U催产素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缓慢静脉滴注;C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U,同时米索前列醇400 μg直肠给药.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3组产妇产后2,24 h时出血量,并测量3组产妇产前、产后血液中AngⅡ和凝血因子Ⅷ、Ⅸ水平,记录产妇分娩前和胎盘娩出后2 h收缩压情况.结果:A、B两组产妇产前和产后血液中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产后血液中AngⅡ较产前增高(t=7.196,P=0.009).A、B两组产妇产前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Ⅷ和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产妇血液中的2种凝血因子水平产后高于产前(均P<0.05).3组产妇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妇产前和产后2 h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联合使用能提高产妇产后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和凝血因子水平,有效抑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剖宫产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其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8±1.7)d;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伤口脂肪液化现象,但并无感染;且本组40例患者均未发生产褥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89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其中59例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结果:(1)我院近10年来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2.26%(896/39726),中央性前置胎盘中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6.58%(59/896);(2)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史;(3)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未并发胎盘植入者(2χ=70.944,P=0.000),并发胎盘植入者平均出血量高达2846.19m l;(4)所有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子宫切除率为25.42%(15/59),保守性手术为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和子宫动脉结扎等,而未并发胎盘植入者子宫切除率为0.96%(8/837)。结论:(1)对高龄的、有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2)为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因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对母儿造成的危害,强调终止妊娠前的充分准备;(3)治疗上保守性手术和子宫切除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60例子痫前期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比较2组产妇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后2 h和手术结束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剖宫产前后血清Ca2+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产妇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2 h和24 h,研究组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15.00%(12/8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36.25%(2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7,P=0.002)。剖宫产后,2组产妇血清Ca2+浓度均比剖宫产前升高(均P<0.05),血红蛋白含量均比剖宫产前降低(均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6.25%)和对照组(1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子宫切除术和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特点以及选择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产科出血因素行子宫切除或者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子宫切除的患者中,胎盘因素10例,占62.5%(前置胎盘/胎盘植入7例,胎盘早剥伴有凝血功能障碍3例),子宫异常4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子宫切口延裂致阔韧带血肿和子宫破裂各1例)占25%;羊水栓塞致DIC后切除子宫2例占12.5%。19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前置胎盘3例,占15.8%,子宫收缩异常13例(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中剖宫产4例、双胎4例,急产产后出血2例,巨大儿1例,巨大子宫肌瘤2例)占68.4%,剖宫产并发症3例(子宫切口延裂致阔韧带血肿和子宫动脉瘤各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例)占15.8%,其中2例栓塞失败,分别行子宫切除术和开腹探查血肿清除术。子宫切除术平均出血量(4 593±2 727)ml,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平均出血量(2 601±90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组有11例出现了DIC表现占68.7%。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发生DIC1例,占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者均为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是栓塞术作为保守治疗可以保留生育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尽早采用,一旦发生了严重的DIC和休克,则失去了机会。而保守治疗不能短时间见效,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围手术期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分析和介绍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控制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疤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共97例。根据术中胎盘与子宫附着情况分为3组,其中胎盘植入组39例,胎盘粘连组18例,正常剥离组40例。胎盘植入组中有5例于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下段球囊阻滞。分析各组患者产前、术中及术后的出血、输血、严重并发症及母儿预后情况。结果:(1)胎盘植入组的产前出血率为43.6%,明显低于胎盘粘连组(67.7%)及正常剥离组(72.5%)(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胎盘粘连组和正常剥离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990±1226)ml、(950±300)ml和(625±383)ml,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为(2208±1409)ml、(1189±822)ml和(773±554)ml,3组的术中和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植入组中37例(94.9%)输血,平均输血量为(2005±1198)ml;胎盘粘连组中16例(88.7%)输血,平均输血量为(963±393)ml;正常剥离组23例(57.5%)输血,平均输血量为(1091±833)ml。胎盘植入组的输血率和输血量均显著高于胎盘粘连组及正常剥离组(P均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胎盘植入组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滞的5例患者的出血量中位数为1000ml,平均1020ml,明显低于未行球囊阻滞者(中位数2000ml,平均2135ml)(P0.01)。(3)胎盘植入组和胎盘粘连组分别有26例(66.7%)和1例行子宫切除术。(4)无孕产妇死亡。1例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6000ml,一度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病愈出院。1例孕29周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其余新生儿均存活病愈出院。结论:疤痕子宫合并中央性行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围手术期出血量及输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术前应做好大量输血准备。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出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3,自引:0,他引:123  
Zhao Y  Li X  Peng Y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7):403-40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82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64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催产素组5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UI。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12±560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为208±554ml;催产素组为345±64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椎管内分娩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建卡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要求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病例83例,按是否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将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37例)和非镇痛组(46例)。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组的催产素使用率为62.2%,显著高于非镇痛组(21.7%)(P0.01)。镇痛组镇痛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9.43±0.50)分vs(3.16±0.69)分,P0.01]。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VBAC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50例,35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15例行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 140.00±184.00)mL]、输血量[(684.00±118.00)mL]低于对照组[(1 507.11±300.62)mL,(900.00±17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28)。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够降低出血量及输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