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医源性因素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肱骨下段、骨缺损,9例骨髓炎,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医源性成因。治疗方法采用带血管的骨移植。结果肱骨下段骨不连、骨缺损的成因均与医院性因素有关。本组36例,其中3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5个月。骨不连、骨缺损行骨移植后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骨髓炎治愈。结论医源性技术缺陷是外伤性肱骨下段骨不连、骨缺损的重要因素,显微外科治疗外伤性肱骨下段骨不连、骨缺损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避免Ⅱ期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缺点,探讨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至2004年4月,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骨不连)在我院接受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方法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平均随访28个月(13~55个月),32例(91.4%)获得感染控制。8例骨不连患者,其中4例骨愈合;1例因感染复发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感染控制、骨连接;3例再不连患者,2例自体骨移植获得连接,1例再不连及另2例感染复发患者未接受再次治疗。结论: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较高的感染控制率,但是骨不连伴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骨再不连的发生率高。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四肢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生物活性玻璃配合内固定治疗四肢骨不连及骨缺损83例。骨不连部位:肱骨中下段15例,尺桡骨中段11例,股骨远端9例,胫骨上段7例,胫骨远端19例。新鲜骨折骨缺损15例,良性骨肿瘤骨缺损7例;术后定期进行患肢功能及影像学评价。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经4~25个月(平均10.3个月)随访,所有骨不连骨缺损部位均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物活性玻璃治疗骨不连、修复骨缺损安全可靠、方便有效,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9例(20个部位)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患者进行清创、外固定、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方法 治疗,其中自体骨移植14例(15个部位),异体骨移植5例.结果 平均随访32.7个月(20~56个月).5例异体骨移植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其中3例获得骨愈合,外固定指数是(2.22±0.84)个月/cm;2例发生骨不连,再次手术取自体松质骨植骨获得骨愈合.14例(15个部位)自体骨移植患者,2例(2个部位,13.3%)感染复发导致植入骨吸收骨不连,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骨连接、感染消灭;12例(13个部位,86.7%)骨愈合患者,外固定指数是(1.96±0.74)个月/cm.共3例(4个部位)发生再骨折,分别接受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获得骨愈合.结论感染性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采用自体颗粒状松质骨移植是合适的;异体骨移植骨不连发生率高、外固定时间长,应慎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带血管长段骨组织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血管的长段骨嵌入骨折缺损处,观察影响长段骨移植存活的因素及骨愈合的情况。结果:本组5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14年。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3例,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1,1上半后骨折愈合1例。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为100%,骨愈合率为100%。结论:带血管长段骨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移植骨组织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好,是治疗长段骨缺损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用5种外科方法修复四肢骨缺损共44例,包括自体骨移植,24例成功,3例失败;骨剥皮术5例均成功;显微外科方法4例成功,1例失败;异体半关节移植3例成功;肿瘤内假体置换3例成功,1例失败.术后随访,平均4年3个月,总成功例数39例(88.6%),失败5例(11.4%).对五种方法的优缺点、适应症选择,失败原因,外伤性骨缺损的成因及予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18例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患者行骨外固定术.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后随访5~48个月,全部达到骨性愈合.且使用外固定方法治疗中下段骨折的骨髓炎骨缺损,对骨折的愈合有明显影响.结论 掌握创伤性骨髓炎的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操作骨外固定技术,能很好地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CD钢板结合植骨治疗青壮年肱骨干骨折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 2011年,收治并获得随访的闭合肱骨干骨折3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LCD钢板固定,一期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肩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6个月.无内固定失败及骨不连发生;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及钢板失效.最终随访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LCD钢板固定加一期植骨术是治疗青壮年肱骨干骨折的最佳治疗因素,患者因素、手术技术方面因素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同种骨治疗骨缺损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同种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例接受同种骨移植的骨缺损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观察术后植骨部位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除1例因感染而失败外,其余均达到骨性愈合或基本愈合。结论 同种松质骨移植后的骨愈合优于皮质骨,插入植骨、紧密对位、坚强内固定有利于植入骨的愈合。同种骨移植是临床治疗骨缺损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同种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 0例接受同种骨移植的骨缺损患者平均随访 37个月 ,观察术后植骨部位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除 1例因感染而失败外 ,其余均达到骨性愈合或基本愈合。结论 同种松质骨移植后的骨愈合优于皮质骨 ,插入植骨、紧密对位、坚强内固定有利于植入骨的愈合。同种骨移植是临床治疗骨缺损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全部采用LCP+重建钢板+自体植骨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病例。依据Constant Murley评分,11例患者术前肩关节评分 22.6±4.7,术后6个月评分72.5±6.8。结论 采用LCP+重建钢板+自体植骨技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段骨缺损性萎缩型骨不连的发病原因,Ilizarov外固器固定微创治疗大段骨缺损性萎缩型骨不连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大段骨缺损性萎缩型骨不连25例,开放手术10例;微创手术15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8-21岁,平均15.6岁;肱骨2例,股骨3例,胫骨6例。骨缺损长度8-20cm,萎缩长度3-9cm,运用Ilizarov外固器固定,近、远干骺端微创截骨延长,萎缩段重叠加压,通过X线摄片,观测重叠段愈合时间和骨延长长度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最短1年,最长4年1个月,平均27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坚强愈合,肢体长度得到恢复,随访期内未发现再骨折病例,骨逐渐塑形接近正常。结论大段骨缺损性萎缩型骨不连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原因是骨生长发育旺盛时,出现外伤骨折或病理骨折后长期不愈合,邻近骨不连处骨受到影响而生长发育缓慢,干骺端骨干继续生长发育,而造成大段骨缺损性萎缩型骨不连,运用反复植骨内固定手术复杂,不符合其生物力学而易失败,运用Ilizarov外固器固定,萎缩段加压重叠、截骨延长在微创治疗下快速达到骨坚强愈合,同期重建患肢长度,最大限度恢复伤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双钢板固定肱骨干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肱骨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治疗中的要点。方法:收集本院22例肱骨干下段骨折及骨不连的病例,手术治疗时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的方法。结果:经过随访的22例病例骨折均得到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钢板固定强度大大提高,可有效预防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术后可早期活动,避免了因长期固定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对骨不连再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肱骨巾下1/3骨不连的双重建钢板同定法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中下1/3骨不连患者取出原内固定物、修整骨折端后,采用双重建钢板分别放置于肱骨外侧和前侧或前内侧,钢板平面交叉放置固定,自体髂骨移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2.7a,28例均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重建钢板固定加植骨法是治疗肱骨中下1/3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85年至2003年,本院共收治胫骨骨缺损28例。其中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牵拉骨生长术12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结果 自体松质骨移植10例,深部感染1例,再发骨折1例;骨不连2例,平均愈合时间为30周,全部病例行2~5年随访。牵拉骨生成技术12例,骨缺损愈合延迟愈合4例,平均愈合时间38周,1例因治疗失败而行截肢术。带血管蒂腓骨移植6例,除1例8个月骨性愈合外,术后3~6个月均达骨性愈合。供体部位病变1例,再发骨折发生1例,二次手术愈合。结论自体质骨移植、游离带血管蒂蒂腓骨移植、牵拉骨生成技术等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疗效比较肯定,但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带血运骨移植修复骨快报效果较好,但仍有许多影响骨移植效果的因素不容忽视,作者于1990年1月~1994年12月共完成吻合协管的活骨移植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6~57岁。骨缺损原因:外伤性骨缺损所致骨不连接13例、先天性胜骨假关节2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3例、骨髓炎病灶清除后骨缺损4例。骨缺损最大长度12cm,最小4cm。9例病人合并不同长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骨一皮瓣复合组织移植或骨移植加腓肠肌皮瓣移位,同时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瓣移植应用情况见附表。附表骨瓣移植应用情况2结果22例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去除骨不连断端硬化骨,打通骨髓腔,将骨折两端骨皮质凿成粗糙面,骨不连间隙大于3mm时给予植骨,切取健侧带有骨膜监测皮岛的胫骨外侧穿支骨膜瓣,将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于骨不连处。临床上治疗骨不连12例,其中胫骨中下段骨不连伴骨缺损8例、肱骨中段骨不连4例,切取穿支骨膜瓣最大面积为10cm×6cm,最小6cm×3cm。结果 临床应用12例,监测皮岛均成活,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X线检查显示术后3~6个月骨不连完全愈合,髓腔再通,无短缩畸形及再骨折等现象,肢体活动及行走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穿支骨膜瓣游离移植治疗骨不连,效果可靠,是一种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联合VSD技术治疗外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外伤性骨髓炎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9~67岁,平均35.6岁。所有患者均先彻底病灶清除、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置入病灶区、VSD技术封闭创面,7~14天后再次清创,视创面情况更换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及VSD,或行创面游离植皮、组织瓣转移或同期进行骨移植术。结果:所有患者获6~27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13例患者经该法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控制,创面经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等方法均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3.6天,肢体功能得到保留。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结合VSD技术治疗外伤性骨髓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肱骨远端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显微外科修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解剖钢板固定为支架,取吻合血管的腓骨置入式移植方法,修复肱骨远端骨缺损与骨不连12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与营养调理,术后着重进行患肢伤口周围、受区与供区的护理、出院前功能锻炼的指导等。结果:经围手术期的护理与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无并发症发生,经3月~24个月随访,移植腓骨全部成活,退行变的肘关节面骨质恢复正常,肘关节仲屈,前臂旋转功能获得恢复,肢体的短缩获得纠正,持重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本组邻近肘关节的肱骨远端骨不连均行外科手术2次~5次,硬化的骨质已累及肘关节的冠状窝,采用一般的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无法获得固定,也可能进一步累及关节功能,而在解剖钢板固定支持下,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段可在相对稳定环境下获得愈合;该法护理简便,痛苦少,病程短,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cortication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采用D?cortication法治疗骨不连患者47例,其中胫骨27例,股骨干13例,肱骨7例,4例接受骨移植;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4-18个月,经影像学证实,患者骨不连全部治愈,均实施一次手术。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D?cortication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