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对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效果,评估中医药治疗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云南省从2005~2015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5560例,对患者治疗初始(0个月)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90、96、102个月)的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降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和升高卡洛夫斯基积分有明显疗效,中医药治疗后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稳定或升高,12、18、24、30、36、42、48、54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8+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稳定或下降,12、18、24、30、36、42、48、54、60、66、72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24、54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可阶段性地稳定或减缓CD4+T淋巴细胞下降速度,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进而对延缓艾滋病病程进展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AIDS)患者CD4/CD8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数据库"中接受中医药治疗达12个月,治疗前后均做过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检测,人口学数据完整的847例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D4/CD8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小、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较低,中医药介入时已经开始高效抗逆转录治疗(HAART)的艾滋病毒(HIV)/AIDS患者,中医药治疗后CD4/CD8上升的可能性更大;而女性、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较高,中医药介入时已经开始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中医药治疗12个月后CD4/CD8处于正常范围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尽早对患者采用中医药联合HAART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CD4/CD8的恢复,对存在不利因素的HIV/AIDS患者,应针对性地给予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治疗ⅡB期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5例ⅡB期HIV/AIDS病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HAART治疗,试验组在HAART治疗基础上加用康爱保生丸口服,治疗24个月。评价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疾病进展情况,比较两组CD4+T细胞计数及HIV病毒载量水平。结果?最终512例患者完成试验,试验组404例,对照组108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12、18、24个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及试验组治疗后12、24个月后病毒HIV-RNA载量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12、18、24个月,试验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更低,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更高(P<0.01),治疗后12、24个月时病毒HIV-RNA载量更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分、身体、情志及其他情况积分下降,对照组总分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总分、身体、情志、能力及其他情况降低(P<0.05,P<0.01)。试验组进入Ⅲ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1.715个月(P<0.01)。结论?康爱保生丸联合HAART治疗AIDS有一定疗效,可延缓艾滋病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云南省8所中医医疗机构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中医药或中西药合用治疗HIV/AIDS的患者.分析中医药对疗效性观察指标(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和安全性观察指标(外周血象、肝肾功)的作用.结果:治疗满2年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下降、卡洛大斯基积分显著上升.治疗满1年的患者,CD4细胞计数显著上升.相邻时点间多重比较,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0月与6月差异均显著、卡洛夫斯基积分18月与24月差异也显著,而其余相邻时点间却无显著差异.艾滋病分期和治疗方法因素对疗效指标未发现明显影响.安全性指标未见不良影响.结论:中医药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生存质量,提高CD4细胞计数,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合并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43例患者服用扶正抗毒胶囊/康爱保生胶囊每次6粒,每天4次;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卡洛夫斯基积分、肝功能、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43例患者(26例AIDS、17例HIV感染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卡洛夫斯基积分、免疫学指标、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有效26例,占60.5%,稳定8例,占18.6%,无效9例,占20.9%,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79.1%.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改善或稳定.结论:中药可增强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其症状、体征,对肝功能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扶正抗毒丸对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采用扶正抗毒丸治疗的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HIV/AIDS患者180例,分析治疗前后6个时间点(0、12、24、36、48、60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候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口服扶正抗毒丸后,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的加长而逐渐上升并维持稳定,有效率为66.67%~87.50%,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乏力、气短、恶心、自汗、盗汗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扶正抗毒丸可使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改善,免疫功能一定程度的恢复,CD4~+T淋巴细胞计数提高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对133例HIV/AIDS患者进行临床调查与12个月的随访,使用人机结合的方法对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时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数,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中医证侯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患者入组时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脾气虚弱、肝胃不和;随访12个月后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脾气虚弱、脾肾阳虚.其中入组时肝胃不和证患者的CD4+、CD8+计数均高于脾气虚弱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P<0.05或P<0.01),肝郁气滞证患者CD8+计数高于脾气虚弱证患者(P<0.01);随访12个月后CD4+、CD8+计数在HIV/AIDS不同证型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12个月后HIV/AIDS不同基本证型患者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CD8+计数分层与HAART治疗12个月后的免疫学应答情况的关联系数r=0.3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数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钦  赵景云  金玉才  段俊国 《中草药》2016,47(19):3469-3474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扶正抗毒丸对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艾滋病(AIDS)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单纯HAART)和试验组(服用扶正抗毒丸满1年后,在扶正抗毒丸的基础上加入HAART);分别在治疗0、6、12个月对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和卡洛夫斯基积分(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监测CD4+、CD4+CD45RA+、CD8+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12个月时,计算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的免疫重建成功率(77.53%)、在治率(89%)均高于对照组(成功率58.97%和在治率78%),不良反应发生率(4%)、失访率(3%)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失访率12%);CD4+、CD4+CD45RA+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症状体征总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卡洛夫斯基积分则显著升高(P0.001)。结论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在未行HAART前长期服用扶正抗毒丸可有效提高患者后期接受HAART时的免疫重建成功率及CD4+、CD4+CD45RA+、CD8+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观察中医药(CM)对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cART)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信息来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中医项目地区服用cART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服用中药来分为CM+cART组和cART组,比较两组患者2004、2006、2009、2012年CD4~+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共有487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CM+cART组323例,cART组164例。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的CD4~+细胞计数逐年均有增高趋势,CM+cART组的增高趋势高于cART组(F=3.908,P0.05)。2009、2012年与cART组比较,CM+cART组患者CD4~+细胞计数增加(t=2.411,2.274,P0.05)。结论中医药有助于提高HIV/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经中医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CD4细胞计数、症状体征总积分、Karnofsky积分前后变化情况.并对比美沙酮维持HIV/AIDS患者与普通吸毒HIV/AIDS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20例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中医药临床治疗后,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降低,Kamofsky积分显著上升.美沙酮维持HIV/AIDS患者与普通吸毒HIV/AIDS患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药抗HIV/AIDS治疗对改善吸毒人群HIVA/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江蓉  孙建军  陈军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医杂志》2011,52(13):1122-1123,1127
目的 调研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398例,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将患者分成气虚证、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湿热证、气虚兼挟痰瘀证、气虚兼挟血瘀证和无证可辨6种证候。结果 HIV感染者110例,AIDS患者28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气虚兼挟湿热证以及无证可辨者比例均显著高于AIDS患者(P<0.05);而AIDS患者属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血瘀证者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5)。结论 HIV感染者以气虚兼挟湿热证为主,AIDS患者以气虚兼挟阴虚证和气虚兼挟血瘀证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阐述国内对HIV/AIDS 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简介新疆地区开展HIV/AID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的成果;总结目前我国中医药防治HIV/AIDS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展望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方法:总结艾滋病头痛中医诊疗相关国内外文献,通过专家组论证等方法, 设计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问卷, 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进行修订,初步建立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调护及疗效评价规程。结论:该规程明确了艾滋病病症含义与病因病机,建立中医标准化诊疗服务,同时体现了宣教、随访及院内外连续性诊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HIV/AIDS动物适宜模型的建立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IV/AIDS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结合中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实践,HIV/AIDS的病种特性,中医基本理论特色,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筛选研究的可行性和挑战,为开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带状疱疹发病率较高,皮肤损害面积大,治疗困难,愈合时间长,治愈后易复发,是HIV感染者即将进入艾滋病期的一种重要的机会性感染。通过古今文献及临床实践,总结其病机关键是外受毒邪,湿热内蕴,发于肌肤,病位主要在肝胆,与心、脾密切相关。证型主要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本文从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治疗等方面探讨艾滋病带状疱疹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conventional medicine,the use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patient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benefi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long-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 are encouraging and hopeful, but inconclusiv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被调查者按照统一标准填写《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其主要症状和证候特点。结果:通过对54个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8个公因子并结合碎石图,得到4个主公因子分别为气虚因子、湿热因子、气逆因子和气滞因子。结论:河南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脾气虚弱证为主,兼有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证,其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肾、肝、胃、心、肺等多个脏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血常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总结在我省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满2年并有完整血常规资料的患者,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常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对入组时即已开展HAART联合中药治疗的370例患者中满2年,且血常规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治疗后第12个月、第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除血红蛋白显著上升外,其余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后第12个月、第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HIV/AI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HARRT联合中医药治疗对其血常规影响及变化有一定特点,中医药治疗可增强HARRT疗效,表现在血常规的指标上可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发热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会军 《环球中医药》2011,4(5):333-336
目的 通过研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发热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探讨HIV/AIDS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发热临床调查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填写调查表.结果 通过症状体征分析,提示HIV/AIDS发热以低热常见,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内伤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HIV/AIDS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重建HIV感染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及HARRT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29例HIV/AIDS患者依据国家标准分组,将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列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