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鼠肝癌变过程中总RNA及不同分子形式GGT的表达与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γ-谷氨酰移换酶和总RNA的表达与动态改变,以0.05%的2-乙酰氨基芴诱导SD大鼠肝癌发生,观察鼠肝在癌变过程中的组织学改变及总RNA浓度和GGT比活性的动态改变。结果表明,大鼠摄入2-FAA后,鼠肝大鼠表达出GGT,并引起血中GGT活性异常,实验组血清总GGT,肝组织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GT活性异常;实验组血清总GGT,肝组织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鼠肝癌癌变过程中GPDA总活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强晖  黄介飞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4):461-464,487
对化学致癌剂2-FAA诱发鼠肝癌过程中血清、肝组织中GPDA总活性进行动态观察。在肝脏由癌前病变到癌变过程中,早期血清GPDA总活性升高,肝细胞可溶性GPDA减少;后期血清和肝组织中GPDA总活性均升高。研究结果提示,实验鼠肝癌血清GPDA总活性升高,早期是肝细胞释放增加,后期是肝细胞合成增加并释放入血。  相似文献   

3.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及正常大鼠各脏器(肝、脾、肾、心、脑、肺、胃)GD3合成酶(CMP-NeuAc:GM3唾液酸转移酶;ST2)及目前报道的其他4种鞘糖脂唾液酸转移酶(ST1、3、4、5)的活性,企图从中选择一种ST2含量高、活性高的组织作为酶分离纯化的材料。结果表明,ST2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癌组织中特异性升高,从而提示此组织可用作ST2分离纯化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谷胱甘肽 S-转移酶 ( GST)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是否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价值。方法 :以化学致癌剂 2 -乙酰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 ,检测其癌变过程中组织和血清 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摄入 2 -乙酰氨基芴 2周后 ,血清 GST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升高 ;第 4周时 GST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1) ;到第 6周时 ,GST活性达到最高 ,为正常对照组的 11倍之多 ,以后 GST活性逐步缓慢下降 ,到第 12周 GST活性趋于正常水平 ( P>0 .0 5 )。肝组织中 GST比活性上升幅度较快 ,第 4周时已达最高水平 ,而第 6周时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 ,随后逐步升高 ,到第 12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没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GST是癌变早期的标志酶 ,血清 GST活性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大鼠诱发肝癌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T)的相关性,用高效液相色层析(HPLC)纯化了荧光标记的受体底物(Gnβ1-2Mα1-6(Gnβ1-3)Mβ1-4Gnβ1-2Gn-PA),用β14GT荧光标记受体底物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了大鼠诱发肝癌中肝组织的酶活性,发现随着诱癌周数的增加,肝脏酶活性逐渐增高,在第14周癌前期时酶活性达到最高,以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6.
应用Wistar大鼠饲喂甲氨基偶氮苯(3′-MeDAB)造成实验性肝癌模型,与此同时饲喂刺五加多糖动态观察了癌变过程中,肝脏r-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肝脏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Ⅲ(GnTⅢ)和r-GT免疫组化定位、肝脏病理组织等和脏器系数等改变,结果显示:(1)r-GT活性于实验第4天即明显升高(2.3倍),至实验结束时可达对照组的40倍,GnTⅢ和r-GT免疫组化定位,在癌变前期增生结节的胞浆中已有明显表达,随病程进展其改变的强度均与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相吻合,表明GnTⅢ和r-GT在反映肝细胞癌变方面,确实是一个早期应用价值的指标。(2)刺五加多糖对实验性肝癌的形成似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γ-谷氨酰移换酶糖链异质体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化学致癌剂2-FAA诱发鼠肝脏癌变,对癌变过程中的肝脏组织GGT总量及GGT糖链异质体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提示肝癌组织GGT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GT活性随癌组织肿块的增大而增高;肝癌组织中的GGT对ConA的亲和性也呈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鼠诱发肝癌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T)的相关性。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纯化了荧光标记的受体底物(Gnβ1-2Mα1-6(Gnβ1-2Mα1-3)Mβ1-4Gnβ1-2Gn-PA),用β1,4GT的荧光标记受体底物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了大鼠诱发肝癌中肝组织的酶活性,发现随着诱癌周数的增加,肝脏酶活性逐渐增高,在第14周癌前期时酶活性达到最高,以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胎鼠(孕20d)及出生第一天中酶活性与癌前期相似,说明在肝组织增生期此酶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9.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肝癌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的血清β2-微球蛋白进行了检测,发现三组病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与血清ALT、ASTL、r-GT、白蛋白及球蛋白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人体胎盘分离纯化GST-π并建立血清GST-π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73例正常人及193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血清GST-π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食道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显著升高(P<0.01~0.0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68.4%、66.6%和57.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阳性率为79.6%,特异性95.4%。提示血清GST-π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血清β2-微球蛋白进行了检测,发现三组病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与血清ALT、AST、γ-GT、白蛋白及球蛋白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病中刺五加对肌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6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喂普通饲料)、3-甲基4-双甲氨基偶氮苯(3-Me-DAB)组(喂含0.06%3Me-DAB饲料 10周)和刺五加组(饲喂同 3-Me-DAB外、另加入刺五加 4.5g/kg饲料,用常规方法检测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微量化学发光造检测吞噬细胞活性(PMN-CL)。结果1.PMN-CL检测峰值、积分值和吞噬细胞指数,3-MeDAB组较正常组和刺五加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2.全血GSH-PX活性、SOD活性,刺五加组较3-MeDAB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刺五加组和3-MeDAB组均较正常组升高(均P<0.05)。结论刺五加在大鼠实验性肝癌诱发过程中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对抗致癌剂引起的机体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代偿性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化学致癌原N-二乙基亚硝胺(DEN)诱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肝癌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 SD大鼠 75只分成 7组,每天 DEN 8mg/kg i.g 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分别不同途径预防性给予GSH。结果:对照组16w后大鼠的肝脏癌变率为76.5%,伴有镜检典型的弥漫性癌结节、畸型核分裂和重度肝硬化及胆管炎,于 12w及 16w AKP及 γ-GT明显增高;同剂量 DEN 16w伴以 GSH 150mg/kg、300mg/kg、 1000mg/k(ip)及 1000mg/kg( ig) 16w,明显降低癌变率,分别降为11.1%、16.7%、16.7%及18.2%;GSH大剂量组大鼠未癌变,肝组织仅见少量纤维增生,AKT及γ-GT值与正常大鼠无显著差异;DEN诱癌12w后用GSH治疗4w对大鼠肝脏癌变率无明显防治效果。结论:早期用外源性 GSH对 DEN诱发大鼠肝癌有预防作用,DEN诱发肝癌形成后用CSH无效。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血清,脑脊液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血清、脑脊液五项酶活性。结果表明急性呼吸衰竭血清五项酶活性(AST、LDH、CK、GGT、HBD)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病例除呼衰外均并发心衰、脑水肿,发生率与血清中AST、HBD、CK、LDH、GGT酶活性升高相平行。存活病例血清酶活性较正常对照升高2 ̄4倍之间,死亡酶活性较正常升高4 ̄6倍之间,死亡病例酶活性又较存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人肝癌细胞分化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用丁酸钠处理Bel-7402人肝癌细胞,测定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醛缩酶,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的比活性变化,并观察细胞增殖速度改变。结果;2.5mmol/L和5mmol/LSB处理后,Bel-7402细胞增殖明显抑制,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反映肝细胞癌变标志酶GT和ALD比活力也明显降低,而反映肝细胞要  相似文献   

16.
血清GGT/ALP比值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GGT/ALP比值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周铁成@卢宝弼@严立军@索丽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肝疾病1张锦生,应越英.以γ-谷氨酰转肽酶为标记对实验肝癌癌变过程的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3;10(4):263~2?..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癌组织中CD3合成酶升高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经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及正常大鼠各脏器(肝、脾、肾、心、脑、肺、胃)GD3合成酶(CMP-NenAc:GM3唾液酸转移酶;ST2)及目前报道的其他4种鞘糖脂唾液酸转移酶的活性,企图从中选择一种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鼠肝癌形成早期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LPO含量从DEN(二乙基亚硝胺)注射后第二周开始逐渐上升,到第五周肝癌结节形成时达最高水平。GST活力在第一周上升,且可为含AAF(0.02%N-2-乙酰氨基笏)饲料的喂养而增强。GSH-PX和CAT活力均在第三周后逐渐下降。上述变化的有序性、规律性及其相互关系表明,脂质过氧化物增加及其清除酶系统机能障碍在肝癌早期病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探讨了环孢素A(CsA)肾中毒与肾脏血栓素A2(TXA_2)、前列环素(PGI_2)的关系。实验中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二组,I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CsA中毒组。于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以及尿中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等指标,最后进行肾脏光镜检查。结果发现,CsA中毒组大鼠尿中的TXB_2显著升高,而尿中6-keto-pGF1a稍低于正常对照组,TXB_2/6-keto-pGF1a比值明显升高。实验证实,中毒剂量的CsA引起肾脏TXA_2/PGI_2平衡常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大鼠肝癌形成早期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规律进系统观察。结果表明:LPO含量从DEN(二乙基亚硝胺)注射后第二周开始逐渐上到第五周肝癌结构节形成时达最高水平。GST活力在第一周上升。且可为含AAF(0.02%N-2乙酰氨基笏)饲料的喂养而增强。GSH-PX和CAT活力均在第三周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