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北省哨点监测<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为儿童病毒性腹泻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0年河北省卢龙县哨点监测医院<5岁腹泻住院病例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轮状病毒分型采用半巢式两轮RT-PCR方法。杯状病毒检测及分型、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检测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2 925例粪便标本,病原总体阳性率为65.61%(1 919/2 925)。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2.80%(1 252/2 925)、22.12%(647/2 925)、6.19%(181/2 925)、3.56%(104/2 925)。2010-2017年病毒性腹泻主要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59.30%,1 017/1 715),2018-2020年以杯状病毒感染为主(53.43%,109/204)。轮状病毒阳性率峰值出现在冬季,以12~17月龄婴幼儿最高(52.96%,483/912)。轮状病毒阳性标本,G/P分型以G9P[8]型为主(58.31%,730/1 252),其次为G3P[8]型(8.15%,102/1 252)。杯状病毒以诺如病毒Ⅱ组为主,2011-2016年和2018年优势基因型分别为GⅡ.4[P31]型和GⅡ.3[P12]型。结论 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是2010-2020年河北省卢龙县<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优势病原体,冬季为主要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1 年宁夏地区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HAstV)及肠道腺病毒(HAdV)感染情况。方法 2011 年收集宁夏不同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 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 法进行分型鉴定;采用RT-PCR 或PCR法检测HuCV、HAstV和HAdV。结果 共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标本690 份,其中HRV占2.17%(15/690)、HuCV 占21.74%(150/690)、HAstV 占3.19%(22/690)、HAdv 占6.52%(45/690)、混合感染占4.20%(29/690)。15 份HRV 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结论 2011 年宁夏地区病毒性腹泻主要以<2 岁婴幼儿为主,HuCV是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河南省监测哨点5岁以下腹泻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感染杯状病毒(HuCV)、人感染星状病毒(HAtV)及肠道腺病毒(EAd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4个哨点医院腹泻儿童住院病例粪便样本880份,ELISA法检测A组HRV并进行G/P基因分型;二步法多重RT-PCR检测B/C组HRV、HuCV和HAtV,单重PCR检测EAdV;对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594份(含混合感染样本24份):HRV 370份,阳性率42.0%,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小年龄组高于大年龄组;HuCV 162份,阳性率18.4%;HAtV 69份,阳性率7.8%;EAdV 17份,阳性率1.9%,3种病毒的城市总阳性率高于农村。A组HRV存在以G9P[8]为主的多种型别,秋季和春季有两个显著高峰;HuCV以诺如Ⅱ型为主,存在春季感染高峰。阳性病例以0~12月龄(HRV)和3~5岁(HuCV)为主;临床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性别及地区分布存在病原学差异。结论 河南省监测哨点5岁以下患儿中存在较高的腹泻病毒感染率,不同感染类别呈现不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和开展感染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地理位置、覆盖人群和就诊量,在本区3所三级医院、9所二级医院和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填写门诊病例个案调查表,采集粪便样品进行5类病毒和8类细菌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共纳入感染性腹泻病例9 301例,病原阳性率为55.7%(5 179)。单一病毒、单一细菌和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6.7%(2 481)、17.0%(1 579)和12.0%(1 119)。单一病毒阳性病例中,诺如病毒阳性率最高(15.4%,1 428/9 301),其次为轮状病毒(7.2%,667/9 301);单一细菌阳性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最高(6.7%,619/9 301),其次为非伤寒沙门菌(3.3%,305/9 301);混合感染病例中,病毒-细菌阳性率最高(4.9%,459/9 301)。诺如病毒(17.0%,838/4 938)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7.2%,354/4 938)阳性率在20~59岁年龄组最高,轮状病毒(9.4%,178/1 896)和非伤寒沙门菌(4.9%,93/1 896)阳性率在0~4岁年龄组最高。诺如病毒年度流行呈现春季和秋季2个高峰,轮状病毒呈现冬季高峰,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呈现夏季高峰,非伤寒沙门菌呈现夏季小高峰。结论 2013-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阳性率高,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优势病原体,病原在不同年龄组分布存在差异,优势病原季节性流行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中病毒病原谱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用药和疫苗的研发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4-2017年上海市某儿科医院<5岁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采用ELISA、荧光PCR以及巢式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 共采集粪便标本1 018份(男性患儿671份,女性患儿347份),病毒阳性检出率高达40.57%,每年秋、冬季节达到检出高峰,检出率较高为杯状病毒(24.75%)和A组轮状病毒(13.95%)。在0~6月龄的婴幼儿中病毒检出率最低(32.20%)。约有65%的病毒感染患儿曾使用抗生素治疗,且抗生素的入院前使用率在病毒感染和病毒阴性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9P[8]基因型为轮状病毒的主导流行株,且轮状病毒在<5岁各年龄组中普遍易感。结论 上海市<5岁腹泻住院患儿中杯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轮状病毒,提示需要密切关注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谱及病毒型别的变迁,在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疫苗研发用于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宁市病毒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率和轮状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2018-2020年在济宁市各县(市、区)每月采集3-5例病毒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核酸和进行基因型鉴定,分析轮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和基因型构成。结果本研究病毒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6.6%(80/1217),0-4岁、5-9岁、10-14岁、≥15岁患者阳性率分别为11.6%、1.4%、1.3%、2.7%;1月份、2月份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0%、25.0%。在34例基因型检出病例中,G2、G9基因型分别占2.9%、97.1%;P[4]、P[8]、P[4+8]基因型分别占2.9%、91.2%、5.9%;G2P[4]、G9P[8]、G9P[4+8]组合基因型分别占2.9%、91.2%、5.9%。结论2018-2020年济宁市病毒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以儿童为主,1-2月份感染风险高,G9P[8]基因型为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7.
曹芳芳  沈樟 《现代预防医学》2015,(19):3515-3517
摘要:目的 掌握湖州市病毒性腹泻的疫情及引起病毒性腹泻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湖州市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腹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湖州市中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26份。用ELISA方法检测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选用巢式PCR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分型;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用RT-PCR或PCR方法检测。结果 426份标本中178份(41.78%)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其中人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8.78%),其次为人杯状病毒(15.73%),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99%和3.29%。轮状病毒G血清型中以G3型(38.75%)为主,其次是G1型(22.50%),P基因型中以P[8]型(66.25%)为主,其次是P[4](13.75%),G3P[8]为最常见的G血清型与P基因型组合,占22.5%,其次为G1P[8]占13.75%。结论 病毒性腹泻是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比较常见的形式。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腹泻为主,G3P[8]为主要流行株。长期的系统监测对疫情预防和控制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方法 基于2010-2014年我国17省份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门/急诊因急性腹泻就诊病例,采集粪便标本,并进行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特征等个案调查。对粪便标本进行17种常见致泻细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按就诊医院类别将病例分为传统农村、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大型城市3种类型,比较其病原体阳性率及病原谱构成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3种类型病例感染的风险。结果 共纳入传统农村病例5 138例、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病例13 683例、大型城市病例9 253例,3种类型地区病例病原体阳性率城乡差异最大的为福氏志贺菌(阳性率依次为5.81%、2.78%、0.46%)和嗜水气单胞菌(阳性率依次为2.14%、0.96%、0.48%)。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传统农村相对于大型城市病例感染各种细菌风险差异最大的为福氏志贺菌[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6.481(4.666~9.002)、11.304(8.018~15.938)]和嗜水气单胞菌[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1.992(1.401~2.832)、4.083(2.833~5.884)]。细菌病原谱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构成比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志贺菌、嗜水气单胞菌则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志贺菌属血清群构成中大型城市以宋内志贺菌为主(60.00%),传统农村以福氏志贺菌为主(77.37%)。结论 我国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差异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黔南州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黔南州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0~59月龄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857份。采用ELISA 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采用RT-PCR 法进行分型鉴定。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57份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为阳性率为43.26%(1236/2857),男性阳性率为40.86%(700/1713);女性为46.85%(536/1144)(〖XC小五号.EPS;P〗=10.023,P<0.01)。轮状病毒感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晚冬初春季检出率最高(68.65%)。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标本阳性前三位分别是三都县(26.46%)、都匀市(24.59%)和惠水县(23.14%)。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3~23月龄,占全部的89.81%,不同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44.325,P<0.01)。1 236份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均以G9血清型为主,所占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32.174,P<0.01),P分型以P[8]为主,占72.19%。结论 2014-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急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晚冬初春季节为高发时间,3~23月龄婴幼儿为防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散发腹泻病例中札如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北京市肠道门诊散发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对样本进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应用不同种RT-PCR方法进行札如病毒衣壳蛋白VP1区和聚合酶RdRp区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应用BioEdit 7.0.9.0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6软件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 札如病毒总检出率为2.89%(44/1 522),<5岁病例的检出率为3.34%(18/539),≥5岁病例的检出率为2.64%(26/983)。衣壳蛋白VP1区基因测序成功23株,包括8个基因型(GⅠ.2型6株、GⅠ.1型和GⅡ.3型各5株,GⅠ.3型和GⅡ.5型各2株,GⅠ.5型、GⅡ.1型和GⅣ.1型各1株);≥5岁病例占16株,GⅠ.2型构成比最高(37.50%,6/16),<5岁病例占7株,GⅠ.1型和GⅡ.3型构成比最高(均为42.86%,3/7);每个基因型内部相似性为95.5%~100.0%,与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人源或污水源的51株参考株相似性为92.2%~100.0%。聚合酶RdRp区测序成功25株8个基因型(9株GⅡ.P3型,4株GⅠ.P3型,GⅠ.P1型、GⅠ.P2型和GⅡ.P1型各为3株,GⅠ.P5型、GⅡ.P5型和GⅣ.P1型各为1株);≥5岁病例占15株,GⅡ.P3型构成比最高(40.00%,6/15),<5岁病例占10株,GⅠ.P1型、GⅡ.P1型和GⅡ.P3型构成比最高(均为30.00%,3/10);每个基因型内部相似性为94.0%~100.0%,与不同年份、不同国家的人源或污水源的39株参考株相似性为90.2%~99.1%。结论 札如病毒是北京市散发腹泻病例的病原之一,主要基因组为GⅠ和GⅡ,基因型多样且分散;≥5岁和<5岁人群腹泻病例主要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银川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和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银川地区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集的25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检测。结果:在256例标本中应用ELISA法检测RV阳性率为60.2%(154/256),RT-PCR法阳性率为53.9%(138/256);其中G2型55份(39.9%)、G3型42份(30.4%)、未能分型26份(18.8%),不同G型混合感染8份(5.8%),G1型7份(5.1%),未发现G4和G9型。对标本进行P分型,P[4]基因型62份(44.9%),未能分型40份(29%),P[8]基因型36份(26.1%),无混合感染,未发现P[6]、P[9]、P[10]型。RV G型与P型的关系主要为P[4]G2、P[8]G3。结论:HRV是银川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临床症状重于非HRV腹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河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和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河北省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0~59月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 614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采用SPSS 20.0软件对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 614份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5.23%(730/1 614),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2.96%(412/959)、48.55%(318/655),男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6,P=0.027)。轮状病毒感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秋冬季(11月-次年3月)检出率最高。轮状病毒感染在0~59月龄均有发生,集中在3~35月龄,占全部的96.44%,且随月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年龄组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4.369,P=0.000)。730例轮状病毒阳性标本在2012-2016年均以G9血清型为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分型以P[8]为主。G/P组合以G9P[8]为主,占70.14%,其次为G2P[4],占7.53%。结论 2012-2016年,轮状病毒是河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秋冬季高发,G9P[8]为该地区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腹泻儿童轮状、杯状、星状及肠道腺病毒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0-2015年四个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腹泻粪便1 963份,ELISA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并进行G/P基因分型,多重RT-PCR/PCR检测B/C组轮状、杯状、星状与肠道腺病毒;对阳性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1 234份(包括混合感染样本76份),总阳性率62.9%:轮状病毒887份(A组802份,B组18份,C组67份),阳性率45.2%;杯状病毒264份(诺如I型52份,诺如II型173份,扎如39份),阳性率13.4%;星状病毒131份,阳性率6.7%;肠道腺病毒28份,阳性率1.4%。A组轮状病毒以G9P[8]优势型别,存在秋季和春季两个较显著高峰;杯状病毒以诺如II型为主,存在一个春夏季感染高峰。阳性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性别及城乡分布存在病原学差异。结论 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中存在较高的腹泻病毒感染率,以A组轮状与诺如II型病毒为主,不同类别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病原谱分布与流行特征。   方法   采集甘肃省2009-2018年哨点医院腹泻症候群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 以实时荧光链式反应检测病毒核酸, 以分离培养法检测细菌。   结果   4 406例标本中检出1 547例阳性病例, 病原阳性率35.11%。其中1 281例检出病毒, 病毒阳性率47.20%;287例检出细菌, 细菌阳性率8.57%。病原谱前五位是轮状病毒(46.04%)、星状病毒(13.37%)、诺如病毒(13.15%)、志贺菌(9.90%)和腺病毒(7.81%)。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志贺菌与非伤寒沙门菌在各年龄段感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11月到次年3月病毒阳性率较高, 6-8月细菌阳性率较高。各病原流行季节不同, 四季都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   结论   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谱较广泛, 病毒性腹泻更常见,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加强持续性监测可掌握病原特征与流行趋势, 有助于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与季节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了解2016-2021年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特征, 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 在上海市5家儿童感染性腹泻监测点医疗机构的儿科肠道门诊或儿科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 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等, 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 送至医疗机构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 分析比较2016-2021年不同人群、季节和时期的病原谱等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2 45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 常见肠道病原总阳性率为45.11%(1 108/2 456), 单一细菌感染阳性率为16.00%(393/2 456), 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0.81%(511/2 456), 混合感染为8.31%(204/2 456)。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2.95%, 318/2 456)、诺如病毒(10.91%, 268/2 456)、轮状病毒(7.49%, 184/2 456)、沙门菌(5.82%, 143/2 456)和空肠弯曲菌(4.68%, 115/2 456)为主。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谱呈现明...  相似文献   

20.
阎妍  王宇  杨山  郭江  代惠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60-2561,2567
目的探讨攀枝花地区2009年10~12月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对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270份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A组轮状病毒常见的G、P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270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8.6%;6月~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45.4%(89/196),2~5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20.3%(15/7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04例被检测的A组轮状病毒腹泻粪便标本中G分型以G2为主,P分型以P4为主。结论轮状病毒是攀枝花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G2型和P4型为2009年的优势毒株。该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主要发生在秋冬季,6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