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346例患者,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发生的31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优势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高血脂、损伤原因、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Goutallier肩袖肌肉脂肪浸润分型、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方式、撕裂肌腱类型、缝合方式、钙化性肌腱炎、肩峰下滑膜清理、肩峰成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Cofield肩袖损伤分型、锚钉数量及缝合肌腱数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的性别构成、术前VAS评分、术前UCLA肩关节评分(疼痛部分)、Cofield肩袖损伤分型及Goutallier肩袖肌肉脂肪浸润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653(95% CI:1.200,11.121)]、术前高VAS评分[O^R=1.609(95% CI:1.115,2.323)]均为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 <0.05);肩袖小撕裂[O^R=0.177(95% CI:0.038,0.825)]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女性患者及术前疼痛度高的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风险较高,肩袖小撕裂的患者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I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风险较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前应评估上述因素,及早采取应对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习冬生  殷磊 《安徽医学》2016,37(3):348-349
目的 观察肩峰下滑囊联合肩关节腔注射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肩峰下滑囊和肩关节腔注射,对照组行肩关节腔注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肩关节腔注射相比,肩峰下滑囊联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肩袖撕裂损伤患者(均为中型和大型撕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传统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观察组选取关节镜下双滑轮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前1 d、术后2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以及肩袖再撕裂概率等。结果 术前1 d, 2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 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VAS评分低于术前1 d, UCLA评分高于术前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 2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1 d,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与患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周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体侧外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可以加速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促进症状体征改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腕踝针疗法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返院康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UCLA)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UCL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UCL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肩袖修补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肩袖撕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和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体侧外旋、外展角度,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时,肩关节的VAS、UCLA评分及关节前屈、体侧外旋、外展角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老年肩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对肩袖损伤用以温针灸“肩八针”和SET悬吊训练的效果。方法:病例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的肩袖损伤者,60例肩袖损伤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穴位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基于激痛点理论为基础的温针“肩八针”联合SET悬吊训练方案进行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医治前后2组病人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的状况,评价其最终疗效。结果:医治后病人的VAS评分相比之前有所降低,而UCLA评分和CMS评分相比之前有所上升,表明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CM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0%(21/30)优于对照组的36.7%(11/30)(P<0.05)。结论:以激痛点理论为基础的温针“肩八针”联合SET悬吊训练康复手法与常规穴位温针灸结合常规康复手法治疗均能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远道取穴配合宣痹汤、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疗效。方法 2012年6 月至2014 年6 月,将59 例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宣痹汤,针刺远道穴(同侧条口穴和双侧阳陵泉穴),针刺时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肩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以及UCLA肩关节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前2组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后的VAS评分、 前屈ROM 、 外旋ROM、UCLA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远道取穴配合宣痹汤、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能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黎淑玲  刘俊杰  蒋邦好  罗劲根 《安徽医学》2022,43(11):1264-1267
目的 观察痔上动脉结扎(HAL)术对中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48例混合痔合并出血性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观察组行PPH联合HA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急性尿潴留,术后3个月内出血、脱垂、水肿、肛门狭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比例为5.41%、水肿发生率为9.46%、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2.32±1.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术后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尿潴留、脱垂、肛门狭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直视下HAL治疗出血性中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精准注射与单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3例,15例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PRP精准注射治疗(PRP组),18例单纯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及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UCLA)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角度(ROM),欧洲肩关节协会Constant肩关节(CM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7.63±1.56个月,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神经损伤、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VAS、UCLA、CM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ROM均优于术前(均P <0.05)。两组术后1、3及6月VAS、CM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及6个月UCL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1、3及6个月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ROM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修补术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肩关节镜组)和对照组(开放手术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肩关节UCL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UCL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开放手术还是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术后肩关节功能及疼痛均明显改善,但肩关节镜微创组改善更明显,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15-118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联合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因肩袖损伤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汤联合冲击波疗法,而对照组单独采用冲击波疗法。1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评分和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UCL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VAS评分和UCL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冲击波疗法上加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有效治疗肩袖损伤,缓解疼痛同时,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ASE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前屈ROM以及体侧外旋ROM,同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F-36健康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对照组优于试验组,对照术后6个月SF-36健康得分各项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长期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除术中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P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钙化灶清除术,PRP组术中于肩袖缺损处注入PRP,对照组术中于肩袖缺损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以及术后肩袖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UCLA、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肩袖损伤愈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钙化灶清除术中应用PRP治疗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在促进肩袖损伤愈合方面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肩关节功能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肩袖损伤并且行肩关节镜修复术的患者84例,采用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42例)和对照组(一般性常规护理模式,42例),并分别在围手术期间采用上述不同的护理模式。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的基本资料,术后在院期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随访期间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ROM评分、住院时间、患者疗效满意度评分以评价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肩关节功能的作用。 结果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快速康复护理模式(24.83±2.57天)能显著缩短术后疼痛缓解时间(37.02±5.42天,P<0.05),同时降低术后4周,8周以及12周VAS疼痛评分(P<0.05)。术后半年,快速康复护理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角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最后提高了满意度评分(P<0.05)。 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更好地辅助提升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住院时间,最终增加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关节镜肩胛下肌清理术与肩胛下肌修补术治疗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收治的52例LafosseⅠ型肩胛下肌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肩胛下肌清理术,研究组给予关节镜肩胛下肌修补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疼痛、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屈、内旋、外旋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肩关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评分、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学会肩关节评分(ASES)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28例肩袖损伤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与肩峰下滑囊切除后,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锚钉缝合修复肩袖,使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获得6~14个月的随访,平均9.8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平均为12.7分,术后为34.5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23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者有3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者有2例,所有患者最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排缝合锚钉固定是修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固定牢靠,有效增大腱骨接触面,促进肩袖一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磁式体外冲击波对肩袖退行性变关节镜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方法将行退行性损伤肩关节镜修补术后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从术后6~8周开始康复功能锻炼,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以及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or,ROM)进行评估。 结果2组CMS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评分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的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CLA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所有评分的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向前屈曲活动评分的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功能、向前屈曲活动度、前屈力量、满意度评分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所有评分的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功能、前屈力量、满意度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肩袖退行性损伤修补术后的患者,电磁式体外冲击波能够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对肩关节功能改善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肩凝症患者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76例肩凝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外用氟比洛芬贴,同时指导患者按照八段锦进行治疗后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肩凝症患者疼痛均较治疗前减轻,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UCL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L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的83.78%(31/37)(P<0.05)。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