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义敏 《中国医刊》1989,24(2):21-22
胆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在外科急腹症中仅次于阑尾炎而居第二位。随着胆道手术的普及,再次胆道手术已成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残留结石。刘永雄报道肝外胆管手术,术后残留结石为肝外胆管手术的6%;肝内胆管手术,术后残留结石为肝内胆管手术的36.8%。日本报道一组胆道手术1329例,再次手术154例,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2.
胡玉祥 《医学综述》2001,7(9):551-553
肝内胆管结石病首先由香港Digby于 1930年描述 ,以后日本等国家相继有报道。当前在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是在减少中 ,但不是“消失中”的疾病 ,大量临床问题仍有待解决。随着对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病理变化的认识 ,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亦引进了新的概念。过去对肝内胆管的外科治疗多是对症的 ,主要针对胆道梗阻感染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一直是胆道良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1 ] 。目前肝切除技术已广泛被应用 ,说明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其优良率达 80 %~ 90 %[2 ] 。由于诊断技术上的进步 ,对…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296例报告)刘逢生陈骥叶超平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泉州362000)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中常见而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76年2月至1996年12月,经手术治疗肝内胆道结石296例,占同期手...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经手术取石后仍存有残余结石,残石率可高达30%左右,而再次手术治疗,不仅难度大,也难以取尽,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明显增高。纤维旭道镜(纤胆镜)取石对肝外胆管残石取净率为98%~100%.肝内胆管为67%~89%.从而成为胆外科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由于纤胆镜为非直视下的侵袭性操作,术中、术后可能出现胆道穿孔、胆道  相似文献   

5.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残留结石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再次胆道手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胆石症发病率有所增加和基层医院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胆道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有增加倾向,因此残留结石的防治是目前胆道外科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发生率为14%~28%,占胆道再次手术的33%~59.5%。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胆道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5例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21~60岁,35~50岁者占74%。残留结石发生部位及种类:肝内胆管泥沙样色素结石9例;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色素结石9例,肝内胆管和胆总管混合石5例;肝总管色素结石25例,肝总管胆固醇结石24例,肝总管泥沙样石3例。2再次手术术式及疗效见附表。附表再次手术术式及疗效术式n随防结果肝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925例良好,4例有不同症状(2例再次手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43例均以胆管炎再次手术,1例死于败血症肝总管空肠侧侧吻合54例良好,1例术后半年死于胆管炎胆总管空肠端端吻合2良好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16良好左右肝管成型空肠吻合2良好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1良好胆道镜取石16良好讨论1残留结石发生的原因尽管外科技术不断改善,胆道残留结...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内胆管结石系指肝总管分叉以上的胆管结石 ,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感染反复发作 ,所以在临床上胆道感染、胆管狭窄和结石残留及再发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 ,在全国 11342例胆石病调查中 ,肝内胆管结石占 16 1% ;手术治疗病例的分析结果表明 ,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狭窄的发生率为 2 5 %~ 40 % ,第二次手术时 ,40 %以上的病例伴有肝胆管狭窄。近年来由于PTC、ERCP、MRCP等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 ,使肝内胆管结石得以较清晰的诊断 ,其治疗的方法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和我院自己的经验讨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由于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胆管与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等器官关系密切,结构复杂,因此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成为腹部外科胆道再次手术较普遍、处理最棘手的临床问题。胆道再手术多集中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和损伤性胆道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联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4%(5/48),治愈率为89.5%(43/48),再次肝切除率2%(1/48),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及再次肝切除手术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石全 《医学文选》2002,21(3):379-382
肝内结石系指发生于肝总管分叉部以上肝内各级胆管的结石 ,常并发肝内胆管炎性狭窄、肝组织纤维化萎缩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治疗以高复发率、高再次手术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成为胆道外科的难题。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肝内胆管狭窄梗阻未能有效解除 ,肝内病灶未能彻底清除[1] 。目前认识到 ,治疗该病的出路在于综合[2 ] ;主要治疗方式可归纳为肝内胆管切开整形、肝叶 (段 )切除、纤维胆道镜(简称胆道镜 )取石及胆肠吻合四个类型。1 肝内胆管的显露、切开与整形  肝内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原则是 :解除梗阻 ,去除病灶 ,通畅引流。肝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5年2月至2007年5月收治1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界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手术方式:胆管切开取石外引流术57例(30.6%),胆管切开取石空肠内引流58例(31.2%),肝叶或肝段切除加胆道内引流术40例(21.5%).手术并发症共19例,发生率为10.2%,总死亡率为(2.7%).结论 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极重要的外科手段,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能有效地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在诊断和治疗上仍是一个难题。许多病例因病情复杂,虽经手术治疗仍反复发作而不得不再次甚至多次手术。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力求一次性解决问题,减少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仍然是胆道外科应予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章富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94-139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的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结石清除率96.8%(30/31),术后并发症9.7%(3/31),31例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28例(90.3%)完全无症状,2例(6.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例(3.2%)因残余结石需再次手术。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明显降低结石残余率,有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8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86例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的外科治疗,其中狭窄胆管切开成形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2例(占48.7%);肝部分切除术44例(占51.3%)。结果术后B超及胆管造影检查:左肝内胆管结石49例,治愈47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1例,治愈8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12例手术后治愈;余14例残余肝内胆管结石经1~4次术后胆道镜取石;9例取净肝内残余结石而治愈。随访1~8年者75例,无再手术率。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理想术式,一些非肝切除术有时亦是可取的,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与治疗对诊治残余结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在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了MRI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同时对结石的影像表现、分布及其他临床表现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整体确诊率为94%。对不同位置结石确诊率为:肝左叶确诊率96.7%;肝右叶患者确诊率87.5%;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确诊率91.7%,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认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MRCP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手术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疑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十分困难,尽管近年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手术方式几经改革、但因手术无法取净多发或深部的肝内胆管结石,故其疗效不甚满意。同时再次或多次手术增加并发症和术后的死亡率。纤维胆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12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术前检查、结石及狭窄的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残余结石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24例中,左肝内胆管结石、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和右肝内胆管结石分别是70、43和11例;左外叶和左半肝切除89例,右肝段切除9例,高位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大口吻合101例;术后残余结石11例,结合胆道镜等治疗,残石率3%。6例出现并发症。随访103例,优良效果94%。结论肝叶肝段切除联合肝胆管空肠大口吻合并结合胆道内镜的使用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卫  黄忠 《华夏医学》2004,17(3):469-471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中难治性常见病,手术治疗后有“三高”(即残石率高、再次手术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在手术治疗认识上、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通畅引流的方式与残石的处理等方面都有了改进和更新,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均有下降。笔者就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所存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残石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来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156例肝内肝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中近期并发症34例(21.7%),死亡4例(2.5%),术后残石56例(36%)。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的关键,纤维胆道镜的应用及术中胆道造影是降低术后残石率的主要手术。  相似文献   

19.
石全 《微创医学》2002,21(3):379-382
肝内结石系指发生于肝总管分叉部以上肝内各级胆管的结石,常并发肝内胆管炎性狭窄、肝组织纤维化萎缩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治疗以高复发率、高再次手术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成为胆道外科的难题.疗效差的主要原因是肝内胆管狭窄梗阻未能有效解除,肝内病灶未能彻底清除[1].目前认识到,治疗该病的出路在于综合[2];主要治疗方式可归纳为肝内胆管切开整形、肝叶(段)切除、纤维胆道镜(简称胆道镜)取石及胆肠吻合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20.
肝胆管结石病是指原发性肝内胆管的结石病,是常见病和难治性胆道疾病。在高发地区,肝胆管结石右:结石性胆道疾病中发病率可达80%以上,肝胆管结石以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对肝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掌握好手术时机,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肝胆管结石造成的高病死率,已是当前肝胆管结石治疗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