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研究组)及正常人子女(对照组)进行测试,两组各为108人,对其家庭教育状况和在学校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为32.5%,多于对照组(11.1%);研究组CBCL平均得分为26.32±9.35高于对照组(9.22±5.65;t=16.27,P<0.01)。研究组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在学校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生行为问题较多,为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 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工具,对2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研究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健康者的子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精神分裂症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状况差、孕产期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差、居住地社会风气差和学习成绩差。结论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需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子女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k's 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抑郁症子女(实验组)及正常人子女(对照组)进行测试,并对其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子女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为27.8%,对照组为1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CBCL平均得分实验组为(18.78±6.21)分,对照组为(10.58±5.21)分,2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在家庭环境因素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子女发生行为问题较多,与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6~16岁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社会能力,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镇江市12所中小学的8 998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其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结果在完成调查的6 576名儿童青少年中,检出有行为问题者1 392名,检出率为21.17%。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城市(χ2=9.22,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15.04,P=0.001);城市儿童青少年CBCL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农村儿童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11岁女生的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江苏镇江市6~16岁儿童青少年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行为问题,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更突出,且在活动、社交、学习等社会能力方面均较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智商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丰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研究组)及正常居民子女(对照组)进行测验,两组各为108人,对其智力及相关因素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研究组智商中相似性(S)平均得分(8.72±3.31)、背数(D)平均得分(8.26±2.58)、积木图(BD)平均得分(9.05±2.17)低于对照组(9.56±2.57,t=2.85,P<0.05;9.85±2.59,t=2.20,P<0.05;9.87±3.00,t=2.06,P<0.05)。研究组亲子关系、学校表现和学习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智商与正常人子女之间存有部分差异,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及决策功能特点。方法:收集年龄在18~55岁之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予数字广度测验及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数字广度总分、正序分及逆序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5,t=3.771,t=3.477;P=0.007,P=0.001,P=0.002);IGT的净得分总分比较,研究组(-1.45±3.67)分低于对照组(5.98±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4,P=0.000);IGT各Block的净得分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显著(F=7.676,P=0.008),研究组Block 4、Block5的净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5,t=2.753;P=0.000,P=0.02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工作记忆及决策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的人格特征、家庭环境模式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其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研究组)和3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家庭环境模式.结果 (1)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0.01),内-外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3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矛盾性、独立性及控制性3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精神质与亲密度、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P<0.01),与矛盾性、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5,P<0.01);神经质与亲密度、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发育早期的人格特征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抑郁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罹患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研究组为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经CCMD-3诊断为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青少年子女为研究组,共6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为11~18岁,如有多个子女者选择年龄较小的进行研究(有5例),平均年龄(14.7±2.62)岁。对照组系随机抽取某中学正常父母的相同年龄的子女,并排除父母有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病史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14.9±2.48)岁。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为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入院前及入院3天内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共11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选取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7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2例。采集静脉血制备血浆后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各组血浆中5-HT水平,分析各组血浆5-HT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5-HT浓度为(849.90±83.56)ng/ml,对照组为(852.15±82.48)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血清5-HT浓度为(822.91±84.90)ng/ml,女性患者为(696.99±81.8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5-HT浓度无性别差异,血清5-HT水平与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上海市区一所普通中学288名11~13岁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初中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分裂样、抑郁、社交问题、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素;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显著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父母应该对子女多加关注、爱护、理解、信任和鼓励,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避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不同,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以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择151名无任何精神科疾病诊断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用SCID-I-P进行诊断。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应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的评分(P<0.01),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评分(P<0.05)。(2)所有受试者不同职业之间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最高,而偏执型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正常人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与探索性眼动的特征.方法 纳入63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组,无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5例为对照组,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和探索性眼动(EEM)检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EEM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探索评分值(R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P中N2、P3波潜伏期均延长和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P的靶P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提示研究组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速度减慢.研究组N2、P3波潜伏期与NEF、R5S呈负相关(r为-0.29~-0.36,P均小于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为0.32~0.33,P均小于0.01).结论 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RP和EEM均有异常并相关,他们可能作为攻击行为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yndrom,TS)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TS一般情况调查表、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CBCL(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WISC—C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对32例难治性TS(难治性组)患者和随机抽取的31例普通TS患者(普通组)分别进行测试和对照分析。结果(1)难治性TS患者在发病年龄、病前诱因、病程等方面与普通TS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2)难治性组CBCL总分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难治性组19例6~11岁男性与普通组21例6~11岁男性CBCL测验比较,前者交往不良、强迫行为等6个行为问题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其CBCL总分也显著高于后者(P<0.01)。(3)在智力测验中,难治性组不仅其VIQ、PIQ、FIQ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P<0.01),而且在10项分测验中,算术分测验、理解分测验和译码分测验量表分均显著低于普通组。结论难治性TS具有自己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4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选择51名正常人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患者组空腹血糖浓度[(5.0±0.7)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0.5)mmoL/L],服糖后2 h血糖浓度[(6.5±1.9)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P<0.05;t=4.8,P<0.05).患者组空腹血糖受损者2例(3.7%),对照组为0例(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糖耐量异常者10例(18.9%),对照组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P<0.05).糖耐量正常与异常的患者在精神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血糖与年龄、病程、首发年龄、BMI、血脂、精神症状评分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提示精神分裂症和糖代谢异常之间可能有潜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儿童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60例未经治疗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学龄儿童(对照组),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临床记忆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以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研究组总智商(FIQ)评分(97.2±15.6)分,言语智商(VIQ)(100.4±12.6)分和操作智商(PIQ)(90.5±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3±13.7)分,(119.2±11.8)分和(110.6±14.8)分(P均=0.000).研究组等值记忆商MQ评分(70.5±1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5.9±13.8)分(P均<0.001).研究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标准分中位数为5分,对照组为3分(X<'2>=6.44,P<0.05).研究组IQ、MQ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与SAPS阳性症状评分无显著相关,但与某些SANS阴性症状评分显著相关(r=-0.36,-0.42;P<0.05或P<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智力发展不平衡、记忆障碍以及执行功能障碍;临床记忆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缺损与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与阳性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子女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共性与差异。方法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ALFF的方法对年龄30岁的23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子女以及29名健康对照进行大脑范围内ALFF值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和患者子女组在左侧颞下回后部、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右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前叶的ALFF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组和患者子女组间在以上脑区的ALF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患者子女组和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左侧颞下回前部、左侧颞上极、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的ALFF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子女组和对照组间在以上脑区的ALF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子女都存在脑功能异常;左侧颞下回后部、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海马、右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前叶可能是与精神分裂症遗传素质性相关的脑区;左侧颞下回前部、左侧颞上极、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可能是与疾病状态性相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关系。方法:将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有关兴奋行为条目评分,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于入院时及治疗第2、4和6周末分别进行评估,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测定CK活性。结果:入院时研究组CK活性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6周末,两组PANSS有关兴奋行为条目评分及CK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行为,CK活性有可能成为其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与健康人群子女的青少年期心理状况及性格特征差异.方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研究组)和33例健康人群子女(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EPQ的精神质、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外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显著高于对照组,SES、G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较正常人群子女在青少年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社区服药无缝连接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50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服药无缝连接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管理。分别在基线、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年行患者社会功能缺陷(SDSS)及生活质量(QOL-BRIEF)评估。结果基线时研究组和对照组SD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7.1±2.9vs 6.9±2.3);干预后6个月实验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1±2.4 vs 6.3±2.3,t=2.66,P=0.009);干预后1年实验组SDSS评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4.4±2.0 vs 6.0±2.4,t=3.50、P=0.001);干预后1年研究组WHOQOLBRIEF量表在躯体功能维度(13.8±1.6)、心理功能维度(15.0±2.4)、社会关系维度(15.1±2.4)及环境维度(14.9±2.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7±1.3、12.6±1.2、12.5±2.1、12.16±1.55,P0.001)。结论社区服药无缝连接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社区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35例,依据Rihaid Doll随机分配卡法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研究组,65例)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70名),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评价指标为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41 ±13)d:(47±12) d;t=-2.555,P=0.012],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9685.70±4213.75)元:(11 192.61±4118.50)元;t=-2.101,P=0.038];研究组痊愈率、显好率、好转率分别为16.9%、47.7%、35.4%,对照组分别为11.4%、30.0%、58.4%,2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x2=7.284,P =0.026);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100%:88.6%;x2=24.785,p=0.000).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