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2008年在云南省勐腊县采集的蚊虫进行版纳病毒(BAV)分离和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勐腊县南嘎村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进行虫媒病毒分离并鉴定,测定分离到的BAV第5、8及11节段序列,利用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到蚊虫7种1731只,分离到1株导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BAV,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第8节段和中国分离株关系最近,而第11节段和越南分离株关系最近.结论 系统进化分析提示该BAV毒株可能与越南分离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 2009年夏季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和咸宁市通城县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采集到3属5种9424只蚊虫标本,阳性4株(HBTC0913、HBTC0917、HBTC0919和HBTC0921),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版纳病毒;版纳病毒第12节段分子进化分析显示,4株新分离版纳病毒与中国北京、云南和内蒙古地区以及越南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亚群,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处于另外一个进化群中;新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相比,第12节段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为87.2%~89.8%,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0.9%。结论在湖北省分离到版纳病毒,与中国云南毒株YN6的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使用诱蚊灯捕蚊,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007年7月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6个采集点采集到3属3种共3359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11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有5株为版纳病毒,3株为环状病毒样病毒,其余3株分离物有待进一步鉴定;版纳病毒新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版纳病毒之间第12片段序列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2.1%~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8%~99.5%;并且与北京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1.3%~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0.8%~100%;系统进化分析提示,版纳病毒新分离株与北京、云南分离株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中。结论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首次分离到版纳病毒和环状病毒样病毒,新分离版纳病毒与北京、云南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采集的蚊虫进行版纳病毒(BAV)的分离鉴定。方法 2013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牛圈采集蚊虫样本,分别接种BHK-21、C6/36、Vero细胞分离病毒,用RT-PCR方法鉴定,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采集的蚊虫中分离到2株分离物(C23、C36),接种C6/36细胞6 d后产生细胞规律病变,而在BHK21和Vero细胞上不出现细胞病变;PAGE电泳显示2株新分离病毒为12个节段双链RNA病毒,其带型为6-4-2;BAV第12节段特异性引物扩增为阳性,测序获得2株新分离病毒第12节段序列,序列分析显示2株新分离病毒序列与BAV位于相同的进化簇中,核苷酸同源性在92.1%~96.3%之间;与云南省和越南分离的7株BAV遗传进化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在94.5%~96.3%之间,而与我国辽宁、甘肃和山西分离的BAV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核苷酸同源性均低于93.6%。结论从芒市蚊虫中分离的C23和C36病毒为BAV,遗传进化关系与云南省以前分离的毒株较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青海省蚊虫标本中新分离的QH07130病毒株进行系统鉴定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QH07130病毒进行鉴定,并对该病毒进行系统进化特征分析。结果QH07130病毒株对C6/36细胞产生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QH07130病毒株与辽宁病毒(LNV)单克隆抗体呈现阳性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QH07130病毒为12条带双链RNA病毒,与LNV的6-5-1带型一致。该病毒第10节段序列测定全长为844bp,与LNVSX0771和NE9712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QH07130病毒位于LNV进化分支内,并且与LNVSX0771和NE9712株的进化关系最近,确认QH07130病毒为LNV。结论青海省蚊虫中存在LNV传播,这是首次在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文山中越边境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云南省文山县、河口县等中越边境地区开展虫媒病毒调查,以期了解当地蚊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 2007年9月在当地5个采集点共采集蚊虫8326只,包括库蚊6091只,中华按蚊1334只,刺扰伊蚊848只,阿蚊53只,并保存于液氮.经消毒、研磨、离心等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细胞接种,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从库蚊分离到4株对C6/36细胞致病变的病毒分离物,其他蚊种没有分离到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表明,标本WS0704-2与版纳病毒抗体反应,PCR鉴定为版纳病毒,该病毒基因组第12片段的进化关系同中国其他版纳病毒有明显差异,位于一条独立的进化枝中,在进化上相对独立.标本WS0704-1、WS0708-1、WS0708-2为浓核病毒.结论 云南省文山中越边境地区存在多种蚊虫媒介并携带版纳病毒等虫媒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首次从新疆南部地区蚊虫中分离病毒并完成初步鉴定.方法 2005年7-8月在新疆南部地区采集蚊虫13 491只,分130管进行研磨,取上清同时感染C6/36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进行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和负染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观察.结果 获得42个对C6/36细胞致病变(cytopathic effects,CPEs)而对Veto细胞不致病变的病毒分离物.对这42个病毒分离物进行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发现其中27个为相似的12节段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病毒,1个为10节段dsRNA病毒,5个为DNA病毒;电镜观察显示了这3类病毒的形态特点,并且发现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中未获得分类信息的9个病毒分离物具有相似的形态特点,是另外一类病毒.结论 新疆南部地区蚊虫中可能存在多种病毒,并且以具12节段dsRNA的病毒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辽宁省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了解虫媒病毒分布情况。方法2008年夏季在辽宁省丹东和锦州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C6/36和BHK-21等细胞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病毒利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辽宁省丹东和锦州市共采集蚊虫标本3属5种9296只,包括库蚊属的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伊蚊属的刺扰伊蚊、背点伊蚊和按蚊属的中华按蚊。从蚊虫标本中共得到4株病毒分离物,其中1株为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丹东市的三带喙库蚊),2株为版纳病毒(锦州市的中华按蚊),1株为辽宁病毒和版纳病毒混合(锦州市的中华按蚊)。新分离乙脑病毒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E基因编码病毒毒力和抗原表位的位点未发生改变。结论在辽宁省再次分离到乙脑病毒,并首次证明辽宁省存在辽宁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蚊虫携带辽宁病毒情况,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镊子夹取法采集蜱虫标本,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用辽宁病毒特异引物对2011年采自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及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蚊虫标本中辽宁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3.0%(87/379),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核酸;从蚊虫标本C6/36细胞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9株病毒,经鉴定为辽宁病毒。结论在2011年采自新疆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辽宁病毒;在2011年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建议在新疆地区开展辽宁病毒对人、畜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部分地区2006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辽宁省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方法 2006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和丹东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5个市共采集蚊虫标本5410只,分离到8株阳性分离物,经鉴定其中3株(LN0684、LN0688、LN0689)为版纳病毒,1株(LN0636)为甲病毒属盖塔病毒,另外4株尚在鉴定.新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我国此前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个进化簇,核苷酸同源性91.2%~94.7%.新分离的盖塔病毒与韩国分离株(swine)在一个进化枝上,核苷酸同源性为99.2%,与俄罗斯分离株、中国大陆分离株及台湾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5%~99%之间.结论 2006年在辽宁省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1株盖塔病毒和4株未知虫媒病毒.版纳病毒、盖塔病毒为辽宁省首次分离;盖塔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和韩国分离株最近.  相似文献   

11.
W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Banna virus from mosquitoes in Vietnam; 5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field-caught mosquitoes at various locations; Banna virus was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encephalitis patients in Yunnan, China, in 1987.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of this virus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不同地区2008年虫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地区虫媒病毒分布状况,对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贵州省黔西、德江、榕江和从江县的4个标本采集点使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采集到3属4种共计9160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8株为盖塔病毒,1株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贵州省新分离盖塔病毒与原型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5%~94.9%,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7.6%;新分离JEV与基因Ⅰ型JEV的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属于基因Ⅰ型JEV。结论在贵州省分离到盖塔病毒和基因Ⅰ型JEV。盖塔病毒新分离株与我国其他省份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JEV新分离株与四川省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BG-Sentinel mosquito trap (BGS-trap)对登革热媒介成蚊的监测效果,为我国登革热暴发现场伊蚊成蚊监测、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西双版纳州所辖景洪市、勐腊及勐海县,利用BGS-Trap进行伊蚊成蚊监测,捕获蚊种经形态学鉴定.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日捕获所有蚊虫进行分析.结果 景洪市5d研究期内,共布放20台BGS-trap,累计捕蚊240 h,捕获蚊虫26只,其中,埃及伊蚊雌性1只,白纹伊蚊8只(雌7只,雄1只),致倦库蚊17只(雌16只,雄1只).勐腊、勐海县各放置BGS-trap 3台,捕蚊时间各108 h,均未捕到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勐腊县捕获三带喙库蚊2只(雌雄各1只),勐海县捕获致倦库蚊2只(雌雄各1只).结论 BGS-trap在此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现场伊蚊成蚊监测中效果不理想,需在现场和实验室对该装置进行进一步媒介伊蚊成蚊监测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江西省的虫媒病毒分布状况,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8-2009年夏季在江西省共选择8个标本采集点,使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08年采集到3属3种共计11916只蚊虫标本;2009年采集到4属5种共计5905只蚊虫标本;共分离到4株病毒,经鉴定均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新分离乙脑病毒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的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结果显示,4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结论在江西省分离到基因Ⅰ型乙脑病毒,与上海市和浙江省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