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痹康饮合剂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牛鼻软骨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观察实验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关节及肝病理变化、关节放射学、细胞因子及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均明显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明显降低关节炎指数,放射学及病理学改变方面,甲氨喋呤组大鼠ALT显著升高,肝细胞轻微损伤变性,而BKY高、低剂量组则正常。给药6W后,痹康饮合剂显著降低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水平,升高低下的IL-4、IL-10水平。结论: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及对抗RA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作用明显,作用与甲氨喋呤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较甲氨喋呤小。其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维持细胞因子网络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RA寒湿痹阻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痹玉康Ⅰ号合剂、雷公藤多苷片安慰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照组予雷公藤多苷片、痹玉康Ⅰ号合剂安慰剂、NSAIDs,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2、4、6、8、12周时2组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健康评价问卷(HAQ)、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时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治疗时间延长,中医证候有效率较治疗前逐渐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12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疗效标准的患者比例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治疗时间延长,达到ACR20的患者比例均较治疗前逐渐增多(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玉康Ⅰ号合剂治疗寒湿痹阻证RA与雷公藤多苷片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尪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疗效 ,以风湿液为对照 ,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 98.3% ,对照组优良率为 86 .3% ,两组比较 P<0 .0 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 ,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痹 ,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祛寒逐风合剂治疗痹的临床疗效,以风湿液为对照,在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祛寒逐风组优良率为98.3%,对照组优良率为86.3%,两组比较P<0.01,表明祛寒逐风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观察认为,祛寒逐风合剂具有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养肝肾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痹,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162例RA患者服用二藤通痹合剂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休息痛、20 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二藤通痹合剂总有效率为91.4%,无效8.6%.治疗后,患者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和双手握力等症状明显改善,而20 m步行时间和肿胀关节数无明显改善(P>0.05);ESR、RF、CR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RF最为显著(P<0.05).结论二藤通痹合剂能有效改善RA的临床症状,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况、减轻炎症等途径控制RA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新建 《中医正骨》2003,15(10):11-12
为观察研究以清化蠲痹合剂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 89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6例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中药清化蠲痹合剂辅助治疗 ,对照组 4 3例仅用西药布洛芬、扶他林及雷公藤片等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表明清化蠲痹合剂为主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痹康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 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痹康饮;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3个月为1疗程。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另设2 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95 % CI=77.9%~99.2 % ) ;对照组总有效率6 6 .7% (95 % CI=4 2 .2 %~82 .7% )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差异(u =3.815 6 ,P =0 .0 0 0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两组治疗后CD4 、CD4 /CD8值均有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CD4 、CD4 /CD8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 <0 .0 1) ,且接近健康人群。结论:RA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痹康饮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OR=0 .14 ,NNT=4 )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藤通痹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12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二藤通痹合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腰骶部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疼痛及肿胀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离、ESR、CRP、免疫球蛋白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3.6%,无效6.4%.治疗后腰骶部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疼痛及肿胀数、Schober试验、指地距离、ESR、CRP、IgA和IgG明显改善(P<0.05),而扩胸度和IgM变化无显著变化.结论:二藤通痹合剂能有效控制AS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状况、减轻炎症,对早中期和部分晚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活血通络为原则,自拟方苍龙饮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78例慢性单纯性鼻炎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口服鼻炎康片,鼻腔滴用1%麻氟合剂治疗;治疗组98例,口服自拟苍龙饮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苍龙饮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刘晓玲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58-1059
目的了解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口服克痹康药酒和外擦克痹康搽剂,对患者进行治疗3~16周,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克痹康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1.3%。结论克痹康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33例)口服痤疮合剂,外用中药面膜;痤疮合剂组(33例)单纯口服痤疮合剂;枇杷清肺饮组(33例)单纯口服枇杷清肺饮,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皮损的改善、中医证候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痤疮合剂组、枇杷清肺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55%(28/31)、82. 76%(24/29)、74. 19%(23/31)(P 0. 05); 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皮疹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 0. 01),皮疹改善程度: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优于痤疮合剂组及枇杷清肺饮组,痤疮合剂组优于枇杷清肺饮组。中医证候改善:在皮肤痒痛、颜面潮红改善上,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优于痤疮合剂组及枇杷清肺饮组(P 0. 05)。在口渴喜饮、舌苔改善上,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组、痤疮合剂组优于枇杷清肺饮组(P 0. 05)。3组在尿黄、便秘、舌质改善上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痤疮合剂联合中药面膜能够显著提高寻常痤疮肺经风热证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并给予二藤通痹合剂口服,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进行疗效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2周后ACR20有效率30%,ACR50为15.00%,ACR70为5.00%;治疗4周后ACR20有效率76.67%,ACR50为53.33%,ACR70为13.33%.结论 二藤通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并且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当地傣族民间验方研制的“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结果:300例中,治愈212例,占70.67%;好转77例,占25.66%;无效11例,占3.67%;总有效率为96.33%.结论:傣药“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42例急性心肌梗塞辨证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胸阳痹阻、痰浊闭阻、痰热瘀结、心阳虚脱等七个证型,分别施以自拟益气活血合剂、生脉散合丹参饮、瓜蒌薤白桂枝汤、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小陷胸汤合失笑散、参附汤等方剂加减治疗,并酌情配合应用西药。结果临床治愈10例,好转14例,疗程平均48.5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宣痹祛风合剂、消炎止痛剂,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消炎止痛剂,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续骨合剂联合微骨折术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痹病例60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益气续骨合剂联合微骨折术组)与对照组(单纯微骨折术组),治疗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加口服益气续骨合剂30mL每天3次,治疗周期为6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观察周期为6周。结果 2组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续骨合剂联合微骨折术在改善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痹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中医症状等方面较单纯微骨折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痹通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痹通合剂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服用痹通合剂;对照组40例,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湖北黄石制药厂生产)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且治疗组明显改善了外周血液流变学、ESR、CRP等实验室指标(P<0.05或P<0.01).结论:痹通合剂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抗感染、消除抗原、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介质、抗炎镇痛、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现察“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寒湿痹阻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0例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及疲乏评分、医生的全面评估、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评价调查表(HAQ).结果:“痹玉康Ⅰ号”方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患者,治疗8周后中医症侯学评定总有效率达到95%,ACR20%改善率93%.结论:“痹玉康Ⅰ号”方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宣痹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痰瘀痹阻证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温阳宣痹饮。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而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尤为明显。结论:温阳宣痹饮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肾阳虚、痰瘀痹阻证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小燕  承伯钢 《四川中医》2005,23(12):67-67
目的:临床观察中医中药从气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以气血理论为指导,运用益气通痹法则,自拟黄芪通痹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结果:心绞痛缓解疗效:总有效率93.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3.8%.结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为心气血同病.以气血同治,标本兼顾为原则,拟用益气化瘀、调气通络法则,自拟黄芪通痹饮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