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有所下降;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3位;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片分列DDDs排序首位.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用药档次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解放军第307医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品种、规格、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总金额比例保持在18%左右,逐年略有上升;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最高;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最高。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是部分品种存在过度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2017年-2019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2017年-2019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统计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细菌学标本的送检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百分率等,分析其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DDDc) TOP 10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多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相关要求;2017年2019年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125 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 g)、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0.2 g/100 mL)的销售金额分别排序第一;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 g)的DDDs连续2年排序第一,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的DDDs连续3年排序第二;注射用美罗培南(0.25 g)、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的DDDc连续3年位居第一、第二,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125 g)、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 g)位居第三,其DDDc均>350元/d.结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属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做好"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地区12家二级医院2008-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信息(处方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处方频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处方量占总处方量比例均较住院患者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门诊患者第2、3代头孢菌素类口服品种销售金额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其中头孢克肟增幅最大,年均增长率(CAGR)达132.53%;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的DDDs位居前列;住院患者氨曲南销售金额与头孢美唑的DDDs增速最快,CAGR分别达104.22%和42.47%;非手术住院患者第3代头孢菌素类的处方频数最高,手术住院患者第1代头孢菌素类与头霉素类的处方频数排序逐年上升,喹诺酮类排序逐年下降。结论: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需各有侧重,切实落实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2年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其销售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基本持平;其他β-内酰胺类、碳青霉稀类以及抗真菌药销售金额排序靠前;3年来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以及头孢地尼的DDDs排序均居前5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正趋于合理化,但目前仍存在AUD偏大、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过高、使用的抗菌药物较贵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2位。结论:肝胆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建议本院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措施,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有所下降;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3位;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片分列DDDs排序首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用药档次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3):527-529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医院2013年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医院门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药物;住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氟喹诺酮类药物;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DDDs排序第一的均为头孢呋辛钠。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属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地区社区尿路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光明地区2008-2010年医院和社区尿路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3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阿米卡星和头孢唑肟.结论: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抗菌药物应...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和青霉素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4位;克林霉素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存在选择起点偏高、过多依赖经验治疗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住院病房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我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变化不大。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销售金额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头孢呋辛和司帕沙星的DDDs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头孢吡肟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要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对2008年我院572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为26.64%,品种数最多、销售金额最大的是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占抗菌药总金额的一半以上,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第1位的均为头孢吡肟针,三级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4.30%,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76%,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测送检率为72.15%,预防性用药占44.23%。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选用高档抗菌药物较多,预防用药不规范,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8—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应用情况,为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中抗微生物药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的销售金额各年度均位于前3位;注射用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起点过高、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分级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及其中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及其中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品种数、消费金额、应用数量都呈逐年上升之势,特殊使用抗菌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亦逐年上升。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相对稳定,抗肿瘤药、麻醉药、抗微生物药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金额较多。2007年起,由于碘^125I密封籽源的开展使用,抗肿瘤药销售金额跃居首位。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单品种药物统计遵循同样的规律。DDDs列前10位的药品中,DDDs总体逐年增高,而DDC则成下降趋势。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较为单一,用药品种较为稳定,使用较为合理。我院招标模式及药品价格管理也较为严格。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尚需加强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药事管理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用药趋势,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用量较大,其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比例占前3位。用药频度以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列前3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二级医院特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3年来头孢菌素类在销售金额与DDDs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选择起点偏高、病原菌耐药率高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尽量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了解2008-2010年我院抗感染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抗感染药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变化不大。注射用抗感染药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高于口服剂型和外用剂型。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加替沙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年中DDDs排序均居前5位。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较广泛,用量和销售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个别药品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