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陈英  高岩 《广东医学》2007,28(8):1310-13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蛋白芯片系统,对25例PNS患儿口服强的松治疗前后的血清、尿中的IL-8及20例对照组儿童血清、尿中的IL-8水平进行测定.并检测肾病组惠儿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 肾病组治疗前血清IL-8和相应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病组治疗前尿IL-8和相应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尿IL-8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肾病组血清、尿IL-8分别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L-8在PNS中可能不是特异性的炎症因子.尿IL-8水平升高可能因为痛变的肾内固有细胞的分泌增多引起,是PNS病变中的局部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25-1027
目的:观察和研究检测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尿量和病情将入选病例分为正常尿量组、少尿组和AKI组,对3组患者的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脂、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IL-18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正常尿量组患者与少尿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KI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患者其它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少尿组、正常尿量组和AKI组的尿IL-18浓度分别为193.7±207.8μg/L、58.6±63.7μg/L、381.8±413.6μg/L。AKI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少尿组(P<0.05),而少尿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又显著高于正常尿量组(P<0.05)。结论:患者尿中IL-18水平可作预测PNS合并AKI的指标,其敏感性要优于血肌酐,临床医生应合理应用该指标作为早期诊断的提示,对PNS合并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尿白介素-18(IL-18)和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探讨其在PN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74例PNS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4组:微小病变(MCD)组33例、膜性肾病(MN)组27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组6例、系膜增生(MsPGN)组8例,另选取15例尿检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IL-18及KIM-1水平,分析其与PNS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及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MCD、MN、FSGS、MsPGN组及对照组的尿IL-18水平分别为(59.3±18.9)、(54.0±13.9)、(61.2±22.1)、(58.3±12.5)、(21.0±15.6) pg/ml,4组PNS患者的尿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组PNS患者及对照者的尿KI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D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尿IL-18[(75.0±9.5) pg/ml]和KIM-1[(7.6±1.0)ng/ml]水平明显高于MCD不合并ATN组[分别为(46.9±14.0)pg/ml和(4.9±1.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IL-18和KIM-1的升高早于血肌酐升高和尿渗透压降低.(3)尿IL-18和KIM-1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尿渗透压呈负相关(P<0.05);结论尿IL-18和尿KIM-1均可以作为反映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 β2 微球蛋白 (MG)水平改变的意义。方法 对小儿 3 8例PNS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 β2 MG和尿 β2 MG排泄量进行测定。结果 血清 β2 MG值均在正常范围。尿 β2 MG排泄量 ,PNS -1组完全正常 ;PNS -2组活动期增高 ,缓解期恢复正常 ,PNS -3组持续增高。结论 检测 β2 MG水平对估计PNS病情、疗效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尿TNF-a检测在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明  覃莲  秦松树 《华夏医学》2003,16(3):316-317
目的 :探讨检测 TNF- a在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发病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 2 8例 PNS患者血、尿中的TNF- a浓度 ,分别于治疗后 1、4、8周复查血、尿 TNF- a水平 ,并与正常人血、尿 TNF- 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 8例PNS患者血、尿 TNF- 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1)。激素治疗后有效 2 2例 ,有效率为 78.5 7%。有效者在接受常规激素治疗后 ,血、尿中 TNF- a含量在第 8周基本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TNF- a参与 PNS发病及疾病进展 ,检测血、尿 TNF- a水平可作为评价 PNS发病及疾病活动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9(Th9)的含量及其效应分子白细胞介素(IL-9)的表达情况,探讨Th9及IL-9与PNS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35例PN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N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Th9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N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IL-9的水平。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NS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6±0.20)%,(0.26±0.07)%,P<0.05]。 PNS患者外周血IL-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0.02±13.66) pg/mL,(18.77±5.35) pg/ml,P<0.05]。 PNS患者外周血Th9细胞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及IL-9的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IgG水平呈负相关;PNS患者IL-9的水平与24 h尿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的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IgG、C3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NS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比例及血浆中lL-9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相关临床指标明显相关,提示Th9及IL-9可能在PN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尿中IL-8、IL-1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及尿中IL-8、IL-13水平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口服强地松(1mg/kg)8~12w后再次测定血清及尿中IL-8、IL-13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尿IL-8水平[(31.08±3.07)pg/ml、(46.22±1.83)pg/ml]较正常对照[(22.99±2.29)pg/ml、(24.61±1.04)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尿IL-13水平[(31.05±2.71)pg/ml、(65.80±12.50)pg/ml]较正常对照[(25.61=2.52)pg/ml、(53.5±6.41)pg/m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尿IL-8水平[(23.06±2.60)pg/ml、(25.85±4.01)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IL-13水平[(27.40±7.09)pg/ml、(50.31±11.13)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及尿中IL-8、IL-13水平升高,两者均参与炎症过程,并在疾病的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激素治疗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可降低IL-8、IL-13水平,故IL-8、IL-13水平变化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尿白细胞介素-8(IL-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尿白细胞介素-8水平、尿白细胞介素-6、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CD4+、CD8+、CD4+/CD8+、NK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尿IL-8水平[(5.83±2.15) pg/ml]、IL-6水平[(266.45±54.38)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1.24) pg/ml、(107.23±45.15)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IL-8与24 h尿蛋白含量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5,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尿IL-6、IL-8水平检测可作为PNS患儿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PNS)患儿血清白介素 - 8(IL - 8)的变化 ,IL - 8在PN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 ,检测肾病期和缓解期患儿血清IL - 8的水平 ,同时检测血清蛋白的含量 ,作统计分析。 [结果 ]PNS患儿肾病期血清IL - 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患儿组 (P <0 .0 1 ) ;缓解期患儿IL - 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肾病期和缓解期患儿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肾病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缓解期 (P <0 .0 1 )。 [结论 ]IL - 8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肾小球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对IL - 8水平的连续监测可能对判断PNS损伤、预后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浆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PNS患者56例,其中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肝素组)30例,基础治疗组(基础组)26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L-8水平。设38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PNS患者血浆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素组治疗7天后血浆IL-8开始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4天后下降明显(P<0.01);基础组治疗前后血浆IL-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参与PNS的发病过程,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可以影响患者血浆中IL-8的水平,减轻PNS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白细胞介素-18(IL-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39例PNS并AKI(观察组)及PNS不合并AKI(对照组)患者尿IL-18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PNS合并AKI患者尿IL-18与血肌酐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TC、TG、Alb、BUN、Scr平均分别为(8.2±2.2) mmol/L、(3.7±0.9) mmol/L、(25.7±5.2) g/L、(7.7±1.6) mmol/L、(201.3±32.1)mmol/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9±2.1) mmol/L、(3.6±0.8) mmol/L、(26.5±4.9) g/L、(4.3±1.5) mmol/L、(92.2±29.7)mmoL/L,2组患者TC、TG、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BUN、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5.4066,P<0.01);观察组患者尿IL-18与Scr呈显著性正相关(r=0.4623,P<0.05).结论 尿IL-18检测对于PNS并发AKI具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与预测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和尿IL-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血和尿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4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和激素冲击治疗8周后血清及晨尿IL-8的水平,以3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NS患者血清及尿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血清肌酐(sCr)无显著相关性(r:0.14,P>0.05和r=O.06,P>0.05);激素治疗8周后,血、尿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IL-8与Ns的发病机制有关,测量血、尿IL-8有助于判断Ns患者肾脏的炎症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TNF-α和IL-6,观察贵州产垂序商陆水煎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方法取PNS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和淋巴细胞,后者于含商陆水煎剂(终浓度10mg/ml)的培养液中培养72h,测定血清和培养上清的TNF-α和IL-6.结果PNS患者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6、TNF-α含量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加商陆水煎剂培养后上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01).结论PNS患者血清TNF-α和IL-6升高,贵州产垂序商陆水煎剂能使其淋巴细胞TNF-α和IL-6产量明显下降.研究结果为用贵州产垂序商陆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莉红  杨建新  范艳霞 《医学综述》2011,17(18):2834-283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IL-10、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71例糖尿患者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组(85例)、糖尿病无糖尿病肾病组(86例),另选9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血清IL-8I、L-10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R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IL-8、CRP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低于糖尿病无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水平接近。结论 IL-8I、L-10、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IL-8、CRP和抑制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IL-10在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一18(IL_18)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r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PNS患者60例,其中PNS未并发AKI(非AKI组)患者38例,PNS并发AKI患者(Ard组)22例。检测血清CysC、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NGAL和IL一18水平。结果AKI组血清CysC、尿NGAL和IL一18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KI组血CysC、尿NGAL和IL-18与肌酐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CysC、尿NGAL和IL一18升高是PNS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尿NGAL和IL—18对诊断PNS导致的AKI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期18例和缓解期18例患儿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IL-8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作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急性期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缓解期组(P<0.05)。3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急性期血清IL-8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IL-8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肾小球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儿IL-8水平进行监测对判断肾病综合征损伤、预后判断等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发PNS的患儿4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的水平及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其中36例激素敏感者于缓解期复查以上指标.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①PNS活动期患儿CD3+、CD4+、CD4+/CD8+、CD(16+56)+细胞均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19+细胞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8+细胞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儿仅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其余淋巴细胞亚群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活动期IL-2水平均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1);缓解期IL-4水平虽显著低于活动期,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③活动期IgG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0.01),IgM、IgA无变化.结论 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淋巴细胞哑群间比例失调,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肾病活动指标之一;PNS患儿活动期IL-2表达降低,IL-4升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PNS患儿活动期血清IgG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9(IL-9)、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将62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T2DM组)3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NC组)30名。常规方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尿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9、IL-17及TGF-1水平。分析3组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差异。结果:DN组IL-9、IL-17和TGF-1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和NC组(P<0.01)。结论:T2DM肾病中患者血清IL-9、IL-17和TGF-1水平升高,可能在T2DM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2型DN患者分组,观察血清IL-8、IL-10水平的改变.结果:糖尿病3组的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且与及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清IL-8、IL-10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M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探讨脂蛋白(α)[LP(α)]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检测76例PNS患者血清LP(α)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类型PNS患者血清LP(α)是否存在差异;并对LP(α)水平与PN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与其它血脂项目的关系作相关分析.结果PNS患者血清LP(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各病理类型血清LP(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S患者血清LP(α)水平与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UPE)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NS患者血清LP(α)水平与血清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而与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也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关系无统计意义.结论血中LP(α)异常升高可能参与PNS的发病过程;LP(α)代谢异常与PNS的原发病因无关,PNS发生后所继发的机体代谢异常可能是引起血清LP(α)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积极诱导PNS缓解或者尽可能的降低尿蛋白不仅对控制肾脏内损伤具有巨大意义,而且对减少肾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