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伏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31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伏灸”防治慢性支气管炎317例,临床治愈38例(12.0%),显效168例(53.0%),好转66例(20.8%),无效45例(14.2%),总有效率为85.8。年龄小者则防治效果好(P<0.05);病程越短则防治效果越佳(P<0.05)。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中药茵陈煎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6例(治疗组)与单纯用西药4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白蛋白、改善血清、球蛋白比值倒置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周建伟 《中国针灸》1996,16(4):29-30
采用自制扶正健脾药灸条施灸足三里、关元、中脘、血海等穴治疗脾虚证,并以单纯艾绒灸条治疗为对照。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脾虚主症在施灸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其显效率为78.38%,有效率为94.59%,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4.
分组比较了针刺和药物对放化疗所致造血功能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针刺组取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三阳交接电针;药物组用临床常规药物。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可使降低的白细胞数显著上升(P<0.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色素、血小板数低者,经针刺治疗后其均值皆明显上升(P<0.05和P<0.01),疗效优于或接近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针刺组办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药慢肾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显效24例(50%),有效20例(4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经治疗前后比较表明,可显著降低血尿素氮(P<0.01)及显著升高血清钙(P<0.05),明显降低血磷(P<0.05),并能明显增加患者尿量(P<0.01),显著改善消化道症状(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改善消化道症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其余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为主月经不调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冀萍  沙桂娥 《中国针灸》1997,17(8):453-455
将97例高泌乳素血症为主的月经不调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65例,西药对照组32例。针灸治疗结束后,治愈率90.76%,有效率98.46%;西药组治疗结束后,治愈率97.14%、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6个月、9个月随访西药组症状复发、泌乳素(PRL)反跳明显高于针灸组(P<0.01,P<0.001)。同时在治疗前后对血清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进行放免测定;动物模型采用大剂量氟哌啶醇诱发高泌乳素血症的动物模型,观察针灸对血清PRL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正  佟慕新 《江苏中医》1994,15(6):39-40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该药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降TC总有效率为69.1%,降TG总有效率为70.3%(P<0.05);使HDL-C均值有明显上升(P<0.05),LDL-C有明显下降(P<0.05);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该药具有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作用,降TC总有效率为69.1%,降TG总有效率为70.3%(P<0.05);使HDL─C均值有明显上升(P<0.05)、LDL—C有明显下降(P<0.05);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刺血加中药熏洗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刺血加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结果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3%,愈显率71.4%。与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比较,临床指标、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0.
针刺加强药物降低脑卒中颅压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西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43%,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u=2.026,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眼压。血压及视乳头清晰度亦都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或呈差异性趋势,从而说明观察组降颅压作用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针刺能加强药物的降颅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行了针刺足三里及肌注西药(安腹痛)的止痛效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针刺组显效率为96%,西药组显效率为6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针刺组平均止痛时间为19.97分钟,西药组平均止痛时间为62分钟,经统计学处理,P<0.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肝炎Ⅳ号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171μmol/L)60例(实验组),与应用护肝西药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升高白蛋白、改善A/G倒置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用肝炎Ⅳ号治疗CCl4造成实验性肝损伤的小白鼠,结果显示,肝炎Ⅳ号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TBi)和ALT、升高白蛋白,与CCl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同时,还能明显增加正常和异常大白鼠的胆汁流量。表明肝炎Ⅳ号有明显利胆、降酶和升高白蛋白、改善A/G比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护肝西药的基础上,以肝炎Ⅳ号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171μmol/L)60例(实验组),与应用护肝西药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在退黄、降酶、升高白蛋白、改善A/G倒置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用肝炎Ⅳ号治疗CCl4造成实验性肝损伤的小白鼠,结果显示,肝炎Ⅳ号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TBi)和ALT、升高白蛋白,与CCl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同时,还能明显增加正常和异常大白鼠的胆汁流量。表明肝炎Ⅳ号有明显利胆、降酶和升高白蛋白、改善A/G比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赖新生 《中国针灸》1997,17(4):201-202
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设口服西药阿尼西坦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塞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景 《中医研究》1996,9(3):19-21
对10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和维脑路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83%,对照组为43.3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6.67%(P<0.05)。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治愈率87%,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3.43±0.32天,对照组4.41±0.43天,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针灸对本病具有调节免疫之功能。  相似文献   

17.
茶色素对脂肪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脂肪肝病人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服用茶色素,对照组56例服用东宝肝泰。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P<0.01)。降脂总有效率前者74.6%,后者59.8%(P<0.05)。还观察到试验组用药前后ALT、血糖、血粘度、血脂、NFM皆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对照组除TC、TG变化明显外,其余变化不显著(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东贵荣  王钊 《中国针灸》1994,14(2):26-29
2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头穴针刺即刻效应同时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SEP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左、右侧及脑出血健侧三组之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出血瘫肢SEP总异常率为100%。表现P15以后波幅消失,峰潜伏期延长或波幅低平,而针刺即刻使SEP缺失波幅恢复,低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P<0.05-0.01)。与临床即刻效应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组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治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的近期治愈率,且疗程较对照组,为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对放射性膀胱炎的治愈率两组比较无明差异(P>0.05)针刺组疗程则著短于对照组疗程(P<0.01)。结果表明,针刺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发表新闻社胱为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素芬  叶向荣 《中国针灸》1997,17(9):517-519
运用针刺手足阳明经为主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观察了针刺前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SOD及血清蛋白内源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使红细胞SOD、CAT酶活性提高(P<0.05,P<0.01),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使血清蛋白的相对荧光强度降低(P<0.01),并使荧光峰值波长的蓝移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