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心脏黏液瘤脱落并发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因突发心前区不适伴一过性晕厥、随即出现双下肢疼痛、远端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障碍收入院。入院时查体:双下肢苍白、皮温低,以左侧更为严重,左小腿局部可见皮肤花斑,足趾色黑暗。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双侧股动脉未触及搏动,多普勒听诊器未闻及血流信号。腹部及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肾下腹主动脉阻塞、双侧髂动脉起始部阻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腹壁下动脉进行观测,为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于移植术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上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起点、行程、位置、长度、外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左侧2.81±0.72mm,右侧2.82±0.56mm;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外径:左侧2.40±0.32mm,右侧2.39±0.68mm;全长:左侧14.85±2.08cm,右侧14.83±2.14cm;起点距体表:左侧1.36±0.87cm,右侧1.37±0.79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19.86cm×7.35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外径和长度足以用于临床移植术中。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5岁,干部,因突发性双下肢剧烈疼痛入院。入院时T37℃。R20次/分,P80次/分,BP18,12KPa,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和Ⅱ级舒张期杂音,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敢移动,膝关节以下触摸即感剧痛,无红肿,趾甲稍苍白,肢冷,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侧显著。临床考虑风心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给普鲁卡因静脉点滴,肌注度冷丁,氯硝西洋,解痉止痛无教,24小时后右足背动脉搏动完全消失,左侧微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riche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诊疗新进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10日收治的1例多次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Leriche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男,58岁,因"腰臀部疼痛伴双下肢活动后乏力、疼痛3年余,加重2月"入院。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止痛、理疗、针灸、牵引或推拿等方法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结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腰椎MRI:腰3/4,腰4/5腰椎间盘变性、膨出。ABI(踝臂指数):右侧0.63,左侧0.58。腹主动脉及双下肢CTA:腹主动脉末端、双侧髂总动脉及分支多发斑块形成伴管腔狭窄、局部闭塞。行腹主-双髂总动脉介入术(Kissing技术)。患者腰臀部及双下肢疼痛缓解,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均可扪及。复查ABI:左侧0.91,右侧0.95。结论 Leriche综合症为心血管系统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更少见,踝臂指数为其无创筛选工具,DSA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该疾病行介入或手术治疗为治疗方法,并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防治该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5.
韩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14-315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2岁。于2004年3月18日以语言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年余入院。查体:BP20.7/14.8kPa,左眼睑可见有曲张静脉;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耳听力消失;左侧肢体肌力Ⅳ级,痛觉减弱。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表现:除左侧大脑前动脉外,Willis动脉环各血管节段血流速度均明显增高,其中以右侧大脑前、中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为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30名健康青年针刺左侧少府穴,并应用经颅脑多普勒超声仪(TCD)观察在针刺5个不同时间点内大脑前动脉(ACA)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针刺左侧少府穴对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变化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及针刺对大脑前动脉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将其分为3组:男女混合组30例,男性组15例,女性组15例。针刺左侧少府穴,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双侧颞窗探及大脑前动脉(ACA),观察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并记录A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男女混合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在行针时、出针时左侧ACA的Vd与针刺前相比增加,出针时左侧ACA的Vm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出针时右侧ACA的Vm与针刺前相比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针时左侧ACA的Vd、Vm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行针时左侧ACA的Vd与针刺前相比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数据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混合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在行针和出针时使左侧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增加。男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出针时右侧的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前增加,行针时左侧的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女性组:针刺左侧少府穴,行针时左侧的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56例多排螺旋CTA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搜集了56例双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正常6例,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8例、胭窝假性动脉瘤4例、双下肢大动脉炎10例、糖尿病性血管炎12例、股动脉血栓形成15例、股动脉搭桥1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或DSA证实。造影剂用量按2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 Bolus,层厚2~3mm。数据重建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实时三维(real lime 3D)及容积显示(Fly 3D)等。结果:6例为正常双下肢动脉血管.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见不同程度的动脉壁钙化斑。4例胴动脉瘤CTA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瘤蒂。10例大动脉炎见双下肢动脉血管管壁呈锯齿状.部分节段见血栓形成。12例糖尿病性血管炎与大动脉炎表现相近似。15例股动脉血栓栓塞,CTA见股动脉充盈缺损至管腔填塞.最长栓塞达60cm。1例人造血管CTA可清晰显示走向和双股动脉。结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3岁,主因突发双下肢疼痛伴感觉、运动障碍16h入院。入院当天7:00入厕时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无知觉,不能活动,继之右下肢出现相同症状,急诊入院。查体:血压240/110mmHg,双下肢动脉自股动脉以下未触及波动,双下肢皮温偏低,双足明显,伴有轻度发绀,双下肢感觉减退,运动障碍。急查肾功能、心肌酶正常。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图1,2)示:腹主动脉下段及双侧髂总动脉闭塞,髂外动脉及双侧股、腘、膝下动脉显影,左侧腹部肿物,三期均无明显强化,性质待定。病因复杂转上级医院,查磷酸肌酸激酶4000U/L,考虑病因不明,缺血时间长,建议非手术治疗。于夜间23:00再次入院。此次查体:血压130/85mmHg,右下肢动脉搏动恢复,左下肢仍未触及波动,双下肢肌力Ⅰ级,感觉减退,酱油色尿,尿量少。既往伴有脑梗死,日常活动量小,无高血压、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尿素9.53mmol/L,最高达24.81mmol/L,肌酐106μmo/L,最高达453μmo/L;磷酸肌酸激酶80120U/L,之后逐渐下降致130U/L,肌红蛋白最高达183μg/L,后降至48.50μg/L。入院后给予碱化尿液、利尿、持续性血液净化(共12次)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1次/12h,波利维75mg口服1次/d等抗栓治疗,治疗6d后左下肢动脉搏动恢复,磷酸肌酸激酶由7120U/L再次上升至9720U/L,同时出现左大腿及小腿肿胀,超声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考虑再灌注损伤所致,第7天时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凝4项,国际标准化比值1.1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3.6s,凝血酶时间测不出。查腹部CT示,双肾形态正常,右侧腹膜后巨大占位,考虑血肿(图3),考虑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关,对症处理后好转,18 d时复查下肢动脉 CT血管成像(图4,5),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肾下型)伴附壁血栓形成,右侧腹膜后团块状低密度影,考虑为巨大血肿,较前缩小,24d时患者肝肾功能指标正常,血红蛋白稳定,双下肢无明显肿胀,皮温正常,双侧股、腘、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感觉基本正常,好转出院,腹主动脉瘤限期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院收治 1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并发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 ,现将临床护理观察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6 8岁 ,因胸闷、气促、双下肢疼痛 15小时入院 ,入院检查 HR140~ 15 0次 /分 ,律绝对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心尖部可闻及 / 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青紫、皮温低、压痛明显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以左侧明显。中度凹陷性水肿 ,入院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心房纤颤 ,心功能三级、下肢动脉栓塞。给予扩张血管、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溶栓、抗炎等治疗 ,患者心功能逐渐改善 ,右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的类型,探讨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对肺部疾病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5年~1999年期间所做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化疗及栓塞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支气管动脉起源、开口水平、分支类型、共干情况及开口距脊柱中轴线的距离。结果:47例患者中,46例支气管动脉都开口于胸主动脉;1例患者的右支气管动脉起源于右锁骨下动脉。开口于T5-T6水平右侧占86.6%,左侧占86.0%。支气管动脉干为1~3支,两侧支气管动脉为1~2支。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在脊柱中轴线的左侧,距脊柱中轴线的距离左侧为3~4cm,右侧为1~2cm。结论: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的类型,有利于提高支气管动脉插管的成功率和肺部疾病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双足溃烂、感染,发现血糖、血压升高8+年,加重伴左足拇趾、3、4及5趾坏疽1+月” 入院。20个月前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G5A3”,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本次入院后左下肢及足X线平片检查示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趾动脉钙化,跖骨远端溶骨性破坏,第4、5趾外侧脱位。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侧股浅动脉中膜钙化明显,左侧腘动脉血栓形成,左侧胫前动脉重度狭窄、胫后动脉闭塞;右侧胫前、胫后动脉闭塞。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显示左股浅动脉中度狭窄,左腘动脉闭塞,左胫后动脉、左足背动脉闭塞;右胫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诊断为糖尿病足(左4级),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左4期)。入院行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讨论,患者不能行血管旁路治疗,建议左下肢截肢术。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房占位,诊断“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不宜行截肢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基于此,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依诺肝素纳注射液、华法林纳片抗凝,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扩血管等治疗,同时积极给予局部清创及超声清创水刀治疗9周,但是足部情况未见明显好转。第10周起,给予创面负压吸引及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创面有所缩小;第17周,局部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 1滴/cm2治疗,6周后创面基本愈合,随访5周,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未诉不适。这是第1例联合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及β受体阻滞剂,成功治愈难治性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对双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针对2009年8月我科收治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在患者入院期间,认真设计对其进行的护理方案,并详细记录患者状况及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其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双下肢皮肤有青紫,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冰冷,患者持续高热,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患者最终死亡。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可以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对于高龄患者风险更大。临床上对于有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要加强观察、精心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例1:男性18岁,间歇性反复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1年余。头痛以闷胀痛、为喷射性呕吐.呕吐胃内容物,颈强、双下肢无力。查体:意识清、双侧视乳头水肿、水平眼震、左侧外展受限、双上肢轻度共济失调、指鼻试验阳性、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不高。临床拟诊为颅内肿痛。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3岁,农民。因右下肢肿胀5d于2007年1月22日入院。5年前曾患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遗留左下肢轻度肿胀。查体:心肺无异常。躯体无淤斑及浅表静脉曲张,双下肢肿胀并汗毛稀疏,左下肢明显,右侧小腿皮温略高于左侧,无压痛,Hoffman征阴性。双侧股动脉、动脉、足背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15.
抗凝联合抗动脉硬化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徐江祥  黄小红 《九江医学》2003,18(4):232-232
患者,男,73岁,因双下肢活动性疼痛2~3年,加重20天入院。近2~3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双下肢麻木、酸胀、疼痛,活动时明显,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彩超示:双下肢股动脉、胭动脉可见多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血流减慢。曾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症状缓解。2002年12月5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MRI示:双侧股动脉远端闭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TCD)40例精神分裂症患和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右侧大脑前、后动脉及左侧椎动脉博动指数或(和)阻力指数显下降(P〈0.05),女性患左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速度显减慢。结论:精神分裂症患部分脑内血管阻力增加、紧张度增高、因流速度减慢,女性患左侧大脑优势半球供血较差。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男患,36岁。煤气中毒,经抢救3天后逐渐清醒。之后发现双小腿逐渐肿胀,自觉双下肢沉重、麻木、酸痛,进行性加重。4个月后,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多普勒检查,报告双下肢血流量减少、供血不足,诊断为双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双下肢高度凹陷性肿胀,皮肤温度降低,左踝关节处皮肤色素沉着,双胭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足趾甲增厚干燥。彩色多普勒检查见双侧股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双测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  相似文献   

18.
某患者:男, 62岁。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近年来感双下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因症状加重而就诊。查体:下腹部及腹股沟周围皮肤紫黑色,双下肢发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申请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二维切面图像及彩色多普勒 (CDFI)显示,双侧髂外动脉、股动脉、月国动脉及胫动脉内见多个动脉硬化斑块,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斑块形态各异、回声强弱不等,有的呈强回声后方声影串珠样排列;有的为不规则中等回声。经追踪扫查发现腹主动脉末端及髂总、颈动脉内均有广泛硬化斑块形成,并于右颈总动脉中段内见一 0.8cm…  相似文献   

19.
经皮腹主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冰冷、苍白、瘫软等双下肢急性缺血的"5P"症状,急诊入院.经动脉造影(图1)诊断为:急性腹主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行急诊介人插管局部灌注溶栓治疗,9 h后溶栓成功,"5P"症状消失,血管造影显示粥样斑块及残留附壁血栓(如图2、3),之后症状完全消失.3年后患者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渐缩短,最长行走距离1 km,但无静息痛,再次入院.行血管造影(图4)显示:肾下腹主动脉(L3~L4段)粥样斑块附壁血栓并狭窄(>85%),左右髂总动脉近段局部狭窄(左侧较重)伴部分管壁钙化.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6岁,1+年前发现右臀部一搏动性包块,逐渐长大,伴压痛.以"右臀部动脉瘤"收入院.查体:右臀部坐骨结节外侧扪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约3 cm×3 cm×3 cm,双下肢动脉可扪及搏动.CT示髂内动脉分支动脉瘤(图1).拟行经左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右髂内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