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流感监测结果,为全省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度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 年度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728970 例, ILI 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比例为6.49%(4.34%~7.25%)。儿内科急诊ILI%最高,为65.52%,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占90%。随着年龄的增长,ILI 比例逐渐递减,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最低,为2.69%。ILI%呈现冬春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完成核酸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90380份,核酸阳性12090份,阳性率为13.38%(10%~20%)。核酸阳性时间和地区分布呈现交替升降,黔东南和黔西南每个年度核酸阳性率都高。2014-2015年度和2016-2017年度以季节H3流感为主要优势毒株,2013-2014年度和2017-2018年度以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共同流行,2015-2016年度以季节H3流感和B型流感为优势株,2018-2019年度以季节H3型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为主。结论 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对象,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株交替出现,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做好流感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流感流行特征,为做好辖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辖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流感暴发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8年滨海新区流感哨点医院共监测流感样病例41877例,ILI%为1.11%。各监测年度报告的I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4.000,P=0.406)。共检测标本3581份,检出阳性393份,阳性率10.97%。ILI%和核酸阳性率高峰一致性较好(r=0.567,P<0.001。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5起,其中小学30起(85.71%),集中在12月(15起,42.86%),由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最多。疫情高峰与ILI核酸阳性高峰一致,在相同月份暴发疫情检测出的毒株与ILI监测检出的毒株相同。结论 滨海新区流感冬春季流行特征明显,各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交替流行。ILI%和核酸阳性率、暴发疫情监测与病原学监测一致性均较好。加强监测对辖区流感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今后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西宁市四家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1617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2.14%;ILI%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达高峰;ILI中,0~4岁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51.05%),其次为5~14岁组(21.27%);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12272份,核酸阳性标本1620份,阳性率为13.20%;西宁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69.81%)为主;乙型流感在2015、2017年度所占比例较其他年度有所增多,且B-Victoria与B-Yamagata交替流行。 0~14岁年龄组采样比例较15岁以上人群更低;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14岁组,0~4岁组最低。结论 西宁市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出现在冬春季,且夏秋季出现一流行小高峰。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为主,乙型流感在冬末春初时会出现小幅流行。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6-2018年荆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收集荆州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2006-2018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2010-2018年病原学监测资料和暴发疫情资料并分析。结果 2006-2018年荆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1.94%;5岁以下ILI数占总数的62.45%。2010-2018年荆州市共分离检测流ILI标本14650例,阳性标本2008例,阳性率13.71%;ILI%与标本核酸阳性率高峰时间吻合,二者呈正相关(rs=0.50,P<0.05);全年出现冬春季3~10周和夏秋季30~37周两个流行高峰;分离毒株以季H3型(49.10%)和乙型为主(33.22%),各型别毒株交替成为优势毒株。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8起,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2006-2018年荆州市流感疫情整体平稳,有明显冬春季和夏秋季高峰,5岁以下儿童和学校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黄浦区2009-2014年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本区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诊室就诊情况以及ILI 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使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阳性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2014年黄浦区各周ILI%为0.27%~1.54%之间,三级医院周ILI%明显低于二级医院。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31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2552份,阳性率为30.69%。结论 本区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偶有流行。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交替频繁,2009年本地区优势流行株为甲型H1N1,非流行年份优势流行株为H3和B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6 - 2020监测年度流感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海南省2016 - 2020监测年度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及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 - 2020监测年度海南省6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57 361例,总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3.05%;0~4岁年龄组在ILI总数中占比最高,占ILI总数的51.01%。全省5家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ILI标本25 231例,流感核酸阳性标本3 701例,总核酸阳性率为14.67%;2017 - 2018年和2019 - 2020年2个监测年度流感流行呈现双峰特点,夏季流行期集中在4 - 9月,最高峰值53.64%,冬春季流行期集中在11月~次年3月,最高峰值42.14%,2016 - 2017年和2018 - 2019年2个监测年度流感流行没有明显的夏季高峰,冬春季流行期集中在10月 - 次年3月,最高峰值为54.14%。结论 2016 - 2020监测年度流感活动强度保持平稳,不同监测年度新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Victoria系4种型别交替流行。应持续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密切关注优势流感毒株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该自治区哨点医院监测,收集2012年流感样病例(ILI)发病资料,并采集ILI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所有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2年该自治区ILI%均值为1.49%,以周为单位,各周ILI%波动在1.11%-2.73%之间;流感样病例集中在低年龄组人群;内蒙古东部地区ILI%为0.60%,中部地区ILI%为2.65%,西部地区ILI%为1.03%。2012年该自治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2.82%,周阳性检出率介于0-45.46%之间,2012年属于混合型(B型占44.13%,H3N2型占41.61%,A(H1N1)pdm09型占8.05%);男女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无差别;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集中在低年龄组人群;中部地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低于其他地区。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流感流行高峰为冬春季节,2012年春季流行高峰主要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冬季流行高峰以季H3亚型为主;加强对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关注新型流感毒株的出现,可以及时反映流感活动状况,对该自治区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乌海市流行性感冒的分布特征,为乌海市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乌海市流感监测系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监测结果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哨点医院共上报ILI病例7921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的0.85%;ILI各年龄组构成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341.53,P<0.001),以≤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81.59%)。核酸检测ILI咽拭子样本3137份,阳性数为525,阳性率为16.74%。流感病毒分型以季H3亚型(37.14%)、B(Y)亚型(30.09%)、新甲H1亚型(20.57%)为主。结论 2012-2017年乌海市ILI占门诊就诊比例与其他城市相比结果偏低;流感高发季节在冬春季;在2012年4月-2014年3月以季H3亚型和新甲H1亚型交替流行为主,在2014年4月-2017年3月以季H3亚型流行为主,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2016监测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特征,为贵州省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贵州省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13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鼻咽拭子标本的流感病毒RT-PCR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4月-2016年3月,贵州省监测ILI病例111 175例,占6.82%,检测标本13 867份,阳性2 204份,阳性率为15.89%;贵州省全年均有流感流行,夏季出现小高峰,冬春季达到流行高峰;检出的流感型别有4种,夏季以季H3为主,冬春季节分别以B型Yamagata系(简称BY)和B型Victoria系(简称BV)为主,春季新甲H1有上升趋势;5个年龄组中,0岁~年龄组所占阳性比率最高,为40.20%,其次是5岁~和25岁~年龄组,分别为25.41%和19.28%;检出阳性标本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4.63%,比女性高9.26%。结论2015-2016监测年度贵州省流感流行形式严峻,ILI%比例和阳性率较高;流感流行主要在冬春季,夏季伴有小高峰,流行型别多样,主要以季H3、BY系和BV系交替流行为主;1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要的易感人群;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易感染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14年度达州市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度达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及实验室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度,哨点医院共监测到门急诊病例583967例,其中ILI 2024例,ILI%为0.35%。各年度ILI%分别为0.03%、0.24%、0.53%和0.65%。各年度ILI流行最高峰分别为2010年第51周(0.32%)、2012年第13周(0.57%)、2012年第51周(1.29%)和2013年第15~16周(1.07%)。除2011-2012年度外,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4年采集的ILI标本分别为102份、263份、319份和481份,Real time RT-PCR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3.73%、17.49%、8.78%和6.65%。新甲H1、季H3和B型每年并存,不同年度优势株不同。2010-2011年度和2013-2014年度流感阳性检出率高峰季节为秋冬季,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为冬春季。结论 流感流行具有季节性,以15岁~以下年龄组为多发人群,4个监测年度中ILI%呈逐年上升趋势,流感优势毒株亚型间呈交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2-2016年黔西南州流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黔西南州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2-2016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暴发和聚集性流感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7 665例,ILI%为2.01%。采集鼻咽拭子标本4 48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3份,平均阳性率为16.79%;2012年以流感病毒B型和季H3为主,2013年以BY型和甲型H1N1为主,2014年以季H3和甲型H1N1为主,2015年以季H3为主,2016年以季H3和BV型为主;2012-2016年黔西南州共发生ILI暴发疫情2起,聚集疫情8起,采集标本94份,阳性52份,阳性率55.32%;暴发及聚集性疫情阳性标本型别与当年病原学检测主要型别一致;全州80%的ILI暴发和聚集性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 2012-2016年黔西南州监测的ILI病例中5~14岁年龄组和15~24年岁龄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春季、秋季和冬季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流感暴发和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9-2010年度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毒株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2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据及18家流感监测哨点学校ILI数、囚感冒缺课人数,采集哨点医院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鸡胚或狗肾细胞(MDCK)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对分离的流感毒株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2009-2010年度,哈尔滨市21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数27 524例,ILI就诊率为9.57%;18家哨点学校共报告ILI数4 239例,ILI占总监测人次百分比为0.23%,因感冒缺课人数17 132例,占0.94%;采集ILI咽拭子标本929份,分离出阳性毒株84份,阳性率为9.04%,其中甲型H1N1型59株、B型22株、季甲H3型3株,分别占70.24%、26.19%、3.57%;2009-2010年度哈尔滨市ILI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2009年10月份第43周,ILI%峰值为21.06%和2010年1月份第4周,ILI%峰值为9.76%.2009年第49周之前甲型H1N1型流感毒株为优势株,第50周开始B型流感毒株为优势株.结论 ILI流行高峰与流感毒株检出高峰基本一致;流感流行高峰与2009年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4.
了解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对2010年4月1日 - 2016年3月31日流感样病例(简称ILI)监测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流感病毒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6年6个流感监测年度贵州省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逐年增多,ILI比例平均为6.18%。0~15岁小年龄组ILI%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占91.20%。ILI病例共采集60 829份,检出阳性7 817份,阳性率平均为12.85%,流行株主要为季H3、新甲H1N1、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6个监测年度,优势流感病毒分别为A型流感、B型流感、季H3+新甲H1N1流感、新甲H1N1+Yamagata系流感、季H3流感、季H3+Victoria系+Yamagata系流感;共分离到1 652株流感病毒,季H3和By最多;0岁~年龄组分离到毒株670株,5岁~年龄组433株。结论 贵州省2010 - 2016年流感监测年度ILI比例较高,ILI病例以0~15岁小年龄群体为主;随年度优势流感呈单独流行或多种共同流行特点;各年龄组毒株分离情况与ILI年龄分布整体上一致,流感病毒的分离情况也能反映流感的流行情况。加强ILI病例病原学监测和小年龄人群疫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3家哨点医院上报ILI36774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ILI%)的7.84%,病例以≤24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7.36%;2009年9~12月呈现1个发病高峰,2010年1~7月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发热门诊的ILI%最高,为87.84%;共采集818份ILI病例标本,经Realtime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381份,阳性率46.58%。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份(33.1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95份(11.61%),B型流感病毒15份(1.83%);共发生暴发疫情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结论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8-2020年流感监测结果,探讨流感样病例发病特点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感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安徽省2018-2020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及流感实验室的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徽省24家哨点医院2018-2020年门急诊就诊人数为14 927 130例,其中ILI病例613 498例,ILI%为4.11%,0~4岁病例占53.64%;60岁及以上人群占3.50%.全省2018-2020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581起,各年度分别为67起、456起、58起,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018-2020年安徽省17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78 475份,其中阳性标本11 799份,阳性率为15.04%,2018年和2019年新甲H1型流感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89%、42.16%;2020年流感优势毒株为乙型Victoria系,不同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0.832,P<0.001).结论 2018-2020年冬春季仍是安徽省流感防控的重点时期,0~4岁的学龄前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不同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不同;应持续加强流感监测,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济源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济源市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源市人民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PCR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济源市报告ILI病例18491例,ILI比例为1.8%,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监测年度和各年龄组的ILI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采集3512例ILI病例标本,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78例,总阳性率为25%,2017-2018监测年度阳性率最高,为42,23%。2013-2014和2017-2018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为B型和甲型H1N1亚型,2014-2015和2016-2017监测年度为H3N2亚型,2015-2016监测年度为B型,共检测出212例甲型H1N1、314例H3N2、349例B型和3例混合型流感病毒阳性。5个监测年度均为冬季流行高峰,2015-2016监测年度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结论 济源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株交替出现,每年元旦达到流行最高峰,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主要人群,应加强对此人群的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季节性流行特征,为加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监测数据和报告病例数,比较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报告病例数、病毒阳性率、病毒分型以及暴发疫情等特点。 结果 2016-2019年中山市平均ILI%为4.92%(717525/14593406)。2016年ILI%高峰出现在春季,2017年在夏季,2018年在冬季,2019年出现冬季流行高峰和春夏季流行小高峰,流行持续30周。累计报告病例数65535例,6~14岁年龄组占比最大(32.88%),以2019年报告病例数最多。4个年度ILI监测样本的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73%(559/7902),其中A(H1N1)占6.59%(521/7902),A(H3N2)占6.81%(538/7902),B亚型占6.30%(498/7902),A(H1N1)和A(H3N2)混合感染占0.03%(2/7902)。2016年流行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A(H1N1)和B亚型,后转以A(H3N2)为主;2017年流行毒株是A(H3N2);2018年以B亚型和A(H1N1)为主 ;2019年年初冬季阳性标本以A(H1N1)为主,春季开始逐渐进入A(H1N1)、A(H3N2)和B亚型共同流行模式,夏季以B亚型为主,年底冬季以A(H3N2)为主要流行型别。6~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34.09%,317/930),以A(H3N2)为主(13.44%,125/930)。4年累计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2起,多发生在冬春季,小学是主要暴发场所(66.67%,28/42)。ILI%与报告病例数、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3和0.745,P均<0.001)。结论 2016-2019年中山市出现了由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其中2019年出现了多个型别流感病毒共同轮换、流行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流行。加强监测和推广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控多样化的流感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5-2016年湘潭市流感流行毒株监测分析,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采用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2015-2016年湘潭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样本4 184份,检测出流感病毒阳性样本406份,总阳性率为9.70%%。其中H3亚型占48.28%%、新甲H1亚型占17.73%%、BV型占18.23%%、BY型占15.76%%。结论2015年湘潭流感流行以季节性H3亚型为优势流行株、同时混合BY型流行;2016年湘潭流感流行也是以季节性H3亚型为优势流行株、但同时混合新H1N1、BV型流行。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14年贵州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 -2014年贵州省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29694例,ILI%平均为5.91%。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32111份,阳性率12.12%。其中病原构成为季节性流感H3亚型占41.00%,次为BY型占27.47%,甲型H1N1占26.54%,混合型占0.96%。结论 2012年以来贵州省流行的流感病毒多种,但主要是季节性流感H3亚型、BY型,以及甲型H1N1亚型;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对发现新发、不明原因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