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海医学》2005,28(11):989-990
一、各级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中,对于患者在医院就诊中因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一般需要通过鉴定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无论当事人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还是医疗差错等其他原因的鉴定,先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及相关法律法规,认定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其他行为.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现状医患纠纷发生率及不按合法途径解决的比率均在逐年上升,医院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作出赔偿的现象增多,医患纠纷赔偿平均金额快速攀升,医患纠纷引发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立法的个人建议,①民法适用于医疗纠纷调处的困惑。②完善医疗卫生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③正视医疗纠纷处理的专业性。④强化医疗争议的法定调查。⑤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制化。⑥免除非医疗事故的医疗赔偿。⑦医疗过失的判定要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⑧控制过高额的赔偿。⑨建立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云保  张靖森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85-428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因此医疗纠纷不可能完全避免,有时甚至成为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维护和发展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因此正确认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的概念和特点十分重要。在此我们与大家一起学习讨论。1医疗纠纷1.1概念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纠纷和争议。患方向医方要求追究医方责…  相似文献   

4.
周军  胡艳玲 《吉林医学》2009,30(10):937-938
医疗纠纷是指由于病员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双方对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医疗纠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另一类是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两种:①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②进行司法鉴定,按照《民法通则》处理。所以医疗纠纷的鉴定有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的地位,而《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医疗纠纷民事赔偿中没有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由谁承担在实践中存在争议。通过对目前国内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鉴定模式的利弊比较,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都极其关注的议题。我国是一个医疗大国,安全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改善医患关系的前提。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对患者造成明显伤害或危险的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并不常见,然而一旦发生后果特别严重[1]。目前各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促进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规避用药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而且处理过程亦趋复杂,索赔也越来越高。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持医院医疗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论在提升医疗安全水平方面应用矩阵式医政管理模式的实效性。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医院发生医疗纠纷(100件)+医疗损害案件(60件)共160件,依照不同时段划分组别。研究组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应用矩阵式医政管理模式,对照组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应用传统医政管理模式。将2组的医疗纠纷赔偿情况、医疗纠纷原因、医疗损害的鉴定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医疗纠纷未赔偿案件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的医疗纠纷原因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在医疗损害鉴定为不属于医疗损害的比例提升(P0.05)。结论在提升医疗安全水平方面应用矩阵式医政管理模式,不仅可降低医疗损害发生率与赔偿次数,还可避免引发医患纠纷事件,有利于提升医疗安全水平,具有广泛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董玉宏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1055-1055,1066
近年以来,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报道屡见媒体,“医闹”事件“横行”,给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少冲击。此类现象已经成为医患双方不可回避的“难题”,如何解决和迅速处理,这也是医患双方的焦点和热点。应用法律手段解决医疗纠纷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高飞 《大家健康》2013,(11):167-168
目的分析药品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探索改进措施。方法汇总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2012年1月-2013年1月《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所登记的差错(包括出门和未出门差错)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药房共发放药品667823组(包括门诊及病房),出现调配差错共1489例,出错率为0.22%。可总结为5类错误,分别为处方或医嘱审方不认真错误540例(36.27%)、摆药错误428例(28.74%)、处方或医嘱核对错误164例(11.01%)、药品配送错误72例(4.84%)及退药差错285例(19.14%)。结论要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民法上的一种责任分配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目前,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在医疗机构没有过错的前提下为了平息医患矛盾、解决医患纠纷往往在裁判时会援引这一条款,但在部分案件中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不能够真正体现公平、不能准确把握适用的前提等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案例的评析入手,简要地论述公平责任原则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适用前提和条件,为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司法鉴定在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中的效力。方法在百度和Google中输入"羊水栓塞,医疗纠纷,医闹"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将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认真阅读后摘录、编号并列表统计分析。结果①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共78起,网上发表时间为1986年10月25日至2009年3月18日,其构成比随年度增长而增加。②35.90%案件使用诱发或加强宫缩措施,其中42.86%案件使用两种以上方法、两次以上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及肌内注射。③78.20%案件提及孕产妇结局,孕产妇病死率88.52%。④50.00%案件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5.90%构成医疗事故。⑤10.26%案件经过司法鉴定,100%责任界定在医方。⑥46.15%案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83.33%案件患方起诉,70.00%案件法院判决医方或卫生局以各式各样的名义赔偿或补偿患方损失;赔偿金在7000元至52万元不等;判决追究医方刑事责任3起,责任人5人,判处有期徒刑1~8年。⑦运用法律文件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结论司法鉴定100%对患方有利,100%判决医方有罪。切实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加强产科病历质量管理,是减少或杜绝羊水栓塞医疗纠纷的有效错施。  相似文献   

13.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日益加剧的医患冲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无法达到既定目标.采用临床医学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为医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通过训练学生从医学角度去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能够打破医学与法学之间的隔阂,从而走出目前医事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激烈的医患冲突。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较难达到既定目标。临床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通过训练学生从医学角度去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能够打破医学与法学之间的隔阂,从而走出目前医事法律人才培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74起医疗纠纷事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采取诉讼调解的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材料进行分析,论述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科室分布情况,从而为医院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医院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积累的采取诉讼调解的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材料,用一般统计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4起医疗纠纷投诉事件经过山西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的有4起(5%),未构成医疗事故的70起(95%);科室分布情况为外科系统占67%,内科系统占15%,其他相关科室投诉总计为18%.结论:医院在实际工作中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相关医疗纠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模式建设,对重点科室进行严把关口.2.对病人对医学常识和相关政策规定不理解或病人一方无理纠缠引起的纠纷,医院应做出相应预防措施.3.医院应加强自身业务工作建设.4.对医疗事故处理程序进行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论《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李恒 《医学与社会》2011,24(8):70-7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及其民事赔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关于医疗事故损害案件的纠纷处理就在客观上面临着两种规范路径,即<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因此,二者之间的法律适用关系就颇具探讨的必要.事实上,二者并非简单地存废关系,而是存在着继承、创新、补充和矛盾四种具体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对因医疗事故造成的伤害给予赔偿进行了规定,对于如何解决无医疗过失情况下的意外伤害赔偿问题却未提及。这是导致目前国内医患矛盾加剧,医疗纠纷数量日趋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医疗意外风险分担和赔偿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调节医院、患者及医生等多方关系,保障各方权益。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我院医疗赔偿中封存的165份病案,针对赔偿病案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其中造成较多医疗赔偿的有15份,主要问题为病案书写不及时、医护病案脱节、电子病案粘贴不当、上级医师把关不严、法律意识淡薄等。医院为此赔偿几百万元。文章提示重视病案的书写与安全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与医疗赔偿。  相似文献   

19.
杨莉  潘国洪 《当代医学》2010,16(9):141-142
随机点评我院Ⅰ/Ⅱ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极为普遍,38例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均不合理,表现为用药随意性大,不遵循药代动力学用药,滥用喹诺酮类药物,预防使用抑菌剂等多种情况,究其原因,可分为医生不熟悉或不遵循用药原则,药品临床促销,顾忌医疗纠纷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6年来44例赔付的医疗纠纷案例调查,了解医疗纠纷发生的特点,探索预防医疗纠纷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1年-2006年间的44起赔付的医疗纠纷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其特点。结果在44起医疗纠纷中,手术科室占63.6%(16/44),非手术科室占36.4%(28/44);2002年以后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趋势;在医疗纠纷争议焦点中医生告知不到位占65.9%,治疗不当占54.5%,诊疗欠缺占11.4%;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都与医疗纠纷的风险密切相关。结论掌握医疗纠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