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荫文  许鹏雍  凌尚准  陆文忠  陈俊  韦文 《广东医学》2008,29(12):2069-2071
目的 探讨骶骨原发性肿瘤的切除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3年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骶骨肿瘤24例,通过症状改善率、复发率、并发症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7个月至9年,平均38.3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76.4%,总体神经功能改善,总复发率29.2%(7/24)。结论 通过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切除骶骨原发性肿瘤,近中期效果良好。切除范围是预后的关键,保留S1~3骶神经根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辅助手段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陈娟 《大家健康》2013,(15):140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同期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手术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7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减压并后路钛网植骨椎弓根螺钉重建脊椎稳定性治疗胸腰椎肿瘤患者14例。对14例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指导,并随访观察手术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25~64个月,平均32.5个月。术后患者局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2例患者因发生脑部和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死亡,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6个月肺转移死亡,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8个月发现局部复发,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并同期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椎肿瘤具有相对创伤小肿瘤细胞污染小的优点,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骶骨肿瘤切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总结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3例骶骨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后体位、伤口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肢体康复锻炼。结果随访3~24个月13例患者,除1例为转移瘤,术后一年复发外,其余局部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加强骶骨肿瘤患者康复护理,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复习文献,分析1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患者,其中脊索瘤8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1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后放疗或化疗。随访5~7年。结果:1例脊索瘤及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其他患者经随访术后局部及全身未见复发。结论:脊索瘤在原发性骶骨肿瘤中的发病率居首,患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9年12月~2004年5月收治的24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其中脊索瘤12例,骨巨细胞瘤7例,神经纤维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肉瘤1例,均行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后平均随访2.8年。结果 24例无术中死亡,20例功能恢复满意(83.3%),术后发生尿失禁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复发4例(16.7%),术后5年内死亡4例(16.7%)。结论 积极手术切除是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判断术中出血,坚持后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骶骨肿瘤的诊断依据,评估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58例骶骨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步骤,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可初步诊断,51例获得随访,术后5年内死亡8例(15.7%),无术中死亡。术后复发15例(29.4%),术后发生尿失禁、直肠损伤各3例,51例中42例功能结果满意(82.4%)。结论:全身状况较好的骶骨原发肿瘤、原发肿瘤已切除的骶骨转移瘤均为手术适应证,术后复发与手术不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75-97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15例骶骨肿瘤患者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6年。结果15例患者无术中死亡,2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有原发肿瘤远处转移存活3年;8例术后膀胱功能、大便控制基本正常;2例术后出现切口缘坏死Ⅱ期清创局部皮瓣转位后愈合。结论骶骨肿瘤手术治疗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防治出血,注意保护神经,重建腰骶部稳定性,是保证肿瘤顺利切除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路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良恶性脊柱肿瘤的方法和近远期疗效,评价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 18例肿瘤侵及椎体及附件的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一期经后路切除肿瘤的同时行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随访6~4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脊柱稳定性情况、肿瘤复发、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手术时间210~360 min;术中失血量800~1 800 mL;手术并发症2例胸椎椎体肿瘤切除术中胸膜破裂,所有切口一期愈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17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均获得显著改善;所有病例术后脊柱结构稳定;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7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例肾癌12个月原发肿瘤部位复发死亡,2例前列腺癌术后2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其余患者至末次随访时脊柱稳定性良好,神经功能改善,无局部复发。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联合植骨稳定性重建是治疗脊柱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骶骨肿瘤经后路次全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低位骶骨肿瘤经后路大块切除的患者施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管理、括约肌及大小便功能训练、DSA栓塞术护理、肠道处理及术前备血等;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神经功能观测和下肢功能锻炼,以及出院后康复指导等。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8.6±5.2)个月,23例患者中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17例(73.9%),进步5例(21.8%),无效死亡1例(4.3%),总有效率95.7%。结论专业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低位骶骨肿瘤经后路次全切除术中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阴道轴及其支持组织可通过保留性交功能的骶骨阴道直肠固定术加以恢复。本研究采用经阴道骶骨阴道直肠固定术治疗子宫及阴道脱垂或阴道穹隆脱垂患者。研究设计:4年内对20例阴道穹隆脱垂患者及83例子宫及阴道脱垂患者采用经阴道骶骨阴道直肠固定术治疗。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24个月(极差6~48个月),通过患者就诊了解脱垂复发、大小便失禁及性欲变化情况以确定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发生骶前静脉出血外,无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84例(82%)患者主观认为脱垂症状治愈。1例患者复发阴道穹隆Ⅱ度脱垂,4例患者复发Ⅱ度直肠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