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单发病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单发病灶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把30例甲状腺微小癌病例,分成单发病灶组(甲状腺内只有单一微小癌结节)和多发病灶组(同时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的结节),从发病部位,大小,数目及内部回声等回顾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本组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16例,肿瘤出现钙化灶50.0%,其中微钙化占66.7%(10/15),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73.3%(22/30),单发病灶诊断符合率达85.7%(13/14),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单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单发结节35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单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提示结节〈1.0cm者5例,其中1例因突然增大而手术,其余4例大小无变化。结节大小在1.0-1.5cm者15例,口服甲状腺素片后其中3例逐渐减小;余12例行手术切除。结节〉1.5cm者33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病例全部行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手术病例术后病理回报:结节性甲状腺肿220例,腺瘤32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乳头状癌83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2例。355例中恶性率约为26.20%(93/355)。大小在1.5cm以下的恶性率为5%(1/20),大于1.5cm的恶性率为27.46%(9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病例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无死亡。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治疗应视不同情况而定,单发结节大小在1.5cm以上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术式首选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与超声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分型并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对照,分析各型超声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发现局灶性病变103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团块型)79例,病理为浸润性癌77例(97.47%),早期浸润性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47%;Ⅱ型(结节型)11例,病理为浸润性癌9例,早期浸润性癌1例和原住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90.9%);Ⅲ型(导管型)6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原位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3例(50%);Ⅰ型与Ⅱ型、Ⅱ型与Ⅲ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囊样型)2例,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V型(弥漫型)3例,病理诊断早期浸润性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余2例超声未见局灶性病变未予分型。107例乳腺癌超声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0.65%(97/107)。超声对乳腺癌病灶内微小钙化灶显示率为39.25%(42/107),其中以导管型居多(3/6)。结论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密切相关;导管型声像图为乳腺癌的不典型声像之一。微小钙化灶是超声诊断导管型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男女比例为1:3.1,术前诊断率19.8%(17/86)。乳头状癌90.7%(78/86),滤泡状癌6.9%(6/86),其他2例(2.4%),其中微灶癌占34.9%(30/86)。B型超声砂粒样钙化占47.7%(41/86),单发结节占38.4%(33/86),多发结节占61.6%(53/86)。行颈淋巴结清扫7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68.8%(53/77),微灶癌中淋巴结转移26.7%(8/3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次手术5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喉返神经损伤。51例随访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4.1%(48/51)。结论术前B型超声、术中冰冻切片是甲状腺癌主要确诊手段并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砂粒体样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均可为癌。微灶癌也可多发,伴颈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规范化手术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超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隐匿性甲状腺癌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病人共30个癌结节,其中23例为单发结节(88.5%),3例为多发结节(11.5%);癌结节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共28个(93.3%);癌结节边缘呈细小毛刺样改变4个(13.3%),癌结节前后径与左右径或上下径的比值大于1者共7个(23.3%),其余两者的比值相近而呈球形或类圆形;癌结节含少许微钙化者8例9个(30.0%),含粗钙化者2例3个(10.0%)。3例3个(10.0%)乳头状甲状腺癌结节可见厚薄不均晕环。颈淋巴结转移2例(7.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表现差异较大,脉冲多普勒多显示为高阻的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高频彩超检查对隐匿性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微小癌的B型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本文采用B超诊断29例甲状腺微小癌,经病理证实得到93.10%(27/29)的诊断符合率;其中乳头状癌占70.37%(19/27),滤泡状癌占18.52%(5/27),未分化癌占7.4%(2/27),髓样癌占3.7%(1/27)。说明甲状腺微小癌以年轻人居多,其中乳头状癌为高发。B超检查对提高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并与病理分型对照,分析各型超声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4型: Ⅰ型(团块型)22例,病理以乳头状癌为主,占77.3%,本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6.4%;Ⅱ型(结节型)11例,病理为乳头状癌8例,其中6例为微小癌,滤泡型癌3例,本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Ⅲ型(多发型)6例,病理为乳头状癌2例,滤泡型癌4例,本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3.3%(5/6);Ⅳ型(囊实型)10例,病理为乳头状癌5例,滤泡型癌5例,本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0%(4/10)。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与Ⅳ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甲状腺癌的超声分型与病理密切相关,囊实型声像图为甲状腺癌的不典型声像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诊断。方法选取18例术后病理为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资料,分析超声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者8例,符合率为44.44%,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阳性88.89%(16/18)。性质待定5例(27.8%),误诊5例(27.8%)。结论桥本甲状腺炎病变超声表现复杂,伴甲状腺微小癌时起病隐匿,术前难确诊,定期复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类型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55个结节的术前超声图像。观察内容主要包括钙化的有无、大小及分布等。结果良性结节钙化发生率30.3%(89/294),恶性结节发生率73.7%(45/6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P〈0.01)。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微小钙化发生率分别为3.1%(9/294)和47.5%(29/6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1);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粗大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7.2%(80/294)和26.2%(16/61),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伴微小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特异性的指标,结节中的每一种钙化都有恶性的风险,不仅微小钙化,包括实性结节内部分布不规则的粗大钙化,恶性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魏珊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55-2055,206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规律。方法用ALOKa-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10MHZ。对13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分析,并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供情况。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块有102例占75%(102/136)(包括囊性增生、增生结节、乳腺炎及纤维瘤),诊断符合率为96.1%(98/102),其中2例较小的乳腺导管癌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2例粘液性癌误诊为囊性增生。恶性肿块有34例占25%(34/136),诊断符合率为94.1%(32/34),其中2例炎性包块误诊为乳腺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艳波  刘增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78-287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声像图表现,旨在提高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资料92例,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甲状腺癌患者共114个病灶,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出正确诊断,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形态呈圆形、不规则形,肿瘤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T)≥1,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低伴细小钙化,血流信号紊乱、血流速度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甲状腺癌病例来自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患者,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6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癌中,超声诊断2l例,5例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0.8%(21/2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2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回顾穿刺细胞学诊断情况,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合结节超声图像表现特点加以分析。结果 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28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26例,髓样癌2例;所有乳头状癌结节样本中,细胞核均可见特征性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细胞学检查结果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癌结节≥2 cm者13例,<2 cm癌结节者15例;单发结节15例,多发结节13例;23例(82.14%)结节边缘向四周浸润破坏性生长,并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22例(78.57%)结节中可见钙化灶,其中16例(72.73%)表现为沙砾样钙化。超声图像分析显示,多数结节内可见沙砾样钙化灶,结节边缘欠规则呈粗糙毛刺状。结论 超声定位有助于提高触诊难及小结节的穿刺成功率;综合分析超声图像中甲状腺结节边缘及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可有效提高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普勒高频超声在诊断乳腺微小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微小癌患者138例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检出的乳腺微小癌大小为2mm ~10mm,形态不规则,多无包膜;部分结节内可见细小钙化;部分肿块周边或内部可见动脉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7~0.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23例,导管内癌6例,髓样癌10例,诊断符合率81%。结论: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微小癌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壁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声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胆囊壁隆起样病变8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5.00以76/80);胆固醇性息肉符合率94.87%,呈乳头状或结节状,底较宽或有短蒂;呈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大小(0.54±0.18)cm;单发35例;体部多见。炎性息肉符合率95.24%,胆囊壁增厚,粗糙不平;多发16例;平均(0.75±0.20)cm;回声稍低;胆囊腺瘤符合率100.00%,胆囊壁局部明显增厚,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平均(0.98±0.22)cm;小结节型胆囊符合率75.00%,胆囊壁增厚,内膜破坏,不规则;基底宽,内部回声不均匀,直径为(1.67±0.32)cm。结论超声对胆囊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回顾穿刺细胞学诊断情况,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合结节超声图像表现特点加以分析。结果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28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26例,髓样癌2例;所有乳头状癌结节样本中,细胞核均可见特征性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细胞学检查结果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癌结节≥2cm者13例,〈2cm癌结节者15例;单发结节15例,多发结节13例;23例(82.14%)结节边缘向四周浸润破坏性生长,并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22例(78.57%)结节中可见钙化灶,其中16例(72.73%)表现为沙砾样钙化。超声图像分析显示,多数结节内可见沙砾样钙化灶,结节边缘欠规则呈粗糙毛刺状。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提高触诊难及小结节的穿刺成功率;综合分析超声图像中甲状腺结节边缘及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可有效提高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对年龄14~73岁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83个结节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同时记录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以及有无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结果】①甲状腺癌高发年龄为30~50岁,约占59%。甲状腺癌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约占78%;约72%的癌结节出现微小钙化。大多数甲状腺癌表现为边界不清晰(约63%)和周边无声晕(约86%)。83个结节有42个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内部血供按无、稀少、丰富分别为7.1%、16.7%、76.2%。83个结节有39个(46.4%)合并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另有2个(2.4%)合并单侧甲状腺腺瘤,46个(55.4%)病灶合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7组淋巴结内部见微小钙化灶,5组淋巴结内见液化,8组淋巴结相互融合。【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个指标综合判断能更好地诊断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囊实性结节,对于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囊实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本组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并总结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相符者55例,符合率为91.67%。病灶处声像图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者75.00%、边界不清晰者68.33%,边缘不光整85.00%,A /T ≥1者86.67%,颈部淋巴结转移者53.33%。结节位于中部者构成比为51.72%,显著高于下极、上极构成比,差异 p <0.05。结节内部特征:内部结构均为实性,且分布均不均匀,回声者98.33%。实性部分声像图显示:钙化者为96.67%,微钙化者为90.00%,显著高于粗钙化者和无钙化者,差异 p <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对于乳头状微小癌确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啜彦 《黑龙江医学》2007,31(2):123-12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用高频超声进行二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特征为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伴有散在沙粒状微小钙化。结节较小,约0.5—3.0cm,大多数无明显包膜,但分界清楚,边缘毛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肿瘤结节都能测到血流信号,结节较大者多血供,微小结节少血供。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有助于本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79 例中超声发现结节77 例(97.5% ),病理确诊45例(57.0% )。结论:对甲状腺单发、边界不清、实质性低回声结节伴或不伴有钙化者,需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