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习生外科手打结分步训练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步训练的方式在短期内提高实习生外科手打结的技能。方法:44名本科实习生进行手打结分步训练,训练后考核成绩与训练前成绩及本院工作的医师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生进行外科手打结分步训练后打结技能较训练前大幅提高,成绩优于2年的住院医师及5年的主治医师,且打结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外科手打结分步训练法能在短期内提高受训实习生的打结技能。  相似文献   

2.
李朋 《实用全科医学》2007,5(9):754-754
打结是外科操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的浅表打结比较简单,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练习,所以较容易掌握。但是深部打结要求术者指间、掌指、腕关节有较好的灵活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寻找到一种简易的器械来练习。笔者在此介绍一种简易的深部打结训练器,详细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打结训练装置在提高深部打结技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共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60人,分别在简易打结训练装置、新型打结训练装置上进行打结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其进行考评。结果 在速度、质量、轻柔性、规范性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打结训练装置能显著提高深部打结技巧,可应用于外科基本技能教学以及青年外科医生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自制的评分标准,全面评价打结训练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习生进行手打结分步训练,训练后考核成绩与训练前成绩及本院的医师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生进行外科手打结分步训练后打结技能较训练前大幅提高,打结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评分标准,外科手打结分步训练法能在短期内提高受训实习生的打结技能。  相似文献   

5.
打结是外科操作的一个基本功,在止血、结扎、缝合过程中都需要打结。因此打结熟练、正确可缩短手术时间、巩固手术效果。但在学生外总实验中,发  相似文献   

6.
一种简单的腹腔镜手术外科结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丽莉  左绪磊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1):1340-1340
打结是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但传统打结方法并不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因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机械止血方法并不完美。电凝虽然是腹腔镜手术中的主要止血手段 ,但在某些手术类型中 ,机械打结止血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Roeder结 ,本质上仍是滑结[1] 。市售一次性内套圈除价格昂贵外 ,还有局限性 ,不能套扎大肿块。体外打结技术由于制作费时 ,在需要紧急处理出血时 ,受到限制。因此 ,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快速的外科结 ,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 器械 :制作该外科结需要推结器和线钩。 (1)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教授左手与右手打结在学习速度和效果上的差异,分析用不同手学习打结的优劣。方法选择2009级军医系、海医系、和战士学员专业学习《动物外科学》学生共302人,分别对其三个系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为左手打结组和右手打结组。分别测试三个系的两个组中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打结速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系专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都表现出左手打结组速度明显慢于右手打结组(P<0.05)。但在同等强度训练后,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左手打结组和右手打结组在速度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教授左手打结与右手打结在学员最终培训结果上效果相同。但考虑到其他手术操作和双手的协调训练,建议动物外科中教授左手打结。  相似文献   

8.
自制腹腔镜打结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建华  李朝龙 《广东医学》2001,22(6):500-501
目的:探讨自制的腹腔镜打结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现有的鸭嘴钳改善成简单实用的打结器(直径5mm),应用此打结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37例,疝修补术3例及肝在左外叶切除1例,术中游离拟结扎的组织,将慕丝线绕过被结扎组织,两线头经同一Trocar在体外按外科打结的方法绕好结后,用身制的打结器将经结推入腹腔,取代钛夹处理结扎组织,结果:结扎效果满意、可靠、无结扎不牢靠等所致的不良后果,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结论:自制的腹腔镜打结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多种腔内打结方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吉祥 《重庆医学》2008,37(15):1680-1681
随着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腔内打结与缝合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目前,已有多种腔内打结方法被广泛运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制"Y"型打结器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92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92病例中男34例,女58例;年龄23~75岁,平均45岁.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30~150 ml.切口长约3~6 cm,平均5 cm.住院时间3~10 d,平均4 d.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自制"Y"型打结器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的效果理想."Y"型打结器的打结方法 简单,易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外科总论实习中,手术基本操作第一课的常规内容是常用外科手术器械的介绍和外科打结法。前者对于一名医学本、专科生而言并无多大障碍,而后一项内容却常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由于个体动手能力和理解力上的差异,学生在掌握打结法的要点上有快慢先后之分。外科基本操作是一种手技,需要不断磨练。但勤能补拙的前提是学生对打结原理的透彻理解。否则,不正规的手势将导致不良习惯,勤练或许就成了盲目瞎练。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讲透有关结的构成原理和打结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在课后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练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打结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对某院2012级-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外科打结技术教学中,将18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91人,采用应用基于微信的FC教学法;B组91人,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外科打结操作考试,并填写课堂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A组在课堂满意度上高于B组。96.7%的学生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FC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积极性;92.3%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93.4%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8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明显高于B组,提示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A组打结技能考核总成绩26.74±1.044分,B组17.14±2.153分,两组打结手法成绩分别为8.92±0.57分和6.36±0.889分;打结效果成绩为14.02±0.562分和7.71±1.618分;打结熟练程度为3.79±0.58分和3.08...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学生基本技术训练,本校担任外科手术学的教师们组织八0级学生于十月十六日下午举行了一次“打结比赛”活动。比赛方法是每个教学班推选五人,六个班共30人,每人打结三次,每次一分钟。八0级一班共打结1273个,平均每人每分钟打结84.9个。八0级二班,共打结1187个,平均每人每分钟打结79.8个。八0级三班共打结814个,平均每人每分钟共打结54.1个。八○级四班共打结1262个,平均每分钟  相似文献   

14.
性别差异对动物外科打结教学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动物外科打结教学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方法选择2005级医学一系、救援专业、麻醉专业和七年制临床专业学习《动物外科学》的学生,运用CS10.3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救援医学、麻醉医学4个专业打结操作结果的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影响男女学生动物外科打结操作考试结果的因素为多方面的,但平时是否有足量的打结练习对考试结果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微创三孔打结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华  李朝龙 《广东医学》2002,23(2):171-172
目的: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方法:经过筛选的33例体型较瘦的胆囊息肉或无明显感染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微创三孔打结法行LC,借助自制的打结器,应用慕丝线结扎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从脐部孔取出,结果:经过临床筛选的33例患者均顺利地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结论:对体型较瘦患者,微创三孔打结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方法进一步减少了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胃内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胃管在胃内结扣,原因不清,临床较少见。我内镜中心曾遇1例胃管在胃内结扣气管造瘘口患者,选用圈套器经内镜下将胃管成功取出,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因音哑1年伴憋气1个月,门诊查体:双声带活动差,右侧梨状窝肿胀,表面欠光滑,双侧甲状腺肿大、质硬,以喉肿物收入院。入院后于全麻下行全喉切除术、气管造瘘口,留置胃管。术后半月拔胃管时未成功,考虑末端打结。行胃镜检查见食管胃内放置有硅胶胃管,其远端在胃底形成结扣(见图1) ,以圈套器套住胃管头端[1],并同时从体外向内推送胃管,使胃管在胃窦反折,逐渐退镜,将胃管拉出体外,并于造瘘口剪断结扣,取出胃管。2讨论术后留置胃管是许多手术术后的处理方法,胃管在胃内打结极少见,未见文献报道。由于硅胶胃管表面光滑,质地坚硬,一旦打结后在胃内不易松解,如用异物钳抓取结扣,由于结扣远端留有一段胃管如退镜拉出不慎,极易划伤胃内粘膜。因此,笔者选用圈套器,圈套器受力均匀,稳定性强,对长条形、棒状异物取出最适宜[2 ,3],此外,还认真测量了结扣的大小,理论上推算可以通过贲门、食管入口等狭窄部位,不致划伤粘膜组织,在套牢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套住胃管的...  相似文献   

17.
莫安胜 《微创医学》2012,7(3):318-319
外科基本技能是外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是外科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既是一种治疗,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手术台上任何一丁点儿的疏忽都有可能牺牲一个病员的生命。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外科基本技能的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理解每一个操作的要点,避免动作的随意性,尽量达到临床住院医生的要求,鼓励学生灵活地将各种基本操作融合于模拟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例硬膜外麻醉导管打结的拔除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疝修补术过程中硬膜外导管打结难以拔除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拔管次日23小时后,患者取侧卧位,于穿刺导管旁逐层注射利多卡因局麻药,从不同的角度持续轻拉拔除导管。结果:导管顺利拔出导管,未出现折管、断管现象。结论:硬膜外导管留置一段时间后注射麻醉药物是一种能够拔除硬膜外麻醉打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迷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用丝线打结替代夹子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月~2011年5月458例LC手术中,112例(22.45%)采用改良迷你腹腔镜,用丝线打结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顺利完成手术中,346例常规方法(兔夹子处理),对比两组转开腹手术比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打结与应用钛夹的比较研究,探讨应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管、胆囊血管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将10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成二组,术中分别使用丝线打结和应用钛夹闭合管腔,从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晚期不适感、是否影响非侵入性器械检查及术后医源性梗阻黄疸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第一组明显优于第二组.结论 应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管、胆囊血管安全、可靠,并能减少术后异物感和不适感,并对非侵入性器械检查毫无影响,无术后医源性梗阻黄疸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