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近 5年间有关黄酮苷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对质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用于结构研究的最新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考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中药活性成分的文献,对其在黄酮、多元酚、生物碱、甾体、香豆素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由于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选择性强、操作简单、溶剂消耗量小等特点,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对其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深入研究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应用进展的意义,概述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全面总结了14种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原理特性、适用实例和应用效果,首次研究阐明了现代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高新技术主要呈现的新老技术复合化、高技术超常化和新技术多样化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大孔吸附树脂在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木质素类等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其分离效果好,纯化程度高,并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三七叶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报告中药水提新工艺在三七叶甙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探讨水提三七叶甙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首次从中草药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稀碱提取液中分离得到2种多糖SNL-3,SNL-4。分别经琼脂糖凝脉电泳、凝胶柱层析法分析,证实均为单一组分。SNL-3,SNL-4经酸水解、Smith降解、红外等确知,SNL-3由D-木糖(75.7%)、D-甘露糖(9.2%)、D-葡萄糖(4.9%)和D-半乳糖(10.2%)组成,分子量为23700;SNL-4由D-木糖(89.4%)、D-甘露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能、分离原理和条件,并对近1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研究作了回顾,加以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辣椒辣素的提取与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辣椒辣素的有效提取、分离及纯化方法。方法:利用丙酮温浸提取法,回收溶剂后硅胶G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利用TLC检识和熔点测定验证纯度后称重计算产率。结果:产率可达0.038%。结论:本实验方法可有效地进行辣椒辣素的提取和纯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药口服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新药审批过程中口服液与澄清度项目检查密切相关,如何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成为了中药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的难点。该文通过对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大量实例为佐证,对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清度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为中药口服液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茵陈提取物的纯化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茵陈有效成分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将茵陈的水提取物浓缩,干燥,经Sephacryl S-200分子筛过柱分离纯化其组分,以MTTI地检测各成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经S-200分子筛过柱分析发现茵陈具有含量和性质不同的8个吸收峰,其颜色分别呈黄,白,褐和黑色,pH值在5.8-6.2之间。 除去第1和第6吸收峰外,其他吸收峰对BEL-7402细胞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第2吸收峰浓度在1.95ug/ml时抑制率为37%,结论:茵陈至少含有8种组分,其中6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有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菍水溶性多糖MD1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地菍多糖的提取分离,以便研究其药理功效.方法采用Sevage法、DEAE-纤维素(DEAE-52)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法提纯地菍多糖(MD1).纯化的地菍多糖MD1的结构经TLC、UV、IR、GC、HPLC方法以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地菍多糖MD1是有许多支链的中性多糖,其组成为Rha∶Xyl∶Ara∶Man∶Glc∶Gal=1∶1.7∶1.9∶24.5∶12.3∶3.5(摩尔比),分子量为3.1×103.  相似文献   

12.
13.
本研究探讨了在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子angiostatin的分离纯化,将从过期人血浆中纯化的plasminogen经猪胰蛋白酶消化,应用亲和色谱法得到angiostatin,sps-PAGE电泳显示angiostatin分子量为38,000,提示采用的方法切实可行,可分离出高纯度的angiostat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天茄子(丁香茄Calonyction muricatum的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分离及其结构研究。方法:天茄子用80%乙醇提取得到浸膏,按照极性大小分为四个组分,组分I(石油醚)、组分Ⅱ(乙醚)、组分Ⅲ(甲醇)和Ⅳ(水)。对组分Ⅱ和组分Ⅲ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方面分离其中的生物碱。结果:得到5个生物碱单体。经结构研究,确定为:ipalbidine(W1)、ipalbidinium(W2)、ipalbinium(W3)、isoipomine(W4)和ipomine(W5),这五种生物碱都是中氮茚类生物碱。结论:W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出,W1、W2和W4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来源良园枇杷叶膏由武汉康乐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 :2 0 0 2 0 2 0 6,2 0 0 2 0 2 0 7,2 0 0 2 0 2 0 8)。2 质量标准取 2 0 g该枇杷叶膏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石油醚5 0 ml,加热回流 1小时 ,弃去石油醚 ,再用石油醚1 0 ml洗涤 1次 ,然后加甲醇 40 ml,加热回流 30 min,甲醇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甲醇 1 0 ml溶解 ,取滤液 5 ml,浓缩至约 1 ml,作为供试品。另取橙皮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作薄层色谱法 ,各吸取 2 ml,分别点于 0 .5 % Na OHGMC板上 ,以醋酸乙酯—甲醇—水 ( 1 0 0∶ 1 7∶ 1 3)为展开剂…  相似文献   

16.
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笔者以制药企业生产资料为素材,制作了一部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并将其应用到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开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视听教材的内容、应用方法、应用效果、应用前景4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药领域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针对国内外关心的纳米技术浅谈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前景预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大孔吸附树脂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聚合物吸附剂,依靠树脂骨架和被吸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能够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有机物。基于树脂的吸附性和分子筛性不同,有机物在树脂上的附着能力也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溶媒洗脱,即可达到将中药材中不同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药制剂工业对中药提取液的澄清,经典方法是醇沉法,但已有不少报道认为将乙醇作为澄清剂有诸多不合理性,如把不溶于醇的无机物成分作为杂质除去是不妥的。许多现代研究表明具有生物活性与免疫作用的蛋白质、多糖也极易被醇沉淀除去。另外,醇沉工艺时间长,成本高,损耗乙醇量一般在30%以上,成品中残存的乙醇也可能对药效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应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PCR产物纯化的方法。方法:应用CTAB对PCR产物进行选择性沉淀,CTAB与DNA形成复合我1.2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再用乙醇将PCR产物沉淀出来,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去除PCR产物中引物和小分子dNTP,虽然纯化的产率占现在市场上的一些试剂盒产率的80%,但其成本比较低,仍不失是一种PCR产物纯化的方法,结论: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以用于PCR产物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