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10只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寻找视网膜裂孔、脉络膜缺损区及玻璃体情况,并于缺损区边缘有色素区行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结果 10只眼视网膜裂孔均位于脉络膜缺损区,脉络膜缺损区包含视盘者6只眼,缺损区上缘邻近视盘者4只眼,合并黄斑缺损者1只眼.10只眼均无玻璃体后脱离.随访观察3 ~ 20个月(平均12个月),10只眼视网膜均获解剖复位.7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割、缺损缘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硅油内填充术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9例(29眼)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8 mL C3F8,3 d后行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观察玻璃体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C3F8后29眼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回升,眼前节炎症减轻,注气后3 d内共有23眼脉络膜复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25眼,占86.2%,3眼通过二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MAR视力为2.14 ± 0.39?1.58 ± 0.57?1.23 ± 0.59,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0):1891-1893
目的:讨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C3F8或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61例(61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49例,其中行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80.3%。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解除视网膜牵引及合理选择充填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填充硅油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临床确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共21例(2l眼)纳入研究。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患者均行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及硅油填充,部分患者联合晶状体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眼压变化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5眼(71.5%),多次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19眼(90.5%)。最终视力〉0.1者7眼(33.3%),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17眼(80.9%)。术前眼压平均6.1mmHg,术后眼压平均14.8mmHg,术后眼压明显改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漏斗状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漏斗状视网膜脱离18例、18眼 ,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 ,14眼填充硅油 ,4眼填充C3 F8。结果 :18眼中视力增进 13眼 ,占72 .2 % ,不变 4眼 ,占 2 2 .2 % ,下降 1眼 ,占 5 .6 %。硅油填充 14眼 ,C3 F8填充 3眼视网膜均一次复位成功。C3 F8填充 1眼术后复发网脱 ,行二次手术 ,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 ,术后 4眼暂时性眼压升高。 1眼持续高眼压 ,2个月取出硅油 ,视神经萎缩。结论 :漏斗状视网膜脱离会致视功能严重损害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65例(65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填充(C3F8或C2F6)。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3.2月),结果:初次手术56只眼视网膜复位(占86.2%),9只失败眼,3只眼经补气成功,4只眼再次玻璃体手术联合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成功,2只眼放弃治疗,除2例未复位者,余视力均提高,其中0.05及以上者占69.2%,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并分析有关因素。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术后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以上。结果13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只眼术后视力无变化。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晶状体核轻度硬化2只眼,眼压升高1只眼,纤维素性渗出2只眼,双眼复视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前详细检查眼底、正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良好的手术技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4例(4眼)ARN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膜剥离、气/液交换、眼内光凝、硅油填充术;常规使用无环鸟苷(ACV)抗病毒、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炎治疗.结果,4眼手术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的视网膜复位;随访8~20个月,1眼行补充光凝,3眼取除硅油,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视力:0.01者1眼,≥0.05者3眼,最好视力0.2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是治疗ARN合并视网膜脱离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除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 4例患者 ,1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加巩膜环扎术 ;2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C3F8填充术 ;1例行玻璃体切除加眼内光凝加硅油填充术。结果 :4例患者的炎症均控制良好 ,视网膜均成功复位。随访 9个月~ 3年 ,4例视力分别为 0 0 1(矫正视力 0 12 ) ,0 15,0 1,0 3。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严重并发症 ,通过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可有效地提高视网膜脱离的复位率 ,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氟碳液体作为一种“流体动力操作工具”在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氟碳液体玻璃体腔内注射处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1例42只眼,最后行气-液交换,硅油或C3F8眼内填充。结果:手术结束时视网膜解剖复位率达100%,手术后随访3~6个月,34只眼视网膜保持复位,解剖复位率达81%。结论:氟碳液体在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理想的流体动力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103例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0.02视力70眼(67.96%),≥0.02视力33眼(32.04%);其中黄斑裂孔21眼(伴PVR-C2以上 12眼)、巨大裂孔11眼、其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C2级以上71眼(其中 C2级15眼、C3级12眼、D1级13眼、D2级13眼、D3级18眼).发病至手术时间:≤14 d 8眼,15~30 d 10眼,1~3个月37眼,3~6个月24眼,≥6个月24眼.采用常规睫状体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情况联合进行了晶体切除、巩膜外环扎、视网膜切开、视网膜切除、视网膜下膜取除等操作;82眼行C3F8填充,21眼行硅油填充.随访3~18个月.结果视网膜复位99眼,4眼复位失败;视力提高73眼(70.87%),矫正视力<0.02,35眼(33.98%),≥0.02,68眼(66.02%),其中0.02~0.08,18眼、0.1~0.4, 39眼、0.5~0.9,10眼、≥1.0,1眼.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尽早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术后结果;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随访及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硅油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在保留硅油的情况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果手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随访5个月6眼复发,4例通过再手术视网膜复位,另2例放弃手术。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成功率达到87%。结论保留硅油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应用V-R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网脱)54眼,其中孔源性网脱伴PVR(C3级以上)18眼,外伤玻璃体积血并牵拉网脱14眼,复发性网脱9眼,合并晶体混浊6眼,血管性并牵拉网脱3眼,后极裂孔3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网脱1眼。结果:出院时视网膜解剖复位(完全复位及残留少量视网膜下液)44眼,术后视力提高39眼,不变9眼,下降6眼。结论:通过玻璃体手术,切除混浊屈光间质后,可根据情况联合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为视网膜复位创造条件,促进术后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C臂X线透视引导下眶内异物取出联合玻璃体手术对眼球贯通伤合并后眶内异物的治疗。 方法:对7例(7眼)眼球贯通伤合并眶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C臂透视引导下眶内异物取出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同时行眼内光凝、硅油或全氟化碳(C3F8)填充。分析手术时机、异物位置及取出情况、 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视力、眼球运动和眼内、眶内炎性情况。 结果 7例异物全部一次手术摘出成功。透视照射时间均少于2.5分钟。随访8~24月。术后患眼最佳视力等同或高于术前, 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C臂X线透视引导下眶内异物取出术是治疗眼球贯通伤合并后眶内异物的一种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中导光纤维照明眼内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的效果。方法:复杂视网膜脱离22例,行玻璃体切割,水气交换,导光纤维照明眼内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眼内填充硅油14例,全氟丙烷8例。其中8例结合巩膜环扎。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20例。手术成功率为90.9%。结论:导光纤维照明眼内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定位准确,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1)目的 观察硅油充填及其取出术后眼部并发症的转归。(2)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60只眼)硅油取出术前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结果 硅油充填术后并发症包括硅油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取出硅油前角膜病变7只眼,取硅油后2只眼恢复透明,4只眼角膜混浊减轻,1只眼混浊程度无改善;继发性青光眼8只眼,取出硅油后6只眼眼压恢复正常,2只眼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