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脂代谢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2例,另选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二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hs-CRP和血浆vWF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HDL-C和apoAl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三支血管病变组h9一CRP和vWF明显高于单双支病变组,hs-CRP和vWF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DL-C和apoAl降低、hs-CRP和vWF升高,且hs-CRP和vWF与ACS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BG)。结果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及BG水平与冠脉造影阴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的TG,LDL-C,HDL-C水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G,LDL-C及HDL-C水平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及相关脂类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8例,其中无冠心病组(对照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81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单支病变76例,双支或多支病变74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生化全套。结果:3组间apo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poB/apoA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甘油三酯(TG)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和apoB/apoA1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价值大于TC和LDL-C。结论:apoB、apoB/apoA1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apoA-I,apoB和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水平、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459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脉造影(冠造)证实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有斑块浸润、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5组,分别于入院时测量其空腹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及其他指标。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载脂蛋白Al(apoA-I)、HDL有下降的趋势;TC,LDL,apoB,TG,LP(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年龄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年龄愈大病变愈重;其中LP(a)、年龄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 apoA-I、apoB和LP(a)水平,尤其后二者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有关,与TC,LDL,HDL相比是更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脂代谢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2例,另选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hs-CRP和血浆vWF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三支血管病变组hs-CRP和vWF明显高于单双支病变组,hs-CRP和vWF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DL-C和apoA1降低、hs-CRP 和vWF升高,且hs-CRP 和vWF与ACS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各种血清血脂脂质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96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107例,非冠心病组(狭窄〈50%)89例,对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的狭窄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的支数,分为冠状动脉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同时检测各项血脂指标[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结果冠心病组HDL-C及ApoA1均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而TC、TG、LDL-C、ApoB及Lp(a)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TC、TG、HDL-C、LDL-C、apoAI、apoB及Lp(a)水平意义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2支病变组HDL-C及ApoA1水平均低于1支病变组,TC、TG、LDL-C、apoB及Lp(a)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间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冠心病人血脂异常以HDL-C及ApoA1降低为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方法 将538例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NDM)组,对比分析两组血脂及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冠心病合并DM组与NDM组比较,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0.05).DM组血脂水平TG、LDL-C较NDM组明显升高( P<0.05),HDL-C水平较NDM组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 合并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较NDM组明显增多( P<0.05) 结论 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与不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差异,前者脂代谢异常明显,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曾锋  汤达鹏  余钷  刘凌华  余仟  吴艳萍 《海南医学》2013,24(11):1570-157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脂代谢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MS组(54例)和非MS组(46例),测定入选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合并MS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非MS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病变方面,MS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及总狭窄指数高明显增高,而单支病变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MS的冠心病患者可见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同时显示出加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ACS男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DM组)60例,未合并糖尿病者(NDM组)8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对hs-CR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NDM组相比,DM组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hs-CRP水平显著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发现DM组多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hs-CRP水平与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TG、TC、LDL-C、ApoB、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HDL-C、ApoA1呈负相关(P<0.05).结论 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更明显,体内的炎症反应更活跃,冠状动脉受累更为严重,hs-CRP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 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共分为4组(低apoB/低LDL-C组,低apoB/高LDL-C组,高apoB/低LDL-C组,高apoB/高LDL-C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冠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apoB与LDL-C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4组冠心病血管病变支、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LDL-C、apoB含量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高组的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apoB与LDL-C含量不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apoB低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增多(P=0.017),冠脉病变严重(P=0.034);而低apoB高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DL-C、apoB、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比较LDL-C和apoB的ROC曲线下面积,LDL-C为0.579(P=0.014),而apoB为0.589(P=0.006).结论 在apoB与LDL-C不一致情况下,apoB与LDL-C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apoB与LDL-C相比,在预测冠心病风险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脂比值和单项血脂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单项血脂及血脂比值与冠脉狭窄程度关系.方法 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病人(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单项血脂和比值并与其冠脉造影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单项血脂中,TG、CHO、LDL均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HDL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在血脂比值中,CHO/HDL和TG/HDL值均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而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HO/HDL和TG/HDL比值比单项血脂反映CAD的敏感度更高.结论 对于CAD患者,血脂比值较单项血脂反映冠脉狭窄程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66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分析三组TG/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TG/HDL-C、TG水平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与TG、TC/HDL-C、LDL-C/HDL-C相比,TG/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之间显示了更强的正相关关系(r=0.78,P<0.001)。结论:TG/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rum TC, TG and HDL.C and 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 was carried out on 117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artery stenosis. Normal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153 healthy subjec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C, TG, HDL.C, LDL.C, TC/HDL.C, LDL.C/HDL.C and TC-HDL.C/HDL.C between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 group with normal coronary arteriogram. LDL.C, TC/HDL.C, LDL.C/HDL.C, TC HDL.C/HDL.C rose and HDL.C decreased as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extent of stenosis increased, besides the medium and severe stenosis group. Analyse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dicate that 3 compound indexes (TC-HDL.C/HDL.C, TC-HDL.C, LDL.C/HDL.C) are better in assessing CAD than single index such as LDL.C, HDL.C and TC.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3 compound indexes might be regarded as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A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3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A组)40例、中度狭窄组(B组)38例、重度狭窄组(C组)56例。检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GGT、血脂、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血清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 < 0.05),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冠心病组(P < 0.05)。B、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A组(P < 0.05),B、C组血清HDL低于A组(P < 0.05)。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C组血清HDL低于B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TG、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HDL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结论 GGT、血脂、hs-CRP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与CRP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ACS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28d。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包括TG、TC、HDL、LDL和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G、TC、LDL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G、LDL、hs-CRP水平分别为(1.40±0.17)mmol/L、(2.60±0.49)mmol/L、(6.46±2.01)mg/L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达标率为82.22%、hs-CRP达标率为88.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4%(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及CRP的改善效果更明显,疗效更显著且可极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的关系。方法135例冠脉造影患者分4组,其中A组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造影显示主要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B组造影显示血管狭窄70%~90%之间、C组显示病变40%~69%、D组病变〈40%。结果其中A组HDL-C水平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对不同个体而言,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并非呈正相关,其原因考虑主要与个体之间内皮功能差异有关。②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预示着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连续住院的患者15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9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者58例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家族史、血肌酐(Cr)、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吸烟史、SBP、LDL‐C、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TCH、TG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BP和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吸烟、TG、TCH和LDL‐C无相关性。结论在青海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SBP、FBG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作为LDL-C、HDL-C的载脂蛋白,apoB和apoA1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中apoB呈正相关,与apoA1成负相关,高apoB、apoB/apoA1,低apoA1水平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apoB/apoA1值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优于其它胆固醇比值,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血清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女性38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96例)和冠心病组(284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测定UA水平、空腹血脂.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UA水平.血尿酸浓度以<357 mmol/L为正常值,再将患者分为高UA组和正常UA组,比较两组Gensini积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ensini积分高危组、中危组与正常组比较TC、LDL.C显著增高,而正常组、低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高危组、中危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血UA水平显著增高.正常UA组与高UA血症组在TC、TG、HDL-C及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患者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正常血UA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女性患者血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 血UA是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血UA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