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女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3例女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49例男性痛风患者资料相比较.结果 23例女性痛风平均发病年龄(58.7±17.4)岁,149例男性痛风平均发病年龄(46.2±16.7)岁(P<0.0l).女性痛风BMI (22.4±3.2),男性为(26.8±4.6),P<0.05.女性痛风患者首发关节炎65.2%为下肢踝/膝关节,73.8%男性患者为足第一跖趾关节;病程中65.2%女性患者上肢关节受累,77.9%男性患者足第一跖趾关节受累.52.2%女性痛风患者伴发冠心病,而男性组仅为21.5% (P<0.05).56.5%女性患者服用利尿剂、阿斯匹林或化疗药物.痛风结晶、尿酸性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痛风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体型偏瘦,多服用利尿剂等药物;以下肢踝及膝关节首发多见,多累及上肢关节;易伴发冠心病,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覃国珍 《广西医学》2012,34(9):1256-1257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对7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男性67例(93.1%),女性5例(6.9%),男:女为13.4:1;发病平均年龄男性44.9岁,女性为67.7岁.首发症状为第一跖趾关节肿痛45例(62.5%);因暴饮暴食诱发65例(90.3%);伴超重或肥胖者51例(70.8%),2型糖尿病27例(37.5%),高血压38例(52.8%),高脂血症41例(56.9%).结论 痛风以男性最多见,最常见受累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诱因是暴饮暴食,易伴发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痛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62例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和81例老年男性痛风患者的饮食习惯、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伴发疾病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嗜好高嘌呤饮食,中青年男性饮酒明显多于老年男性患者;发病诱因方面中青年男性主要有剧烈运动、大量饮酒,而老年男性主要是感冒、天气变化及使用利尿剂;中青年男性痛风首发第一跖趾关节为多,多数累及单关节,而老年男性则以膝、踝等大关节为多,累及2~3个关节; 老年男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概率比中青年男性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略有差异, 但都会出现合并高血脂的情况,老年患者则更易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结构、避免使用利尿药等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痛风性关节炎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作特点、伴发病等临床资料.结果 13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男124例(92.5%),女10例(7.5%),男女比例为12.4∶1,男性患者发病年龄18~91岁,平均46.4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58~84岁,平均65.4岁.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一跖趾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者77例(57.5%),因高嘌呤饮食诱发及习惯性饮酒者分别为44例(32.8%)、61例(45.5%),所有病例中伴发超重或肥胖者89例(66.4%),高脂血症68例(50.7%),高血压68例(50.7%),2型糖尿病48例(35.8%)及代谢综合征(MS)32例(23.9%).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以男性多见,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常见,高嘌呤饮食、习惯性饮酒容易诱发痛风发作,病程中易伴发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M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初发痛风的临床特点,以增强临床医生对女性痛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汕头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1月期间门诊和住院就诊的初发女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临床诊断困难个案,通过双能量CT扫描,发现尿酸盐晶体,经秋水仙碱抗炎治疗有效确诊)。与30例同期就诊的初发男性痛风患者资料和国内已报道的女性痛风资料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其临床发病特点。结果本组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4.4±6.5)岁,大部分绝经后起病(88.9%)。男性发病年龄平均(55.4±12.2)岁(P〈0.05)。女性痛风患者BMI(26.5±3.6)kg/m2,男性组(25.7±3.2)kg/m2(P〉0.05),组间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1.8±89.0)mmol/L比(489.7±97.3)mmol/L]。女性痛风患者饮酒比例明显低于男性(P〈0.05)。首发部位,女性以踝关节常见,男性则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为主(P〈0.05)。女性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和口服利尿剂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体重、起病方式与已报道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痛风多见于绝经后肥胖妇女,常合并多种疾病,口服影响尿酸代谢药物可能与其发病相关,且临床起病方式与男性痛风有一定差别。双能量CT扫描对于部分临床诊断有疑问的痛风患者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收集并分析4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作特点、伴发病等临床资料。结果:痛风性关节炎以男性多见,高嘌呤饮食,习惯性饮酒等是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易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男性下肢单或多关节以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首发关节部位多位足第一跖趾关节,亦可以踝、足背、膝、腕等关节为首发。本病误诊误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痛风的认识。方法 收集本院专科门诊和病房原发性痛风患者64例,分析临床特点及合并症。结果 痛风以男性多见,多数以第一跖趾关节首次发病,常并发代谢综合征(25%)或其中的部分表现。结论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巳成为常见病,男性多见,主要以第一跖趾关节发病为首发症状,怀疑痛风者庆反复检测血尿酸,注意是否并发代谢综合征,并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20例痛风关节炎,其中单关节发病者105例,多关节发病者15例。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占87.5%,初次发作时多数侵袭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慢性关节炎期可形成痛风结石及关节畸形。急性发作期秋水仙碱治疗均有明显效果。临床上痛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漏诊和误诊常有发生。作者认为凡具有反复发作的、非对称性跖趾关节或其它关节的红、肿、热、痛者,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受累者,应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双能量CT对足部痛风石常见沉积部位进行分析,并对痛风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痛风患者的足部双能量CT扫描检查资料。将根据痛风石沉积部位分为关节组、韧带/肌腱组,并分别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双能量CT共发现51例患者有痛风石沉积。关节组最常见受累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75%,73/198),其次是踝关节(33.9%,32/198)。韧带/肌腱组中最常见受累部位依次是跟腱(39.3%,37/99)、腓骨肌腱(16.1%,14/99)。结论足部痛风石常见受累关节及韧带/肌腱分别为第一跖趾关节及跟腱,足部痛风石的沉积部位与特殊解剖部位、生物力学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收集并分析4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作特点、伴发病等临床资料。结果:男性388例(93.3%),女性28例(6.7%);平均发病年龄女性〉男性[(58.04±10.80)岁vs(53.29±13.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一跖趾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者298例(71.6%),因高嘌呤饮食诱发者148例(35.6%);习惯性饮酒及应用利尿剂者分别为201例(48.3%)、134例(32.2%);全部病例中伴发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分别为269例(64.7%)、221例(占53.1%);病程对其伴发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MS)有影响(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女性大于男性,高嘌呤饮食、习惯性饮酒及利尿剂的应用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易伴发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M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3 982例(男性1 745例,女性2 237例)14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情况。结果:(1)吐鲁番健康维吾尔族人群男性血尿酸平均为(284.33±88.81)μmol/L;女性为(201.04±66.30)μmol/L。(2)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3.97%(158/3 982),男性为6.36%(111/1 745),女性为2.10%(47/2 237)。痛风总患病率为0.025%(1/3 982),1例痛风为男性,男性患病率为0.06%(1/1 745)。结论:与同时期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较,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痛风门诊的青年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协和医院普通内科痛风门诊的324例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资料收集,并将资料录入痛风门诊患者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分析,以了解该人群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青年患者的人群特征。结果本组324例中,男316例(97.5%),女8例(2.5%),平均病程(100±77)个月,血清尿酸平均值(585.0±123.2)μmol/L,多关节受累多见,占79%;青年组较中老年组病程更短(P0.05),基础疾病合并率更低(P0.05),但尿酸水平[(601.5±11.2)μmol/L]较中老年组[(569.7±11.1)μmol/L]更高(P0.05),累及关节数与中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患者人群更加年轻化,临床特征更具复杂性,青年患者所为一个独特人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患者的起病形式和就诊行为现况。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IgG4RD患者进行调查,其中资料完整者100例,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就诊过程及患病对工作的影响等。结果: 本组IgG4R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1.51±12.9)岁,男女患病比为1 :0.75,女性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P<0.001)。IgG4RD患者常见受累器官比例依次是颌下腺69%、泪腺59%、胰腺28%、腮腺28%,女性患者泪腺受累较多(P<0.05)。62%的患者合并有过敏性疾病。IgG4RD患者首诊科室主要为普通外科(9/100)、口腔及颌面外科(17/100)、风湿免疫科(16/100),确诊科室集中在风湿免疫科(67/100)、口腔颌面外科(16/100)和消化内科(7/100)。2010年后发病的患者平均发病到确诊月数较2010年前显著降低(P<0.01)。未明确诊断前接受过手术的患者有43例,首诊于外科的患者更易接受手术(P<0.01)。18%的患者因患病影响了工作。结论: IgG4RD女性患者并不少见,且发病年龄多早于男性,唾液腺、泪腺为最常见受累器官,且多为首发。过敏性疾病为IgG4RD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漏诊、误诊普遍,近半数患者在诊断前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近年来延误诊断的情况略有改善,但仍应引起临床医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4.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9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疾病类型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190例符合AAV诊断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按ANCA检测结果分为胞质型ANCA(C-ANCA)阳性和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组进行疾病谱,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差异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90例患者中男92例,女98例,男女之比为1:1.07;年龄8~89(59±18)岁,40~80岁患者占82.1%(156例).原发性AAV 162例(85.3%),其中P-ANCA阳性146例,C-ANCA阳性16例;继发性AAV28例(结缔组织病18例,丙硫氧嘧啶诱发7例,过敏性紫癜、肺癌、子宫内膜癌各1例),其中P-ANCA阳性25例,C-ANCA阳性3例.C-ANCA阳性组(19例,10.0%)和P-ANCA阳性组(171例,90.0%)患者受累器官均数分别为2.53及1.92个.2组肾脏和肺受累发生率相似,P-ANCA阳性组上呼吸道、胃肠道、关节、眼、皮肤受累发生率低于C-ANCA阳性组,而肌肉、耳及口腔受累发生率高于C-ANCA阳性组,其中上呼吸道、关节、眼受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9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25例,其中C-ANCA阳性组3例(15.8%),P-ANCA阳性组22例(12.9%),呼吸衰竭及多脏器衰竭为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 AAV以中老年多见,多器官受累,C-ANCA阳性患者受累脏器数多于P-ANCA阳性患者.P-ANCA阳性患者疾病谱较广,而C-ANCA阳性多见于原发性血管炎.了解ANCA不同亚型与各种临床疾病的关系对血管炎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临床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AAV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胜  邹文远  熊焰  曹小燕 《西部医学》2010,22(12):2308-2309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及临床特点的。方法总结分析2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16)岁。以足第一跖趾最为好发(19/28,67.9%)。X线表现主要是软组织偏侧性肿胀;骨质侵蚀性破坏呈穿凿状,边缘锐利、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整,可发生纤维强直,甚至关节畸形,也可发生半脱位或脱位,可伴有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男性,以急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受累。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多样,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相混淆,必须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金标准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中双能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关节滑液偏振光分析尿酸晶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痛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液或痛风石分析和DECT扫描。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及t检验,分析DECT结果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 共2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22例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7例未检出,根据是否检出尿酸盐晶体分为两组,与DECT阴性组相比较,DECT阳性组年龄更高[(47±12)岁vs.(39±11)岁,P=0.15], 体重指数(body bass index,BMI)更高[(27.9±3.7) kg/m2vs.(22.8±2.1) kg/m2,P=0.002],痛风病程更长[(135±102)个月vs.(45±53)个月, P=0.035];阳性组既往血尿酸最高值亦高于DECT阴性组[(643±121) μmol/L vs.(543±103) μmol/L,P=0.043];阳性组患者DECT时血清尿酸值虽然高于DECT阴性组[(558±150) μmol/L vs.(513±88.9) μmol/L,P=0.49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检查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分别为18例(81.8%) vs.4例(57%), P=0.311;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5例(71%), P=0.052;反复典型发作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6例(85%), P=0.241。各关节症状与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一致性比较,右膝关节最高(Kappa=0.627), 其后依次为左第一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 1, MTP1, Kappa=0.58)、右MTP1(Kappa=0.551)、左膝(Kappa=0.494),均具统计学意义,踝关节症一致性较低(右踝:Kappa=0.19,左踝:Kappa=0.256),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ECT尿酸盐晶体检出率有关的变量分别为BMI[2.307(1.139~4.670) kg/m2, P=0.02]、痛风病程 [ 0.306(0.906~4.881)年,P=0.186]、既往尿酸最高值 [0.023(0.981~2.764) mg/dL, P=0.137]。结论: BMI较大、既往最高尿酸值较高、痛风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DECT检出的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7.
Primary gout in Shantou: 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y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gout in the Shantou area,China,and to understand its 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Samples from three surveys of the Chenghai across ten years were studied.Clinical,laboratory and radiology data of 419 cases of primary gout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 Prevalence of primary gout in the three surveys were 0.17?0.15?and 0.26?respectively. Among the clinical patients,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21:1;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of wo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en.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e last ten years has been increasing.In the first wave of cases,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was involved in 82.1?of all cases;no fourth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involvement had been observed.Hyperlipemia was the most common accompanying abnormal laboratory test(57.1?.Radiographic bhone erosion was found in 49.4?patients,most of them with disease duration morte than 5 years.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gout in Shantou are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e last ten years.Changes in diet and lifestyl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rapid incr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伴有关节受累患儿的临床特征,明确关节受累是否会对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损害率、对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反应性和预后产生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川崎病患儿636例,根据有无关节局部症状,分为关节受累组(31例)和无关节受累组(605例)。回顾性分析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比较关节受累组与无关节受累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损害率和对IVIG的反应率。结果:31例伴有关节受累的川崎病患儿中,3岁以上患儿25例(80.6%),诊断为完全性川崎病26例(83.9%),多关节(≥2个关节)受累24例(77.4%),大关节受累26例(83.9%),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常见(20例,64.5%)。关节局部症状持续时间不等,经追踪随访,均无关节局部后遗症发生。与无关节受累组比较,关节受累组患儿的发热时间长(P<0.05),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冠状动脉损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受累组患儿的IVIG无反应率(39.3%)高于无关节受累组(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伴有关节受累多发生于3岁以上患儿,且倾向于多关节受累,以大关节受累多见,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常见。川崎病伴有关节受累时,对冠状动脉损害率无明显影响,但患儿对IVIG反应性更差。关节受累为川崎病的短暂性症状,不会遗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