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社区干预治疗,观察1个月,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变化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达标率的影响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社区内普查出的老年CHF患者按居住区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两年不同的处理方法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2年的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干预,在服药依从性、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vs.76%,P〈0.01)。结论: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老年CHF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院外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94例,随机分为三组:(1)医院社区联合组630例,医院对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技能及干预管理知识的培训,医院与社区共同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方案,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防治管理;(2)医院组631例,由专科医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随访干预;(3)社区组633例,医生不开展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由社区医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02±1.61)个月。结果医院与社区联合组、医院组患者的一级终点事件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急诊率、恶化率较社区组分别下降17.53%、15.71%、19.11%、18.15%、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终点事件患者的心功能级别、LVEF、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社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对院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老年男性患者的疗效。方法95例CHF合并BPH老年男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规范使用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使用非那雄胺,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治疗2年。观察两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BPH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肌酐、血尿素氮、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尿潴留、需手术干预、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功能的变化及主要副作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25%(10/43)/35.47.61%(20/42),P〈0.05]、心力衰竭再住院率[25.58%(11/43)vs50.00%(21/42),P〈O.05]、急性尿潴留率[13.95%(6/43)vs42.85%(18/42),P〈0.05]、需手术干预率[16.27%(7/43)/iS.52.38%(22/42),P〈0.05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评分及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2年后在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乳腺增大、乳腺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HF合并BPH的患者在规范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应尽早长期使用非那雄胺,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急性尿潴留率、需手术干预率,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下尿道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而无明显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发病情况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更高(P〈0.05)、肾功能损伤更为严重(P〈0.01)、既往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脑卒中的比例更高(P均〈0.05);糖尿病组心力衰竭(P〈0.01)、肺部感染(P〈0.05)、心源性休克(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高龄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心力衰竭、血脂异常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更需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方法回顾了182例(A组)不同程度的CHF者和180例正常对照组(B组)的HRV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LF、MF、HF、TP、LF/HF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相关。结论HRV分析可作为CHF者病情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55例CHF患者(CHF组)、50例非CHF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评定,分析认知功能的差异及特点。结果CHF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9.1%)高于对照组(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认知总分明显降低(P〈0.05),各认知领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记忆方面评分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结论老年CHF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0)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检测NO、AngⅡ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组问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1)CHF组NO、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LVEF水平相反(P〈0.01);(2)随着心功能减退,NO、AngⅡ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0.05);(3)收缩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之间NO、An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VEF与NO、AngⅡ呈负相关(r=-0.415,-0.544,P〈0.01)。结论:NO、AngⅡ参与了CHF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预后。方法:连续行急诊PCI的75例AMI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4例和女性组31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年龄偏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更显著(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更多(P〈0.05);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更高(P〈0.05);且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及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女性疗效不如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尿对中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人组老年CHF患者457例,根据尿常规定性结果或24h尿蛋白定量结果(≥30mg/24h)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时在所有患者中将214名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结果进行亚组分析,测定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白蛋白比肌酐比率(UACR)、N-氨基酸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本研究中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共278例(60.83%)。相比阴性组患者,阳性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更差(P〈0.05),且随着蛋白尿的增加而加重(P〈0.05)。蛋白尿阳性组患者具有较高的HF、心源性再住院率及住院天数伊均〈0.05),亚组分析提示再住院发生率和住院天数随着蛋白尿水平增加而增加。阳性组患者的UMA、UACR、血肌酐(sCr)均增高(P均〈0.001),蛋白尿对NT—proBNP、hsCRP也存在影响(P〈0.05)。平均随访1年后,伴随阳性组患者尿蛋白水平下降,部分心脏结构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蛋白尿在老年CHF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蛋白尿水平较高者心功能较差,是心源性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蛋白尿的降低能明显改善CHF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19)和强化治疗组(n=120),常规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qN),强化治疗组入院采血后即刻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后予阿托伐他汀40mg(qN)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包括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治疗后TC、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LT、Cr、血小板聚集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改变(P>0.05);强化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15.0%vs.26.9%;心力衰竭:9.2%vs.18.5%,P<0.05),但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2.
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常规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治疗)。观察入院时、3周、6个月后患者血压和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明显下降[(107.3±15.8)次/min∶(75.8±9.4)次/min],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324.3±110.5)m∶(478.1±113.3)m],LVEF明显增加[(33.5±8.7)%∶(48.9±9.3)%],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转为II级人数明显增多,28.09%∶84.69%);随访期间再次心衰住院率(29.67%∶9.18%)和总住院率(42.86%∶22.45%)明显降低(P均〈0.01),且上述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1),而常规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2例(2%)死于心源性猝死,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的9例(9%,因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而心衰加重死亡),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提高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脏功能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邓如芳  刘爱英 《心脏杂志》2014,26(2):203-206
目的:通过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院内、院外连续性全程管理,以此来探索一种合理的CHF社区管理模式,以提高CHF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将社区内普查出的CHF患者按居住区域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干预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施加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两年不同的处理方法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再入院率、再入院次数和医疗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两年存活率、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老年CHF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与加强护理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指导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加强护理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49.93±8.43)分比(39.30±5.01)分]显著减少(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53.42±5.45)%比(61.33±5.97)%]、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FEVl,(53.4±5.2)%比(58.2±4.7)%]、6min步行距离F6MWD,(196±10.6)m比(203.4±9.1)m3显著增加(P〈0.05)。结论:加强针对性护理可增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激励式护理干预的影响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急救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左西孟旦组(左西孟旦+无创机械通气),每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72h后动脉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入院第4d后 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氧分压、平均动脉血压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西孟旦组氧分压[(78.2±9.4) mmHg比(86.2±10.5) mmHg]显著升高,平均动脉血压[(86.3±8.2) mmHg比(82.2±9.0) mmHg]、NTpro-BNP水平[(4340.5±540.7) pg/ml比(4012.1±426.3) pg/ml]显著下降(P均<0.01);左西孟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6.7%比76.6%, P=0.047);随访的3个月中,左西孟旦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1.7%比20.0%, P=0.026)。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术前综合评估能否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3个月及6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及门诊就诊率。方法 冠心病住院的老年患者100名,患者随机进入综合评估(CGA)组和常规治疗组。综合评估组患者根据CGA结果制定患者围手术期及出院后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患者按照常规制定方案,每组又按是否接受了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分为手术亚组和未手术亚组。所有患者在出院后3、6月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是否在出院后3、6个月因为各种原因再次入院治疗,是否因为各种不适门诊就诊。结果 无论是否接受CGA和冠脉介入手术,各组患者出院后3、6月再入院率均无明显差异。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综合评估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门诊率无明显差异,出院后6个月门诊率显著降低(36% vs. 56%,P<0.05)。与常规治疗组的手术亚组患者相比,综合评估组的手术亚组老年患者出院后3个月(33% vs. 75%,P<0.05)、6个月(53% vs. 100%,P<0.01)的门诊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术前CGA可以显著降低接受了冠脉介入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中短期门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和药物的抗抑郁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例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DSI评定,58例伴有抑郁者被随机分被为干预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及药物抗抑郁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按SCL-90调查,伴有抑郁的心衰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总分、阳性均分、恐怖、偏执等项较常模显著增加(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症状、住院时间、出院后再次就诊次数显著减少(P〈0.05~〈0.01)。结论:心理因素在心衰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及药物抗抑郁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109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6例)和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联合干预组,53例),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6月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干预组治疗后2周及6月hsCRP[6个月后:(4.47±2.37)mg/L比(3.11±2.04)mg/L]、MMP-9F6个月后:(558.69±210.14)ng/L比(442.77±183.25)ng/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LVEF值显著提高[6个月后:(51.4±4.4)%比(57.3±5.1)%,P〈0.05],LVEDd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干预组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4.5±6.1)mm比(59.7±6.3)mm,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观察静息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级别、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