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DPN组),另选88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单纯T2DM患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的血浆Hcy、Cys-C的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的糖尿病病程、HbA1c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 DPN组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DPN组的血浆Hcy、Cys-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OR=1.829)、HbA1c(OR=1.558)、Hcy(OR=1.629)、Cys-C(OR=1.733)(P<0.05)。结论 血浆Hcy、Cys-C高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AD)的关系。方法 对38例AD患者及30例对照组老年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并分析Hcy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严重程度、痴呆病程及精神症状的关系。结果 AD组血浆Hcy显著高于对照组I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严重度密切相关,与痴呆病程和精神症状无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参与A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别。方法选择2014-01—2014-06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男女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性为观察组,女性为对照组,各10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区间以及血浆Hc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组年龄、病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分级、血糖、服药规律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7.9±3.2)μmol/L与(12.2±2.6)μmol/L,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15.0μmol/L的比率分别为77.00%与2.00%,显示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u=9.885 1,P0.000 1)。调整BMI、舒张压以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高血压男性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6例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的结果分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98例及非脑白质疏松(non—Leukoraiosis,non—LA)对照组98例,收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2h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血脂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pHCY)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W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等各指标。结果脑白质疏松组糖代谢异常患者比例及血糖水平(FPG和OGTT 2h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水平与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108、2.574、1.071]。结论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糖代谢异常情况越重,LA程度越严重。此外,年龄、高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是脑白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为控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组(78例)与对照组(60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Hcy)水平,并分析Hcy水平与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血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组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FEMG对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指总伸肌的颤抖(jitter)和纤维密度(FD)测定,同时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并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比较SFEMG和NCV的异常检出率,并分析颤抖和FD与病程、LDL-C、HbA1c、Hcy、UACR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颤抖、FD和NCV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5.1%、53.5%和48.8%,24例无DPN症状患者分别检出9例(20.9%)、4例(9.3%)和2例(4.7%)。颤抖和FD呈正相关,且均与病程、LDL-C、HbA1c、Hcy和UACR呈正相关。结论 SFEMG是DPN的早期诊断指标,SFEMG异常者行HbA1c、Hcy和UACR联合检测对DPN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筛查的95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患者,63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饮酒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高Hcy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26.52±5.42)μmol/L和(11.65±3.57)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01)。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高Hcy组(78.9%)明显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Hcy组6例患者Hcy值>50μmol/L,且均有吸烟、饮酒史,颈动脉粥样硬化均为双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LA)、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ation,MMSE)检查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MMSE评分和AD的诊断标准收集病例,共收集AD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64例。通过头颅MRI检查筛选LA病例,AD伴LA者36例,无LA的AD患者24例;对照组无LA 40例,伴LA的正常对照组24例;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同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教育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P0.05),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P0.05);通过应用R×C资料的卡方检验得出AD组与对照组脑白质疏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对AD组脑白质疏松和认知障碍程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AD组认知障碍程度与脑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r_s=0.430,P=0.010)。结论高Hcy可能参与AD的发病,而LA发生加重了认知功能损伤,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_(12)可有助于改善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23例(病例组),其中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39例,腔隙性梗死(LI)35例,脑微出血(CMB)16例,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33例,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Hcy检测。结果LA、LI、CMB及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白质疏松并腔隙性梗死和(或)脑微出血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其他3组脑小血管病组(P<0.05),LA、LI及CM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无明显差异。结论Hcy与脑小血管病(SVB)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年龄、男性及高血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HHcy)患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78,95%CI:1.034~1.123,P=0.000)、男性(OR=2.601,95%CI:1.441~4.692,P=0.002)、高血压(OR=2.672,95%CI:1.493~4.783,P=0.001)、Hcy(OR=1.035,95%CI:1.009~1.059,P=0.007)及HHcy(OR=1.954,95%CI:1.055~3.618,P=0.033)是LA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Hcy、年龄、男性、高血压是老年人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年龄、血糖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DM)患者发生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本试验选取了2014年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D)患者,并对其进行了进餐后2h血糖(2HPG)含量、空腹血糖(FPG)含量、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总胆固醇(CHOL)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的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检查。运用适当的方法,将HbA1c水平相异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比较PVH程度及DWMH程度相异组的各项指标,并探究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LA分数和年龄及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年龄=0.399,P0.001;rHbA1c=0.461,P0.001)。根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显示可得LA分数随着年龄及HbA1c的升高而升高(P0.05)。4组HbA1c水平相异的患者的LA分数具有明显差异(P0.05)。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年龄、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0.359,P0.001;r=0.461,P0.001;r=0.313,P=0.002;r=0.362,P0.001)。相异的PVH程度及DWMH程度的组间的卒中史患者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将年龄因素校正后,得出PVH程度及DWMH程度和HbA1c具有正相关关系(rPVH=0.310,P=0.001;rDWMH=0.249,P=0.008)。结论血清中HbA1c的浓度对于衡量患有2型DM患者的LA程度(包括PVH及DWMH)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卒中史及年龄与2型DM患者的LA程度密切相关,而血脂水平与2型DM患者的LA程度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院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0例,按照有无Hcy水平的升高分为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单纯组)和合并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传统危险因素发生率、生化指标(TG、TC、LDL-C、空腹血糖水平)、Hcy、叶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Hcy、叶酸水平与单纯组、研究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对照组Hcy、叶酸水平显著优于单纯组、研究组;研究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吸烟者、有饮酒史患者血浆Hcy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无有饮酒史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明显差异,2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3级高血压患者(P 0. 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分级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高血压级别及传统危险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血压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帕金森病(PD)周围神经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PD伴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及58例PD无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周围神经损害以肌电图(EMG)测定为准。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左旋多巴每日用量,比较各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另选取同时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病程、左旋多巴用量、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对照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年龄、性别、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左旋多巴用量呈正相关(r=0.442,P=0.000)。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是PD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与左旋多巴用量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诊断将其分为无症状脑梗死组(SBI,56例),脑白质疏松组(LA,143例),颅外段动脉硬化组(EC,28例),颅内段动脉硬化组(IC,3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分析其对脑SVD发病的影响。结果脑SVD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且尿酸、Hcy、CRP水平也普遍升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Hcy均是SBI、LA、EC、IC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SBI(OR:3.47,95%CI:1.764.65)、LA(OR:2.98,95%CI:1.484.65)、LA(OR:2.98,95%CI:1.485.64)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血浆Hcy与EC、IC无明显相关性(P>0.05)。LA患者中随着Fazekas分级的增加,血浆Hcy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血浆Hcy与脑SVD,尤其是SBI、LA具有相关性,是脑S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脑大血管病变(EC、IC)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纤维蛋白原(Fib)等对Binswanger病(BD)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自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9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BD的患者进行血清Hcy、Fib、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检测,并将BD患者按LA头颅MRI表现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型,单因素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法分析Fib、Hcy等因素与LA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A不同严重程度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卒中史、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严重程度与Hcy、Fib存在正向的等级相关关系(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LA程度比男性更严重;年龄越大,有卒中史和Fib测定值越大,LA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 Fib水平是BD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Fib水平可能对延缓BD病情进展有效.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2例,其中262例CAS患者根据CAS程度分为内膜轻度增厚组118例(A组)和中重度增厚组(B组)144例,同时将CAS斑块患者分为低回声块组(C组)、混合及高回声斑块组(D组),同期住院无CAS患者为对照组80例,分析CAS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斑块类型与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年龄、性别、抽烟、饮酒、血脂、尿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等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A组的糖尿病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B组的年龄、糖尿病比率与对照组、A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D组的年龄较C组、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组与B组的男性、高血压、抽烟、饮酒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B组的男性、高血压、抽烟、饮酒比率较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A组、B组三组比较冠心病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A组、B组三组比较血脂、尿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C组、D组三组比较血脂、尿酸、Hcy、Fi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抽烟、饮酒是CAS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给予合理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为后期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连续纳入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和小动脉闭塞型(SAO)的ACI患者共236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及狭窄组,检测并分析比较各组血清Hcy和HbA1c等指标的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年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Hcy、HbA1c、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TOAST分型在不同颈动脉硬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和HbA1c水平升高是ACI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7、0.451,95%CI分别为1.489~6.381、0.167~1.281;P值分别为0.019、0.045)。结论血清Hcy和HbA1c水平升高是LAA型和SAO型ACI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107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70例,脑出血组37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5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检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19.48±10.0)μmol/L,脑出血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糖、血脂等因素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参加2010年我国华南地区脑卒中并发偏瘫的综合防治的多中心研究的106例2型DM并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D)患者,静脉抽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行头颅MRI检查,对皮质下白质高信号影(DWMH)和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影(PVH)严重程度进行分级(1级、2级、3级).并应用半定量方法计算LA分数.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A分数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HbA1c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WMH程度和PVH程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DWMH和PVH程度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患者LA分数与HbAIc、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457,P=0.000; r=0.400,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A分数会随HbA1c、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HbA1c水平患者LA分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WMH程度和PVH程度分别与HbA1c、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385,P=0.000,r=0.361,P=0.000;r=0.458,P=0.000,r=0.364,P=0.000),不同DWMH和PVH程度组间比较脑卒中史患者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的影响后,DWMH程度和PVH程度均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53,P=0.009;r=0.318,P=0.001). 结论 血清HbA1c水平是反映2型DM患者大量LA(包括DWMH、PVH)的重要生化指标.年龄、卒中史与2型DM患者LA严重程度有关.未发现血脂水平与2型DM患者大量LA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3例(观察组),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对照组),检测血浆Hcy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各项血脂指标,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在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均控制相对良好的情况下,观察组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