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图分类号R241《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中诊》)是学习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这一学科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疾病的诊察、证候的诊断、疾病种类的识别,因而是一门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基本知识、辨证识病基本技能于一体的专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对逍遥散临床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中医学在其二千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学思想的影响 ,且经过不同时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积累、总结、拓展 ,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临床主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进行辨证论治 ,而证是辨证论治的关键。因此 ,为了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为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纳入到中医学中 ,必须进行证的研究。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产生了许多不是针对疾病而是针对病人证候的名方 ,如六味地黄丸 (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有人统计可以治疗疾病 (症 ) 4 35种 ;血府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 ,…  相似文献   

3.
脉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素问》(下称《素问》)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典籍,其中关于诊断学方面的论述是极其丰富的,脉学也成为《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教学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诊断学》 (以下简称《中诊》)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研究疾病的诊察、证候的诊断、疾病种类的识别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既有系统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又有较多的诊断基本技能 ,是衔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因此 ,笔者认为 ,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学习及技能训练 ,抓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二个环节。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 课堂教学  尽管当今教学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 ,深刻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继续自学的较好手段 [1] 。而《中诊》的课…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转归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大方脉”、“杂医”等内容,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在中医学尤其是中医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转归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大方脉”、“杂医”等内容,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在中医学尤其是中医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1中医"证"的概念及现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病讲理、法、方、药,其中的理就指的是证。证指的是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在机体的综合反应,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是对疾病发  相似文献   

8.
秦文飞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16-117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系统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系统论是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学科,是关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系统规律的学说。它以经典中医学的系统论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科学进行发掘和发展,形成作为中医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的专门理论,为发展医学系统论奠定基础。系统论思想是中医学术的思想精髓,是中医特色的实质和核心,研究和发展中医系统论,可为中医学的独立发展开辟道路,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思想基础,也是系统科学在人体领域应用研究的需要。中医系统论将建立起完备理论体系,目前已经提出的基本理论有: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功能性原理、有序物原理、自主性原理。  相似文献   

10.
把量表的科研方法引入到中医学研究当中是中医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在中医学量表设计中,只有对中医临床常见症状、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对症状量化、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等进行规范化处理,才能促进中医学量表研究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证候标准化现代化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出发,提出中医证候标准化和现代化是中医学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代谢组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的阐述,认为代谢组学是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现代化研究,能促进中医学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有助于揭示中医学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患者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证候特征,研究VaD发病机制。方法应用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量表中文版(BMDC-NPTB-CR)和B lessed行为量表(BBS)筛选VaD患者(n=66)和无认知损害的脑梗塞患者(卒中组,n=51)。VaD诊断基于《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的标准及临床痴呆量表(CDR);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ornell抑郁量表(CSDD)用于鉴别诊断。定式表格调查证候,《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诊断证候。结果VaD组比卒中组的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单证阳性率增高;SDSVD证候总分以及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积分显著性增高。结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热毒内盛证在VaD患者中出现频率高、表现严重,是Va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信息学和表型组学思想的病-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学框架,解读证候的遗传结构和疾病关联.挖掘中医信息学与表型组学的理论内涵,阐明中医学与表型组学之间具有相互借鉴的重要意义;从病-证关系这一难点问题入手,将证候视为一系列特定症状表型的组合,从理论与方法上探索中医信息学与表型组学的桥接点,结合文献证明这一方向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模型的科学化》一文导出了将中医学引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宏观方法、指导思想和具体步骤 ,勾勒出了未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本文将就与之相适应的疾病信息检测方法、病因研究方法以及疾病规定和划分原则作进一步地探讨。1 症状的规范化与现代技术的应用在中医学中 ,人体的外在表现包括了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和某些检查指标。当把中医理论体系规范到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地步时 ,症状的规范化就不能仅局限于对中医学症状、体征和检查指标定义和范围的精确描述了。首先是应当寻找确定性更高的症状、体征和检查指标。对于中医许…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学术渊源。对小儿生理、年龄分期、体质、胎儿保健、诊断、先天因素致病、疾病预后转归、常见病及其病因等方面均有一定论述,虽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朱文锋教授在中医诊断学领域有卓著成就,其与笔者共同主编的《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著作,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1)内容中西并蓄,思想开放兼容,促进中医诊断现代化;(2)完整构建症、病、证结合辨证体系,强调临床实用性;(3)重视病证规范化、标准化,具备学术权威性;(4)症状辨证定量化,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这些学术特色也就是朱文锋教授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思维特色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金匮要略>中体现了中医症状鉴别、证的鉴别、病位鉴别、脉象鉴别、病程鉴别的鉴别诊断,一病一证,皆须医者细细的体会其中的诊断要义,掌握好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医者进行施治及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电是学习中医学临床各科的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一章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它原本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中医学运用它来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并直接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证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 ,“证”的研究一向为中医学术研究的重点。历代医家对“证”的见解争议颇多。现就证的概念、实质和研究思路、方法综述如下。1 证的概念和实质中医学历史悠久 ,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证的概念和实质笼统而不确定。《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有远近 ,证有中外” ,“证”指的是症状。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伤寒论》 ,对“证”存在两种认识 ,如第 1 6条中的“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这里的证 ,前者为临床的表现即症状 ,后者指诊断的结论。50年代朱颜、任应秋、秦伯未三氏倡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