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0%,穿孔性阑尾炎可达20%。我院2002年10月一2007年8月,对256例术前预计病理改变等同于或重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采用改制后的医用橡胶手套保护切口,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1989年,Lichtenstein等[1]报道了100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随访5年无一例复发,此后无张力手术成为了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是一种利用腹腔镜器械进行的无张力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其术后瓣膜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 1989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共收治了 11例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术后 ,因症状加剧或复发而再就诊行瓣膜置换病人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男 5例 ,女 6例。瓣膜置换时年龄37~ 5 6岁 ,平均 (46 46± 6 15 )岁。其中 2例因PBMV后房间隔撕裂或左房顶破口致心包积血而急诊行心脏破口修补同期加二尖瓣置换术 ,余 9例为择期手术。PBMV至瓣膜置换时间间隔平均为 (3 75± 2 2 0 )年 (0 9~ 8年 )。其中PBMV术后症状加剧 2例 (急诊手术 ) ,未改善 3例 ,改善后症状又复发 6例。再就治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3年2月至1989年3月先后进行冠状动脉架桥术8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冠心病与心绞痛13例;尿激酶冠状动脉内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3例,对上述34例进行随访1月-4年,结果示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心肌供血不足减轻,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作者认为将溶栓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架桥术三,菜成急救系列措施,可挽救更多损伤的心肌,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1:患者女,75岁,因腹部切口红、肿、热、痛10 d于2011年10月27日入院。既往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因升结肠癌和右侧卵巢癌行手术治疗。二次手术后3个月出现腹壁切口疝。于2010年8月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IHR)手术。术后2 d腹腔引流管引出小肠液,引流初期50~100 ml/d,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1年4月~1988年12月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关节屈曲挛缩合并内、外翻畸形患者,行股骨髁上伸直性截骨术和部分病例术后重建股四头肌术治疗共380例,经3年以上随访,现将远期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甲组181例,其中股四头肌Ⅲ级肌力以下者166例,在行股骨髁上截骨术后6~1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意外胆囊癌( UGC)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3355例LC,术中和术后发现的8例UGC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UGC,占同期LC的0.24%(8/3355),术中发现4例,术后发现4例。根据TNM分期(第7版,2009),其中pTis 2例,pT1b 1例,pT23例,pT42例。pTis及pT1b患者仅行LC,术后均长期存活,最长已超过5年;pT2中2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术后存活已达半年以上;1例因术后发现,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术后半年复发;pT4中1例因累及肝脏及肝外胆管,拒绝进一步手术,仅行LC,术后3个月出现戳孔种植,术后6个月死于腹腔广泛转移;1例中转开腹行姑息胆囊切除并取活检,3个月后死于多脏器衰竭。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重视胆囊癌高危因素、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对胆囊标本仔细剖检和快速冰冻检查以及确诊后必要的中转开腹是提高胆囊癌早期确诊率、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术中应切实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肿瘤细胞腹腔转移与切口种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的老年化,老人外科的范围日益扩大。据作者所在医院统计,62年~71年10年间70岁以上手术病人为89例,而78年1月至80年9月共2年9个月的时间里,70岁以上的手术病人达216例之多。按年换算,后者为前者的8.83倍。由子老年人手术数增多,术后精神障碍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对最近104例手术病人作了分析,计70岁以下90例,80岁以上14例;男44例,女60例。术后精神障碍与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无关,与麻醉方法的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三尖瓣替换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1979年7月至1993年10月期间,31例原发三尖瓣病变病人施行三尖瓣替换术的经验。病人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0~42岁,平均23岁。三尖瓣病变包括下移畸形23例、严重发育不良6例、Uhl's病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前心功能II级者6例、III级19例和IV级6例。三尖瓣替换术后5例死亡,手术死亡率16.1%;26例顺利康复出院。4例分别于出院后48天、4年半、6年和11年晚期死亡,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术后5年生存率为66.6%,10年生存率63.6%。  相似文献   

10.
TUVP术的麻醉与术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TUVP术是治疗前列腺肥大的常用方法之一,而TUVP术中麻醉及管理有一定的特点,现就我院2001年4月~2002年3月间所做的TUVP术68例的麻醉及发生3例低钠血症的处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中年龄54~85岁,平均62岁,体重52~84kg,平均63kR,心功能Ⅰ~Ⅱ级。病人入手术室之前常规注射阿托品0.5mg、鲁米那0.1,麻醉前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1.
宽颏缩小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我科应用颏截骨成形技术对18例宽颏进行了缩小改型,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一致认为儿童和60岁的成人脾破裂应尽量行保脾手术。然而由于脾脏质地脆弱,保脾手术技术难度较大,缝合修补时易发生撕裂,加重出血或术后继发出血。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我们在脾裂伤修补术中采用脾动脉限流术,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我科于2005年5月、2009年3月、2013年2月采用脾动脉限流加脾裂伤修补术治疗脾破裂3例,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77~1986年行甲状腺手术619例,曾遇见3例与月经有关的甲状腺术中术后渗血(术前血液检查均正常)。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没有造成窒息死亡。兹将其经验教训分析如下。例1.20岁。因颈部增粗2年,心慌无力,多食善饥,情绪急躁1年,以甲状腺腺瘤合并甲亢入院。  相似文献   

14.
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复发或残留结石通常被认为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LCBDE)的相对禁忌证。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成功施行LCBDE3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至2009年7月我们共收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4570例,其中5例为肾移植术后病人,现就其围术期处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结论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症,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外科发展的标志,具有使患者避免开腹手术、损伤小、瘢痕小、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医患欢迎。但腹腔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仍是值得重视的课题。现将我院2005年2月~2010年6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处理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以探讨更好的妇科腹腔镜术中、术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唇沟抚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鼻唇沟皱纹的新方法. 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5月,对20例年龄32~48岁女性经口内切口,应用自行设计的埋置导引缝合器和埋置导引缝合法修复鼻唇沟皱纹. 结果 20例鼻唇沟皱纹均抚平,切口瘢痕隐蔽,无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获6~12个月随访,术后效果持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此法对鼻唇沟皱纹抚平术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术后效果较持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4年~1990年10月对19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特发性侧弯15例;麻痹性侧弯4例。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11~27岁;主弯在胸段的9例,胸  相似文献   

20.
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8月~2002年12月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改良Bacon术,术后坚持扩肛和肛门收缩锻炼。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2 d发生多余结肠坏死。半年后病人可控制排气排便。排便次数:1~2次者16例,3~4次者20例,>4次者2例。肛门节制功能评价:优25例,良13例。随访4.2~9.1年,1例Duke C期患者盆腔复发,死于双侧输尿管梗阻、肾衰。结论在无条件采用双吻合器手术时,改良Bacon术可以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备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